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稱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為什麼美國不像封鎖伊朗那樣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呢?

幸福地帶2


美國可以做夢滅了俄羅斯,但是絕對不敢真的動手去觸碰俄羅斯的石油出口!俄羅斯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石油大國,其石油產量的多寡可以讓世界石油市場地動山搖。要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華爾街第一個不會答應。

伊朗石油產量排名雖然位列全球第五,但是其實際石油產量不過是日產400萬桶,相比排名世界前三位的美國、沙特和俄羅斯連50%都不到。美國日產石油1200萬桶,排名全球第一;沙特和俄羅斯位居二、三,都在1100萬桶左右。封鎖一個伊朗的石油,全球油價已經蠢蠢欲動了。可想而知,如果把和沙特相當的俄羅斯石油產品從國際市場上“制裁”掉了,國際油價還不翻到天上去了!穩定油價,是全球、也是美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俄羅斯石油作對,就是和華爾街作對。美國總統再瘋再狂,也不敢得罪自家的祖宗。

美國不但不敢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還需要俄羅斯增產來幫著降低制裁伊朗帶來的油價壓力。從國際石油市場去掉一個伊朗,再去掉一個委內瑞拉的產量,只要沙特和俄羅斯加個班就全都解決了。

除此之外,美國曆來都是欺軟怕硬。知道伊拉克沒有還手能力,知道利比亞、敘利亞沒有還手能力,它就砸到人家家裡去了;眼看著伊朗的導彈和快艇部隊不是好惹的,制裁了近一年了,就是不敢對伊朗動手。如果要封鎖俄羅斯石油,那是動了俄羅斯的命根子,那就要等著第三次世界大戰開打。美國沒有這個膽量!

最後,美國也不可能稱“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美國朝野兩黨早已經有了共識:俄羅斯不是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相反,特朗普一直在拉攏俄羅斯,企圖對美國真正的“最大的敵人”實行四面合圍。因此,美國不會再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了。


梅絲露


美國一直在經濟制裁俄羅斯,只是俄羅斯和美國是同等級別的世界大國,沒有起到什麼卵用。美國也就是欺負一下弱小的伊朗罷了,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美國根本做不到,雖說美國很想封鎖,可是就是做不到,有什麼頂用啊!



俄羅斯經濟很大程度依賴石油出口,美國當然希望像伊朗那樣禁止俄羅斯出口石油,問題是現實中很難做到呢!俄羅斯才不怕你美國禁止我出口石油呢,因為你美國沒辦法禁止啊!俄羅斯不像伊朗石油出口都靠海運,你只要派出軍艦就可以攔截油輪運不出去了,可是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都靠陸地運輸的,你美國怎麼阻止啊,你難道派出飛機和部隊去炸燬俄羅斯的輸油管道嗎?美國想死就去,那樣做就是宣戰行為了,進入別國領土炸燬輸油管道,美國還沒有囂張到那個地步呢。俄羅斯可是核武器大國,美國才不敢動俄羅斯的輸油管道啊,否則俄羅斯報復起美國來,美國是頂不住的。那美國可以叫別的國家不進口俄羅斯石油不就達到目的了嘛,這也不管用。俄羅斯大部分的石油都是出口歐盟或者中國,你美國有膽讓中國或者歐盟不買俄羅斯石油嗎?中國和歐盟才不怕美國呢,大家都是大國誰怕誰啊,惹急了我,我反過來對你美國製裁呢,中國和歐盟兩個實力強大的對手,美國是惹不起的,所以美國也是眼睜睜著看俄羅斯出口石油賺錢就是拿俄羅斯沒招,乾著急沒用啊!


當然美國真的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還是有點手段的,就是美元結算辦法。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有時候還得用美元結算,因為美元比較穩定,當然俄羅斯也想用自己的盧布結算,只是盧布貶值嚴重啊,大家都不用,用歐元或者人民幣結算也可以,只是還沒到全部替換美元的時候。當然美國如果在美元結算上動手腳影響到俄羅斯的石油出口是可以做到的,只是美國也要考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情況啊,現在美俄沙特可是世界三大石油生產國啊,一旦俄羅斯石油出口受影響,國家油價肯定上升,美國經濟也會受傷,美國民眾要買高價油,肯定和特朗普急眼,特朗普要連任總統,民眾的選票很關鍵啊,現在油價上升了,誰還投票給你特朗普啊,到時股市又亂,經濟受創,美國也受不了油價上升的苦果啊!所以美國和俄羅斯有時候也是利益受益的一方,大家搞起來,大家都沒有好處,何必要那樣做呢,所以美國也就不會制裁俄羅斯石油出口啦!


俄羅斯也有辦法面對美國的制裁,同時也有手段反過來壓制美國。俄羅斯一直對歐洲能源出口,歐洲好生活有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功勞,如果俄羅斯掐斷了對歐洲石油天然氣的供應,歐洲就亂了,歐洲亂了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就亂了,會損害美國在歐洲的利益,畢竟美國也是北約的老大啊,歐洲不行了也會拖累美國的,所以面對同等實力的俄羅斯,美國就是沒有多少好辦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了,俄羅斯可不是伊朗那樣好欺負的,隨時可以反擊美國的主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美國曾對俄羅斯進行過經濟封鎖,2014年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美國聯合歐洲盟友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直接導致俄羅斯GDP出現負增長,2017年才重新開始正增長。美國不是不對俄羅斯的石油進行封鎖,而是封不住。


歐洲國家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對象,想要達到制裁效果,必須得到歐洲國家的配合,這就要求美國製裁俄羅斯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否則即使是盟友,歐洲國家也不會響應美國的號召。

2014年美國製裁俄羅斯,因為俄羅斯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原屬於俄國,蘇聯解體之後被劃給烏克蘭,如果烏克蘭親俄,克里米亞半島在烏克蘭手裡也無妨,也不會影響俄羅斯黑海艦隊。

但是2014年烏克蘭爆發內戰,從親俄變為親美,俄羅斯再也不能坐視不管,於是出兵克里米亞半島,在俄羅斯軍隊的協助下,克里米亞人以公投的方式決定是成為俄羅斯領土還是獨立建國,最終90%以上的克里米亞人贊同加入俄羅斯。

克里米亞半島併入俄羅斯版圖並沒有經過美國的批准,聯合國和美國都不承認公投結果,美國將俄羅斯從八國集團中剔除,隨後聯合歐洲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從2014年開始,歐洲國家陸續減少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以及金屬資源,成噸的金屬鋁積壓在倉庫裡賣不出去,原先衣食無憂的金屬公司甚至拖欠工資。

2017年開始,歐洲國家開始陸續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封鎖,而且經過兩年的經濟制裁,美國只是壓低了俄羅斯的經濟總量,並沒有徹底取得預期效果,逐漸默認了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半島的佔領,只有美國沒有解除制裁。

俄羅斯和德國天然氣管道

美國封不住俄羅斯,歐洲國家的態度是關鍵。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資源充足廉價,可以保證長期穩定供應,而且俄羅斯距離歐洲國家距離近,運輸成本低。反觀中東地區,雖然石油產量高,但是距離遠,而且這一地區戰亂頻發,9月14日沙特油田遭到襲擊,導致國際油價劇烈上漲,所以歐洲國家更加願意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

德國與俄羅斯簽訂了長期的天然氣合同,並且修建了天然氣管道,將俄羅斯天然氣直接輸送到德國,除了需要天然氣,德國還需要俄羅斯與美國抗衡,因為俄羅斯倒下了,美國勢必向以德國為首的歐盟施壓,德國需要俄羅斯這塊擋箭牌。



美國製裁伊朗,各國願意配合,因為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伊朗可有可無,為了伊朗得罪美國不值得。


視野新觀


美國倒是定義過朝鮮、伊朗等國家為“邪惡軸心”,可真沒說過“自己最大的敵人是俄羅斯”,甚至在美蘇冷戰期間也沒有直接講出過如此露骨的話,頂多也就是把蘇聯稱作“主要競爭對象”或者“潛在威脅”。

兩國保持著半個多世紀的大使級關係,怎麼會公開叫“敵人”?
美國之所以沒有像對伊朗那樣封鎖俄羅斯石油出口,那是因為既沒有充分的權力、又缺乏這個能力。

第一、餓死的駱駝比馬大,伊朗雖然是中東波斯灣的風雲國家,但人家俄羅斯是世界風雲國家。面積世界第一大,聯合國五常之一,有一票否決權,還是世界軍事強國,能源大國,其影響力之大,國家實力、外交和話語權都跟伊朗沒啥可比性。

第二、俄羅斯雖然和沙特輪流做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大國,但是俄石油的買家並不廣泛,最多是歐洲國家、我們中國、烏克蘭、再加上日本。而且中俄石油貿易額量也挺大,美國還管不著。

第三、俄羅斯與伊朗的石油出口方式不同,伊朗主要是通過波斯灣,以海運方式出口到世界各國;而俄羅斯都是聯合沿途國家,共同出資費大勁建的輸油管道等基礎工程,以石油管道輸送的方式出口到世界各國,如北溪石油油氣管道、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線”等等。因此,美國沒法直接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除非把俄羅斯石油管道全部切斷。不過,美國再跋扈也沒有這個權利,管道是俄羅斯和沿途國家共同出資建設的,有各方的股份在。要真強行切段這些主權國家的輸油管道,會不可逆轉的得罪本來就離心力凸顯的歐盟諸國和咱們中國。

尤其是歐洲諸國,那是一天也離不開俄羅斯的石油,畢竟,能源方面都被俄掐著脖子過日子,如果美國鋌而走險非要整的話,估計再打仗,美就剩下自己當“光桿司令”了。

第四、俄羅斯資源多的是,除了石油,還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源,大冬天的,要是惹毛了熊熊,順便把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也給斷掉,這後果是美國收拾不了的。比如,”不乖“的烏克蘭,就在嚴冬季節也被斷過油氣供應,那叫一個慘。所以,這一輪烏克蘭又開始跳著腳跟俄羅斯唱反調,歐洲各國只在旁邊當”吃瓜群眾“,沒敢怎麼表示,美國也只是光磨了磨嘴皮子,沒啥行動。俄羅斯家裡真的是有礦,一般人不敢惹。

第五、作為能源輸出大國的俄羅斯,周邊國家基本都是俄的穩定客戶,共同的利益讓許多國家對美國的制裁陽奉陰違,最典型的就是表面上與俄羅斯關係緊張的歐盟國家。假如歐洲不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就會付出更多的錢,用海運的方式來買中東或美國的石油,成本非常高,會導致歐洲各國的民生問題(這是歐洲各政黨最擔心的事,比如法國汽油漲了點錢,就搞得裝甲車開到巴黎大街上了),加上前期基建的費用也沒有回本,這個放哪國哪國也不幹。

再有,假設美國真的成功實現了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封鎖(當然,這個可能性極小),俄羅斯的經濟收入會一下子減少了60%-80%,剛烈的戰鬥民族在絕境之中會做什麼舉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第六,早前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封鎖,除了以色列等個別幾個國家服從美國要求停止進口伊朗石油以外,其他支持伊核協議的國家並沒有真正執行過。美國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說什麼。

而且,石油交易和價格的波動會明顯影響全球經濟形式,甚至掀起滔天巨浪(比如1968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等等),這個責任太大,美國擔不起。加之,在美國出臺對伊朗的制裁政策後,歐盟,中國,印度,土耳其等國家相繼表示,仍會繼續採購伊朗石油,棄用美元結算,改用歐元,人民幣結算,如此一來,美國的對伊朗石油制裁都有落空的危險。

所以,美國對付伊朗都如此吃力,更何況是一向不好惹的俄羅斯。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美國知道俄羅斯是核彈大國,對核彈大國俄羅斯過分無禮,也會遭到俄羅斯果斷反制和報復。美國怕俄羅斯數量眾多又威力強大的核彈,來攻擊美國軍隊,本土,航空母艦。普京硬漢,秀肌肉,就是告訴美國,俄羅斯是很強大的。俄羅斯民族,強捍,好鬥,爭強鬥狠。如果美國惹怒,惹惱了俄羅斯,小心俄羅斯的先進導彈襲擊和核彈報復。俄羅斯是不好欺侮的,美國是不敢輕易惹怒,招惹俄羅斯的。最好,不敢惹,就不惹好了。兩個大國互相競爭又妥協,和平無事,相安就好。


中國美6220


什麼叫四兩撥千斤?什麼叫力所能及?

你以為美國的決策是拍腦袋型嗎?!你以為是特朗普情緒化(推特)決策嗎?!no!美國的決策是提前有許多智庫論證好的預案的,他們是講究投入產出的(西方人就是這麼扣門),一招不行又一招。

1、封鎖住了伊朗,或者是達到半封鎖結果。一是等於抑制及中斷了伊斯蘭革命衛隊在中東的擴張和發展。無錢怎麼活動?僅靠信仰嗎?中東直到現在還是遜尼派與什葉派坐大,此消彼長,這都是美國不願看到的,是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更是對以色列的威脅。

二是限制了世界石油供給市場,對美國石油出口利益不小,尤其是在世界性經濟瀟條,石油需求量減少的形勢下,顯得更可貴。

三是一旦伊朗崩潰,就是美國勢力向中俄方向的推進。尤其是向俄羅斯方向的壓進。

2、關於封鎖俄羅斯。一是俄羅斯那麼大,美國能封鎖住嗎?要封鎖得多麼大的成本?投入產出不合算。只能進行金融制裁了。

二是美國敢封鎖俄羅斯嗎?一旦惹毛了毛子,他可是會拚命的,用等同於美國核武器的險招拚命。

三是封鎖伊朗實行上是向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壓進。俄羅斯事實上是美國的主要敵人,而美國口頭和文書上一直叫主要競爭對手,就是在美蘇爭霸時期也這麼表達。他們一直保持著正常的外交關係。


魚磊衛靜


俄羅斯是世界三大石油輸出國之一,石油出口量與沙特和美國一起位列第一集團。豐富的石油資源也成為俄羅斯經濟的主要支撐,可弊端是,俄羅斯的國家收入也嚴重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這種較為單一的經濟模式在能源市場低迷時期,會對國家經濟甚至國家戰略安全形成嚴重影響。美國對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石油制裁就是基於這種考量。

美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安全關係很緊張,在波羅的海、黑海和地中海,以及東歐前沿的對抗已經接近冷戰時期。美國還以各種藉口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但是卻不敢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通道。其中原因有多方面的。首先俄羅斯是五常大國,也是在軍事實力上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強國,美國無法通過武力手段阻止俄羅斯石油出口。

其二俄羅斯的主要石油出口對象是歐洲和我國。俄羅斯向我國的石油出口稱得上是互為支撐、互為保底。即便在理論上,美國可以遊說威嚇歐洲和日韓盟友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但絕不會阻撓我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貿易。

對於歐洲來說,歐盟希望構築新型的俄歐關係,這種關係是建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的。在世界多極化浪潮的推動下,歐盟希望在經濟和軍事安全領域與俄羅斯和美國建立一種新模式。另外,通過陸上管道或者黑海和波羅的海運輸石油更安全、成本也更低。

當前俄羅斯向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輸送管線,就像歐洲的大動脈,不管是歐盟還是俄羅斯都絕不容許美國插手。美國擔憂的是,隨著俄歐能源關係緊密度和經濟關聯度的越來越高,歐盟與美國關係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因此,美國在俄歐能源管線建設計劃上,也是極盡阻撓手段。只不過歐盟的幾個主導的大國都抗的很硬不為所動而已。


高峰軍事觀察


開什麼玩笑,美國本身就嚴重依賴俄羅斯石油,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他本身也會缺油。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美國每天都需要從俄羅斯進口38萬桶石油,這個數據比2011年的時候,已經下降了差不多一半,那時候每天要從俄羅斯進口62萬桶石油

雖然美國這幾年大力開發頁岩油,而且產量也飆升到1100萬桶左右,但是美國本身每日消耗也石油也有800萬桶左右。

雖然看起來美國美國的石油產量是有盈餘的,但石油的生產、銷售系統都早已形成了固定的運行模式,美國多餘的石油早和其他國家簽訂出口合同,一旦美國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這個缺口美國也沒法補上。

要知道俄羅斯每日產油量大概也在1100萬桶左右,一下子世界上石油缺少了這個這麼大原油缺口,說句不好聽的美國也會鬧油慌。

你可以想像一下到時候大家都需要滿世界找石油,美國也很難從別的東西弄到幾十萬桶的穩定供應量。而且那時候國家油價破200美元不會有太大問題。

單單從美國本身對俄羅斯原油的依賴上,就註定了美國無法封鎖俄羅斯石油出口,更別提歐洲國家,以及其他一些大國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了。



美國要是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著是個餿主意,到時候別說全球國家沒人鳥他,相反的還有可能促使其他國家聯合俄羅斯對美國進行經濟制裁。

別以為對美國進行經濟制裁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要知道很多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是高度依賴的,像德國依賴程度就超過60%。

美國一個禁令就讓德國能源出現大缺口,德國經濟肯定會受到強烈的衝擊,德國要是遵循美國的禁令,他的經濟不知道要下降多少倍。

除了德國之外,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也同樣面臨著類似情況,而且全球範圍內又不是單獨歐洲如此,還有別的地方也是一樣的。

因此美國根本沒條件對俄羅斯石油出口下手,而且俄羅斯也不是伊朗,到時候反擊的力度美國自己恐怕也承受不住。


一號風手


這個問題有點小瑕疵,美國可沒有說過俄羅斯是它最大的敵人,特朗普明確說“俄羅斯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意味著美國不會對俄羅斯下狠手,而且美國俄羅斯被整垮了,對美國也不好。



作為世界領土面積第一的國家,俄羅斯境內的自然資源豐富,俄羅斯石油資源儲量幾乎可以和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匹敵,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俄羅斯維持生計全靠石油。石油資源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要美國對俄羅斯的石油進行徹底封鎖,那麼俄羅斯就要崩潰,當年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就包括限制俄羅斯的石油出口,結果導致俄羅斯經濟出現嚴重下滑。不過美國卻沒有完全的封鎖俄羅斯石油出口,僅僅是限制,美國為何不完全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呢?



俄羅斯這些年和美國關係確實不好,但不至於到那種趕盡殺絕的地步,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還有不少貿易來往,以及一些項目的合作。美國航空發動機每年都要向俄羅斯進口,不是說美國造不出那玩意兒,而是美國造出來的成本比直接進口的還要高,像美國不少戰機也是依靠進口俄羅斯的發動機才能順利服役,在早些時候,美國需要的一些資源也從俄羅斯進口了不少,像稀土,其他金屬資源,美國境內的儲量並不是非常豐富,加上美國一直在堅守資源“只進不出”的原則,如果美國要對俄羅斯趕盡殺絕,無疑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雖然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不好,但是俄羅斯對美國來說還是有用處的,沒了俄羅斯,美國的一些軍工業也不好發展。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美國如果對俄羅斯趕盡殺絕,那麼就明擺著美國不給俄羅斯半點談判的餘地。這些年美國在中東地區,中亞地區,東亞地區都和俄羅斯有著或明或暗的競爭,美國有時候處於劣勢,有時候處於優勢,按照美國的尿性,一旦處於劣勢,就會想和對手談判。比如美國在中東地區和俄羅斯的競爭已經完全力不從心了,其實中東地區不僅僅是美國和俄羅斯在競爭,世界上不少大國都介入了,有些國家沒露面,有些國家衝在前面,美俄在中東地區的談判也進行了多次,雖然都沒有什麼結果,但是美國做事做絕了,那些在中東地區和俄羅斯在一條戰線的國家肯定不會同意。再拿美國在亞洲和俄羅斯的競爭來說,也不是純粹的就是美俄競爭,一些主要的亞洲國家也參與了,有站在美國那邊的,也有站在俄羅斯那邊的,一旦美國撕破臉皮,要將俄羅斯趕盡殺絕,那亞洲局勢很難被控制。





世界目前是四足鼎力的格局,美國,俄羅斯,歐盟,還有亞洲大國,這四個“陣營”幾乎控著世界上大多數的資源,可以說這四個陣營裡無論哪個陣營徹底垮臺了,對其他陣營都是不利的。美國的霸權主義沒有得到新的進展,很大原因是受到其他陣營的干擾,但美國霸權主義沒有迅速消滅的原因也是受到其他陣營的“緩衝”導致。美國對其他陣營也一樣,如果美國能夠以自己的實力把其他陣營,在同一時間將它們擊垮,美國肯定就會迅速的對俄羅斯下狠手,關鍵是美國並沒有強大到可以同時和三個陣營,並且將它們徹底擊垮的實力,總的來說,四足鼎力只能一直耗著,誰堅持不了了,誰就會出出局。

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封鎖也不算成功,特朗普豁免了幾個國家,允許它們向伊朗進口石油更何況俄羅斯呢?無論從美俄利益來說,還是從國際形勢來看,美國都不至於對俄羅斯趕盡殺絕,美俄競爭只能靠時間來分出勝負,四足鼎力也只有時間能夠“瓦解”。


談笑觀察室


制裁對俄羅斯沒有用。


首先,俄羅斯的主要原油進口國是歐盟。美國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倒黴的是歐盟。

跟據歐盟統計局去年底的報道,2016年歐盟成員國進口的5.46億噸原油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進口原油(30%)都來自俄羅斯,約為1.66億噸。

此外,第二三四五大進口國分別是:

挪威—6420萬噸;

伊拉克—4300萬噸;

沙特—4050萬噸;

哈薩克斯坦—3530萬噸;

天然氣也是如此。也是俄羅斯佔大頭,大約供應了歐盟天然氣進口的40%。

看數據一目瞭然,歐盟的主要原油進口就來自俄羅斯,二三四五加起來也就剛剛比俄羅斯多一點點。

如果美國把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徹底封鎖,那就等於斷了歐盟的最大原油進口渠道。沒有原油了,歐洲人還過不過日子了?且不說俄羅斯這個出口商不會善罷甘休,就是歐盟這個進口商也不會同意美國這麼幹。


其次,美國也沒辦法禁止俄羅斯的原油和天然氣出口。

伊朗賣石油,主要是走波斯灣地區,以海運的方式出口,美國可以從海上封鎖。

而俄羅斯一般是聯合沿途的能源進口國,一起出資建立輸油管道等工程,主要是通過石油管道的方式出口到各國。比如中俄石油管道“安大線”等。

美國要封鎖俄羅斯的石油,它就要想辦法切斷管道。以目前美國的實力來說,它貌似還沒有這種能力。

如果美國把制裁的力度加大,上升到金融制裁的程度,比如誰買俄羅斯石油,美國就封禁誰的銀行賬戶,那這個事情就鬧大了!絕對會上升到貿易戰的程度(就像現在中美之間相互制裁),這就不是簡簡單單的石油禁運了。屆時美國也會受損失。

當然,歐洲在美國干預下,目前逐漸減少進口俄羅斯的能源規模,加大從中東和美國的進口量。但問題是,減少也得有個逐漸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起碼在最近幾年,美國還不可能制裁俄羅斯的原油出口。


第三,過分的制裁,可能會適得其反。

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封鎖,最早可以追溯到蘇聯建立之初,截止至今,封鎖已經將近一百年了。其間,蘇聯解體,西方國家貌似贏了俄羅斯。但是其實蘇聯的解體,純粹是因為體制造成的。跟西方的封鎖沒關係。

當年蘇聯解體,哪部分俄羅斯人最高興?很明顯,就是俄羅斯主張搞市場經濟的自由市場派最高興。

可是現在美國持續制裁俄羅斯,又是哪些俄羅斯人最沒有面子?恰恰就是俄羅斯國內的自由市場派最丟臉。而這群俄羅斯人是非常親西方的。

所以如果美國持續跟俄羅斯較勁:輕則,俄羅斯會以核武器威脅美國;重則,俄羅斯的自由派會下臺,俄國人會重新推舉一位閉關鎖國的強權領導人上臺,繼而恢復俄國傳統的動員式經濟模式。

到那時候,想必全世界各個國家的臉色都會很難看。尤其是美國,必然會被歐盟國家一致譴責——山姆,你看你乾的好事!


第四,單純的經濟封鎖,實際上並沒有很大的效果,並不足以拖垮一個國家。

就拿伊拉克來說,被美國製裁了十三年,人均GDP從三千美元掉到了四百。可是薩達姆垮臺了嗎?貌似並沒有吧?倒黴的只是伊拉克民眾而已。小布什為了搞垮薩達姆,最終還是要靠戰爭手段,花了三萬億美元,才搞倒薩達姆政權。而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源於此次戰爭,簡直是得不償失。

所以,美國對俄羅斯禁運,想短時間內讓俄羅斯徹底倒下,這本身就是痴心妄想。伊拉克被整了13年都沒倒,俄羅斯能倒?而美國如果動用武力,俄羅斯本身的軍力又足以自保,不怕美國搞它。

如果到時候真的鬧掰了,恐怕全世界又會陷入核戰爭的恐慌當中。屆時的美國總統不被選民打黑槍,就算好的結果了。



總的來說,制裁俄羅斯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與其有這種搞笑想法,不如再等等,畢竟普京不太可能活到一百歲。他如果不在了,俄羅斯出現政治危機的幾率極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