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汉字简化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理深不讲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汉字简化这一现象可以说它是社会及汉字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对汉字简化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得出汉字简化有利有弊的观点,并通过对汉字简化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反思,提出了两点建议。文章旨在引导人们客观、科学的看待汉字简化问题,并能够促进和助力汉字使用规范化的实现。

一、引言

汉字可以说是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从最初的图画文字,到甲骨文、金文、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等,都表现着简化发展的大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经历了两次规模化的汉字简化工作,人们对此也是褒贬不一,很难下具体定论。基于我对汉字简化问题的思考,下面我将对汉字简化问题的利与弊展开具体分析。


二、汉字简化问题的利弊分析

汉字简化工作不仅复杂艰巨,而且影响巨大。总体来说,汉字简化还是成效显著的,简化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引发了许多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汉字简化同样有利有弊,一分为二地看待才是科学的。

(一)汉字简化的利处

1、减轻识记负担,提高书写阅读效率

繁体字具有繁且杂的特点,繁多的笔画、杂乱的读音给人们进行汉字的识别、书写、记忆、应用等带来了诸多不便。汉字简化有助于解除这些困扰。简化后的汉字数量和笔画数都得到减少,而且构字简单明了,降低了汉字学习与应用的难度,节省了汉字书写时间,同时也减轻了汉字记忆的负担,方便人们认读,有助于提高人们阅读效率。


2、降低汉字电脑录入难度,提高汉字显示打印的清晰度

如今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文字注重电子化方式呈现,汉字笔画输入法的创制要求汉字输入能够快捷化、简便化,而繁体字较简体字数量更加庞大而且笔画数目更为繁多,这无疑给汉字的电脑录入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繁杂的构字不仅对于笔画输入法要求更加严格,而且要求操作者对文字的笔顺、笔画等的掌握更加细致,无形之中也会加长汉字录入时间,降低工作效率,而简体字便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简化后的汉字构造更加简单,无论是屏幕显示还是纸质打印都更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阅读速度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3、助力文化传播,推动我国国际地位上升

繁体字繁杂的书写及多变的读音等,使得汉字学习较为困难,无形中会加重文盲的比重,不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同时汉语言的难度足以挫伤国际友人学习汉语的热情,这无疑会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不利影响。而汉字的简化让汉字学习变得简单起来,既有助于扫盲,又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同时,这也才使得“汉语热”能够成为现实,为我国国际地位的保证及上升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汉字简化的弊端

1、破坏汉字自身构形系统性,削弱汉字表意性

汉字是用以记录汉语的符号,有其自身的构形系统性。繁体字虽然繁杂,但是内在系统性很强,简化后的汉字往往会在符号替换的过程中干扰汉字总体构形系统,也往往会因简化过程缺乏规律和带有随意性而加深学习难度。“邓”改“邓”,“灯”却改“灯”,“澄”又仍从“登”形,这些均对汉字的系统性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简化后的汉字难以具备表意的功能,甚至毫无象形可言,例如“车”的繁体字“车”,虽楷书书写得不如甲骨文或篆书等那么形象,但能够很形象地将古时马车的轼、轴、轮等表现出来,人们也很容易将表意的符号字同事物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汉字辨识难度,也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中华古代文明。

2、增加繁体字识用难度,妨碍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交流

我们要阅读古代文献,了解古代文明,就必须能够辨识繁体汉字。但是自新中国成立后两场汉字简化运动兴起以来,大陆民众学习和使用的都是简化字,繁体字的辨识及书写具有很大的难度,阅读古代文献时单是文字的辨认就存在很大的障碍,人们和古代汉语间的阻碍也随着简化汉字使用时间拉长而变得越来越大,非常不利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间保持密切联系。同时,香港、澳门尤其是台湾民众,还有海外华人基本上都是沿用区别于大陆简化字的繁体汉字,对简化汉字有所排斥,汉字繁简的使用不一无疑会给大陆同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的文化交流带来不利影响,使得中华民族内部的交往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受到阻碍,也不利于祖国统一。

三、关于汉字简化的两点建议

1、完善汉字简繁转换标准数据库,坚持汉字简化使用规范化

汉字简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汉字简繁转换规则混乱的过程。对于诸如多种繁体写法对应一种简体写法的汉字,现在网络上的一些简繁转换软件或是程序,例如OFFICE WORD中的“中文简繁转换”指令,往往对于特殊的汉字精确度不是很高,转换时会出现很多问题,不是很便利。但是,一旦广大语言学者和计算机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将汉字简繁转换标准数据库完善起来,建立起精确度高的汉字简繁转换系统,首先在社交网络上的文字交流做到规范,这无疑会给繁简字使用不一、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交流带来便利。

2、适应汉字发展必然趋势,简繁并存,向能简会繁看齐

汉字发展具有由繁到简的趋势,这个特点也使得汉字得以贯穿古今并生生不息。无论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都各有利弊,都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如今,中华民族内部存在着简繁使用不一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的。为了寻找一种公正地、实施起来可行的办法,我们不妨重视对大陆民众的繁体字学习教育,加大对港澳台等推行繁体字的地区的简体字推广教育力度,做到简繁并存、联系深厚,助力中华民族内部交流以及国家稳定。

四、结语

总而言之,汉字简化有利有弊,我们也有得有失。汉字由繁到简是汉字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遵循汉字发展规律,认真研究繁体字的现代价值,重视对于繁体字的学习,最好做到简繁掌握两不误,并且能够客观地对待汉字,全面分析汉字简繁差异,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尊重历史与现实,最重要的是能够熟练掌握汉字,规范化使用汉字,让汉字得以薪火相传。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玖子岩


通过汉字简化,我们在全民扫盲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在那个文件全靠手写的年代,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便利。然而除此之外,并没有任何利处。

1.从文字的发展规律上来看。包括汉语汉字、国外的字母语言以及最新的计算机语言,我们都可以看到语言的发展大趋势是由简入繁的。中国从甲骨文至今的文字都有留存,一一对应,这一结果是相当明显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我们的眼界在开阔,新的事物越来越多原有的汉字逐渐不够使用,某些字或词承担着多种含义,当这种含义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那这个字就可能通过增加偏旁部首(形)变成两个或三个字,这也是我们汉字从几百个发展到几万个的原因之一。有的所谓专家说文字简化是发展的方向,可是由繁入简的文字在所有文字中只占极少数,由简入繁的文字远比他多得多。而且很多举例中所谓的由繁入简的文字,其实只是对一些文字结构进行了规范化,例如草字头和竹字头的演变,而字体结构本身并没有进行简化。

2.又有的人说汉字简化以后,我们的识字率提高了,证明简化字易学易懂。识字率提高和文字关系不大,它只和教育普及有关系,因此这个功劳算不到简化字头上去,恰恰相反,由于文字简化以后相当多字已经失去了原来构成这个字的意义了,汉字学习中原来的一种逻辑思维转换成死记硬背,如果不是因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母语,那么有部分简化的过度的汉字其实和英文单词其实没有多大区别,因为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读、有这个含义,没有道理可言,背就是了。在小学和初中的教育中,汉字学习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也就降低了,而这个促进作用是国际语言研究学者所公认的中国汉字最优秀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很流行的阅读障碍在国内是罕见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3.推行简化字,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那个年代,政府有大量的公文需要发布,学校有大量的试卷或者资料需要印制,而当时最主要的印刷方式是油印。我相信9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会对油印有所印象,需要手工在蜡纸板上进行抄写,简化字相对于繁体字无疑,抄写速度更快,字迹更清晰。而在那个时候,没有人认为中文的输出方式会超过字母文字。可是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的输出方式主要都是电脑打印,而且不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最普及的还是拼音(注音)打字,繁体字相对于简体字重字率更低,因此录入速度更快,也不存在繁体字书打印比简体字花费更长时间或字迹不清楚的问题。其实这一推行简化字的前提条件已经完全消失了。

4.有的人说繁体字笔画太多,书写的效率低。其实现在还在大规模手工书写的也只有求学期间了。进入社会以后,工作中我们的主要的输出方式,基本上都是电脑,甚至是语音,因此这一理由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

当然简化字已经推行了超过60年了,也没有必要强行扭转。更现实一点,识繁用简是我们现在最好的选择。


三箭一雕230


好处就是看起来不累,写起来方便,而且容易学习,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不理解的话,就像有时候办某些事的时候,不改革前要走5个部门,但是改革后只需要走3~2个部门。


广东罗定你同我定


简化字,给民族带来的文化普及率大幅度提高,与国外发达国家缩小了距离!文化的提高,也带动了民族方方面面的进步!


静里水声1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

漢字分裂了。

書同文

從秦始皇開始,

到簡化時中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