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4月14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会议间歇,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接受搜狐智库的访谈。

发改委近日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要求大城市加快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对此,刘世锦强调,要纠正一种观念,即认为农民工进城落户会导致财政缺口扩大,乃至无法填补。他说,“不能看成农民工进城是纯粹在花钱,农民工首先是在挣钱,给他自己挣钱,给国家挣钱。”

刘世锦认为,让更多地外来人口进入城市,顺应了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即通过人口聚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他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仍有下行压力。到今年5月份前后,中国经济将会实现触底,而后有所回升,至10月份左右到达高点,此后又会有所回落。

搜狐智库:

今年财政减税降费超预期2万亿,有学者认为,在当前财政支出结构和人口结构下,减税降费是不可持续的,你对此怎么看?

刘世锦:应该说,对于近年降费减税的措施,企业界的反应是很积极的。长期来讲,这涉及到整个中国税收制度的改革问题,更多是要以间接税为主转向直接税为主。

税收方面有个拉弗尔曲线,即减税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税基扩大,最后政府的税收不一定就会减少。另外一方面,有时税收政策具有逆周期特点。如果是出于逆周期考虑,减税可能就是一个短期行为。比如,现在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通过减税降费,能起到一些对冲的作用。

搜狐智库:

发改委近日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要全面放宽城市的落户限制。你如何理解该举措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刘世锦:这个政策很重要,因为中国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城市化在加快,大都市圈在加快形成。这次发改委文件实际上是进一步降低大城市的壁垒。总体而言,该举措顺应了中国大都市圈加快发展的态势。目的是通过人口聚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聚集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后落到实处,就是要看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提升。这和大都市圈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都有直接关系。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搜狐智库:

文件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城市要完全取消落户限制,不少声音会担心地方政府将面临财政支出的压力。你此前也说过,中国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项政策出台后,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并释放这些群体的消费潜力,是否能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缺口?

刘世锦:这个问题,不要对立起来。劳动者进入城市,不仅仅是花钱,更多是创造财富。比如给农民工户口,实际上是给予他们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有人算一笔账,农民工进城以后,每个人需要花多少钱,但他就没想到,这些人进城后,每天都在创造财富,上交税收。不能看成农民工进城是纯粹在花钱,农民工首先是在挣钱,给他自己挣钱,给国家挣钱。

我们现在进一步打开城市大门,让农民工、更多地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实际是顺应了现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即通过人口聚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也即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一定要纠正一个观念,即认为农民进城就是花财政的钱,或是因此财政收入缺口就弥补不上,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当然,不同城市的情况可能有所差异。我认为,国家有大政策,但每个城市可能还需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而且,城市把门打开后,不见得外来人口就会来。我最近看到一个统计,中国有相当一批城市,比如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其总人口在减少。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但城市间的情况差异很大,有些城市实际上在衰落。另外一方面,一些城市在加速发展。

所以我认为,城市放开落户后,本身是很大的结构性变化。地方政府应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根据其实际出发来决定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口,发展什么产业,视其财政状况而定,这样可能更有利于各个城市的发展。

搜狐智库:

你刚刚提到,即使放开户籍限制后,农民也可能不愿意进城,可能是他们担心在农村的土地权益会消失。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刘世锦: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是相辅相成的。现在把城市的门打开,农民是否要进城,要农民自己选择。

有些农村位置较好,比如处在大都市圈范围内的农村,也即平常讲的城乡结合部,其实它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本身就能成为镇,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这些农村可以就地发展,甚至有些城里人也会到它那去发展。所以,一方面,农民想进城,另外一方面,城里人也想下乡。

因此,户籍逐渐放开后,土地制度改革,实际上就是给农民选择生产要素的权利,到底是留在农村就地发展,还是到城里去?不同人的情况不一样,应交由农民自己做出选择。城里人也是如此,既可以在城里发展,也可以下乡发展。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要允许其逐步入市流转。要实现资金、人员、土地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什么地方有发展潜力,就往什么地方流动,这样就可形成一种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的、新型的城乡发展格局。

搜狐智库:

你对今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是什么?

刘世锦:我们有一个预测模型,总体上,上半年经济仍有一定下行态势,但是会逐步放缓。应该是在5月份左右,中国经济将会触底,然后有所回升,到10月份左右可能是高点。到高点以后,又会有所回落,回落的幅度现在我们还在观察,总体是这么一个格局。

从增长潜力来讲,如果今年各方面条件比较正常,6%以上的增长率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当然,一方面,今年要看速度指标,但更重要的是看经济发展的质量指标,其中包括就业、风险防控(负债率/杠杆率)、企业盈利、居民收入、消费增长,价格变化(PPI、CPI)、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等。这些指标更多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

如果质量指标比较好,即使速度有所放缓,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发展也是符合规律变化的,会表现出稳定性和韧性。根据我们的判断,今明两年如仍可保持6%以上的增长速度,我们就可以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后,中速增长的速度可能就会稳定在5%-6%之间。

刘世锦:开放户籍给城乡居民自由选择权,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作者系CCG顾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

乡村发现转自:搜狐智库

相关链接

⊙刘世锦:农村土地改革不能再拖下去了

⊙刘世锦:不要借口保护农民土地阻碍城乡要素流通

⊙刘世锦:三块地问题是市场作用的扭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