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今年以來,伴隨著去槓桿、嚴監管、金融收縮等政策疊加,指數持續下行,個股跌多漲少,兩市成交量也屢創新低,9月12日當天兩市總成交金額只有2176.27億,創出15年高點以來剔除熔斷後的新低!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當前經紀業務仍是券商的重要收入來源,成交量持續下滑,券商的日子自然很是難過!

我們可以從剛剛公佈的券商半年報窺見一斑。頭部券商中半年報淨利潤中信證券增長12.96%,華泰增長5.53%,申萬宏源增長0.26%,廣發下滑-33.55%,招商下滑-29%,國君-15.71%!頭部券商僅有中信、華泰維持小幅增長,廣發、國君繼續明顯下滑。

頭部券商業績都如此慘淡,中小券商更是不忍直視!

興業證券半年報下滑-47%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東方證券半年報下滑-59%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方正證券半年報下滑-75%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面對慘淡的業績,券商股股價也是喋喋不休,今年以來已經有多隻券商股破淨!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統計顯示當前一共有10只券商股破淨,剔除哈投和華創雙主營之後有8家破淨。15年以前上市並剔除雙主業之後一共有27家上市老券商股,按這個數據計算的話,當前老券商股已經接近30%破淨!

券商股作為強週期行業,靠天吃飯,牛市賺翻天、熊市虧成狗的這一特徵至今沒有改變,因此券商股的股價也是極具彈性。今年以來面對喋喋不休的股價,上市券商大股東開始頻繁出手增持!

1、山西證券

控股股東山西金控於2018年5月31日集中競價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04萬股佔總股本0.0368%。山西金控計劃自本次增持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000萬股(總股本0.354%)。

2、華創陽安

華創陽安6月21日晚間公告,擬回購公司股份,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或依法註銷減少註冊資本等。回購資金總額不超1.49億元,回購價格不超8.57元/股。

3、 太平洋

7月9日晚間太平洋公告,第一大股東嘉裕投資計劃未來6個月內增持,增持價格不高於3.50元/股,累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總股本的1%,不高於總股本的5%。

4、西部證券

7月24日晚間公告,實控人陝投集團及控股股東陝電投集中競價合計增持3501.8萬股,佔總股本1%,增持均價8.75元。陝電投增持時間為2018年3月7日至7月24日;陝投集團為2018年5月11日至7月24日。根據增持計劃,自2018年3月7日起至2019年3月6日,陝投集團、陝電投及其他一致行動人擬合計增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5、東吳證券

7月26日晚間公告,控股股東國發集團於7月26日增持公司178.3萬股,增持金額1199萬元。國發集團擬在未來3個月內繼續增持,累計增持金額不超1億元,以上金額含本次已增持金額。

6、國元證券

9月11日晚公告,第一大股東國元金控集團當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28萬股。國元金控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的總金額不超過1.6億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額)。

券商大股東密集增持公司股價傳遞了什麼信號?我們可以從歷史上比較經典的幾家公司操作來推測一下!

最最經典的操作當屬中信證券!

2015年1月13日至2015年1月16日,公司大股東中信有限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減持本公司股份合計3.481億股,佔司總股本3.16%。這4天的股票加權均價為32.66元,假設大股東按加權均價減持,合計套現113億。

2016年2月29日,中信證券收到第一大股東《關於增持中信證券股份的通知》,其中提及:中信有限於2016年2月26日、2016年2月29日通過自身股票賬戶增持本公司股份合計1.1億股。而這兩日的加權均價只有14.11元。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從圖中可見,第一次減持,技術角度看基本是處於股價第一個高點的右側賣出信號確認出現後進行減持的;而第一次增持,在技術看屬於經典的二次探底不破新低確認後的買入信號。兩次操作可謂是經典的教科書教材典範!

另一家高手當屬國元證券大股東"國元金控"了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國元金控也算乾巴兒脆,操作猛如虎,一天減持4569萬股,套現13.55億!

減持完接下來就是增持了:

國元證券於2015年7月9日收到公司第一大股東安徽國元控股(集團)通知。國元集團於2015年7月9日(當天股價收盤23.71元)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公司股份2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10%)。當時的市場環境屬於15年的第一次股市異常波動,很多大股東都響應號召出手增持自家股票。不過相比減持0.457億股來講,國元金控這次只是象徵性的增持了0.02億股。可以說是減持收割機,增持毛毛雨,不走心,還是嫌股價高唄!

再看第二次增持

9月11日晚公告,第一大股東國元金控集團當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28萬股。國元金控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內以自有資金繼續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的總金額不超過1.6億元(含本次已增持金額)。按當前股價6.8元算的話,1.6億元至多可以增持0.235億股。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14年近30元減持4569萬股,18年計劃增持1.6億元(股價6.8元),嘖嘖,這差價也是沒誰了!

最後再看一家資本操作高手吧!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吉林敖東是廣發證券第二大股東,持股16.43%,有"廣發三寶"的美譽。李秀林是吉林敖東實控人,也是敖東董事長,又是廣發證券二股東,對於資本市場冷暖可謂是瞭若指掌。對於李董來說,資產量的多少隻是數字而已,14年6月19日帶領一眾高管小幅增持,顯然醉溫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抄底增加財富,而是表明一種態度:"牛市來了,大股東親自增持公司股份支持公司股價,順便給跟隨自己增持高管多發一份年終獎而已!"

今年6月,李董再次帶領一眾高管繼續增持,只不過相比14年,增持力度稍弱一些!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股價跌跌不休,券商大股東們卻密集出手增持,意味著什麼?

結論:如果你把整篇文章認真閱讀一遍後,應該悟出了點什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