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手腳發麻、刺痛——糖尿病惹的禍

手腳發麻、刺痛——糖尿病惹的禍

手腳發麻、刺痛——糖尿病惹的禍

手腳發麻、刺痛——糖尿病惹的禍

手腳發麻、刺痛——糖尿病惹的禍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這是我們經常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一點。糖尿病的併發症遍佈全身,而且都是慢慢發展而來的。其中,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併發症,其發生率高達50%~80%,根據病程和血糖控制情況不同而異。糖尿病神經病變幾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經,最常見的是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併發症雖然可怕,但也不是輕易就會發病。一般來說,較嚴重的糖尿病且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病程較長,才會出現併發症;輕型糖尿病並控制良好,一般不會出現併發症。所以,對糖尿病併發症既要重視又不必恐懼,生活中留意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信號,有效控制血糖才是最重要的。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信號

1.手指、腳趾及下肢感覺麻木、刺痛、發冷、燒灼。

2.對觸覺極度敏感,非常輕的觸摸也可引起明顯的反應。

3.痛性神經病變表現為痠疼、灼痛、針刺痛等,有時因疼痛劇烈,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

4.平衡和協調能力喪失,患者出現肌肉萎縮無力、起立行走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症狀往往在夜間或溫度高時加劇。

5.壓迫性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神經極易受損,對壓力和缺氧十分敏感,一些脆弱點如膝部的腓神經、腕部的正中神經更易受損,後者是糖尿病的特異性改變,引起腕部、手掌面、拇指、食指、中指出現麻、痛,或者伴有手動作不靈活、無力。

6.糖尿病足:與血管、神經病變及感染有關。

嚴格控制代謝紊亂(如高血糖、血脂異常、高血壓、高尿酸血癥等),能夠減慢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發展。例如,長期高血糖狀態導致一系列代謝紊亂,異常的代謝產物既可直接損傷神經,又可通過影響神經的營養和血供而損傷神經。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減少血糖波動,能預防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的發生,並改善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加快神經傳導速度,是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基本措施。若症狀較重,可給予胰島素持續靜脈點滴,一般48小時內有效。積極調脂、合理降壓,也有助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戒菸、限酒、注意休息、保持情緒樂觀;穿寬鬆柔軟的鞋子,避免接觸過熱、尖銳物品,防止外傷。

◇改善血液循環

(1) 前列腺素E1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可用於末梢血管病變的治療。

(2) 鈣拮抗劑能阻止鈉離子進入細胞內,降低細胞去極化能力以及神經組織自發性電活動(如尼莫地平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多個發病環節均有一定作用)。

(3) 尿激酶:尿激酶具有增加纖溶酶活性的作用,從而溶解纖維蛋白,達到溶解血栓的效應,能使血流進一步通暢。此外,中醫中藥可以活血化淤、調暢氣機,達到改善血液循環,能明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麻木、發冷、燒灼感和疼痛感。

◇營養神經

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例如彌可保(即甲基維生素B12),可促進核酸、蛋白質及卵磷脂的合成,修復損傷的神經,防止有髓鞘神經纖維變性和脫髓鞘,對肢體疼痛、麻木有一定程度改善。此外,神經生長因子、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神經營養肽及神經營養因子也可用於治療神經病變。

(1) 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如依帕司他(唐林)等,對神經病變有肯定的療效,對神經生理生化、形態及症狀改善均有明顯作用。

(2) 神經糖基化阻斷劑:氨基呱能減少糖基化終末產物的形成,可阻止神經中血流下降和血管阻力增加。

(3) 抗氧化劑:如α-硫辛酸、谷胱甘肽、維生素 C、維生素E,皆具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能夠減少抗氧化應激和自由基對神經的破壞作用,增加神經的血供。此外,肌醇和神經節苷酯通過改善代謝和促進神經細胞修復,可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臨床症狀及電生理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