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髓,老祖宗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俗語"水至清則無魚",下半句才是精髓,老祖宗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人是注重情感的高級動物,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各種情感的滋養呵護,否則很容易出現缺陷。除了父母親情和美好的愛情之外,友情也是不能缺少的,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有些人一直交不到朋友,只能羨慕那些在人群中總是很受歡迎的人。其實與朋友相處是需要技巧的,做到以下一點不怕沒朋友,老祖宗早就告訴過我們了。

俗語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叫"水至清則無魚",意思很簡單,是指水太清澈乾淨的話是不會有魚兒的。很多人都養過魚,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是因為魚兒在水裡也是要呼吸的,太清的水裡含有的氧很少,如果裡面有一些可以產生氧氣的物質,水中的氧氣含量就可以增多,魚兒呼吸起來也就暢通無阻了。老祖宗可不是要單純的告訴我們怎麼養魚,這句話的後面還有關鍵的一句"人至察則無徒"。

俗語

原來前面這句話只是個引子,真正精髓的部分是下一句,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也是老祖宗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這一句話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在與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如果太愛較真兒,那麼這個人必定是沒有朋友的。

俗語

想必很多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特別喜歡插手管別人的事兒,非得讓別人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其實這種人凡事都追求完美,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周圍的人,都非常的嚴格,他的眼睛裡根本容不下一點兒瑕疵。可能他們內心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行為上已經失去了分寸。

俗語

為什麼有些人遇到煩惱時總會第一時間和朋友溝通呢,就是因為和朋友傾訴的時候非常輕鬆,沒有那麼多的顧慮,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朋友還會及時的給出自一些合理的建議。假設要是把工作、生活中的不愉快的告訴父母的話,他們會整日為孩子擔憂,然後不停的從自己的角度上告訴孩子該怎麼做,這就給出門在外的兒女們徒增了一些心理上的壓力,所以現在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親人只報喜不報憂。

俗語

每個人的能力、追求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差異的,所以不能夠把自己那一套硬加在別人的身上,這對於他們來說或許並不適合,最後不但自己心裡不舒坦,他們也感到很鬱悶,長此以往,朋友們就會慢慢的疏遠離開。

俗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