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審被判處死刑後,罪犯的心態會如何變化?

黃粱相伴莊生夢


有個朋友就是看守所裡的,他接觸了很多這樣的人。


大多數罪犯其實在一審被判死刑的時候,他們是心存僥倖的。因為對於他們做的事情來說,他們內心都有數,那種殺人越貨的人,最後肯定都是判死刑的。他們自己內心也知道這一點,只是被定刑之後,他們心裡也會踏實些。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但是人只有在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會恐慌,求生慾望會被全部點燃,於是他一定會提出申訴,這樣就算拖著,他也是多活幾天了。這樣的人很多。很少有那種一審被判死刑,然後不上訴等著被執行的,這種一般是罪證確實落實了,或者是替人背黑鍋,有人威脅家人等等。


人的求是慾望是永無止盡的,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偶然犯罪了,遭到了報應,也或許是因為他們本身就走在犯罪的道路上,剛開始入行就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能活一天就算賺了。這樣的人,他們一定不會束手就擒的,他們往往選擇的都是魚死網破的舉動。就像保姆案件中的保姆。這樣的人基本上是沒有什麼良心可言的。你看這個保姆,用4條人命,就想換回主人對她的獎賞,在他眼裡,命不如錢。


但是一個人當知道自己10天或20天后就要死了,那時候他就會發瘋了。如果不知道,那還好一點,他還有事件可以爭取,但是一旦知道了,那他的內心就會崩潰,有很多死刑犯在臨行前都是在牢房裡大喊大叫,有撞牆的,還有咬自己的等等。


所以說最後的時光一般會給他們好吃好喝,滿足基本的願望,讓家人見見。最後檢查遺體,並做無償捐贈的。


老王偵查記


我發個案例給大家看看:罪犯心理肯定一直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會非常暴躁!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會想到自己將要死亡。

我曾經採訪過多名鐐銬加身的死刑犯,多次聽過鐵鐐拖地的聲音,但從沒有像這次那樣刺耳。那聲音強烈衝擊著我,嵌進我的腦海深處,以至事隔一年後,還常常回蕩在我的夢中,並多次把我驚醒。
  “太重了!一審判得太重了。怎麼我覺著不是事的事,法院都給算上了。”李真嘟囔著走進了審訊室。

  我示意他坐下。
  “要是二審還是這種結果,不如現在就死了。”李真一邊坐下,一邊嘟囔著。
  他這句話似乎是說給我聽的。
  前兩次採訪,看到他消沉時,我都“鼓勵”他堅持,堅持等待法院做出判決。如今,法院一審做出了判處李真死刑的判決。當著辦案人員的面,我一下子不知道該怎樣“勸慰”他。
  “你有意見,還可以再申訴。我這次來的目的主要仍是陪新華社喬記者採訪。”辦案人員說。
  “我……”李真還想說什麼,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隨後,李真把眼光轉向了我,確切地說是可憐巴巴地望著我。
  與一審開庭前相比,李真的臉色顯得愈加蒼白憔悴,情緒明顯低落。
李真突然拒絕採訪
  我問他現在生活怎樣,他嘆了口氣說:“能舒服嗎?戴著鐵鐐活動一天,晚上,腿累得都抬不起來,還很痛,想睡都睡不著。不說了,不說了。說了,你也幫不了忙。還是說正題吧,你這次來,主要是……”他試探著問我這次採訪的目的。
  我說自己想繼續跟他聊一聊他的過去,還有他對某些問題的認識。但他冷冷地回答:“我不想再談了。”

  不想談?這是李真第一次拒絕我的採訪。前兩次採訪,他都很配合,其中有一次,我們談了9個小時。他談到,他是從秘書做起的,不到35歲就升為正廳級幹部。如果把握好了,再有10多年,“入閣”是理所當然的……他也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著。只可惜,沒有把握好自己。
  他告訴我,他剛進看守所時,拒不認罪、怨天尤人,但時間一長,通過與辦案人員、管教幹部談心,通過讀書、反思,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是毀在了貪慾上,毀在了對權力、對金錢、對美色的貪婪上。
  可以說,在我前兩次採訪完提出要走時,他都有點戀戀不捨,或說:“現在還不晚,聊會兒再走,”或問:“你什麼時間再來?”
  但這次的態度怎麼這樣?
  去薊縣看守所前,我就聽說李真自從一審被判處死刑後,情緒變得異常不穩,有時脾氣相當暴躁,為點小事,就與關押在同一監舍的在押人員吵架。有時又變得沉默寡言,半天不與別人說一句話……總之,罩在李真頭上的“死亡”陰影,攪亂了他的心……
  煙,不能拒絕的誘惑
  為調整一下他的情緒,我順手給了他一支菸,說:“不想談可以,煙還得抽吧?”
  煙,對李真很有誘惑。我第一次採訪李真前,辦案人員就對我說:“煙,是李真現在最感興趣的東西,為讓李真配合你的採訪,你可以給他帶條煙。”

  帶什麼牌子的呢?我拿不準,想見到他後再說。沒想到,見到李真後,還沒等我開口,他真向我要煙了。
  “你想抽什麼牌子的煙?”我問他。
  “你看著買吧。”李真笑著說。
  “‘中華’煙?”我又問道。
  “別開玩笑了。過去,我總是抽那種煙。現在咋還能再抽那種煙?”李真不好意思地說。
  “你總得說個牌子呀。”我試問道。
  李真想了想說:“‘紅塔山’就行。”
  而這次我來時,除了給他帶來一條“紅塔山”外,還給他帶來一盒“中華”牌的香菸,這是他上次接受完我的採訪後特意囑咐我的。他說:“你上次提了一句‘中華’煙,一下勾起了煙癮,怎麼壓也壓不住,你下次再來時,給我帶一盒‘中華’煙,哪怕是一根也行,好嗎?”
  我答應了李真的要求。
  於是,我把一支“中華”牌的香菸遞給了他。
  李真接過了煙,一看是“中華”牌的就笑了。他在手中倒了幾下,放到鼻子邊聞了又聞,然後說:“真香,好長時間不抽這種煙了。你還真守信用。”
  煙被李真深深地吸進去,又長長地吐出來,一口接一口……

  一支完了,又點燃一支。李真仍然不說話。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李真低著頭接連抽了6支香菸後,他才慢慢抬起頭,眉頭皺成了一個疙瘩,突然問,你說我是妖魔嗎?
我莫名其妙,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問這樣一個問題。   李真看我沒有說話,就又開始嘟囔起來。“人不能這樣做。當官時就把你誇成一朵花,出事了就把你說成‘豆腐渣’。”  難道他懷疑我說了他的壞話?我心想,我一直遵守著採訪紀律。  李真說:“我說的是有些報道不負責任,不實事求是。可以批我,我的確犯了罪,給黨和人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批,也不能胡編亂造,也不能把我罵得一無是處呀。我也對河北做過一些有益的事。”他越說越生氣。“把我妖魔化,就能對黨員幹部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我明白了。李真生氣,除了一審被判處死刑後心理壓力巨大外,就是對個別新聞媒體的報道不滿。據看守所管教幹部介紹,李真自從進入看守所後,一直很關注新聞媒體對他的報道。他了解新聞媒體對他的報道內容有兩條途徑:一是從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上了解;二是從新入監舍的在押人員口中探聽。看到或聽到有關他的一些“過分”、“不屬實”的報道,他或是破口大罵,或是氣憤地進行辯解。

廢品之家


淡薄也好衝動也罷,縱然法不容情;

恐懼也好落寞也罷,怎奈鑄成大錯;

徒刑也好死刑也罷,一切已成定勢;

遵紀守法談笑風生,縱情短短數十載。

作為一名社區法律援助社工,去往看守所看望在押人員有那麼幾次,這當中也不乏有重刑犯和死刑犯。每每見到他們,和我想象中得都不一樣,但是大部分人已經被羈押搞得”心靜如水“。記得社區那個打死母親得老葛,年輕時就因為私藏槍支彈藥被判10年,刑滿回來已經40多歲。整日遊手好閒嗜賭成性,經常向80多得來母親要錢。七月盛夏得一天,賭輸得他喝醉了酒找母親要錢,目前沒有給錢,他便接著酒勁兒,將親身母親打死在自己腳下......

第一次聽社區民警說起他時,我已經恨得咬牙切齒了。但當隔著鐵柵欄見到清瘦矮小得他,我得憎恨小了許多,當問及弒母這件事情時,他供認不諱,也悔恨得說早點判我死刑吧,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帶壞了3副腳鐐!他得首次開庭我去旁聽了,毫無懸念得判處死刑,原本以為他會默認判決結果,三天後,他還是提出了上訴,並且懇請我幫他寫上訴狀!經過再三得思想鬥爭,我還是幫他寫了。後來,工作太忙就忽視了他。直到半年後得一天,社區崔警官告訴我老葛已經執行了死刑(最後他撤訴了,應該時良心上壓力太大)。

其實在看守所那樣得強制機構,許多在押人員進去以後,都大概知道自己得歸宿,所以,心裡得壓力會慢慢放下,包括極有可能被判死刑得在押人員。俗話說: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雖然,我未曾親身經歷,但是我想任何人知道自己將要赴死,內心都會無言以對!


棟哥遊新疆


當一個人被判死刑後,罪犯由於人格狀態的不同,心態的變化過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也許有的人會感覺無法接受,會激發出他的死亡焦慮,產生非常大的恐懼情緒。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他的罪孽深重,這是他解脫的方式,會比較容易接受這樣的判決。

但大多數人面對判處死刑時,可能會經歷以下階段的變化。死刑是一種是對生命的剝奪,最人生最大的喪失。普通人只是在喪失之後才會體驗到這情緒,而被判死刑罪犯是在喪失之前就會有這種體驗。人們面對喪失時,通常會經歷五個心理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消沉——接受。罪犯心理肯定一直被死亡的陰影所籠罩,會非常暴躁!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會想到自己將要死亡。

幾乎所有的死刑犯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只是知道自己快了,但是生活還是該幹嘛幹嘛,這種類型的人他根本不想死,或許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會被判以死刑,存有有一點僥倖心理,在內心會極力給予否認。當他知道這個結果,情緒上會有劇烈的反應,害怕和恐懼佔據自己的心中。同時,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會導致他的情緒失控,會通過積極上訴想來挽回自己的一線生機;甚至自己都在自己心裡給自己處以死刑。用一個詞叫心如死灰,生活對他來說是了無生意。或許他連親屬都未必相見,更不要說寫遺書之類的行為。

所以,他們的情緒大多數也比較平靜,感覺是一種解脫。在這真正判決時,也會平靜地接受。我想之前他會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所犯下的罪行,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的牽掛未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不可挽回的,為自己的作為感覺到後悔。所以也會知道告知自己的親友,讓後來的人汲取經驗,懂得珍惜。罪犯被一審判處死刑後,當即一審宣判後。看守所就給罪犯帶上腳鐐,以防止這些準死囚犯發生不測。一開始心裡都非常崩潰,心亂如麻。但是求生的慾望又促使他們大多數人都要求上訴,因為上訴有可能改判,但至少可以拖延幾天。會更加思念親人,留戀社會。一般都會給家人寫信,寫遺書。寫信的內容:首先就是謝罪父母,恕孩兒不孝等等;其次就是教育子女以後千萬不要犯法,可謂幡然醒悟;最後勸妻子該嫁還是嫁了吧。

總之,罪犯被宣判死刑後,心情是痛苦、絕望和複雜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勁秋


一審被判處死刑後,罪犯的應該是一種意料之中的想法,心態有變化但波動不會太大。為什麼?

因為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被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加上在看守所好長時間的關押,對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早就有了心理預期的判斷,而一審被判處死刑,也就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舅一定會死,因為她還有上訴的權利,一旦上訴說明還有一線生機,雖然很多時候明知道上訴也是白搭,但求生的慾望還是心存僥倖,也許會出現奇蹟呢?



當然,大多數的的上訴充其量也只是延緩了死刑執行的日期而已,並不會因為你上訴而能讓你自己活下來,這個道理在他上訴的時候他的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


至於很多評論裡說的什麼罪犯接到一審判處死刑後當場嚇暈,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語無倫次等等,那純粹就是臆想中的想當然,假如你只是偷了100塊錢,最後卻接到判處死刑的通知,這種不可預期的落差感會嚇到當然暈厥,大小便失禁還差不多。


情感公寓


曾經聽在監獄的同事談論過這一事件,至今為之震動。

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因工作原因結識了一位老哥,很善談,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比較灑脫。後來知道是因為坐牢的原因對人生有了一些深刻的理解。

這位老哥在高中畢業時期因為喝酒後搶劫被判刑兩年,隨後因為在監獄內文化知識比較高,且又善談,被安排為死刑犯寫信和做最後的陪護。

據他說死刑犯在被判處死刑前後狀態起伏很大,主要有以下表現!


判決前——在判決前死刑犯不論是什麼文化水平的都會利用各種方法查閱相關法律知識,對自己的罪行有充分的判斷(知法懂法很重要),這個期間即便是確定了自己很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在崩潰的同時內心還會抱有一絲僥倖,每天就不停的翻閱相關法律書籍以求找到生的希望,飯大多人是吃不下的,每天生活在恐懼當中,有的則開始痛哭流涕後悔萬分。

判決後——在一審被判決死刑後,那段時光即使是那位老哥都感到活著真好,因為人真的在某一個瞬間死去的話,或許沒有痛苦,真真的就應驗那句話“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當法庭已經下了處決的日期,不管多麼堅強的人都會被擊垮,甚至有大小便失禁、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這段時間會安排寫信給家人,有的人覺得對不起家人就會不寫,每天活在悔恨當中等待死亡,而有的人想要寫信卻已經提不起筆,只能讓人代寫,說一句話要哭一會兒。

在臨刑前幾天是最恐懼也是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晚上睡不著,有的人還要撞牆,後來被強制的綁起來等待處決,在問到最後一頓飯想要吃什麼的時候,只要是提出來的要求大多都會被滿足,而多數人選擇了媽媽做的餃子,這種現象能否稱之為——人性最後的一點光輝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這位老哥談到一個殺人犯,在凌晨五點多被帶走準備去法場,整個人已經站不起來了,完全就是被武警架著走出去的,事實證明在法律面前沒有人能不低頭。



做一個敬畏法律的人,我想那樣會活著更快樂。錘錘分享的事件並不代表所有的均同此類,但絕對真實。

如你有所得,點個關注可好?


錘錘知道


每個罪犯的心態都不大一樣,但死刑犯大致的心理變化是相通的。雖然沒有去接觸過死刑犯,從心理學上去揣測,一個將死之人,對於自己的罪行在判決之前,大致會處以什麼刑罰,都會心知肚明。

首先是在宣判那天,普通的被告人通常由兩個法警押送,但對於判死刑的被告人,通常會安排三個法警押送。一些比較敏感的犯罪嫌疑人,從法警數量上就能預感到自己命運。在押送的途中,這些犯人會有各種表現。一些求生慾望特別強的,會不斷地問判決結果。押解法警雖然心裡有數,但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一般都會回答‘不知道’、‘等宣判吧’。等到了法庭,在宣判的那一刻,無論這些犯人的心理素質再好,還是會緊張得難以自抑。幾乎所有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在聽到“一審判處死刑”時,身體都會抖動一下,心理還是接受不了。

宣判後在羈押室,法警都會主動問這些被判了死刑的被告人“要不要抽菸”、“要不要喝口水”,死刑犯基本都拒絕了,心情依然處於波動狀態。在押回看守所的路途中,由於擔心被告人在絕望的情況下自殺自殘,或者亡命逃跑,法警會向他們灌輸“生的希望”:“你還可以上訴,還有二審,最高院還要核准。你現在的表現依然很重要。”,死刑犯都是默不作聲。

一種是心有不甘型。這種類型的人他根本不想死,或許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會被判以死刑,存有有一點僥倖心理,在內心會極力給予否認。當他知道這個結果,情緒上會有劇烈的反應,害怕和恐懼佔據自己的心中。同時,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會導致他的情緒失控,會通過積極上訴想來挽回自己的一線生機;

一種是視死如歸型。這種類型的人早知道自己會處以死刑,甚至自己都在自己心裡給自己處以死刑。用一個詞叫心如死灰,生活對他來說是了無生意。或許他連親屬都未必相見,更不要說寫遺書之類的行為。所以,他們的情緒大多數也比較平靜,感覺是一種解脫。

一種是心存悔意型。這種類型的罪犯可能也明白自己將被處以死刑,在這真正判決時,也會平靜地接受。我想之前他會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所犯下的罪行,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的牽掛未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不可挽回的,為自己的作為感覺到後悔。所以也會知道告知自己的親友,讓後來的人汲取經驗,懂得珍惜。

一種是死不悔改型。這種類型的人或許本來就屬於性情暴躁、行為魯莽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懂得珍惜,過一天賺一天,甚至我猜想或許他還想說老子二十年之後還是一條好漢。

如果覺得老楊說的有點道理,動動手指 點下關注吧!


北京華億神州


對於死刑犯而言,“死不是可怕的,等待死亡才讓人受盡折磨”。

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死囚心路”,說的是一些背叛祖國出賣君事機密的人而被判死刑的例子。其中一個工程師劉飛因出賣資料太多,影響性質太惡劣,在被得知自己被判處死刑時,在日記中寫到,“最近我每天都活彷徨恐懼中,在上訴等待的過程中,每天都欺騙自己說,我應該可以爭取死緩的,每天晚上都在作惡夢,甚至夢見自己靈魂出竅,看到了監獄中的自己。”最後,劉飛在苦苦煎熬地等待了7百多天後,被判死刑立即執行。


其實每個死刑犯都會在等待死亡的過程中做出極端的行為,因為承受不了死亡一天一天到來的壓力,有的人會選擇自殘,自殺,有的人會利用一切機會逃跑越獄。所以每個死刑犯都會被戴上手銬腳銬,嚴重的還會戴上頭罩,以防止他們做出垂死掙扎的行為。這也是為什麼死刑犯單獨關起來的原因?

美國一個死刑犯在被壓回警局時,就一個人單挑十幾個警察,因為他都知道自己會沒命的,所以什麼都不在乎了。美劇《越獄》中對死刑犯就有詳細的演繹。沒看過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哦。


首夜人


其實自己犯了什麼事自己都清楚,該判什麼樣的刑,事先自己都會有一些瞭解,即使自己不瞭解,看守所同監室的犯人也會給他分析的,所以一般能判死刑的人,事先都會有一個有被判死刑的逾期,所以一般反應都不會很大。

其實在看守所無論犯什麼樣的罪,在外面有多兇的,在看守所都很老實,不管你是死刑犯還是殺人犯,因為看守所的監管制度很嚴,本身看守所的日子過的很苦,如果你想舒服點,就必須要老實,否則管教有大把的方法分分鐘教你怎麼做人。


接到死刑判決後,即使自己事先有預料到,但真接到這個判決,心裡再堅強的人,大多都有點懵,然後就是很失落,整個人都傻了一樣,然後就是魂不守舍的發呆。

這樣的情緒一般會持續3天左右,然後該幹嘛幹嘛,等待二審,因為死刑判決後不管被告人上不上訴,都會自動“上訴”。


曾經在號子裡面,有個販毒200公斤的,先是在別的監室當“管倉”,根據看守所規定,判了死刑的犯人,需要“調倉”到別的監室。

由於判死刑後,死刑犯必須戴“腳鐐”,他進我們監室後,由於以前在別的倉是“管倉”,所以管教特批他在我們倉當“大爺”。

進來後,很懵逼的過了3天后,才緩過勁來,繼續正常的生活,很樂觀。

二審裁定維持原判下來後,本來很開朗的他,也又懵逼了幾天,沒事的時候兩眼放空的“發愣”。也不知道心裡再想什麼。幾天後又正常了,等待北京的裁定。


還有個犯人殺了3個人,我們都叫他“殺人王”,雖然都是故意傷害罪致死,不過我們都知道,他絕對死定了。而他自己心理也清楚。

果然,一審下來是死刑。戴上了腳鐐。他先殺了2個人,逃跑了10年,10年沒有給家裡聯繫,10年後,又殺了一人才被抓住。

他不想死,他說他爺爺從小對他最好,他爺爺身體不好,他不想走到他爺爺前面,

不過他心態很好,沒有吃不下飯,該怎麼吃怎麼吃。

我們鼓勵他上訴,說再怎麼樣也要爭取下,畢竟自動上訴和主動上訴是不一樣的。我幫他寫了上訴狀,我在看守所呆了2年,自己也是高學歷,看的太多了知道怎麼辯解,我一審判11年年,二審我積極上訴翻案了。


還是那句話,不一定在看守所的都是壞人,在現實社會的大多也不是什麼好人,只是人在社會有時候身不由己,這就是自己的命。


看守所資深體驗工程師


雖然沒有去接觸過死刑犯,從心理學上去揣測,一個將死之人,對於自己的罪行在判決之前,大致會處以什麼刑罰,都會心知肚明。我想可能心理都會有些預感和準備。但是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對生活對罪行的認知都不一樣,我想大致上會有這樣幾種心態:

一種是心有不甘型。這種類型的人他根本不想死,或許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會被判以死刑,存有有一點僥倖心理,在內心會極力給予否認。當他知道這個結果,情緒上會有劇烈的反應,害怕和恐懼佔據自己的心中。同時,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會導致他的情緒失控,會通過積極上訴想來挽回自己的一線生機;

一種是視死如歸型。這種類型的人早知道自己會處以死刑,甚至自己都在自己心裡給自己處以死刑。用一個詞叫心如死灰,生活對他來說是了無生意。或許他連親屬都未必相見,更不要說寫遺書之類的行為。所以,他們的情緒大多數也比較平靜,感覺是一種解脫。

一種是心存悔意型。這種類型的罪犯可能也明白自己將被處以死刑,在這真正判決時,也會平靜地接受。我想之前他會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所犯下的罪行,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的牽掛未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不可挽回的,為自己的作為感覺到後悔。所以也會知道告知自己的親友,讓後來的人汲取經驗,懂得珍惜。

一種是死不悔改型。這種類型的人或許本來就屬於性情暴躁、行為魯莽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懂得珍惜,過一天賺一天,甚至我猜想或許他還想說老子二十年之後還是一條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