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魚叉導彈在超音速戰鬥機下發射可以獲得加速度嗎?

風正一帆懸464


可以,但是自身發動機推力太小,很快就會跌回亞音速

AGM-84魚叉反艦導彈長期以來是美軍的主要反艦武器,自1978年服役後經過多次改進,目前主要型號AGM-84 block 1D型為增程型號,射程提升至227公里,但是最高飛行速度降低到0.75馬赫,該導彈重量為621公斤,彈徑343毫米,加上彈翼後翼展達到914毫米。

AGM-84飛行速度低,主要是其使用的J402-CA-400渦噴發動機推力很小,該發動機重量45公斤,最大推力只有290公斤,使用壽命1個小時。按照戰鬥機常用的推重比來算的話,AGM-84導彈的推重比只有0.46,這麼點推重比是很難進行超音速的。

飛行器用亞音速到超音速,速度雖然增加不多,但是受到的阻力卻是幾何級的上升,因為會遇到音障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飛行器為克服音障,需要多克服3倍的飛行阻力。這也是民航客機、運輸機以及很多無人機、導彈不願意設計成超音速的主要原因,發動機推力需要增加幾倍,油耗量也需要增加幾倍。而魚叉反艦導彈一開始就是按照亞音速導彈來設計的,其彈翼類型也是針對亞音速而優化,並不利於超音速飛行。

所以魚叉導彈在超音速戰機下發射,在初始階段可能會超音速,但是自身推力遠小於受到的阻力,在慣性能量被消耗完後,很快就會跌回亞音速。


五嶽掩赤城


這個問題涉及到空射型導彈的發射優勢以及超音速戰鬥機的空中使用武器情況,老鷹航空從下面兩個方面來進行回答:

1、空射發射方式的優勢;

以反艦導彈為例,軍艦發射艦對艦導彈,比如美製魚叉型亞音速反艦導彈,由於導彈需要依靠自己的動力進行加速、掠海飛行,因此射程方面會受到很大限制,不會超過300km。

但是如果同樣的型號魚叉反艦導彈採用空射方式進行發射,那麼在發射之前魚叉導彈就已經獲得了一個非常高的初速度,而且準確的說這個速度本身就是相對於空氣的。那麼魚叉一旦發射,發動機就沒有必要進行由零加速到巡航速度的工作,只需要維持一個比較省油的巡航工作模式即可。所以空射的優勢在於節約燃油,從而延長射程。

2、超音速戰鬥機搭載武器的發射特點;

戰鬥機搭載對地/對海攻擊型武器,要比地面搭載方式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戰術突擊性,可以憑藉自身的超音速機動性進行長距離的低空突擊,距離目標較短的距離時發射導彈從而達到戰術的突然性。從這一點上來看,通俗的說戰鬥機可以“送”導彈一程,這樣也就可以發揮更好的軍事價值。

因此,像魚叉這樣的空射型反艦導彈配置在F-18這樣的超音速艦載機上可以大幅度延長射程和提高攻擊效果,但是並不是為了幫助導彈獲得加速性,而是幫助導彈獲得一個初速度,導彈一旦離開外掛架戰鬥機發動機推力已經對導彈沒有作用了,之後的一切都依靠導彈自己的發動機推力或者高度勢能進行飛行了。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魚叉導彈作為一種亞音速導彈,被美軍廣泛應用在水面艦艇以及戰機上面。如果該反艦導彈搭載在例如超級大黃蜂戰機上面以超音速速度飛行發射該導彈會使導彈獲得更高的加速度嗎。

魚叉反艦導彈的最大速度為0.85馬赫,如果一架戰機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發射該導彈,則該導彈的初始速度就會很高,但考慮到動量關係,導彈的速度並非是簡單的戰機速度加上導彈自身速度,但速度依舊很高,所以此時導彈以地面為參照物,導彈速度都高於靜止時的發射速度,這樣導彈也就飛的更遠,航程更大。
(大黃蜂戰機搭載魚叉反艦導彈)

但是戰機在超音速飛行狀態之下發射導彈仍舊是一個危險的行為,由於戰機飛行過程中容易受到激波的影響,從而在戰機周圍產生亂流,此時發射導彈,導彈受到氣流影響容易撞到戰機機翼,所以很多戰機都將導彈掛架安裝至離機翼較遠的區域,美國超級大黃蜂戰機就是如此,極大的降低了發生這種意外的幾率。


Global防尉


不得,魚叉是亞音速反艦導彈,0.8馬赫 時速每小時800公里。一般的630.730.1130艦炮都可攔截下來。其他更先進的紅旗10.紅旗16則更加不用說了。


小笨笨2046


嚴格的從物理意義上講,有較大的初速度,但加速度還是導彈本身推力產生的。也近是說導彈沒有發射前,加速度是飛機產生的,導彈發射後離開機體,加速度是導彈本身推力產生的。


山石嶙嶙


在能


用戶5696381973769愛


從物理學上來講,初速度是有的,肯定會增加射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