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近日,朗迪峰会(LendIt)在上海举行。这是创办于2013年,目前被称之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顶级金融科技行业盛会,至今已在中国连续举办了两届,此次是第三届。三年的时间,已足以让中国的金融科技行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在第一届时,与会的专家们还在讨论何为普惠金融,到了第三届时,则讨论如何合规和如何转向TO B了。

“2018 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深刻自省、全力拥抱监管、争取合规的关键之年,但是行业依然展现出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在此背景之下,金融科技的领军企业开始向传统金融机构输出数据、流量与风控服务,并得到银行业的积极反馈。”朗迪中国 CEO 海翔在会上的致辞称。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这一切在会上的参与企业也可以看得出来。与往年相比,今年参会的企业更多地出现了银行的身影,如新网银行、微众银行、重庆富民银行、恒丰银行、华瑞银行等,还有譬如侧重于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品钛等。

而回顾近两年的行业的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和与Fintech愈来愈融合也已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在监管合规的要求下,金融科技行业发生了从服务 C 端向服务 B 端转移的趋势,而传统金融的发展需求也在吸引各类机构入局 To B 市场。

富民银行行长孙中东便在会上指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一定要结合产业场景、结合与广泛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来看,从自我赋能、到合作赋能、再到生态赋能。只不过,区别于小贷、支付等单业务企业,银行属于综合牌照的金融服务机构,因此更需要通过金融科技的能力,来触达和聚焦更多用户和服务1700多万小微企业,进而助推实体经济的回暖。

向上金融CEO袁成龙也指出,传统金融机构“做惯了大客户,小客户做不了,业务成本很高。从这一点上来说,网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基于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把这些技术包括过去的实力系统去输出,在客户获取和数据服务等方面寻求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是挺好的方式。”而在他看来,这一块正是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下一个主战场,“尽管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但金融科技在中国市场格局未成,其仍处于在前半场时期,大的机构没有做的特别好,小的平台看起来仍有机会,而BATJ类互联网巨头在其中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捷越联合首席风控官金可治进一步指出,近来确实有不少企业受监管影响慢慢开始转型,模式叫B to B to C,通过做B端再服务C端。“这个模式我觉得具有一定价值,因为中国现在行业风险最大的不在头部的机构,而是一些相对比较小的中小机构。就拿银行来看,中国现在有接近两千家银行,真正有风险的不在四大行或者大的股份行,而在于城商行。一些城商行风控薄弱到超出外界想象,而这些机构实际上对风控需求是非常大的,因为它在短期内不可能具备这个能力,风控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不少TO B的机构就是将眼光瞄准这一块。我认为,这思路是对的,但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而具体谈到金融科技企业该如何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时,飞贷金融科技联合创始人卜凡德表示,从科技输出类型来看 TO B 服务可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资源类,这类企业的优势集中在数据或者流量,主要为获客难的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流量的突破口,此类服务以 BATJ 为代表;第二类是技术类,输出某种工具或技术,如前端的反欺诈技术,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单个或多个技术支持,这在 B 端输出市场上较为常见,是主流输出服务;第三类科技输出企业为“应用类”企业,输出基于资源及技术的集合应用,这类企业涉及到项目业务的方方面面,例如飞贷金融科技为就是行业内覆盖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商,不依赖生态资源,专注于移动信贷领域,基于其技术创新与实战经验为合作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应用服务、资源整合服务。

他认为,金融科技企业要充分理解与其合作的 B 端金融机构的业务,一方面要大胆创新,另一方面要稳步求进,切忌贪大求全,集中资源开拓标杆性案例,再逐步深入稳固。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企业已经在TO B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品钛副总裁申磊透露,目前,品钛的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嵌入金融、在线旅行、电子商务、线下零售、商业信贷等领域,为机构客户提供智能消费金融、智能个人信贷、智能小微企业信贷、智能财富管理、智能保险经纪等解决方案。截至今年3月31日,品钛已和260家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包括携程、去哪儿、唯品会、中国电信翼支付、小米、安邦金融、民生证券等等。此外,品钛还先后与富卫集团(FWD)和大华银行(UOB) 在新加坡分别成立合资公司PIVOT和AVATEC,向东南亚地区提供智能财富管理和智能信贷技术服务。

狐狸金服创始人兼CEO何捷也透露,目前包括华夏银行天津分行、宁波通商银行、鹏华基金、中国外贸信托、中航信托、渤海国际信托等多家机构已经与狐狸金服达成技术合作。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不过,中国不管任何行业,跟风现象都非常严重,这既有好的方面,就是对技术应用的发展非常好,另一方面,跟风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资质不好的公司也跟进来了。”金可治同时也表示了一些担忧。

事实上,相对于to C业务以获取流量为主的模式,B端业务对平台实力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一方面,平台需要具备过硬的技术实力,并形成自身的壁垒、生态圈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成功案例获得B端客户的认可,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创新和进取。具备这两点后,To B 业务方可开展。

袁成龙就指出了金融科技输出的两个难题:首先,监管部门可能会要求核心的东西是不能外包,比如说风险评估、信息收集等;其次金融科技机构想要去TO B合作,还得首先需要一个正式的法律身份和地位,因为过去这些年大家谈到P2P公司,总觉得是处于一个边缘的地带,能做还是不能做不明确。“只要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合作空间的”。

何捷也指出,在金融科技输出过程中,还要注意如果技术输出的太早,存在教育市场的风险,成功的概率比较低。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峰会上,国内车贷头部企业—— 微贷网还联合零壹财经发布了《2018中国 P2P 车贷发展与转型报告》。


金融科技在中国的三年变迁,皆在朗迪峰会里了



《报告》指出,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下发,以及“打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车贷行业的“套路贷”、暴力催收、二押车等相关问题于今年初开始集中暴露,原本是业内主流资产的车贷平台数量和业务成交量随之出现下滑趋势。2018年上半年1至6月总规模为948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0.2%,环比下降26.6%。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P2P车贷历史累计交易规模约6626亿元。

在高压政策环境下,有的平台通过清盘或其他非良性方式退出,也有的平台开始积极接洽有实力的集团,寻求被并购的机会。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发生的并购案例中,含车贷资产的被并购平台最多,占比在50%以上。

那么,面对上述问题,选择继续前行的车贷平台,应该如何转变来顺应行业发展和监管趋势?

对此,微贷网副总裁汪鹏飞汪鹏飞指出,风控依然是重中之重。微贷网的做法是一直关注自身风控管理,把贷后逾期处置的重心转移到贷前风险筛查与审核上,从源头降低借款人逾期风险。

金可冶也指出,随着监管不断趋严,如何逐步构建体系化智能风控,解决风控痛点,是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优秀企业应在智能风控领域加紧规划布局。


- END -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