09.12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我是誰?我在哪兒?我在幹什麼?”

按照如今泛娛樂化的精神,大可以給在亞運會上不慎受傷的張玉寧配上這樣的臺詞。

因為在亞運會上受傷,這名本該扛起留洋大軍旗幟的代表,不得不靜靜地看著荷甲海牙購入新的前鋒,並親眼見證競爭對手比自己更早地融入球隊……

事實上,為國出征自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是因此負傷也應在所不辭。然而,冷靜下來回頭再看發生在雅加達的一切,不免滋生出一種後知後覺的哀嘆。

此情此景,像極了當年張恩華、范志毅等人因備戰世界盃而被迫放棄留洋夢想的過往。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更可悲的是,十多年過去了,國家隊層面的“成績至上”依舊充當著勇士們留洋路上的那條惡龍!

“國家至上”沒錯,錯的是“成績至上”!

“如果不是當初響應足協號召,我有信心在英超賽場上站穩腳跟!”

回憶過往,張恩華頗為惆悵。多年之後,再次站在布倫德爾公園球場內,聽聞全場的山呼海嘯之際,如是心情就愈加強烈了。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比起張恩華,范志毅的處境恐怕更為可惜。

要知道,當年的範大將軍已是水晶宮的一隊之長,還引起了英超豪門利物浦的關注,然而,也是因為需要回國參加長期集訓,他最終跟老東家鬧了個不歡而散。

即使若干年之後,范志毅故地重遊,並受到了俱樂部諸如“如果範的到來還不能讓你來賽爾赫斯特公園看球的話,那就不知道還有什麼能讓你來了”這般極高規格的評價,也無法改變當年的遺憾了。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其實,深受其害的不止張、範兩人。

孫繼海、李明和吳承瑛等人都收到了海外球隊的邀請,甚至都已經坐到了談判桌上。但是,足協方面還是第一時間通知:身處國內的球員一律不準出國,要以世界盃預選賽的備戰為重。

有人說,當年的國腳們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顯然,“國家至上”的精神確實值得肯定,但相關人士的“成績至上”卻值得好好地秋後算賬一番。

為了實現閻世鐸等人的抱負,眾多本可以站上更高舞臺的國腳們犧牲了近在咫尺的機會。不客氣地說,這就是一則則赤裸裸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實例。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時過境遷,相似的劇情發生在亞運會的備戰之中。

徵召張玉寧,既是高規格重視賽事本身,也是怕國內的U23球員Hold不住。

可惜的是,越是希望出成績,越是容易遭遇“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反轉。

且不說,留洋球員與國內球員之間存在著些許足球理念上的差異,更別提,如此朝三暮四的選擇宛如給這幾年強行推出的U23政策來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更令人心痛的是,球員本身還為此付出了可能會影響到自己職業生涯走向的代價。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看看韓、日代表隊,心裡更涼了…

或許,會有人指出:“等等!你看看人家韓國代表隊不也徵召了孫興慜等一批留洋球員嗎?”

是的,韓國足協貌似做著跟近鄰相同的選擇,即:傾盡全力地動用一切資源拿下最後的金牌。

但是,對方最終的目的卻與“成績至上”無關,恰恰相反,他們是要為已經留洋以及即將留洋的球員掃清前程上的障礙。

眾所周知,韓國法定的兵役制度適用於所有適齡韓籍男性。對於孫興慜這些已在歐陸闖出一片天的球員而言,回國參軍無異於職業生涯的轉折。與此同時,對於趙賢祐這些有機會留洋的球員,免除兵役更能吸引更多球會的關注。

正因如此,主帥金鶴範才會跨過千山萬水,千里迢迢地召回相關留洋球員。兩相比較,相同舉措背後的故事卻朝著截然不同的方向演繹著,最終形成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的效果。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無獨有偶,日本代表隊的做法就更加高瞻遠矚了。

為了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足協此次派出了U21代表隊參賽。其中,全部20名球員都是效力於國內俱樂部的21歲以下的小將,並且有多名大學生球員隨隊出征。

如果說,韓國的拯救大兵還有一些功利情節的話,那麼,日本的以小打大就更為純粹了。

可悲的是,就在日本球員依靠雙腳殺入亞運會決賽的同時,中國的決策者們還計劃著“國家隊踢中超”的方案,甚至還自詡著改進後的“U23國家隊打中超、U21國家隊打中甲、U19國家隊打中乙”更具長遠眼光。

當年,短短几年的取消聯賽升降級就讓整整三代足球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誰曾想,飲鴆止渴居然在十多年後又要上演了。

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那麼,就連“鼠目寸光”這四個字都無法形容如此的行為了。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主帥可以換,主席可以走,可球員的青春卻只有一回!

敗走雅加達,外界又開始了針對馬達洛尼的口誅筆伐。

與此同時,此前擔任中國足協主席的蔡振華也被傳出即將調任,離開體壇。

每每此時,總能激起一片大快人心的附和聲。然而,就在外界架著長槍短炮追蹤主帥和主席之際,卻少有人還記得為國傷退的張玉寧還躺在上海的病榻上,等待著自己的傷病報告。

張玉寧在此前幾場比賽中所表現出的良好狀態著實令人眼前一亮。更難能可貴的是,如是發燙的腳感是從荷蘭海牙帶來的。

換言之,假使沒有被代表隊徵召,如今的他應該至少可以在海牙預備隊立足了。當然,如果一切順利,他甚至有機會坐上一線隊的替補席,成為一名重要的輪換前鋒。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但是,現實就是如此不盡如人意,傷病來得不是時候,並催生了一段節外生枝的競爭。

儘管,當事人表示:“這個太正常了,每支球隊每個位置都要配置兩名球員,這個我有心理準備”,但留給他的時間卻已不多。說的不只是融入海牙體系的時間,更是他延續留洋夢想的時間。

1997年1月出生的張玉寧,已經年滿21歲。老實說,在小鬼當家的歐洲聯賽,這樣的年齡多少有些競爭力不足了。更觸目驚心的是,當年孫興慜在漢堡嶄露頭角之際,才18歲而已。

是的,主帥可以頻繁更替,主席也可以按時離任,但張玉寧等人的青春呢?

可笑的是,在一次次質問之後,張玉寧不幸又成了一名“成績至上”的受害者,而他的留洋之路也不得不暫時原地踏步個把月。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只是,誰又敢說,張玉寧是最後一個為其所害的倒黴蛋呢?


又一個足協受害者?“成績至上”依舊阻礙著中國球員的留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