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战国前期,强大的魏国为何不先灭了秦国?

执爸KkIQ1093


三家分晋时,赵国最强。在魏文侯的领导下,魏国后来居上,成为三晋的大哥,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三家分晋后,魏文侯的战略是三晋联合。赵国占有原晋国北部土地,北面中山国是他们的心头大患。韩国地处原晋国东部,对郑国虎视眈眈。魏国则占有原晋国西南土地,与秦国隔河相望,秦国成为魏国早期扩张的目标。

秦魏之争在于河西。对于魏文侯来说,夺得河西就能把秦国死死控制在西部荒蛮之地。


魏文侯前期,把战略重心放在西部秦国,积极主动的发动了多次战役,取得了河西少梁等重要军事据点。到了吴起被任命为攻秦主将的时候,更是取得累累硕果。河西防线被突破以后,秦之渭河平原咽喉郑便进入吴起视线,这引起了秦国的极大恐慌!为何恐慌?一句话,郑若失守,渭河平原将唾手可及,渭河平原失手,秦国的粮仓便拱手予魏,国都也基本无险可守,秦国会灭国。后来魏国也确实取得了郑之战的胜利,进而全面控制河西,经营河西,并进行文化渗透。还在秦国北部原戎族地盘设置了上郡。

可是魏国为什么没有一举拿下渭河,攻入秦都雍呢?简单点说,魏国不想。透彻点说,魏国对鸡肋秦国不太感兴趣,他们攻打秦国的最大目的是期许别后院失火。因为中原才是魏国的战略所在,魏国是想独霸中原。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上尤为适用。三家分晋的最强赵国与后来居上的魏国的关系随着魏国的日益强大变得越发紧张起来,魏文侯也开始咄咄逼人了。


赵国后方中山国始终是他们的威胁,但是赵国在抵挡中山国时越发力不从心,魏文侯当然不会置之不理。赵国以西南智地为交换,换来魏国攻打中山。魏将乐羊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打下中山,据为己有。此外魏国还顺手牵羊占了赵国一些土地,赵国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

此后,魏国的终极目标终于暴露无遗了,他们放声呐喊:中原我来了。首先是帮助韩国攻打郑国,魏国攻打宋国,占领了一部分卫国河内的土地。后来是帮助赵国攻打齐国,斩首三万。再后来韩、赵、魏联军一直攻打到齐国长城,齐国被迫割地求和。魏文侯为了把自己在东方占有的土地连成一片,又占领了卫国的濮阳附近的土地。

三家分晋时,赵国除了占有北方广大土地,在中原地区也有所染指,南方的版图已经伸到了卫国的北方,这似乎也是赵国图谋中原的伏笔。对于魏文侯而言,想要控制三晋,独霸中原,必须遏制赵国,使之不能南向。在多年的中原争夺战中,魏文侯也正是基于这个目标去圈地的。他们在赵国南向的重要地区埋下一根根钉子,甚至赵国的都城中牟都处于魏国的三面包围之中。魏文侯的文章让人叹为观止。



到了魏武侯时期,魏国对秦国的也是看不上眼。几次攻打秦国,多半不是主动出击;或者即便战胜秦国,也只是筑城守御。这些都反应出魏国初期心在中原。然而威名一时的魏国真的对吗?答案是不对。魏国为了独霸中原,放弃了灭亡秦国是魏国历史上最大的战略失误。只要魏国灭亡秦国,那么魏国就是以后的秦国,而且只要魏国想灭秦国,就一定能做到。有人说魏国不想太招摇,毕竟树大招风啊?难道楚国灭越国不怕树大招风?又有人说越国蛮夷也!在我看来,越国灭吴,入主中原,对比秦国,一点不缺中原化吧?

总结:魏国独霸中原盛极一时,却处处都是战略失误。独则不能并力三晋,霸则不合时宜(春秋诸侯才做的事),弃秦而谋中原是为养虎为患,终致秦国做大,灭亡六国,中原为蛮夷所有也!呜呼哀哉!


先秦史


魏早年未能灭秦,历来为后人所诟病。

可是,仔细回顾这段历史,魏国曾一心要攻秦,最后未灭秦,绝非简单的“选择失误”。他曾一心想先打秦,但因为在细节上的失误(而不是战略选择上的失误),使他最终无法灭秦,霸业衰落。

哭泣的名将

前390年,魏河西。一辆疾驰的马车停了下来。一位地位尊贵的中年人缓步走下车,静静地看着黄河。望着奔腾的黄河,这位中年人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仆人急切地走过来:您戎马一生,刀光剑影中从不变色,为什么现在痛哭起来了呢?

中年人叹息道:这片土地,正是用武之地,我和兄弟们浴血奋战才保住了此地。我正准备借此大展宏图,怎会预料到我王不用我了呢?王不用我,这片土地只怕很快就会丢失了!我不是为自己哭,我是哭那些为这片土地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呀! 良久,他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开。



这位中年人,正是史诗级兵法家吴起。他所离开的河西之地,在他离开后的第二年,就遭到了秦国的大规模进攻。

伴随他离去的,是他呕心沥血的煌煌大魏,对秦国的优势。

魏长期把攻秦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早在魏被正式承认为诸侯之前,魏就把攻秦作为他的主要发展方向。


前439年,魏在河西筑少梁城,开始了对秦战争。 在此后的三十年里,秦魏之间大打出手。终以魏攻占河西与关中东部而告一断落。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十年里,魏为了集中力量攻秦,在东、南方向放弃了一些局部利益。

前413年,齐、楚,分别大败魏。 可是,魏却并没有立刻作出反击,而是依然心无旁骛地推进对秦的战争。 直到前407年,魏攻占全部河西及关中东部后,才腾出手来,反击齐、楚。

魏的位置,决定了他很难专力灭秦 后人常常诟病魏国:四面树敌。


地处四战之地的魏,是各个大国在谋求发展时的首选目标! 历史的车轮已进入战国时代,各大国对小国的攻伐已经基本结束。他们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势必要选择大国进行攻伐。

不管是楚悼王、陈和,还是后来的齐威王,他们都是积极进取之主。他们要积极进取,地处中原的三晋都是他们天然的攻取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通过单纯的外交来“安抚”齐、楚,全力攻秦,是一厢情愿的!

魏在平定河西后,转身先与齐、楚作战,挫败对方的势头,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意外的灭秦机会,却被内部斗争所耽误

尽管魏在对东方作战时连续取胜,但齐、楚都继续长期对抗魏,使得魏被迫将主力放在东、南线,无力对秦做新的军事行动。



可是,一个天才人物,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灭秦的机会!

前391年,秦在楚国的怂恿下,发起了对魏的战争。 面对浩浩荡荡的50万秦军,魏吴起仅率数万魏武卒发起反击,大破秦军!(战国时兵力具体如何,争不清,但此战吴起以少胜多是必然) 魏军一路追击,一直攻到秦的腹地!


此时,魏有极佳的灭秦机会! 由于吴起所率的,是自己在河西操练的魏武卒,魏国东方的军事力量被动用的不多。因此,吴起的攻势,不会削弱魏在东线的力量! 而“提兵三万,横扫天下”的吴起,有能力指挥这只魏军大举攻秦! 可是,吴起遭到魏国国内的排挤,被迫出走(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幕) !

吴起的出走,原因绝非仅仅是史书所说的“拒绝公主”之类的家常事务。


吴起的出走,根本在于:魏变法不彻底,老世族势力依然在国内占据绝对的影响力!

因此,即使战功卓著,吴起依然要把相位让给“上使国君安心,下使百姓信服”的世族们! 本就已经威胁世族地位的吴起,攻秦又已取得重大胜利。此时,吴起彻底成为魏国老旧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吴起的出走,并是魏放弃这次机会的决定性原因!


事实上,魏换将后,依然有能力继续对秦发起进攻! 直到前350年,已经衰落的魏国反击秦国时,都打得秦孝公被迫割地求和。

魏有能力继续以吴起留下的班底攻秦!

不卑不亢的承诺

吴起出走这年,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前390年,流亡魏国的秦公子连得到消息:魏国愿支持他回去做秦公。

这是很难回答的一个消息:如果拒绝,他可能会有杀身之祸!如果答应,他很可能使秦被魏所操纵!

公子连想了良久,不卑不亢:我也想回去做秦公。但是我想靠自己的力量,不想劳烦魏国!我在魏国流亡30年,深受大王的恩惠!因此,只要大王在位一天,我就不攻魏!


这位公子连,就是后来的秦献公。 这个承诺魏武侯当然不满意!可是,魏武侯依然答应了他! 秦献公回国后,模仿魏国法度改革,在魏武后去世后,发起了对魏数次大规模进攻!

握手言和

魏武侯为什么“轻易做不划算的买卖”?

我们再看下一笔买卖!

同样是在吴起出走的这一年,魏国牵线搭桥,让周天子承认了田氏在齐国的诸侯之位! 魏、齐之前曾大打出手若干年,是彼此主要的竞争对手。 可是,为什么魏王在占据优势时,还要主动示好,帮人家提高政治地位呢?

魏最大的威胁:三晋分裂

魏在同一年,同时停止了对秦、齐的争斗,说明魏国遇到了比更大的威胁:三晋分裂!


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赵、韩虽然国力远不如齐、楚,但对魏国的威胁非常大! 一旦赵、韩封锁上党,魏国分分钟就会被分成两半!

事实上,当时赵、韩对魏的威胁,还远不只如此!

魏惠王即位之初,赵、韩一起支持惠王的政敌争夺魏国君位。 赵、韩两国君主的争论,说明了当时魏国的尴尬形势。

赵君希望把魏国一分为二,彻底变成两个中等诸侯! 韩侯反对,说要另立一个魏君,让魏割让土地给韩赵就可以了。 赵君答:看来你还在为攻郑的事情留力,不如这样,你们先回去,这里交给我们!

这个争执说明:同为三晋的赵、韩,在魏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他们有能力直接把魏国颠覆,造成远远大于齐、楚的威胁!

因此,在吴起攻秦大获全胜时,魏采取了同时与秦、齐结好的政策! 无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形势逆转,源自三晋不合

魏开始对韩、赵分别用兵,希望重新控制三晋! 可是,魏失算了。韩、赵自然不难被魏打败,可问题是:齐、楚、秦,都担心魏独霸三晋! 于是,刚收了魏国大礼包的齐国没有去还人情,反而大举介入三晋之争。


“围魏救赵”、“围魏救韩”,彻底把魏国从霸主位置上拉了下去!

魏弱下来后,秦逐渐采取反击,逐渐收复河西,逆转了形势!

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一个强大的中原霸主,是所有诸侯的眼中钉!齐楚,不会坐视魏重整三晋,也不会坐视魏一口吞秦!

从上面的回顾,我们会发现: 魏想要通过外交手段,使自己专心选择先专门攻秦,是一厢情愿的。魏在战略方向的调整上,也基本根据形势需要,中规中矩,没有低级失误,绝非后人说的“愚昧不堪”。



非常之事,待非常之人。无论哪个时代,要想浑一天下,都是极为困难的。要浑一天下,仅仅靠“避免低级失误”是远远不够的!


朱元璋在评价魏武侯时的话,说明了这个问题:楚庄王时,大家开会开会讨论时,各个面有忧色;魏武侯时,大家开会讨论问题时各个面露喜色。面露忧色,就有小心谨慎,面露喜色,就自高自大,举措失当。

因此,我认为,魏国的衰落,并非他在大的战略方向上有什么大的短见。而是他在细节的操作上有问题。最终,霸业中落!

秦国曾屡次反击魏,都成效不大,假如没有后来的商鞅变法,国力强大,后人会不会说秦人不断招惹魏国是“选择失误”呢?

魏国如果能处理好与三晋关系,对内坚持魏文侯时期的用贤风格,即使不灭秦,难道就不能长期保持优势?


魏没有灭秦,绝非主动选择失误,只是是形势所迫。但更主要的原因是:魏太快就衰落了,没有等到形势允许的那一天!

人们在回顾过往时,总是偏好找出“选择”上的问题,可是,决定成败的,往往是“细节”上的问题。因为:如果细节没做好,事实上可以主动作出的选择很少,就像本文中的魏国一样。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魏国作为战国初期的最强大的国家,可以说是战国初期的巨无霸,当时几乎是打败了所有的大国,春秋四大强国:秦国,齐国,楚国,晋国。晋国就不说了三家分晋,魏国就是从晋国来的,其他的三个国家都是被魏国打的大败,秦国的河西之地被魏国侵占了差不多百年,齐国更是多次的败在魏国手里(不过后来魏国也是败在齐国手里),楚国更是失去了中原的大片领土都被魏国占领了。

魏国称霸战国近百年,魏国也是第一个被人认为可以一统天下的国家,当时魏国已经是多次打败秦国了,而且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后来五十万大军更是被吴起的五万人打败,为什么魏国不一举灭了秦国呢?

首先来说这个时候魏国虽然很强大,但是想灭掉秦国还是比较困难的,在春秋的时候虽然有一些小国家被大国吞并,但是灭国战争,统一天下毕竟不是主流,征服,称霸才是主流,虽然说战国时期就是以灭国为主的,但是这个时候毕竟还只是刚刚进入战国时期,这个时候如果一旦魏国灭了秦国,那么天下其他国家真的会坐视魏国独大吗?秦国好歹也是春秋四大强国,当时秦国可以说实力并不是很弱小的,相反一直都是在前列的,能够一次性出动五十万大军的国家,在当时来说有几个呢?所以魏国虽然很强大,但是并不一定有实力就灭了秦国。

其次这是魏国的国策决定的,这个在魏文侯,魏武侯的时候就已经是确定下来了的,向东进入中原,称霸中原。所以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的主要重心就开始转向中原,和齐国,楚国等去打了,当时楚国在中原有一定的土地和实力的,魏国打败了楚国之后就占领了这些地方。

然后我们都知道当时天下人都是看不起秦国的,而且秦国的实力有不弱,魏国干嘛放着中原的那些小国家去打呢?中原首先是富裕,而且地理位置好,以当时的魏国来说得了秦国并不能马上给魏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但是相反如果能够灭掉一些中原国家的话,那么魏国的实力马上就会上升一大截。我们都知道魏国所以重的就是魏武卒,而魏武卒就是一头吸金兽,需要大量的金钱,土地来满足他们,毫无疑问中原才是魏国所需要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战国初期的魏国经过魏文侯施行变法,国力成为战国初期一霸,吊打同期的秦国,但魏国最终却没有实现灭亡秦国的计划,最终在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手上慢慢衰落。

三晋联盟

三家分晋后魏斯建立了魏国,刚刚建立的魏国处于众多诸侯国的包围之中,在魏赵韩中实力以赵国为最强,此时的三国还有内斗的意思,赵国想拉拢魏国攻击韩国,韩国向拉拢魏国攻击赵国,魏斯大脑清楚,他跟赵韩两国说清只有三国联盟团结起来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赵韩两国同意,三国结成了联盟。

三国建立时,赵国在北边,魏国主要在西边,韩国主要在东边,而韩国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南边的郑国,魏国只能向西发展,这样就和西边的老牌诸侯国秦国对上了。

意图灭秦

魏国经过李悝变法,经济实力渐渐发展,后又有吴起训练的魏武卒,综合实力大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魏国发起了对秦国的战争,此时的秦国政治混乱,国力衰弱,很快就在吴起的攻击下败下阵来。吴起一路攻击到秦国的渭河平原,秦国认为吴起是要灭国,急忙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魏国,齐楚两国只是攻击魏国在东边的一块飞地,无奈魏文侯根本不理,一味督促吴起进攻,终于吴起占领西河之地。

占领西河之地后,魏国并没有进一步动作,反而加强在西河的统治,施行一系列仁政,稳固在西河的统治。魏文侯为了进一步打击秦国,亲自拜孔子的弟子当时的大儒子夏为师,将子夏请来西河,建立了西河学派。西河学派渐渐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更加吸引秦国的人才到此处求学,秦国的人才外流,这也是魏文侯的绝户计,可见魏国是准备彻底灭掉秦国以便占据秦国这块良好的发展基地的。

三晋联盟的牵绊

但秦国为什么没有攻占秦国呢?这就要说道三晋联盟了。

三晋联盟虽然让赵魏韩三国内部不再内斗,但一旦一方有难,其他两方还是需要提供帮助的,这其中就包含出兵。魏国在西边节节胜利之时,赵国的发展碰到了阻碍。赵国发展到赵献侯时,国力渐渐衰弱,等到赵敬侯即位时,万乘之国的赵国竟然渐渐顶不住当时的千乘之国中山国的攻击,赵国连忙向魏国求救,魏文侯答应了,并且向赵国要了一块地,赵国也答应了。魏国派出了太子和乐羊出兵,三年之后占领中山国,后来任命李悝为中山相帮助太子治理中山,渐渐的稳固了在中山的统治。而当时的韩国和南边的郑国战争中,因为郑国外援楚国和宋国的帮助,韩国也要魏国帮助攻击宋国,魏国也出手了。

魏国被赵韩两国的战事拖住了灭秦的时机,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被浪费了。但更大的隐患则是在此之后出现。魏国占领中山,中山又是魏国的一块飞地,在这过程中,魏国占领了赵国的一些地方,同样的魏国在攻击宋国途中顺手牵了韩国的羊,也占领了韩国一些地方。这在三国之间埋下了内斗的种子。

在魏文侯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魏国又接受了赵国的请求,三晋出兵打败齐国,又为了帮助韩国的利益,南下打败楚国,虽然这些战争中,魏国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魏国的国力也在一点一点的消耗中。

三晋内斗

魏武侯即位后的十年内先是联合三晋攻击楚国,在魏国占领大梁城后,楚国联系秦国、齐国攻击魏国后方,魏武侯将注意力重新转向秦国,这一次吴起带兵打进了秦国的腹地,但此时的魏国朝堂上贵族派攻击平民官僚派,公叔痤诬陷吴起,吴起叛逃楚国。这次攻秦之战就此停下来了。魏武侯看到齐楚秦三国联合,知道想要避免危局,只能从当时最弱的秦国下手,他将身为质子的公子连送回秦国,立为国君,这就是秦献公,这位秦献公成为了断绝魏国攻灭秦国的人。因为秦献公是魏武侯送出的,秦献公也答应魏武侯在世之时,秦国不会攻击魏国,此后魏武侯没有再攻击秦国,专心对付南边的楚国和北边的赵国。

此后的魏国或为了抑制赵国保护卫国攻击赵国,导致三晋联盟破裂,或迫于齐赵压力,在吃了败仗之后,为了缓解多方压力重新和赵韩结盟,接着和齐、楚、复国后的中山多方开战,直至去世。魏惠王即位后,此时的魏国实力虽然还是七国之首,但周边的国家齐国、楚国、秦国先后施行变革,国家实力渐渐跟上来,特别是秦献公三战击败魏国,重新夺回西河之地,魏国再也没有了吞并秦国的实力和机会。

可见,魏国经过魏文侯的改革之后,国力上确实称得上一流,吊打当时的秦国甚至灭亡秦国也不是不可能,但魏国成也三晋结盟,败也三晋结盟,最终被赵韩两国的利益捆绑拖进了战争泥潭,再也没有了足够的时机去灭亡秦国。而后来的魏武侯有过一次机会,却被自己偏听偏信害的吴起叛逃,失去了灭亡秦国的最后一次机会。


天天故史汇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魏国自从文候在位之时强大起来之后,便围绕西河郡与秦国展开了三代人的战争。直到魏惠王继位前期,魏、秦两国都还在围绕西河郡做斗争。

只不过在这段时间内,秦国始终都处于下风。

那么说为什么魏国不直接灭掉秦国?

大致上是三点原因。

其一是战国初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意识并不是那么严重,魏国只想打击秦国气焰,并没有真正灭亡秦国的决心和勇气。

其二是秦国地处西部边陲,一直以来都不为中原各国所重视,魏国可能也不屑于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来灭亡掉区区一个秦国。

其三是魏国虽然强大,但是不足以向日后的秦国那样,可以轻松的灭掉一个国家。

所以这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魏国只是向西尽力打压秦国,但并没有将魏国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等到了魏惠王即位之后,魏惠王便不再满于在西边与小小的秦国的较劲,而是迁都大梁,在中原各国之中称王称霸。

迁都大梁之后,魏国的注意力便放在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身上,秦国也得以喘息,开始了商鞅变法,逐渐强大了起来。

而迁都之后的魏国,东败于齐,南辱于楚,引以为傲的魏武卒全军覆没,战斗力一下子大打折扣,再无力与东方诸国争雄。

可这个时候魏国再回过神来,把目光投向秦国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曾经被自己瞧不起的秦国,竟然变成了一支猛兽,只能任由其进攻。

于是魏国“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彻底沦为了诸侯之中的笑话。


盗帅夜留香YE


战国前期,虽然魏国实力比秦国强,但是没有能力灭掉秦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魏国地理位置不允许。魏国地处地图中央,与很多强国接壤。周围各国都不愿意有一个强大的魏国长期存在下去。如果魏国冒险去攻打秦国,那么国内空虚的话,很容易上演“围魏救赵”。自己后方不能百分之百万无一失的话,攻打秦国的代价就太大了。况且,秦国远离中原地带,地理位置偏僻,当时诸侯各国的关注焦点在中原,秦国在战国初期被轻视。

第二,秦国实力不容小觑。当时的秦国虽然实力比不上魏国,但是秦国属于七个大国之一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各方面有一定的实力与魏国抗衡。与当时的卫国、鲁国、任国、曾国等小国相比,秦国也属于超级大国,魏国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劳师远征,胜败难预测。虽然魏国当时军事实力强于秦国,但是秦国东边是函谷关、潼关,南边是大山,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只要把好关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难攻进秦国。同时,古代由于运输困难,远征大国,需要很多兵力,军用物资难以保障。





阳光沐浴大道


当时的魏国倒是很想灭秦国,但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一个是韩国赵国不答应,齐楚也不答应。我们从历史上看,魏国在夺取河西之后就转头跟韩赵发动战争了。因为当时的魏国已经很强了,一旦让魏国吞并秦国后魏国会更强,韩赵就控制不住了,迟早也难逃被吞并。这就是战国格局,各种势力相互牵制,盘根错节。同样的事也发生在长平之战,当时没有哪个国家原因帮助秦国或者赵国,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是超级大国,回过身来就会咬人,最好让他两败俱伤,或者伤了一只以后再帮那个已经受伤的。

其次,魏国有短板,无法灭秦。我们都知道魏国早期很强是借助于三晋联军,魏国出武卒,赵国出劲骑。但是赵国退出对秦战争后,魏国就没有骑兵可用了,这样的话,魏国可以在关中这块地方借助于武卒占领城池对抗秦军骑兵,但是却无法追击到陇西去灭秦。也就是说,以魏国的实力他只能吞掉半个秦国,却无法灭掉整个秦国,这是硬件问题。

第三点,魏国虽然强大,但是处于四战之地,没有那个时间去消化秦地。当时的魏国虽然有40万军队,却跟五国有领土接壤(燕国除外),跟楚国齐国都有兵争,尤其是跟楚国的战争尤为严重,如果把军队长期拖在秦国,那么东边就没有竞争力了,同样不利于魏国发展。


优己


战国前期,秦国经历了秦穆公的强大之后正处于下滑的阶段,而三家分晋之后的魏国却是最为强大的时候,也是魏国灭秦最好的时候,可是就是这么好的机会,魏国却没有把握住,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第一,君主不明,妒贤嫉能!魏国刚三家分晋之后,由于地处四战之地,为了生存下去,魏国开始重用李理变法,从而率先成为一代强国,特别是在吴起来到魏国之后,魏国重用吴起,不仅使得魏国成为经济强国,更是也因此成为了军事强国。

可是似乎魏国根本就没有居安思危的意思,在魏国完全占据了河西之地,只要一举就可以灭掉秦国的时候,魏武侯竟然妒贤嫉能,逼走了河西郡守吴起,其后更是与赵国交恶,让秦国有了喘息的机会。

第二,时事不允许!在战国初期,虽然各国之间的军事实力有很大的差距,可是却没有那个国家有灭国之力,更没有那个国家敢有灭国之心。其他的国家可以允许你将一个国家打倒,甚至让其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最弱小的一个国家,可是却不会坐视一个曾经很是强大的诸侯国被灭国。

因为一旦秦国被灭,那么也就意味着魏国有了灭掉其他国家的实力,其他诸如齐楚之内的国家是不会允许的,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都懂。

第三,秦国自身的实力!秦国毕竟是曾经的一代霸主,虽然如今已经没落,可是秦人却依然还是有着一股子血性的,他们能唱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诗歌足以证明他们不怕死。魏国可以击败他们,可是如果想要灭国,那么势必会招致众人的反击,到那个时候,就算魏国最终灭掉了秦国,恐怕魏国的霸主地位也将不复存在。

如果喜欢的话,记得点击一下关注!!!


核弹教育


首先,战国初期各国还是像春秋时期那样,流行的是称霸。虽然魏武卒无敌于天下,但是仅仅打服各国,像春秋五霸那样号令天下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崤山函谷关等天险都掌握在魏国手中,两次河西之战魏国都把秦国打得大败亏输,五万魏武卒就把几十万秦军打的满山跑,居然发生老兵不打了,让给新兵打去抓俘虏以邀取战功。可以说,在当时看来,魏国想灭秦国是随时的事,只看魏国心情了。

但是,魏国如果灭了秦国,很可能不是面对秦国一个国家,而是要面对其他各国群起而攻之。当时各国都不是吃素的,如果只是魏国打来打去攻城掠地,各国都还能忍,但是一旦发生灭国级战役,各国必然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这时魏国就成为其他各国共同的敌人。而且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不好,魏武卒纵然强悍,但是训练起来周期也是相当长的,一旦被各国围攻,就算魏武卒凭借超强的实力顶住,也是经不起消耗,死一个少一个,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武将吴起只看到魏国有灭秦的实力,但是灭秦之后的魏国面临的凶险的政治形势是他看不到的。所以说,占据河西之地,手握崤山函谷关天险,保持随时能灭掉秦国的可能性,慢慢蚕食周边国家,对于魏国是最明智的选择。后来齐国就是因为太过骄横无视各国自己灭掉宋国吞并宋国领土,引得各国不满,被燕国大将乐毅统领五国联军打的差点灭亡,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纵然齐国后来复国,但是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称霸天下的底气和实力。由此可见,魏灭秦之后被各国联合起来灭掉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杨某人杂家派


秦国在魏国强大的时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内部公族专权,国政混乱;外部强敌入侵,河西的吴起虎视眈眈。秦国人民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生死存亡就在一线之间。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秦国在内外压力之下开始变了,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秦国最早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开始喊出“学习东方”的口号。

公元前408年,秦简公一个在秦国历史上很少有人知道的国君,率先开启了“改革开放”。在与魏国交战战败失地的情况下,要想富强必须进行经济改革,秦国借鉴鲁国的“初税亩”的税收政策,根据自己的国情推出了“初租禾”,这比鲁国完了180年。而秦国明白鲁迅先生讲的道理“不为最先,不耻最后”。


简公的这次改革,取得了成效,《史记》说,公元前401年秦国的军队,伐魏到了阳狐,这个阳狐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是却让我们知道了秦国开始向东方的魏国发起挑战。

秦国改革的动向,怎么能瞒得住老辣的吴起,他一力主张要率先灭秦,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吴起经营河西,眼看着河西的发展速度就要完爆秦国,可是魏文侯死了,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位,他在近臣王错的谗言下罢免了吴起。

离开河西的时候吴起说了一句话“如果武侯相信我,那么我一定灭亡了秦国,但是今天他却赶走了我,河西不久就会成为秦国的土地了!”

吴起离开之后,魏武侯仗着父亲留下的家产开始和韩赵闹翻、东怼齐国、南怼楚国。但是对抗赵、齐、楚没有让魏武侯吃到好果子。

这时的秦国,又开始了,领头的是秦惠公,他带着充满了愤怒的秦国人,一连三年不断的向魏国挑战,公元前391年,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夺去了六个城市,公元前390年秦国和三晋在武城开战,公元前389年秦国又攻打魏国的阴晋。老秦人开始将心中的怒火烧向魏国。然而毕竟实力不济,他的对手又是大名鼎鼎的吴起,自然没有取得什么的战果,但是秦国向东去的决心,却是离弦的箭,非射出去不可。

终于流亡魏国多年的秦献公嬴师隰,这个海龟的领导,了解东方强大的秘密,一回国,就接着深化改革开放:施行郡县制,改革户籍制度,推广市场经济。秦国的国力蒸蒸日上,渐渐的开始拥有了反攻魏国的希望。

公元前364年,秦献公21年,他带着秦兵进攻魏国,一直打到了黄河边上,并深入魏国境内的石门,一举斩首魏兵6万,这一战是个标志,标志着秦国的强大,势不可挡,也标志着秦国对外战争残酷杀伐歼灭战的开端。

从此之后的魏国,呵呵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了灭亡!而秦国的改革开放才刚刚有点火候。孝公继位之后,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改革,也进一步对外开放,人才汹涌而来,强大无人能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