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80後的我這樣理解孝道,你們呢?

在整個封建社會里,孝道一直作為最合理、最有效的養老制度被一代代傳承下來,“五四運動”後孝道出現了斷層,恰恰是運動把中國人從愚昧、保守的思想中喚醒,古代的文化不論好壞都受了重傷,包括“孝”。

小時候在河南農村長大,村子裡動不動因為家庭瑣事上演罵大街的婆媳,村長賣著不算老的臉還未搞定王家婆媳就要去為趙家兄弟拉架,回家剛要坐定就有人來喊李家爺倆在田埂上打架。

有次左臨分家,大兒媳婦席地,左手執鍋鏟,右手拿搪瓷盆,想要霸佔老宅,只好整出點動靜。 下有一弟未娶,還有一妹未嫁,這一吆喝引來村長堂哥,苦口婆心弄了個裡外不是人,算是了事。平息事端不難,大兒媳婦揚言不給公婆養老,誰給她的權利?誰給她的膽量?誰又能拿她如何?

“孝道”在這裡像逃難皇帝、落配的鳳凰沒屁用,沒屁用。

在小區的宣傳欄上、走廊的筆畫上、電梯廣告框裡、電梯廣告機播放的畫面都有關於孝道的,孝道在我們家庭和諧裡還是不可缺的因素,雖然高樓裡每個格格子都有歡聲和哭泣,大專或本科的媳婦真的不會陪婆婆子“罵大街”了。不是說她們對“孝”理解多好,只是她們有她們自己的一套,萬事她們做主,農村著急忙慌趕來帶孫子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都是客,雖然買房子的錢是公婆出的,那不過是不用還的借貸關係。

針對媳婦文明的反抗,婆婆也學乖了,帶孫子是幫助兒子一把,盡一份心情,領不領情媳婦所想所說不重要,不欠兒子的就行。孫子長到幼兒園年齡,自己回家陪老公,坐等"孤寡老人”的封號。這或許現在“孝”的一面。

在農村,老人和孫子在家,他們被社會稱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婆媳之間只有過年才能一見,親密疼愛還忙不過來,哪有時間吵架、罵街。不得不說農村在“孝”上做出了“表帥”。

其實在今天的社會制度下,很多人的養老都不再依靠“孝道”,工人、公務員、教師、醫生等成為最先享受養老制度的人群。就在當下,農民朋友也有養老保險,雖然不多,但是配合他們的一畝二分地或會更少,足以讓他們規避父輩養老之窘態。

夜裡思考中華之孝道為什麼能夠長久傳承,經久不衰?

我想和我們的遺產繼承製度也很大關係,“世襲制”隨著社會進步或多或少進行了刪減,可是它確實影響了主導當時社會人群的生活工作,對於工作都是繼承父親的兒子來說,對父親盡孝那是最應該的。如果父親多子,通常長子繼承父親爵位和官職,其它子嗣吃不得肉也就跟著喝湯而已,可是這些子嗣還必須被道德綁架毫無保留地盡孝。若是放在今天,無遺產或少遺產的兒子、女兒早就高呼、吶喊:“先說明,我不養老的啊!”

老人的無奈、彷徨、恐慌、孤寂,不也是“孝道”感覺嗎?

作為新時代、新社會的年輕人,應該為當今的養老制度自豪、欣慰。

我們更應該為沒有趕上末班車的父輩提供保障、自豪和欣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