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2019年新經濟公司失意賽道盤點 吹盡狂沙始到金

2019年新經濟公司失意賽道盤點 吹盡狂沙始到金

■廖木興/圖

2019年,對中國的泛互聯網創業者來說,還是危機與機會並存的一年。據數據機構“IT桔子”,截至2019年12月27日,2019年關閉新經濟公司(泛互聯網概念的創業公司)336家——這個數字較2018年的460家要少,相比2015-2017年的過千甚至2000家更是不值一提,回落到了與2014年相若的水平。

但這個數據並不能讓創業者鬆一口氣,因為2019年的互聯網公司倒閉名單中,不乏團貸網、愛屋吉屋、小黃狗、熊貓直播、麥子金服、尚品網、樂蜂網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它們或是融資大戶,或是行業的頭部品牌。是什麼讓這些公司倒在路上?我們又能從中吸取什麼樣的教訓?

■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奢侈品電商:假貨之痛

新快報記者抽取IT桔子的新經濟公司倒閉數據庫2019年數據(截至12月27日),粗略統計發現,金融、電子商務成為今年倒在創業路上最多的行業,分別為62家和43家,其次是企業服務和本地生活,分別有34家和30家。四個行業加起來已經佔去了去年倒閉的新經濟公司總數的一半。

與金融行業P2P主動出清不同的是,2019年倒下的43家電商公司中,包含生鮮電商、社交電商、奢侈品電商等,原因幾乎都離不開兩大關鍵詞:假貨、補貼。

2019年倒下的電商公司裡,死於假貨的就有8家,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奢侈品電商“尚品網”。2017年,英國奢侈品品牌BURBERRY將尚品網告上法庭,稱其售賣的部分BURBERRY被鑑定為假貨,後尚品網被宣判敗訴,賠償180萬元。之後兩年中,隨著消費者接連投訴在尚品網買到了假貨,尚品網的社會信用降到了谷底。今年7月,尚品網發公告宣佈,因融資重組不順和經營阻力,以後無法再為用戶提供服務。

對奢侈品電商來說,尚品網不是第一個陣亡者,在它之前品聚網、走秀網等都早已涼涼。尚品網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據《中國奢侈品電商報告2019》指出,有42%消費者對網購奢侈品不滿意,奢侈品電商全網年購復購率只有17%。

生鮮電商:補貼之過

假貨問題固然嚴重,但2019年電商公司最大的“死因”卻是過度的補貼。像社交電商“淘集集”,早期是依靠類似拼多多的砍價拼團模式獲得爆發增長,更採用分享獲得助力紅包的擴散模式獲客,每促使一個朋友下單,就能獲得3元的紅包。激進的燒錢獲客方式讓淘集集揹負了巨大的資金壓力。有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淘集集已經虧損近12億元,目前每月虧損超2億元,公司負債總額為16億元左右。12月9日,號稱擁有1.3億註冊用戶的淘集集不得不宣佈將尋求破產清算或重組。

“不自量力,盲目‘撒幣’。”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社交電商紅利已過,進入洗牌期:頭部平臺拼多多率先上市後,“百億補貼”+“天天領現金”等策略,快速拉高了拼購類電商獲客成本,在這種激烈競爭的局面下,中小社交電商自然無以為繼,“叢林法則”導致優勝劣汰。

生鮮電商行業,同樣存在過度補貼以致資金鍊斷裂、倒閉的現象。

2019年以來,隨著資本環境的變化,中小生鮮電商平臺頻頻爆雷、倒閉。從4月開始,美團旗下小象生鮮宣佈關閉無錫及常州兩地的5家門店;7月,鮮生友請的董事長張知豪等5名管理層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被帶走;12月,估值超過8000萬元的生鮮電商吉及鮮宣佈公司融資失敗、要大裁員;近期,生鮮電商我廚被爆已暫停服務;深陷資金緊張、大幅裁員風波中的呆蘿蔔前途未卜。

對此,北京東曉騰飛供應鏈管理公司總經理陳虎東認為,這些倒閉生鮮電商的經營者多是盲目用常溫產品零售電商的經營思路來經營,例如擴展流向、找下沉渠道、“送錢”註冊等,以至於資金鍊斷裂得非常快。

文娛社交:商業模式匱乏

除了金融、電商外,本地生活、企業服務、教育、文娛傳媒等行業中倒下的也不乏曾經的“大牛”,這其中既有存活超過23年的韋博英語,也有存活僅1年8個月的比特易;既有曾經的明星創業公司熊貓直播、愛屋吉屋、咪蒙,也有許多一直寂寂無名,甚至從未獲得過投資的初創期公司。

社交賽道同樣戰況慘烈。IT桔子數據顯示,交友社區賽道倒閉的公司數量達到10家。其中有明星產品中國版領英/職業社交軟件“赤兔”、匿名社交平臺“一罐”,興趣社交產品東西APP、呀比呀比、DoubleDate小嘿科技等,皆因商業模式匱乏、資金鍊斷裂等原因宣佈關停。

分析指出,移動APP造成的碎片化和信息孤島特性,使得垂直社區必須找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存。但更加細分的垂直領域,其實受眾和市場空間也越小,也更難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

觀點

“不要再在燒錢領域創業”

資本寒冬中創業者要打磨好團隊,要進行業務聚焦找到自身的戰略業務,還要在寒冬中構建企業的護城河。

有數據顯示,2019年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熱度或跌至2014年以前水平,投融資熱度已經達到五年來最低點,這導致大批創業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把目標降低到“活下去”,不少原先擴張迅猛的創業公司也舉起了“裁員”的大刀。

經緯中國合夥人張穎曾經發布過五次行業“寒冬”預言,成了創投圈的晴雨表。最近,他又開口說:“我們只會繼續加碼支持那些數據持續給力,創始人明顯在快速成長的潛力公司。而對於投錯了且徹底失望的經緯系公司,不再浪費更多新錢。”這意味著,即便是頭部資金,出手時也會更加謹慎。

摯金資本合夥人葉夢蝶近日也表示:“和一些母基金交流發現,錢依然會繼續往頭部走,非頭部項目的融資並沒有得到好轉,甚至一些靠近頭部的項目都不太容易。”

另一方面,沉舟側畔千帆過,2019年仍舊有很多新經濟公司獲得了快速發展,像瑞幸咖啡創造了18個月的全球最快上市紀錄,車好多集團獲得15億美元的最大融資額度等。

車好多創始人楊浩湧是一個連續創業者,談到應對寒冬的方法,他表示,資本寒冬中創業者要打磨好團隊,要進行業務聚焦找到自身的戰略業務,還要在寒冬中構建企業的護城河。

如果寒冬真的來了,易凱資本創始合夥人王冉提醒說,不要再在燒錢領域創業,把贏利作為首要考慮的指標。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李璟則強調,在財務管理上一定是“cash,cash,cash(現金)!”反映在業務管理上,就是聚焦核心;在融資上,也要適當降低估值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