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40年前的那个3月,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一场盛会开启了新中国“科学的春天”——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题在科技、意在全国,成为同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路线的先声。

彼时,25岁的顾晓松还只是南通医学院大普班一名入学才一年多的学生。回望那个“科学的春天”,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顾晓松,这样感怀难忘的“家国四十年”:

“改革开放最关键的,是给了我们成长的机遇。”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科技领域改革开放密切相关”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1990年,金秋时节。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重建显微外科会议上,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走上讲台,用流利的英语,向不同肤色的400多位各国专家报告研究成果。新颖的方法、独特的见解,赢得满堂喝彩,在会议规定的时间之外,报告被特许延长了15分钟。

这是顾晓松第一次作为中国代表,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精彩亮相。会后,他又被邀请去日本的广岛大学、山口大学作学术演讲。

引起国际同行关注的,是他带领课题组创造的“快速鉴别感觉神经纤维与运动神经纤维”新技术,解决了一个困扰近半个世纪的医学难题——此前,常有因错接了神经而导致患者功能丧失的医疗事故。

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直接得益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和资助。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国家“杰青”基金,从“863计划”“973计划”到当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顾晓松及其团队的科研始终与国家重大科技政策同频共振。刚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顾晓松率领课题组成员,在一间原本用作仓库的小房子里组建了最初的神经再生实验室。十几平方米的实验室简陋得只有几张桌椅、几套手术解剖器械,最值钱的是一台价值两千元左右的冰箱。科研材料试剂还要到外地采购,自己搬运……但种种艰难困苦,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被置之脑后。

此前的公开报道中,曾描述了这样的细节:

夏天,屋里热得待不住,屋外又有蚊虫咬,顾晓松就天天卷一条席子,爬到楼顶仰望星空背英语;

有一年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时,饭菜烧好摆上桌,他却还在学校做实验,早把年夜饭忘了……

“世界上组织工程神经领域就是由我们在引领发展”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医学组织工程+神经再生,这是顾晓松及其团队的研究方向。这一新兴学科领域,顾晓松是国内第一位院士,也是国际上此项研究的领跑者。

“顾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将壳聚糖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第一个转化人工神经研究进入临床,是组织工程神经转化医学开拓者。”2012年,《科学》杂志撰文对顾晓松的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标志着学界对顾晓松科研成果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

数十年来,顾晓松带领团队围绕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再生潜心研究,在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创新性成果。

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屡创“第一”的成果在顾晓松的实验室里诞生:

●研制了生物力学性好、降解可调控、低免疫原性、有利于血管生长和神经导向生长的组织工程神经,发明了构建组织工程神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继而,发明了生物可降解人工神经移植物,在国际上率先将壳聚糖人工神经移植物应用于临床,受试患者损伤肢体功能明显恢复,优良率85%,目前,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进入产品注册证书的申报;

●创建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长距离神经缺损的新技术方法,成功修复人正中神经干8厘米缺损,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令人瞩目的是,顾晓松创新性地研制了新一代细胞基质化丝素组织工程神经,并获中国发明专利及美国、欧亚、澳大利亚等国际发明专利,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的创新与转化应用进入国际领先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4年,顾晓松团队提出的“生物可降解组织工程神经建构理论”,被收录进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教材《生物医学工程》教科书。顾晓松说,这一研究也被运用于临床,病人恢复的效果很好,到现在已经做了100多例。

就在顾晓松当选院士前夕,2015年,他和他的团队又在科研中有了重要发现——完成壁虎基因组测序,成功揭示壁虎能爬上光滑表面、断尾再生和在夜间视物的相关基因及演化特点,发现了壁虎“爬墙基因”,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

据介绍,从基因组织视角研究壁虎攀爬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开发“仿生粘合技术”,模仿壁虎“粘附”在任何物体表面,同时对于断肢再生和再生医学的相关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传校誉于后世,建大业于寰中”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2004年,南通医学院与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顾晓松出任首任校长;4年后,在南通大学第一次党代会上,他又成为经选举产生的首任党委书记。主政南通大学长达10年,顾晓松为这所既古老又年轻的高校发展倾注心血,自己也在“科学家”与“教育家”两种身份的切换中,不断地修炼。他对高等教育的内涵和真谛有着深刻的体认:“大学的本质是什么?求真育人,培养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有用的人;传承创新,要传承文化和文明。此外,大学一定要为时代、为社会服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这样的团队传承、共同奋斗,在顾晓松本人的神经再生研究团队,更是得以实实在在的践行。从原来只有四五人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到现在包括国家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在内的40余名研究人员的教育部和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甘共苦、相互支持,始终保持着追求创新的激情,始终坚守着追求科学、追求卓越的执着。

“让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江苏落地”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在组织工程神经领域瞄准前沿,要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基地,然后以理论的突破带动理论创新,实现技术创新,最后推动我国再生医学相关产业的发展,造福人类,更好服务国家经济长远需求。”

这是2015年当选院士后,顾晓松为南通大学医学组织工程和神经再生学科设定的发展愿景。“以前二三十年,我白天当领导、晚上做科研。现在当了院士,还要做几件事:一是团队建设,一点不能放,二是外面的兼职要做好,扩大南通大学的影响,第三就是要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做实业家。”

南通本土成长的首位院士顾晓松:感激时代给予的机会,为国为民留“一二有用事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