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經常聽到研究戲曲的人談到“十三轍”這個話題,說學戲以及戲曲研究,必須弄懂和運用“十三轍”,那麼什麼是“十三轍”呢?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十三轍

京劇中常說的“十三轍”就是十三種韻腳。具體說就是京劇以及北方的一些戲曲劇種、曲藝中所用韻腳的分類。它們共分十三大類,分別是:“言前、人辰、中東、江陽、由求、遙條、姑蘇、梭波、乜斜、發花、懷來、一七、灰堆”。有人用了“十三轍”的每一個字編成了一句順口溜,以便學戲的人好記憶,這樣的順口溜好像還不止一個版本,其中一種版本是這樣的:“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每一個字分別對應十三道轍口的一個轍口。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十三個字對應十三個轍口

“十三轍”的產生來源於元代戲曲,與寫詩用韻的“平水韻”相比,它把原來的五聲韻變為四聲韻,把入聲都歸到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部裡了,當然,創作詩詞的人們還是用“平水韻”,只是在戲曲,特別是北方戲曲的創作中,人們才使用十三轍。

那麼,作為古典藝術的戲曲之祖崑曲,它和詩詞有很深的淵源,它的唱詞,就是仿照詞的形式,由長句短句所組成。並且多數時候用“上、去、入”聲來押韻,也就是詩詞裡所說的仄聲押韻。那麼,在晚清,作為後來戲曲的新生事物亂彈(也就是梆子、漢劇、徽劇、秦腔、皮黃的總稱,這樣的稱號是相對於崑曲而言),則是多數採用的是詩這種形式,唱詞多是七字句和十字句,韻腳也是上句用仄聲而下句用平聲。

合轍押韻是對詩詞的要求,同樣戲曲也一樣。元代以前的韻書動輒上百個韻腳,元代《中原音韻》的作者周德清,把戲曲用韻歸納為“十九轍”,清初樊騰鳳著《五方元音》再次縮減為“十二轍”,清中晚期的葉元清所著《明心鑑》增加一轍“灰堆”,而固定成為今天我們見到的“十三轍”。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葉元清所著《明心鑑》

數百年來,京劇藝人們在戲曲的演唱中運用十三轍,已經非常的成熟了,不過很多藝人會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有所偏好。比如,閉口音比較好的藝人會傾向於編演和演唱“一七”“壬辰”“中東”等轍口的戲,比如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他的嗓音立音腦後音比較好,唱法也是幽咽婉轉,耐人尋味,所以,聽他的戲閉口音的轍口發來尤為回味無窮,與眾不同。比如按照“壬辰”作為韻腳的程派名劇《春閨夢》二六轉流水這段唱,就非常不同凡響成為膾炙人口的名段。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京劇大師程硯秋(右)演《春閨夢》

這段唱的部分唱詞是:

“【西皮二六】可憐負弩充前陣,

歷經風霜萬苦辛。

飢寒飽暖無人問,

獨自眠餐獨自行。

可曾身體蒙傷損?

是否烽煙屢受驚?

細思往事心猶恨......”

因為有些轍口的唱詞,易於穿鼻和音色嘹亮響堂,那麼開口音比較好的藝人,那就比較喜歡“懷來、言前、江陽”等轍口的戲以及唱段。比如京劇大師譚富英先生,因為他的開口音響亮而挺拔,所以,新譚派最受歡迎而他也喜歡發揮的,就是很多韻腳是開口音的轍口,比如他的代表作《捉放曹.宿店》那段膾炙人口的經典唱段:“一輪明月照窗下”,“花發轍”的韻腳譚先生唱來尤其痛快淋漓,讓人心情激動難以平靜!由此可以窺見劇中人物激烈的思想鬥爭,通過譚先生的演唱而真實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此段唱腔也成為了譚富英先生的經典唱段代表作。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京劇大師譚富英(左)演《捉放曹》

這段唱的部分唱詞是:

“ 【慢板】 一輪明月照窗下,

陳宮心中亂如麻。

悔不該心猿並意馬,

悔不該同他人到呂家。

呂伯奢可算得義氣大,

殺豬沽酒款待與他。

有誰知此賊的疑心(吶)太大,

拔出劍將他的滿門殺......"

我這裡舉的兩個例子說的兩段唱腔,不是別人不唱這樣的段子,而是同樣的唱段,人家就比你唱得好,這也是大師往往明白自己的優勢,而去設計和演唱,最大限度的符合和發揮自己優勢特點唱段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種情況,唱戲學戲的人也會常常遇到,那就是十三轍“壬辰、一七、言前”這三轍,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兒化音的,熟稱:小轍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壬辰、小一七、小言前”,老藝人們總結稱之為“十三道大轍,三道小轍”。

我來說說什麼是京劇裡的“十三轍”

京劇中有三道常用的小轍口

其實,除了這三道轍口有兒化音,“懷來、灰堆”二轍也有部分字音有兒化音,這樣的結果就使京劇中可念字音增加了不少,並且可以將兩三個轍口的字念成一個轍口,非常有意思,比如:“李家嬸兒,帶上你的女兒,喝口茶水兒”本來是三個轍口,現在因為兒化音的原因,“壬辰、一七、灰堆”轍,都統一到一種轍口“灰堆”中了。

上面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什麼是“十三轍”以及它有什麼特性和它的來龍去脈,我想雖然不是長篇大論,但是相對戲曲有所瞭解的朋友,應該已經明白了我說的,並且對“十三轍”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