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中美航天科技差距有多大?航天總師:真實差距可能不止12年

近年來,中國的軍事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多種武器科技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發展速度讓世界都瞠目不已,而祖國的強大也讓每一箇中國人為之驕傲,國產航母的海試,殲-20五代隱形戰機的服役,高超音速導彈的發射等代表高科技的武器不斷湧現,這些領域曾經被西方霸佔,,現在中國也迎頭趕上甚至已經超過,不過仍然有一些領域中國跟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它就是航空航天領域。

中美航天科技差距有多大?航天總師:真實差距可能不止12年

航空航天領域先進與否,很大程度上可以從運載火箭的運載力上得以體現,中國目前使用的長征5號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力為25噸,火星軌道運載力為5噸,而美國前段時間發射的新型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運載力是中國的2-3倍,近地軌道最大運載力和火星軌道運載力分別為63噸和16噸,這個差距不算小了。有懂行的軍迷稱,按照中國的發展速度,這個差距12年就能趕上,不過事實真的如此簡單嗎?

中美航天科技差距有多大?航天總師:真實差距可能不止12年

根據美國人的說法,獵鷹重型運載火箭能力非常出眾,甚至能把一架普通客機投到太空中去,這個能力目前僅有美國能做到,而且在環保、可回收技術和成本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根據專家估測我國要趕上這樣的水平至少得20130年,而且美國不會停下來等我們,我們進步的時候,他們肯定也在進步。

中美航天科技差距有多大?航天總師:真實差距可能不止12年

我國航天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稱,美國50年前就開始研究重型火箭,在這方面有深厚的底蘊支持,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我國航空航天的底子確實薄,這個差距我們得正視。不過我們能從一無所有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也說明我國發展潛力,雖然跟美國之間確實有差距,甚至不止12年,但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做科研,付出更多的努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會實現,對此我們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