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淮南大通區:身先士卒,心繫群眾的病毒“阻擊者”

庚子鼠年的鐘聲剛剛敲響,漫天鋪地的疫情告急。淮南雖身居邊遠,但也難逃脫病毒的肆虐。大年初一確診一例新型冠狀肺炎,接著兩例三例,短短几天上升到十幾例。在這緊要關頭,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全民皆兵,祛瘟戰疫,扛鼎逆行!

1月26日,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拉開序幕。大通區孔店鄉劉莊村防疫工作的包村幹部宗暉接到上級通知後,立刻取消休假,放棄與家人團圓,投入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按照區委統一部署,堅守在孔店鄉劉莊村,與鄉村幹部一起戰鬥抗疫第一線。

一到村裡,宗暉立馬組織召集兩個村委班子的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方案,提出六條工作意見,要求全村立即成立防疫工作組和志願者宣傳隊,對全村進行劃片管理,分片包乾,分工到人。同時,他與工作組一起走村入戶,挨門逐戶的摸底,瞭解全村的基本情況,對4名湖北返鄉人員進行隔離。建立豎到底橫到邊的防疫網絡,並實行24小時值班,保持疫情防控高壓姿態。工作中,他積極滿足村民的需求,當隔離戶缺少柴米油鹽,他親自和村幹部上街購買,及時送去。村民的困難時刻裝在心裡,當家人生病了,他卻無暇顧及。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由於農民群眾大都文化層次不高,信息獲得速度較慢,普遍存在不瞭解、不重視等問題。為了讓村民們思想上提高警惕,注意防範,做到不走親不訪友,不串門不聚眾,他指導並參與防疫知識的宣傳。在路邊支起個帳篷,拉橫幅,貼標語,樹黨旗,設立疫情監控點。春節期間,外地打工人員陸續返鄉,為了摸清他們的身體狀況,做到及時隔離,他帶著村幹部們上門逐一排查。村裡沒有專用的汽車,他冒著凜冽的寒風,坐著別人的三輪電瓶車。為了做到疫情“內不擴散,外不輸入”,他就號召大家在路口設立關卡。無論風霜雪雨,每天他都與大家一起堅守陣地,認真檢查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嚴格執行,面對鄉里鄉親,有時也會遭到冷言冷語,有時也會遇到蠻橫無理的爭執。這時,他就會主動協助村幹部化解矛盾。

在黨旗引領下,宗暉同志甘做抗擊疫情的“排頭兵”。他長期在區委統戰部和民宗局工作,他深知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為了鼓舞區、鄉和村防疫人員的鬥志,他組織編寫了防疫《宣誓詞》,並和大家一起在黨旗下宣誓“我宣誓,堅決執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戰鬥……不怕困難、不記得失、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使該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戰疫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宗暉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和村民積極向重災區捐款,半天時間就收到捐款13000多元。同時,他還自掏腰包,為劉莊村疫情監控點購買方便麵、牛肉湯,以解燃眉之急。此外,他和區宗教團體一起號召全區宗教界人士積極捐款已達11萬元,涓涓細流匯入愛的大河。

淮南大通区:身先士卒,心系群众的病毒“阻击者”

用文藝作品為戰“疫”加油,為戰“疫”吶喊

宗暉同志不僅工作認真負責,他還發揮自己愛好寫作和攝影的特長,甘當疫情一線的宣傳員。白天,他邊工作邊用鏡頭攝下基層幹部們的抗疫身影。有時,為了宣傳村幹部的防疫精神,晚上去跟他們一起值班,為他們拍照。在他帶領下,支部班子日夜堅守,多次被報刋和電視臺報道。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10首戰疫詩篇,謳歌那些芝麻官晝夜奮戰、無私奉獻的精神。有3首詩歌分別被報紙和文化網絡平臺刊用。“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群防群控,共同堅守,就一定能共克時艱”這首《讓我們共同堅守》刊登在《淮南日報》,詩歌文筆酣暢,激昂慷慨,既為戰鬥在疫情前沿的最美勇士加油鼓勁,也為奪取戰“疫”勝利點燃必燃信心。其中,最為眾人皆知、有影響力的還是他那首《村民防疫宣傳口訣》。為了確保防疫措施落到實處,他在認真學習防疫知識的基礎上,利用一個晚上時間編寫一首很接地氣、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的宣傳口訣“村民朋友聽我講,面對疫情心別慌,安心居家多休息,多喝開水勤開窗……”,並親自用小喇叭錄製,在村口循環播放,在全區廣為傳播,也得到全區廣大幹群的好評。他把這首口訣發到朋友圈,全國有不少文藝愛好者,還分別以快板書、朗誦、書法等形式加以宣傳。《淮河早報》還進行了全文刊登,淮南電視臺在“元宵節”當天,還到劉莊村對他進行了採訪。詩歌《謝謝你的祝願》,描寫他與村幹部並肩作戰,得到村民的關心慰問,以及他對村民們居家堅守的要求,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和稱讚。一個多月來,宗暉同志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先後還在《新安晚報》《安徽市場報》《淮南日報》《淮河早報》等平臺發表新聞攝影作品12篇。

經過宗暉同志和全村的防疫工作者一致努力,截止2月中旬,劉莊村湖北返鄉人員全部結束隔離,未出現一例疑似病例。目前,淮南市大通區在全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未出現一例疑似病例,這一切都是由基層防疫工作者默默工作,敢於擔當,無私奉獻,共同努力的結果。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在這場人民戰“疫”中,無數基層黨員幹部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用他們堅定的信念和血肉之軀,共同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疫“長城”!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通訊員 / 胡鳳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