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下滑那么快?

K哩


要了解魏国是怎么衰落的,就要先搞清楚魏国是怎么崛起的。春秋后期,原本的春秋五霸全部没落。齐国因为内讧,国力一直都没有什么起色;楚国是因为与吴国的战争,都城被破王陵被刨,导致国力大挫;晋国则是因为被客卿们下克上,国家被一分为三。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没有一个诸侯国特别的出众,各国保持了相对的均衡。



但是因为从春秋到战国,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二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已不复存在,各个大国必须要面对直接竞争的残酷现状。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各国根据自己的实力,分别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

最高级:兼并其他势力,逐步发展壮大,最后称王称霸。在战国早期,还没有诸侯国达到这个层次。

次一级:没有兼并它国的能力,但可以联众抗强,阻止某国独大。楚、齐是老牌大国,属于这一级。

第三级:保境安民,不主动挑事,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张。韩、赵、魏国都属于这一层次。

最末级:看准一个大国,带股加盟,跟着老大一起混。宋国、鲁国、郑国等小国就奉行这种生存之道。

在各自又发展了十多年后,魏国率先通过变法脱颖而出。为什么魏国会变法?因为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如不能自强,就只能沦落到郑国或者宋国的层次。再加上当时的魏文侯是一个有勃勃雄心的明君。在他的主导下,魏国以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任用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于是魏国百业兴荣,进入了国势上升期。



既然国力增强,那就得对外扩张了。魏武侯早期,魏国上下君臣一心,对自己还有比较理智的认识。知道自己实力虽强,但要是从第三级直接跳到第一级还有点困难。所以魏国在扩张领土前,先对外搞了一圈外交攻势,把诸侯国都哄好了,才敢集中力量胖揍了一个国家,于是秦国就成了魏国展示变法成果的牺牲品。

公元前413 年,魏国朝西边的秦国动武,用了五年时间拿下了秦国河西之地,导致秦国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攻秦的巨大胜利,让魏国上下有一点志得意满了。觉得诸侯国不过如此嘛!因此魏国跳过了外交斡旋这一步,直接朝周边国家动武。

先是由乐毅的祖先乐羊领军,直接经过赵国的领土将中山国给灭亡了,惹得赵国对其敢怒不敢言。公元前404 年,魏国又对东边的齐国用兵,将齐国打得鸡飞狗跳,气的齐国对魏国是又气又怕。公元前375 年,魏国通过讨伐楚国从而占领了鲁阳之地。

这一系列的东征西讨,春秋时代的传统三大国——秦国、齐国、楚国挨个被魏国揍了一遍。短短三十年,魏国通过铁血扩张,隐然有冲上最高一级,大有称王称霸的野心了。


那么被魏国胖揍的诸侯国怎么看魏国呢?就好比在一辆公交车上,一群老实人看着一个满身纹身的古惑仔一样。大家的共识是:现在惹不起、稍后的找机会弄死他!因此魏国就成了继吴、越之后,又一个被各大诸侯国视为公敌的国家了。

公元前357 年,赵国进攻卫国,夺取了一些地盘。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因为卫国是魏国的小弟。魏国派兵包围赵都邯郸,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楚国装怂,不敢去;齐国在一通辩论之后取得公识:分兵一路向南攻打魏国的襄陵,然后等魏军攻破邯郸后,再去救赵国。这样既救了赵国,又同时让魏、赵两国杀的两败俱伤,齐国从中得利。

按照这个计划,齐军在桂陵伏击魏军,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魏军受此大挫败,诸国纷纷杀鸡宰羊庆祝,于是痛打落水狗的行动开始。首先是楚国,一开始还不敢来,看到魏军败了也敢出兵了;紧接着是宋国和卫国两个跟班,眼瞅着魏国失利,便投靠了齐国,三国组成联军对襄陵展开猛攻。看见没?连卫国这种魏国的小弟也瞬间背叛了。可见魏国有多招人烦!这还没完呢,秦国见魏国被群殴,也发兵攻打魏国,在元里大败魏军,并占领少梁;同时派公孙壮伐韩,深入韩地,插入魏、韩两国交界地区。魏国这一下真的是四面楚歌,被六国联军群殴。

不过魏国毕竟是当时第一强国,魏军在被群殴后并没有乱,而是稳住阵脚,先攻破赵都迫使赵国结城下之盟。然后联合韩国(因为秦国打韩国),组成魏韩联军大败齐、卫、宋三国联军,迫使齐国和楚国求和,挽回了危局。在陆续与东方各国结盟讲和后,魏国调集军队向秦国反击,大败秦军,逼迫秦孝公被请和,并归还了所有侵占的魏地。



从这一次诸国群殴,差点打的魏国亡国就可以看出,魏国的地理环境真的很糟糕,同时魏国的外交水平也真的很差劲。魏军能反败为胜挽回败局,完全是仗着变法的成果,调动能力比别国强,而打赢的。但若是别国也变法呢?这个差距还能有多大?

六年之后,魏国的国力稍稍恢复。魏惠王又开始嘚瑟了,他召开诸侯大会,想自立为王。结果大国都不给面子,一个都没来。齐国和楚国不来,魏国惹不起。但韩国也没参加,这就让魏惠王发飙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故技重施,让魏国和韩国先撕咬一阵,然后再出兵救韩。结果还是如十年前一样,魏军在马陵到遭埋伏,全军覆没,主帅庞涓自刎而死。

这一下,秦国高兴了!秦军在魏国兵力匮乏的情况下,猛攻河西之地,大败魏军,商鞅这厮还诱俘了魏国主将公子卬。虽然手段有点龌龊了,但效果很明显。魏军损兵两万多人,原本就缺兵少将,这一下更是捉襟见肘了。两年之后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继位,他虽然杀了商鞅,但仍然重用魏人公孙衍。秦军继续向魏国进攻,经过两年激战,全歼魏军,斩首八万。魏国被迫于次年将河西郡归还秦国。至此,秦全部收复了被魏夺占的河西地区,而魏国也一蹶不振。


那么马陵之战后,魏国为什么会滑落的那么迅速呢?我觉得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魏国近乎于白痴的外交政策。一个四战之地,毫无战略缓冲区的国家。居然还敢盲目扩张,以致惹怒众国,遭到群殴。当魏国痛打别国时,通常都有第三国会救援;而当魏国被痛打时,往往没有国家会救它。国力再强也禁不住多国跟它打车轮战,衰落也是必然的了。

第二、人才流失严重。魏国的崛起靠的是人才辅政,衰落也是因为不重视人才!公孙衍、吴起、商鞅、孙膑,以及后来的张仪、范雎,这些都是魏国的人才,结果一个都没留住,都跑到别国去效力了。这种此消彼长,就使得魏国其实并没有退步,它只是原地踏步,被赶超了而已。

第三、国内腐败,君主水平不行。这一点不解释,理解人才为啥要往秦国跑就知道了。

第四、魏国的变法不够彻底。魏国变法的重点只是放在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在最关键的政治制度上没有建术。这就导致魏国的崛起,就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段时间内可以迅速回血回蓝,但是当药效过后,就变成原样了。也就是说魏国的变法并没有形成制度,换上一个昏君加一群奸臣,立马玩完。

当然了,魏国的一蹶不振,也给了秦国出关夺取天下的实力。没有魏国的挡道,秦人第一次实现了东出函谷征天下的梦想。从此之后,山东六国便暴露在秦国的铁拳之下。


Mer86


人人都道秦国是虎狼之国,战斗力十足,可谁知道魏国也曾军事力量雄厚,霸占一方。公元前413年,魏国发动战争,硬是将秦军逼退到洛水以西,东征西伐,相继灭亡中山国、攻打齐国、讨伐楚国。强悍如斯,那么,魏国是如何衰弱的呢?

这个衰弱的转折点便是马陵之战。在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战中,齐国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使得魏军回援,辅以小股部队佯攻溃败的办法,给对方错觉,引诱庞涓率领轻装部队加速追击,结果魏军进入伏击圈失败告终。桂陵之战,虽然是魏军大败,但魏军主力部队依然存在,而且魏国的实力依然很强大,这也为下一次的马陵之战做了铺垫。

公元前341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军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此时魏国几乎已经取得了对韩国作战的胜利,结果齐国的出现让魏国不得不再次回援,派主帅太子申、主将庞涓率领精锐追击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回撤,魏国主力持续追击,孙膑采用了减灶的办法来迷惑魏军,让庞涓认为齐军因为惧怕而逃亡。于是庞涓武断的断定齐军已成惊弓之鸟,斗志涣散,一击即溃,因此便决定率领轻装部队追击,企图一举击溃齐军。

孙膑利用当地特殊地形,以火光为信号行动。庞涓追至,见剥皮的树干上写着字,但看不清楚,就叫人点起火把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便万箭齐发,给魏军以痛击,魏军方寸大乱、惊恐失措。庞涓智穷力竭,眼见败局已定,遂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大破魏军。

就像“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样,魏国主要发展军事,培养军人的军事素养,资金倾向于武器打造,这场马陵之战集中了魏国的精锐,这样的全军覆没是对魏国军事力量的摧毁,魏国已经没有一战之力。士兵数量可以快速增加,但是训练经验和实战经验需要长年累月的积淀。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痛打落水狗。原先三晋为好,可因为魏国狂妄自大,撕破盟约,并且在对秦上展现了惊人的力量,为其他国家所忌惮,如今,一只拔了爪牙的老虎,何惧之有?

况且,在魏国强大的同时,其他国家也在锐意革新,比魏国更彻底、更为全方面,而魏国一时得意而固步自封,忘了魏国自身所处的境地。秦国大良造卫鞅趁魏国战败之际,出兵收复河西之地,韩赵楚三国亦趁魏国虚弱,纷纷出兵收复被魏国占领的部分土地。魏国势力一落千丈。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直面四方威胁,是战火直接发生地,处于这种情况,要么成为附庸,要么必须学会隐忍,整顿好内部,积累人才让自己足够强大,唯有足够的实力才能够碾压阴暗。大军覆没,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将陨落,可遇而不可求,岂是时间可以弥补的?终究是,魏国没能认清事实,被一时成功冲昏了头,宛若小丑一样上窜下跳,但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邓海春


马陵之战是终结魏国霸业的关键一战。

实际上,在马陵之战前,魏国就疲态已露。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后,魏国陷入内战,内战双方一个是公子罃(魏罃),一个是公子缓。韩/赵两国乘机卷入魏国内战,遂演变为三晋战争。公元前369年,韩/赵两国军队在浊泽之战中大败魏罃(即魏惠王)军队,魏军被合围,倘若不是因为韩/赵两国在如何处置魏国的问题上的分歧,魏国恐怕就完蛋了。

三晋战争,令秦国渔翁得利。为了对付凶悍的敌人,魏国与韩、赵联合抵御秦师。公元前364年,凶猛的秦国兵团在大将章峤的统领下,杀入魏国。在内战中实力大衰的魏国无力凭借一己之力抵挡秦军,魏惠王不得不分别向赵、韩两国求援。三晋联军与秦军战于石门(山西运城西南),这一战的结局令人震惊,秦国兵团大败三晋联军,斩首六万级。

公元前362年,秦献公派庶长国(庶长是秦官,相当于卿,国是其名)率大军攻略少梁。由于韩、赵两国拒绝出兵相助,魏军遭到重创,这是魏国继石门之役后的又一次惨败。魏军统帅公孙痤被秦军所俘虏,魏国丢失了繁庞城。秦国在与魏国的河西争夺战中,已经占据了上风。

消息传来,魏国举国震惊。

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魏国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魏惠王魏罃做出两个重大的决定:第一,在西部边陲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军的入侵;第二,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国在西线采取守势,是希望能在东线打开局势。然而,魏国却遭到崛起中的齐国迎头痛击。齐国两度出兵,其灵魂人物正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孙膑。在第一次齐魏之战中,孙膑在桂陵之战中大破魏师,俘虏魏国名将庞涓。

在齐魏交兵的同时,秦国商鞅率领大军再次对魏国的西线发起凶悍的进攻,目标是魏国的旧都安邑城。商鞅兵团渡过黄河,直扑安邑,魏惠王无力派出强有力的部队解安邑之围,在秦人的围困下,这座魏国的旧都终于举白旗投降。此役对魏国实是沉重的打击。

然而,真正令魏国沦为第二流国家的关键之战,则是著名的马陵之战。在马陵之战中,孙膑第二次设计完败庞涓,杀庞涓于马陵。庞涓死后,齐军乘胜出击,全歼魏太子申的主力十余万人,魏国太子魏申被杀。

马陵之战,使魏国遭遇到立国以来最惨重的失败,而齐国则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胜利。这既是魏国盛衰的分水岭,又是齐国迈向超级强国的标志性事件。马陵之战深刻地改写了战国列强的格局,魏国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此后,“齐威奋起于东夏,秦孝起于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国分移到齐国与秦国。


君山话史


魏国霸主地位的丧失是长时间受到齐、秦两国的东西夹击而衰落的 不仅仅是因为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魏国攻赵的邯郸之战、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魏韩击败齐宋卫三国的襄陵之战、齐国击败魏国的马陵之战,都是让魏国衰落的大战。持续的大战导致了魏国陷入了四战不得休养、国家空虚的境地。

魏国如何持续进行东西夹击大战的

一、邯郸之难

战国初期,韩魏赵三国因为都是晋国分出来的,经常一起行动。但随着秦、齐、楚三国的衰落,就开始内部分化了,积极进行拼抢。

公元前386年,赵国从中牟迁都到邯郸,开始东方争霸之梦;魏国支持赵国公子朝攻打邯郸但失败;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迁都到郑国,开始东方称霸之梦;

公元前361年,魏国从安邑迁都到大梁,也开始了东方争霸之梦。

公元前272年,赵国攻打卫国,攻下卫国73座城邑。眼看着卫国要被赵国所灭,赵国疆域扩大,夺取称霸优势,于是魏国决定出军援助卫国。

但魏国并非直接出军攻打赵国,而是先让赵国自己损耗国力。在公元前355年,魏国给赵国送去了被称呼为荣椽的建筑材料。赵国用荣椽建造了檀台,因此耗费了财力。同时秦孝公被迫和魏惠王议和。

公元前354年,魏国突然出兵攻打并包围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楚国救援;楚国对是否救赵进行争论:昭奚恤反对救赵,让赵魏相斗相杀,楚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景舍认为要出兵救赵,而且要快,但援而不助,既不让楚国有不救赵的恶名,又收取魏赵两虎相斗的渔人之利。

可以说,如果没有齐国实打实的救赵,赵国即便不被灭,也可以能成为魏国的附属国。当然,也可能是魏国刚取得胜利,就被楚国北上袭击所击败,魏国、赵国双双成为附属国;

同时秦国一反去年的和盟,突袭魏国西河郡的元里,夺取魏国西河郡的少梁,秦国开始了夺回河西之地。

公元前353年,和楚国景舍一样狡猾的段干纶劝说齐威王救赵,但是不是去救邯郸,而是攻打魏国的襄陵。但齐国攻打了魏国襄陵一年多,魏国就是不退军依然包围邯郸不推退军,于是齐威王只好派遣田忌、孙膑救赵,这才有桂陵之战。

二、桂陵之战

孙膑认为奔赴邯郸的齐军主力无法击败在邯郸以逸待劳的魏军的魏武卒,于是建议围攻大梁,达到反客为主的以逸待劳击败魏军目的。但魏军攻下邯郸后,才回军——即田忌的齐军并没有对大梁达到包围的效果。

桂陵之战,庞涓和田忌的兵力根据孙膑兵法都是八万。即便魏军失利,但齐军也不敢继续深击魏军——因为庞涓的魏军是在攻下邯郸之后回师的,并非是在齐军包围大梁时就回军。魏军的失利,就在于齐军以逸待劳的伏击。但桂陵之战魏军之是小败,而不是马陵之战的大破。


三、襄陵之战

公元前352年,齐、宋、卫三国率军包围魏国襄陵;同时秦国商鞅趁魏国联合韩国,和齐、宋、卫三国在襄陵作战的机会,率军攻打魏国西河郡。

襄陵之战,齐国盟军打败,齐威王不得不请楚国出面调停,迫使魏国和齐国谈和——因为魏国再强大,是没有办法受得住齐、楚、秦三国同时从东、南、西三方面攻打的。

公元前351年,商鞅包围并降伏魏国固阳;魏国将邯郸归还给赵国,和赵国谈和。

四、河西之战

秦魏的河西之战,从公元前419年,魏武侯时期夺取秦国河西地区的少梁地区开战,到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任命的吴起夺取了整个河西之地。自此之后秦魏交战不断:

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

公元前386年武城之战;

公元前366年洛阴之战;

公元前364年石门山之战;

公元前363年少梁之战;

公元前354年元里之战;

公元前350年,在魏国夺回安邑、少梁等地之后,秦孝公和魏惠王议和,将河西部分土地归魏国,并从栎阳迁都到咸阳;


四、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求救齐国。齐国同意了,但迟迟不发兵,让韩国和魏、赵两国死拼,等到两国都打得不分输赢时,齐国派遣田忌和孙膑率军出击,魏国派遣太子申、庞涓迎击。

齐军能够在马陵之战击败魏军因为:

1、齐军以逸待劳,魏军和韩军打了很久,没有休整就过来迎战;

2、太子申在见了徐子之后就有怯战的念头,不利于魏军士气;

3、孙膑的伏击。

公元前340年,商鞅劝秦孝公趁魏国马陵之战重败,率军从西攻打魏国,骗取并俘虏魏军主帅公子卯——这是为什么魏国在商鞅逃跑时拒绝接纳的主因;赵国从北部攻打魏国;齐国从东部攻打魏国。三面合击魏国。

公元前336年,魏惠王发布求贤令:

“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综述

魏国的衰落主要是西秦、东齐、南楚、北赵这个四战之地的夹攻,特别是邯郸之难、桂陵之战、河西之战、襄陵之战、马陵之战中的战损。魏国损失最大的是马陵之战和次年秦赵齐三国的联合攻击。

商鞅以故交骗取并俘虏公子卯而非双方作战的方式诈骗魏国,是后来魏国拒绝接纳商鞅的原因。

在魏惠王发布求贤令后,闻名而来的邹衍、淳于髡、孟轲都来了。邹衍的五德始终论,肯定不能救振兴魏国;淳于髡擅长辩论,振兴魏国更不行;最后的孟子,竟然一反其师傅子思“先利后仁义”的观点,直接误导魏惠王说:用仁义治理就可以了,不需要利:

“君何必曰利,仁义而已矣!君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孟子师傅子思则认为:

“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诈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对于魏武卒、齐技击、秦锐士三个兵种高低,战国晚期的荀子曾如此说:

“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
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战国时代初期魏国是当之无愧的天下霸主:公元前414年魏国在与秦国的西河争夺战中大获全胜,从此西河成为魏国兵员和粮草的重要来源地。公元前407年魏国越过赵国领土攻灭中山国——即使在交通信息已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拥有远离本土的飞地,而魏国居然在那个年代就跨越别国领土打下一块飞地,由此可见魏国之强。公元前393年魏国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名将吴起大败秦军于注城(今河南临汝西)。公元前391年魏、韩、赵三国结盟攻楚并攻占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楚悼王遣使向三国求和遭拒,只好求救于秦、齐。齐、秦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救楚,于是在公元前390年魏赵韩三晋联军与楚秦齐三国联军在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展开战国时代第一场足以影响天下格局体系的大战,结果三晋联军战胜了三国联军。公元前389年魏国名将吴起率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以五万人破秦军五十万兵力,魏国因此名震天下。然而在公元前341年魏国在与齐国的马陵之战中遭遇严重惨败:主将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与此同时西部的秦国迫使魏国献出河西之地和上郡的十五个县约七百里地。公元前324年魏国又被楚将昭阳击败于襄陵。一时间昔日称霸天下的魏国似乎成为人人可欺的软柿子。表面上看魏国丧失天下霸主的地位是马陵之战导致的,可实际上魏国的衰败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意味着魏国可能遭受来自任意方向的进攻,这样的地缘格局其实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为此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国君一方面在魏国内部推行变法改革、打造精兵强将、强化地方治理,凭借先发优势压服别国;与此同时在外交关系上始终坚持和赵、韩组成三晋联盟,这实际上意味着赵、韩两国成为了魏国的地缘屏障和战略纵深,而当魏国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时赵、韩则扮演盟友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魏国用兵的重点是秦国,这是因为秦在七雄之中国力相对虚弱,容易战胜,而且秦地处战国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国得之,即使魏国原来的土地全部丢失,只要魏国封锁函谷关则东方诸侯再难前进一步;如果魏国得了秦地,而原来的魏地又没有丢失,那将具有更大的优势。转折出现在魏惠王时代:公元前370年魏武侯死后其子魏罃继位为魏惠王。魏惠王继位之时赵、韩两国曾勾结其弟意图颠覆魏罃的君位并瓜分魏国,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对赵、韩两国发动报复性打击:败韩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败赵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这么做其实从长远的战略规划而言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这下魏国当真彻底成为四战之地——四周全是敌国。与此同时东面的齐国和西面的秦国几乎同时崛起,魏国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像魏国这种自身规模体量有限且身处四战之地的国家必须保持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才能维持霸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魏国在战国初期的霸业与其抓住时代机遇率先进行变法密切相关。魏国在李悝变法之后占据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先发优势,然而随着时间逐渐推移之后列国相继进行变法,尤其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比魏国更为深彻,这就使魏国所取得先发优势不复存在。事实上魏国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先发优势,还走起来下坡路:魏国作为战国前期的文化中心曾培养出吴起、商鞅、孙膑、庞涓、乐羊、乐毅、张仪、公孙衍、范雎等诸多人才,然而这些人才之中吴起离魏赴楚;孙膑离魏赴齐;乐毅离魏赴燕;商鞅、张仪、范雎离魏赴秦;即使是最终选择效力于魏国的公孙衍也曾一度入秦......由此可见魏国简直就是战国时代第一大人才输出国啊!事实上魏文侯死后魏国的用人政策就已悄然改变:各个实权部门都被功臣阶级后代占满了,他们的阶级已然固化了,外人想要进入魏国的实权部门太难了。而魏文侯之后的历代魏国君主也不再有魏文侯那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了——关于这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魏惠王与齐威王在逢泽之畔狩猎。射猎完毕后魏惠王拿出十二颗大珍珠向齐威王炫耀道:“我国虽小,尚有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径长一寸的夜明珠一颗。像齐国这样地大、人多,光兵车就有一万辆的大国难道连这样的宝贝也没有吗?”齐威王听了这话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的珍宝与你的不大一样——你的宝贝是死的,而我的是活的:我有大臣檀子,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有能臣盼子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有贤臣黔夫镇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有良臣钟首负责国内治安,人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这四位能臣贤相就是我的宝物,岂止照亮十二辆车?”

正如上文所说的像像魏国这种自身规模体量有限且身处四战之地的国家必须始终保持对其他国家的绝对优势才能维持霸业,与此同时也必须在外交上巧妙纵横捭阖。上文已提到魏惠王在外交上第一个失误就是背离了此前魏国两代国君所坚持的三晋联合、专心灭秦的基本国策,紧接着魏惠王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话说魏国东面的齐国和西面的秦国几乎同时崛起之后魏国所面临的战略压力空前严重,而身为魏国君主的魏罃想出的对策是: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趁机图谋攻秦,然后以秦国之地为根据地争夺天下。这时秦国已是秦孝公和商鞅(当时还叫卫鞅)在主政,他们认为:以秦国之力难以与魏国抗衡,于是打算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春秋时代周王室虽然实际上已失去控制诸侯的能力,但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及战国初期的诸侯基本上都还XX公、XX侯,如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韩昭侯、秦孝公等等,而不敢和周天子平起平坐地称王(楚、吴、越三国是例外,但一直被别国视为不属于华夏文明体系的蛮夷)。事实上”魏惠王“这一称号是死后的谥号,其实这时的魏罃尚未称王。公元前三四四年卫鞅去向魏罃游说,卫鞅指出:魏国的盟国多为小国,不足以王天下。建议魏国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称王,然后图谋齐楚,如此可谓名正言顺。魏罃听从了卫鞅的建议:“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后世因此称魏罃为魏惠王。魏惠王称王后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得罪了齐、楚两个大国,与此同时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也日益意识到魏国的野心,转而纷纷投奔齐国。

随着魏国与新兴的齐、秦两大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实际上战争已无法避免:公元前354年魏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危急之中的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敏锐意识到:魏军主力正在攻打邯郸,因此其国内必然空虚,于是在他的建议下齐军开始向魏国都城大梁逼近,迫使魏将庞涓紧急回国增援,最终齐军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成功伏击了魏军。桂陵之战中魏、齐两军的兵力都是八万。即使魏军失利,但齐军也不敢继续深击魏军。桂陵之战对魏国而言:只是小败,其根基尚不至于动摇。仅仅两年后魏惠王的反击正式展开:他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最终实现各国休战的局面。经过几年的休整后魏国又逐渐开始恢复对外进攻,这次魏国将目光锁定在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韩国身上: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向孙膑请教是否该救援韩国,孙膑的回答是:救韩破魏乃奠定齐国霸业之举自然义不容辞,然而齐国断不能在第一时间救援韩国,因为齐国需要保存一个弱小但听话的韩国以制衡魏国,而不是帮助韩国削弱魏国从而令韩国崛起成为一方小霸。齐威王听取了孙膑的建议:对外做出救援韩国的姿态以促使韩国竭力抵抗。然而齐国做出姿态后却迟迟不发兵,韩军的战斗力在魏军面前真就啥也不是,韩魏开战后一连五战,韩国五战皆败。齐威王见魏、韩皆已疲敝,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趋大梁。孙膑在齐军中的角色一如桂陵之战时那样:充任军师,居中调度。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之际又是齐国从中作梗,其恼怒愤懑自不必多说。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将兵锋指向齐军。其含义不言而喻: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得它日后再同自己捣乱。魏惠王待攻韩的魏军撤回后,即命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率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齐军已进入魏国境内纵深地带,魏军尾随而来,孙膑针对魏兵蔑视齐军的实际情况,在认真研究了战场地形条件之后定下减灶诱敌,设伏聚歼的作战方针。于是庞涓沿途观察齐军扎过营的地方:第一天的炉灶数,足够10万人吃饭用的;第二天的炉灶数,够5万人吃饭用的了;第三天的炉灶数,只够3万人吃的了。庞涓放了心,笑着说:“我就知道齐兵都是胆小鬼,到魏国才3天,10万大军就逃散了一大半。”他下令急追齐军。魏军一直追到马陵道(现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渐渐黑了,马陵道在两山之间,路很窄,两旁都是深涧。这时有士兵报告:“前面山道都用木头给堵住了。”庞涓急忙上前去看,果然如此,只有一棵大树没被砍倒,大树上还有一大片树皮被砍掉了,上面好像还写着字。庞涓命人拿火把来,借火光一看,他大惊失色,原来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落款是“孙膑”。 庞涓想撤兵已来不及了。这时四面杀声震天,不知有多少支箭一齐射来,齐军已把魏军团团围住了。庞涓身中数箭,他已无路可走,就在树下自刎了。齐军乘胜追击,又连续大破魏军,前后歼敌10万余人,并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

与桂陵之战不同的是: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是致命的——此战令魏国精锐武卒损失十万有余,一代名将庞涓亦阵亡于此役。对魏国而言:主力覆没,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将陨落,可遇而不可求,非时间可以弥补。当魏惠王听闻战败消息时竟惊厥于朝堂之上,由此也可看出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之大。这时列国皆看出魏国已不可避免地走上衰败之路,自然个个乐得痛打落水狗: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后已然国力大振,此时见魏国遭遇惨败,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打击对手的天赐良机,于是秦军在大良造卫鞅率领下打响了收复西河的战役。楚国也没放过这一天赐良机,于是楚将昭阳连续夺取魏国八座城邑。至此魏国身处四战之地的地缘缺陷在列国围攻的态势下充分暴露出来,在这样的形势下魏国顾得了东则顾不了西,疲于奔命的魏国无论是国内经济的恢复或是魏武卒的重建都迟迟无法提上议事日程,魏国已不可避免走上了日薄西山之路。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春秋霸主晋国的最后一任正卿,是魏文侯魏斯。当初晋国六卿争权,中行氏、范氏先后被灭,智氏趁机坐大。后来,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合,又灭了智氏满门,智氏土地也被三家瓜分。

赵氏夺到的土地最多,韩氏也干的不赖,只有魏氏只得到了晋国西南角安邑一带的土地,势力相对弱小。但是魏氏并非毫无所得,因为在赵襄子之后,魏氏的魏斯做了正卿。


魏斯做了正卿后,发现晋国的土地已经被三家瓜分完了,魏氏如果想要新拓展土地就得要对韩氏、赵氏下手。可是,韩氏因为“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为赵氏所看重。这样一来,魏氏在晋国内部获得土地就难上加难了。

当时已经是春秋末期,天下正是大变未变之时。魏斯招来了大批贤才,还把当时还活着的名儒大家子夏都给请到了魏国,还恭敬地执行师礼。子夏在西河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外族文化占上风的国家的怀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中的文化宗主国。

在这样的国策下,众多士人纷纷入魏,魏国就此形成了“西河学派”。在这个学派的影响下,魏国一时间人才济济,变化更制,国力率先强大起来。

由于魏斯的便国不法古,大力提拔这些这些出身小贵族、平民的士人,甚至连之前的戎人也在启用之列,使得魏国吏治清明。官僚集团开始取代世族政治,开始在魏国的政坛上大放异彩。

(三晋联军征战四方)

魏文侯以后,魏国的大臣结构由于魏文侯对鬼谷学派和西河学派的融合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儒家段干木及得到其真传弟子的教授下,魏国的公室贵族出现了大批的人才,如公叔痤、公子昂,成为魏国高级官员的一个主要群体。

魏国大臣的另一个集团则是受鬼谷文化影响出身平民的人,其中以公孙衍和庞涓为代表的西河出身的很多。

魏国正是凭借着这些士人的努力,才在战国前期,一改往日温和的形象,屡屡向外扩展到土地。韩、赵两国势力强大,魏国惹不起,而中原一带小国林立,彼此休戚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魏国就把扩张的矛头指向了西陲的秦国。虽然秦人奋起抗争,但是秦国的河西之地还是被魏国给夺去了。

一方面是由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魏文侯把魏国变成了中原各国的文化中心。可是,魏国原本受卫国的鬼谷文化影响很大,如今又以儒家文化正统自居,两个学派互相影响,也互相竞争,最终在政坛上掀起了党争,甚至魏斯在位时就已经发生了。

魏国通过西河学派的建设,以及对河西之地的经营,使得魏国的国势陡然增强,在三晋内部开会时,魏国居于主位也终于是实至名归。在夺取西河后,魏国甚至有余力越过赵国攻灭了中山国。公元前396年,魏斯去世,享年80岁。他做了50年的侯,谥号文侯,此时魏国已经达到了鼎盛。

魏国太子击即位,是为魏武侯。在魏武侯在位的26年间,为把魏国的势力扩展到中原一带,魏国携三晋联盟,接连与秦国、郑国、楚国、齐国、赵国发动战争,并成功地将楚国的势力驱逐出了黄河流域。楚悼王第一次谋划争霸中原,迎头遇到了三晋联军,被打的丢盔弃甲,失地四百里。魏国在楚国故地以大梁为中心建立了魏国的中原势力,威胁着齐国、楚国、赵国。此时,魏国的土地从山东一直延伸到陕西,绵延达2000余里,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魏国鼎盛期疆域)

可是,魏国虽然土地变得更广阔,可是在外交上却乏善可陈。因为三晋联军总是打中原,得到的土地都被魏国、韩国给瓜分了,赵国得到的很少,赵国心里不平衡。连韩国都可以把郑国当做扩张对象,难道赵国只能与游牧民族为伍?

所以赵国就把黄河边上的卫国当做了扩张方向。赵国的这个意图,与魏国独霸中原的战略产生了矛盾,卫国立刻抱住了魏国的大腿,请求魏国出兵救援。因此,魏武侯就派遣大军击败了赵国。赵国不甘心失败,向楚国、秦国求救。楚国卷土重来,袭击魏国后背,秦国也在关中平原发动反击。一时间,魏国处于被四面围攻的不利局面。好在魏国家底厚实,在这种局面下,仍然能勉强过关。但是打了几年下来,盘点一下,魏国除了损失大量的军费外,中山国也给丢了,可谓是毫无所得,同时三晋联盟也被破坏了。

后来,虽然魏武侯又上赶着跟赵国讲和,赵国也同意了,继续维持着三晋联盟,但是已经是貌合神离了。

这种局面的最终后果,就是到魏武侯去世时,魏国发生公子争立事件时,韩国、赵国趁势出兵,干涉魏国内政,还把齐国拉来助阵。魏国的新国君魏惠王被包围在浊泽,眼看不支,在军阵外的三国联军在商量着怎么瓜分魏国土地。齐国本来是弱国,不敢趟浑水太深,就打道回府。韩国想分裂魏国,使得魏国不至于太强大,而赵国希望灭魏国分其土地。两家争执不下,结果韩国也撤兵走了。魏惠王抓住战机,转败为胜,击败了赵国。

魏惠王做了国君后,也是励精图治,实行政治改革,推行“尽地力之教”,奖励垦殖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魏惠王还因地制宜,主张“善平籴,即丰年向农民多征粮食以储谷,作为荒年调剂之年)到魏国的,《孟子·梁惠王》记载了当时会见谈话的情况。

(刚愎自用的魏惠王)

浊泽之战后,魏国一直想办法再次收拾三晋联盟,不过韩国、赵国都不太认可魏国的老大地位了。因此魏惠王在即位8年后,即公元前362年发动了浍北之战,击败了韩国、赵国,重新树立起在三晋的领头羊位置。

不过秦献公此时接连发起河西战役,曾在公元前364年的石门之战中斩杀魏国士卒6万人。魏国为了复仇,这次在浍北之战后再次发起对秦国的攻势。结果,魏国大败,连主将公孙痤都被俘虏。当然秦国也是惨胜,秦献公受伤,很快病死。秦国新君嬴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同年,公孙痤病死,魏惠王不受公孙鞅,卫鞅入秦。秦国开始实行变法。

2年后,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这可能就是沿洛水筑的长城,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这条长城的修筑,显示出魏国对秦国已采取守势,以防御为主了。

又过了2年,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不过赵国不爽魏国很久了,就是不服从魏国的调令。魏惠王失了面子,因此记恨在心。在公元前354年,借口卫国之事,出兵8万,攻打邯郸。赵国士兵虽然单兵战斗力不输于魏武卒,但是大规模会战,庞涓是世之名将,赵国不敌,求救齐国。于是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战”,魏国损失八万精锐,庞涓仅以身免,还有说法称庞涓被活捉后来又被放归。

这次战争虽然伤及了魏国的元气,但是魏国家底厚,还能承受得起,甚至魏惠王都没有追究庞涓的责任,还让庞涓继续带兵。可能魏惠王也明白庞涓之所以轻兵冒进,是因为国王的命令太急迫了。当然,孙膑的示弱之计才是根本所在。

魏国的报复重锤很快就让齐国叫苦不迭,求和于魏,继续做魏国的小弟。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听从卫鞅的游说,去侯称王。同时,魏惠王还召集了逢泽之会,邀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会盟,尔后同朝见周天子。逢泽之会这次又遭到了韩国等大国的抵制,于是韩魏翻脸。公元前342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同年,齐、魏军 大战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魏军大败,主帅庞涓身亡,太子申被俘。

(庞涓与孙膑)

魏武卒十万没于此战,其他国家眼看魏国老虎被拔了牙,不待他长出新牙,不约而同地对魏国发动了车轮战,一时间,魏国国境内刀兵四起,遍地狼烟。魏国受齐、秦、赵三国三面进攻。公元前340年,魏、秦再次交战,魏军又大败,主帅公子卬中计被俘。不久,魏国彻底放弃了安邑,徙都大梁。

魏惠王由于在秦、齐等国夹击中不断惨败,于前334年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率韩国等小国国君赴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齐威王,同时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齐接近,使齐停止了进攻,但秦国以魏为“腹心疾”,还是不断攻魏。

公元前330年,秦军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迫使魏惠王献出河西之地。公元前329年,秦军又攻占魏国的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地。为了联合他国抗秦,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韩威侯相会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 ,同年,他又与韩宣惠王并带太子入朝于赵。

从公元前342年魏国痛失国之精锐开始,一直到公元前328年,14年间,魏国被周变国家围殴,无岁不战。魏国的主要军事力量依赖魏武卒,可是魏武卒的训练和养成都需要时间。魏国长时间被其他国家攻打,损兵折将,割地赔款,已经没有了多余的土地和财富再次培养、训练出一支魏武卒大军了。尤其是秦国接连发动的攻势,使得魏国周边国家不在畏惧魏国的报复,纷纷痛打落水狗。

魏国的霸业由此一去不返。

魏国为什么在马陵之战后的实力下降那么快呢?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魏国失去了人才高地的优势。由于魏国公族在西河学派中的不断成长,他们开始排挤平民官僚集团,党争使得吴起奔楚,商鞅入秦,魏国逐渐又走回了世族政治的老路。与此同时,其他国家都发现了魏文侯的改革路子,纷纷效法,其他国家争相邀请魏国才俊前往谋职高就。以前都说是楚材晋用,现在轮到魏国的才俊,周边各国都在用了。

后来,魏国的西河学派衰败了,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为了战国中期的最有影响力的官办高等学府,齐国因此夺取了魏国的文化宗主国的地位,各国才俊纷纷前往齐国,齐国也因此成为了战国中期的强大国家。

(魏国失去了文化宗主国的地位)

2,魏国外交失策。地处四战之地,却一味恃强凌弱,惹翻了众多邻居。魏国的地缘环境犹如一战、二战中的德国,虽然实力强大,却天然地缘劣势。魏国前期为了三晋联盟,扩张方向一直摇摆不定,为此魏国土地竟有很多飞地。魏国的浪战,耗费了国力,也使得魏国成为周边国家都欲除之而后快的威胁。魏文侯时期,魏国坚持三晋一体的联盟,为此甚至主动把一些利益让给赵国。魏武侯时,却接连教育赵国做人,逼迫赵国接连秦国、齐国、楚国形成四家同盟,夹攻魏国。魏国虽然勉强应战,却是四处流血,遍体鳞伤。

3,魏国发展方向错误。魏惠王时迁都大梁,将中原地区作为魏国的核心统治区,这使得楚国、齐国、赵国都对魏国的用心感到很大担忧。魏国为此不断与三国开战,陷入了中原的是非圈子里,空耗国力,因而对秦国防范不足,导致秦国不断攻陷魏国河西土地。魏国在秦国的攻击下损兵折将,国土日蹙,国事日非。如果魏国能够并敌一向,不管是秦、赵,先灭其中一国,以此为根据,魏国也断然不会如此被动。

4,魏国兵制是职业特种兵,对国家财力要求甚巨,魏国也没有建立预备役制度,导致魏国在经受一两次惨败后,已经无力再快速组织起一支机动兵团。魏国国门四开,无力守护,不得不放弃霸道的做法,转而采用合纵、连横之法。魏国在起初,国力强大,占据中原,四出征战天下,犹如项羽选择立都彭城一样的考量。在丧失了绝对优势的国力后,魏国已经无法再以四战之地的区位劣势地缘维持强势地位了。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大魏从一个颇有一统天下潜质的霸权国家沦落为一个二流强国,只能成为战国新秀纵横捭阖的旁观者。在伊阙之战后,魏国耗尽国力,攒下的魏武卒最后仅存的12万精锐,被白起屠灭,魏国彻底失去了再次崛起的可能,甚至不得不朝拜秦国以求万全。想文侯一生功业,竟如此凄凉下场,难道不值得人们引以为鉴吗?虽然有信陵君的奋力一搏,魏国终于失去了睥睨天下的霸气。当公元前225年秦国的铁骑围攻大梁,在爱狗如命的魏王假的嗟叹声中,魏国霸业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知而行的历史


马陵之战之前还有一次那就是桂陵之战。这两次对外扩张战争魏国都输。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国家物力财力,更是输掉了大部分在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魏武卒”和许多带队将军。

从那以后至魏文侯时期李悝变法后积累的强大国力在马陵之战基本挥霍掉。因为那时的魏国积累的国力可以轻松灭掉一个国,所以魏国到了魏惠王时期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因为它拥有着强大的国力。

马陵之战后魏国就丧失了灭国的军事力量,它带来的影响就是天下战国进入了合纵连横时代。秦国商鞅变法后开始强大起来,从魏国夺回了河西之地,这就表明了魏国的军事实力的大幅度下降。虽然魏国在这之后开始衰落。但还保留着强硬的声势,谁也不敢轻视魏国。

魏国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这位在位长达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国。因为它不重视人才,造成许多人才的流失。因为在当时得到一个治国人才可比得到十个将军还要珍贵。而从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孙膑,商鞅,张仪,犀首,孟子,特别是孙膑,商鞅,张仪,这三个人都是和魏国国运紧密相连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负主要责任。


大秦帝国魏惠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大家好。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魏国的兵制。魏文侯(前445-前396年在位)任用李悝为相,改革军制,选拔“武卒”。应选“武卒”的人,上身、两腿、脚胫都穿上甲,头上戴盔,腰间佩剑,带上十二石弩,箭袋里装五十枝箭,掮着戈,随身带三天干粮,半天能走一百里(一里一百八十丈,周尺约合二十三厘米,百里折合四一点四公里,相当于一个马拉松),才算合格。入选“武卒”的人全家徭役都可以免除,国家还分配好田好房。

以“武卒”标准之高,入选的当然是精兵,但一个人体力的高峰维持不了多少年,又不好太快就淘汰,人数多了,国家的税收就减少,结果是兵力、财力都出问题,所以荀子称之为“危国之兵”。魏国早期,国力强盛,以“武卒”开疆拓土,又以新征服的土地授予“武卒”,故此问题并不突出。但到了惠王后期,魏国连吃败仗,疆土日蹙,这样便无法保证授予“武卒”的土地配额,待遇下降自然士气低落。魏惠王之后,“武卒”也不见于史籍,与魏国曾经的辉煌岁月一起,为历史所遗忘。


另一方面跟魏国的地理条件有关。魏国初期强盛时,大梁地处中原,“为天下之中”,“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一旦魏国的霸业走向衰落,这种地缘优势就迅速转化为战略劣势。在桂陵、马陵之战两次大败于齐军后,魏国一蹶不振,更陷入四面受敌的窘境。“魏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幅凑,无名山大川之阻”,这种形势,古人称之为“四战之地”,就是四面都可能受敌国攻击。人称“魏之地势,固战场也”,此后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这两方面就决定了,魏国要么一直赢下去,要么一败而不可收拾。


杂史谭


强国皆有自强之道,弱国多由自取灭亡,战国之魏,与赵韩分晋而开启战国而别春秋,身处四战之地而图谋自存,一个名为魏斯的国君称为魏文侯,变法图强,始有强大之魏,伐秦而取河西之地,败楚而底定中原,攻灭中山奄有其地,一时气象,当其时,破灭中山以之封给儿子,大宴群臣,任座反对,将他撵出去,再问翟璜,何者之君,翟璜说仁者之君有直者之臣,任座是也。下是下阶亲迎任座,气度恢弘如此,治国如何不泱泱?独任魏悝变法,以西门豹治邺,以吴起为将,练重甲步兵名称魏武卒,用对一人国而强,何况数人?27年后,惠王名罃者即位一改治国大略,四处出击而以邻国为敌,用错一人庞涓而国家消亡,这个不思进取的小人治军,唯知以蛮力攻坚克难,连投奔他的同学孙膑都被他剔除了膝盖骨,因为妒忌,手段之残忍,臭名千古,逃到齐国的孙膑,以齐技击之军,使用铁兵器的轻步兵,妙用战法,增兵减灶,诱其马陵,将其十万大军一举荡平,这个小人畏罪自杀,以其可耻的失败,宣布了魏国的灭亡。用错一人而国败,魏惠王正是这样的例子。

选将料敌。战国七雄图强,无不以名将治军,开启作战思想变革,大思想家荀子有评,“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思想家可能被魏武卒早期的胜利惊恐非轻,是做此说,当其时,魏武卒有一万人可横行天下的说法,流行一时,曾打败秦楚等多国,然而时间进入惠王漫长的统治时期,变得日趋骄狂,国家富了,其兵仍以重步兵为主,战法相当呆板,虽能胜人一时,但不足于适应兵强的需要,这样一支以重步兵为主的国家军队,尚望吞并韩赵,一向天下,是不可而得的。所谓有什么样的王便有什么样的将,兵者国之大事,首在选将料敌,然而大将庞涓也是一个骄狂之人,毫无治军之才,首败桂陵,上当受骗,毫不接受教训,惠王仍然重用不疑,再败马陵,终得身死国衰。魂舞大漠以为强兵之法,不唯于装备,更在战法创新,作战思想的落后,是造成魏国衰亡的关键原因。庞涓与孙膑,作为同门师兄,二人战法迥异,即作战思想先进性的差异,庞涓之败即败在重装步兵身上。

创新战法。公元前354年赵国伐卫,魏国出动主力大军围攻邯郸,顿兵城下一年而不知转换战法,早成为疲惫之师,于是形势发生了多不利魏国的变化,齐国徉攻燕国,在虚晃一枪后悄然回师,鼓动宋、卫二国背弃魏国而反攻魏之襄陵,这个时候,骄狂的惠王仍不知改变打法,直令在茬丘(山东聊城市东北)监视齐师的庞涓重兵集团向卫国发起攻击,攻击卫国之势尚未形成,齐以偏师徉趋魏都大梁,而以主力伏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县西北),又以弱师围攻平陵,庞涓不知是计,奔袭大梁击溃齐师,不知是计,紧咬住齐师不放,一路尾追而来,正陷入齐师包围,这便是有名的一个成语,围魏救赵。魏军本来是重装步兵,根本不熟练轻步兵打法,加之师疲马乏,陷于齐师既设地形之中,焉得不败。魏国不知审势,更不察战场形势,早已失去了战场主动权,只拼蛮力,被对手调动得团团转,而懵懂无知,可见,轻步兵对而重步兵,在战法上是极具创新优势的。魏军在桂陵的战败,即能充分证明齐技击、轻步兵战法的灵活性。战败丧师以后,若问魏国总结了哪些教训,战法上有哪些检讨,可以说根本没有,这就为未来的大败埋下了重要伏笔。

兵败马陵。桂陵战败13年后,即前340年,魏国36万重步兵毫无任何改变,恃武逼攻韩国,韩国不敌,打一仗败一仗,这时齐师再来救援,魏国派出的同样是大将庞涓,以十万之师向齐师杀来,所奇怪的是,救援韩国的齐师一触即溃,步步后退,庞涓的看法,在魏国强大的重装步兵面前,天下无敌,根本就不把齐师放在眼里,也许十多年前的事早已忘记,也可能那次吃亏不大,看不出孙膑的设计,在齐师溃退的阵地上,他令人详细察验了齐师埋锅造饭的灶坑,第一天共有10万多个,第二天即减为5万,第三天更少,不足3万,于是判断齐师为真的溃退,便舍弃重装步兵放胆追击,天晚追至马陵(今山东莘县南),遭遇伏击,魏军大败。可能此时的庞涓有了一丝战法的清醒,也有了盲目轻视敌人的后悔,史载兵败自杀,此役齐军共歼灭魏国精锐十万多人,从此一蹶不振。从根本上来说,如日中天的魏国,国运的终结,正归自治军的失败。以后秦人牢记了魏国的教训,终得一统天下。不知大家看兵马俑的时候是否能发现,秦之虎狼之师,都是些轻装步兵,甲胄之士不多,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秦人故意为之,魂舞大漠倾向于后者,没有战法的革新与创新,秦国赢不了天下。


魂舞大漠


魏国国力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马陵之战只是其中之一。在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战死的士卒多达十几万。尤其是马陵之战,“齐人伐魏,杀其太子,覆其十万之军”,加上魏国大将庞涓自杀,魏国的国力遭到重创,魏惠王只得“抱质执壁”,亲自跑去齐国求和。而齐国则因为马陵之战一战成名,变得更加强盛。

马陵之战的发生,实际上是秦国一手推动的。在卫鞅出使魏国的时候,把魏惠王抬到“尊王”的高度,让魏惠王膨胀不已。秦国的这招“借刀杀人”让魏国处于齐、楚等大国的对立面。毕竟“王”这个称号,在当时已经是最高称号了,魏国胆敢称王,实在是不把其他大国放在眼里。魏惠王称王,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把自己推到诸国的对立面,而得到的好处只是一个“王”的称号而已。

马陵之战后,卫鞅再次伐魏,卫鞅以前在魏国的时候跟魏公子卬关系不错,于是就利用这个关系宴请魏公子卬叙旧,魏公子卬赴会之时,卫鞅就趁机俘虏了魏公子卬。然后卫鞅对魏军发动突袭,大破魏军,魏惠王被迫献河西部分土地求和。卫鞅也因为这件事情有功,被封为列侯,领有於、商十五邑,号商君,这也是卫鞅也称为商鞅的原因。

秦孝公死后,卫鞅被杀,秦惠文王起用公孙衍为大良造,继续攻魏。在雕阴之战中,公孙衍俘虏魏将龙贾,歼灭魏军四万五千人。魏国防卫西河、上郡的主力全军覆没,魏惠王被迫把河西之地全部献给秦国。第二年,秦国渡过黄河,再次攻击魏国,魏国又丢失了大片的土地。在张仪入秦之后,秦惠文王采用张仪的建议,助魏伐楚。虽然魏国取胜,但是这时候的魏国已经兵疲力穷了。秦国又趁机占领了魏国的蒲阳,并且勒索魏国,得到了河西西北上郡十五县。这时候的秦国手握河西、上郡,控制西河天险,有崤山、函谷关之利,进可攻,退可守,几代国君的努力终于达成。这时候的魏国经过几次大败,基本上已经沦为二等强国了。而秦国、齐国则并立东西,成为头等强国。

魏国的失败,在战略上也有着巨大的失误。魏国作为第一个变法改革的国家,国力之强,西夺秦的河西,北破中山,东伐齐,南破楚。然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三晋联合的基础上的。在魏武侯即位后,三晋已经濒临分裂。韩赵魏三国国土相邻,谁都想要扩张发展,三家必定会产生冲突。如果此时的魏国可以联赵灭韩,魏国就可以兼并韩国的国土,使魏国的版图连成一片。这样的魏国绝对是强大的,不管是抗秦,拒楚,伐齐,攻赵都可以变的很轻松。然而魏武侯却选择以武力威胁赵、韩,逼的赵韩联合起来一起对付自己,虽然因为韩、赵意见不和,魏国免于分裂,但是从这以后,魏国的战略环境就变的十分恶劣的。

魏国西有秦,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四战之地。如果在魏国强势期,选择一个放心进行扩张,这几个国家基本上是没能力阻止魏国的。然而魏文侯却选择了四面出击,不仅分散魏国的兵力,还给魏国四面树敌。比如北伐中山,中山和魏国之间还有一个赵国,魏国破中山,完全就是为赵国做了嫁衣,自己一点好处没有,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到了魏惠王,魏惠王自恃强大,把自己推到了列国的对立面。伐赵、伐韩在战略上的错误,使得齐国有可乘之机,导致魏国多面受敌。迁都大梁后,魏国的主要敌人应该是东方的强齐,然而魏惠王不光不联合韩、赵,反而变本加厉的进攻韩、赵的国都,让齐国渔翁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