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从南阳到北京,我给你一渠清水,你给我一片绿色


2014年12月12日,历史永远铭记。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打开闸门正式通水!这条日夜不停的中华水脉,源源不断地滋养北国广袤大地,赋予它无限生机!这世界规模最大调水工程为人类生态文明,融入中国智慧,开启无限未来。

从南阳到北京,我给你一渠清水,你给我一片绿色


千里长渠出九重 一泓碧水润北国

“出陶岔、过垭口,飞渡槽、钻暗涵,一泓清水,不舍昼夜;一路逆势北上,穿行千里;沿途分流,润泽京津冀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面通水至今,已累计调水超260亿立方米,以其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充分证明了它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国之重器”。

从南阳到北京,我给你一渠清水,你给我一片绿色


横跨豫鄂两省的丹江水库常年库容290.5亿立方米,相当于杭州西湖蓄水量的2万多倍,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地理位置好,可以实行自流输水,不需要动力提灌加压,减少了巨额投资的优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200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启动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拉开了调水工程淅川移民的序幕。中线工程将从丹江水库引水,自淅川九重渠首出发,一路经南阳、郑州等地,穿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送水入北京、天津以及河南河北。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输水总干渠的引水渠首。工程包括上游引渠护坡、引水闸及电站。上游引渠段全长约4.4千米,闸坝顶高程176.6米,引水闸分3孔,闸总宽31米。利用渠首上下游20余米水位差,建设水电站1座,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安装2合大型发电机,单机容量2.5万千瓦。整个工程批复总投资8.5717亿元,其中电站投资2.9308亿元。具有发电、防洪、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综合功能,被称为“中国的阿斯旺水坝”、“流动的黄金海”。

担负着渠首枢纽建设任务,14.4公里的干渠开挖任务、投资13亿多的复建工程、繁重的水质保护和移民迁安任务,以及“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不伤不亡不漏一人”的严格要求,淅川人民选择“为国家让路,为水脉牺牲。”全县干群上下齐心、克难攻坚、务实拼搏,两年时间顺利完成了16.5万移民的迁安任务。

中线工程全线贯通,“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的饮水质量。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几年来中线工程输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Ⅰ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0%左右。除供水外,这项工程在生态效益方面也十分显著。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沿线30多条河流补水,使河湖水量明显增加。2018年至2019年,中线工程实施了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工作,累计向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3条试点河段补水13.9亿立方米,形成长477公里的水生态带,地下水回补影响范围达到河道两侧近10公里。

京宛合作 丹江成为“流动的黄金海”

伴随着丹江大坝的修建以及丹江水位的提升,淅川人民上演了一出水进人退、抛家舍业、背井离乡的移民史诗。为了国家大局,为了民族大义,蕴藏在淅川儿女心底已久的爱国情怀、大局意识、奉献精神、民本思想、协作理念得以全面展示和集中爆发,并在风和雨的交织中,在血与火的拼搏中,铸就成伟大的移民精神。

从南阳到北京,我给你一渠清水,你给我一片绿色

     2019年3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对中外媒体讲河南出彩故事,专门提到舍小家顾大家的“淅川移民群体”。

从南阳到北京,我给你一渠清水,你给我一片绿色


“淅川移民群体”是淅川县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数量的总称。该工程启动之后,全县16.5万移民舍小家,为国家,背井离乡,搬迁到了全省各地,加上1959年建设丹江大坝时搬迁的人数,整个淅川移民总数为36.7万人。

2009年8月16日,南阳市委、市政府与淅川县委、县政府在滔河乡姬家营村举行盛大的移民搬迁启动仪式,欢送首批移民乔迁新居,拉开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渠首大移民的序幕。2009年9月1日,经过16天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首批10个试点村移民搬迁,1.08万移民迁至平顶山、许昌、漯河等六个地市开始新生活。2010年9月4日,第一批大规模移民圆满结束;仅用80天时间,搬迁76批次,动迁库区移民60886人,10859台(次)搬迁车辆,浩浩荡荡往返于24个外迁安置县,行程相当于3个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批移民从2011年5月5日开始到8月25日,用110天时间完成10个乡镇,101个村,8.6万人的搬迁任务。剩余的城郊社区移民于2011年10月26日如期完成搬迁。

如今,淅川县的16.5万移民,均被安置到全省6个省辖市的28个县(市、区)的208个移民新村。这么多年来,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的土地,他们牢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的新目标,正昂首阔步走向新时代。



曹国宏 刘海波 科技日报记者 乔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