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個厭煩讀書的孩子,怎樣讓他開竅,喜歡讀書?

王民小白兔wmxbt


我家孩子算是比較喜歡看書的,經常會拉著繪本要求我們給他讀。在這之前對於閱讀這件事,孩子說不上厭煩,但也不算喜歡,有現在這種程度,我也挺高興的。不知道題主孩子多大,但我覺得有些方法是相通的,說說我的經驗。

創造讀書環境

  • 家長以身作則

學齡前的孩子喜歡模仿,想要孩子喜歡上閱讀,首先家長需要自己帶頭做榜樣。對於喜歡閱讀的家長來說,這自然不難,閒暇時抱著本書在孩子面前閱讀,孩子自然會有樣學樣。對於不喜歡閱讀的家長,也可以每天抽出時間在孩子面前裝模作樣的閱讀,孩子長時間模仿,慢慢的也會減少對閱讀的牴觸。

前段時間六媽羅羅在微博上分享了本來不喜歡寫日記的六六,在看到班上的小學霸寫的日記後也堅持寫日記的事情,印證了榜樣的力量無窮。

學齡孩子對父母的崇拜降低後,家長可以向孩子宣傳榜樣也在閱讀,讓孩子學習。即便孩子追星也沒關係,現在很多明星也開始加入宣傳讀書的行列,關鍵是家長要能先了解到孩子的喜歡然後根據某個點去深挖。

關於電子設備有一點特別說明一下,要完全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是很難的,但我在孩子面前拿手機時,都會說明我現在在用手機做什麼事,做完這件事就會來繼續陪你。

  • 佈置讀書角

有時候孩子不想閱讀可能是周圍讓他分心的事情太多。家長可以試著在家中找個相對安靜的地方幫孩子佈置一個讀書角,用來專門閱讀。如果孩子已經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喜歡了,家長在佈置時可以邀請孩子一起進行佈置,這樣增加孩子的好感度,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閱讀。

以興趣為主導

我給孩子買書有個特點,按照大V的推薦買,但買回來以後孩子不見得都喜歡,觀察後我發現科普類的書孩子喜歡帶機關或能互動的;非科普類的,孩子更喜歡有故事情節的,再買書時,我會在根據這個結果對大V推薦的書單進行挑選,同時加入一些必須要掌握的知識的相關書籍。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想要孩子讀書,首先要找對孩子的興趣,如果他孩子喜歡汽車,就找汽車類的相關書籍(難度不要超出孩子理解範圍內太多),閱讀的書籍是孩子感興趣的方面,自然牴觸情緒會減少。

勞逸結合

雖然長時間從事一件事情可以看做是專注力的表現,但容易產生疲乏感。如果沒有得到調整,容易產生牴觸情緒。

我給孩子讀繪本一般固定在飯後,而且時間會有所控制。一般情況下,薄的繪本我讀完兩本或厚的繪本我讀完一本就會和孩子玩,或者陪他做他此刻想要做的事情。這樣當我再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他不會牴觸。

讀繪本多長時間家長可以參考孩子能保持的專注時間,然後適當延長,或者根據孩子當時的狀況進行調整。

堅持

心理學中21天定律指的是要形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的時間重複練習,因此想要讓孩子習慣甚至喜歡讀書,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

我最開始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每次都需要喊他過來聽故事,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有時候我想休息會再讀,他都會說媽媽讀故事。

閱讀這件事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需要將最終目標拆解成小目標,並持續給孩子鼓勵,肯定他的認可,激發他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自身產生想要讀書的念頭。




抹茶人生隨想錄


有一句話叫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讓他真正體會到讀書有用,那他才會對讀書感興趣。我兒子就是讀書時厭煩讀書而放棄上學,為了讓他呆在學校讀書,我們給他轉了好多個學校,最終也只是勉強上了個職高。七八年了做了不少事,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想幹的事因為文化低別人不要,文化要求不高他又不願幹。這兩年到建築工地,就喜歡幹建築了,於是自覺自願參加成人高考,考上了。現在又在學習,準備考二建,還說後面還要考一建。全是因為要用這些,又覺得自己沒有學到,才主動學習。針對孩子厭煩讀書的問題,我們可以找到孩子感興趣的事,通過讀書找到這方面更深更多的知識,共同討論,一同實踐,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不會的東西可以通過讀書獲得,就會真正懂得讀書的好處,從而熱愛讀書。


凡塵故事


讓他上工地搬磚,鮮血與汗水是最好的老師。人教不如天教,窮養兒子,就是最個道理。我是農民,.我的兒女從小放學放假下地幹活,毛主席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是千真萬確的真理。所以我的兒女把上學當成上天堂。所以拼命讀書。


劉映初成名中心


這個"讀書"是指"閱讀"嗎?其實我家孩子以前也不喜歡閱讀,通過大半年我們共同的努力堅持,現在每晚都自覺睡前閱讀。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經驗分享給你:

1、製造閱讀環境

在家裡客廳擺放一櫃子書,在孩子經常呆的地方放上幾本,象沙發、床頭等。

2、先從孩子喜歡類型的書開始

比如喜歡漫畫,就先讓看漫畫

3、給孩子一個緩衝期

先摸清孩子的興趣是玩什麼,然後告訴他先閱讀一會再玩,或玩一會再閱讀。

4、和孩子一起約定時間

約定好閱讀時間,閱讀完了可以自由活動。

5、選一個孩子最靜的下心的時間段閱讀

只有孩子的心靜下來了,他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書海里。

6、家長要做個好榜樣

有句熱傳的話:一個家庭是臺複印機,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要求孩子閱讀的時候,作為家長也該拿著書讀。

7、堅持

做任何事都是貴在堅持,只要用心堅持,讓閱讀成為習慣,只是時間的問題。

俗話說愛閱讀的人的人生有千萬種,不閱讀的人只活一次。

祝你的孩子早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龍佳一心



“讀書”有兩層含義:一是上學讀書,也就是上學。二是讀課外書籍,也就是閱讀。一個孩子厭煩讀書也包括厭煩上學和厭煩閱讀。


孩子厭煩上學是得了厭煩上學恐懼症,有的孩子厭煩去學校,經常逃學。這樣的孩子,家長要經常與老師溝通,查找孩子厭煩上學的原因,如:是否受到同學的欺負排擠、是否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或者其他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慢慢督促孩子上學。有的孩子雖然天天去學校,但是在課堂上厭煩,不聽講,不完成作業。那麼,老師應及時反饋給家長,與家長一道共同查找孩子不聽講,不完成作業的真正原因。如果是聽不懂,老師應做好課後輔導,家長也要傾其全力輔導孩子學習。如果是聽不進,或者不想學,那麼老師和家長都要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多發現他的優點,用優點來感化和激勵他學習。這是一項長期而收穫漸緩的工作,老師和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厭煩閱讀,這就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教育,一是老師在學校要營造好閱讀環境,如每天安排一節閱讀課,每週進行一次閱讀比賽,在班級裡建立閱讀圖書角,每週評選閱讀之星,全班每個同學都在閱讀比賽,他也會受到感染,想不讀不行。其次是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帶頭閱讀,陪孩子閱讀,跟孩子一起寫作,這樣爸媽都在努力,孩子怎會不去努力呢?


總之,孩子厭煩讀書是一個老大難問題,需要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的全力配合,才能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孩子讀書。



閒言雜碎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最好的書單,在你家的書櫃。
最好的推薦,是你看過的書。
最智慧的陪伴,和孩子一起讀書。
閱讀是讓孩子見世面的最好方法,沒有之一。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尤其對於處在兒童閱讀關鍵期的中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

現實是,閱讀並非人的本能,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必須依賴有效的方法技巧作指導。我作為兒童閱讀指導師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實踐經驗總結了以下十大技巧,分享給廣大父母,拋磚引玉,共同探討開啟孩子的閱讀成長之路。

基本原則

A每個孩子都有閱讀的需求,只是缺乏有效地引導

B每個父母都有能力和義務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當感覺B不成立時,請再回到A尋求答案。

01 環境營造

人都是環境的孩子,閱讀環境的營造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閱讀慾望和專注力。

安靜、明亮、舒適、優雅,一個簡單的書櫃(或書架),一張整潔的書桌,都能讓孩子很快安靜下來,情不自禁的拿本書坐下來。

它可以是安靜的書房,或者房間的一角,乃至床頭邊、沙發上,只要孩子樂意都可以是閱讀的天堂。不要擔心孩子把書散落的到處都是,回頭整理一下就行了,也不要對孩子的姿勢做太多的強制,只要不妨礙視力就好。最關鍵的是做到“淨聲”,不要試圖在孩子閱讀的時候,進行所謂的說教,這對孩子的專注閱讀沒有半點好處。

02 閱讀時間

相對固定的閱讀時間,有利於形成條件反射,強化閱讀習慣的形成。

建議與孩子溝通,共同擬定閱讀時間表,如晚上7:00~8:00,或者早上7:00~7:30等。每天的閱讀時間以不低於半小時為宜,這樣有利於沉浸式閱讀的養成。

因為孩子的時間概念和規劃認知不足,前期可能需要家長提醒孩子提前做準備,閱讀時間開始後可能會坐不住或者讀書時間較短,這些都沒關係,只要保持耐心、每天進步一點,就會發現半個小時很快就會適應。

閱讀時間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假期、旅行、生病等特殊時期,可以適當調整,以不打擊孩子的閱讀意願,保持有持續地閱讀就可以了。

03 書目選擇

孩子喜歡的書,就是你應該備在書架上的書,在自主閱讀習慣養成之前這點非常重要。

雖然國際上有風靡全球的英文閱讀分級體系,但就中文閱讀的特殊性而言業內專家觀點不一,尚未出臺公認科學的方案。加之“崇洋媚外“”“厚古薄今”的推波助瀾、混淆視聽,各類推薦書目漫天飛,很容易誤導家長亦步亦趨、盲目跟風,這一點是不可取的。

兒童正處於語言、文字和想象力最為旺盛的時期,天資稟賦迥異,愛好興趣廣泛、性格特點不同,沒有一本書可以滿足每個孩子的口味,先讓其不厭食,而後才是不挑食。所以,只要不是暴力粗俗,大可以讓孩子拿來讀,並允許其反覆讀,做家長的莫要橫加干涉和指責。

04 親子共讀

這裡講的親子共讀,並非父母讀給孩子聽,而著重指父母要以身示範,和孩子一起讀書,各讀各的。

如果說前面講的“閱讀環境”是指地理營造的硬環境,那麼親子閱讀則是指人文營造的軟環境,兩者同等重要。

一邊孩子在閱讀(學習),一邊父母在玩手機、看電視、娛樂消遣,雙重標準涇渭分明,無疑是在給本就牴觸的心理雪上加霜。智慧型父母應該是放下手機、關上電視,拿本書坐一旁給自己充充電。如果確要用手機學習,建議將自己隔離在孩子閱讀的視線之外,減少干擾。更加值得提倡的做法是“陪讀”,把孩子讀(過)的書自己也拿來快速讀一遍,和TA成為具有共同語言和話題的書友,可謂一舉多得。

05 聽讀啟蒙

聽讀睡前故事是父母進行閱讀啟蒙的一大法寶,尤其對於學齡前兒童是必不可少的。

聽覺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且對聲音的刺激非常敏銳,因此專家將其稱之為第一個閱讀關鍵期。因為來自父母的母語刺激,在閱讀互動的同時,更能增進親子關係。相比聽讀電子產品,父母親力親為則是更高質量的愛的傳遞和陪伴。在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後,掌握了一定的詞彙和理解表達能力,作為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從聽讀到朗誦、自主閱讀進行過渡和引導。

06 角色扮演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童話的夢,而角色扮演無疑是實現這一夢想的絕佳舞臺。

作為富有想象力的兒童而言,通過把書本中或荒誕不經、或離奇古怪的故事融入到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TA喜歡扮演的角色,過一把主人公的奇域之旅,參與性和趣味性將是閱讀帶來的最大獎賞。如果能把家庭成員都調動起來,不僅增進了閱讀的樂趣,還融洽了家庭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07 影視做媒

現在是多媒體時代,很多經典兒童作品都被改編搬上了熒幕,帶孩子看一場這樣的電影、電視,再借此順理成章地引導鼓勵孩子閱讀相應的文學作品,自然就不是什麼難事兒了。

這裡要強調的是,閱讀紙質書相比觀看影視動畫、收聽電子故事書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綜合優勢。前者是自主閱讀、主動思考,具有對語言文字、故事情節的獨立理解和二次創造,後者

則以被動接受、感官刺激為主,很容易限制兒童個性的理解力和想象力。所以,電子媒介可作為工具,而紙質閱讀應當是常態,且不可本末倒置。

08 移花接木

所謂移花接木,指的是藉助現實生活中的人、事或場景,聯想轉移到相關的兒童文學作品上來,以達到引導閱讀興趣的目的。

比如,通過給孩子準備生日禮物,可以聯想到《火鞋與風鞋》;通過狐假虎威的成語,可以聯想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通過語文課本中的神筆馬良,可以聯想到《中華神話故事》;通過魔術魔法,可以聯想到《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等等。

在此,建議家長平時應當多留意或積累相關兒童作品方面的知識,如閱讀相關簡介、書評,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在閱讀中和孩子進行互動交流。

09 耳濡目染

書籍是人類親密的夥伴,耳濡目染的陪伴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閱讀。

我們沒法給孩子買來所有的書,但可以帶TA逛書店、看書展、參加讀書會、去圖書館借書、和小朋友換書,可以出門旅行遊玩時帶本書。也許,孩子不一定每樣都能堅持下來,但多參加些這樣的活動、多留意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有書香相伴的日子也會成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10 正念激勵

如果想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作為父母應當在日常積極關注、覺察當下孩子的閱讀行為。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蹴而就,不要苛責完美、拔苗助長,多采取正面積極、肯定鼓勵的方式進行對話、交流和引導,始終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找到閱讀的樂趣,並抱有持續閱讀的熱情,才是不竭的動力源泉。

閱讀是一輩子的修行,靜待花開,貴在堅持。

任何抱有功利心的閱讀,必將南轅北轍,不會持久。

唯有保持一顆平常心,通過耐心地引導、薰陶和培養,才能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起熱愛閱讀的習慣。當閱讀成為孩子的樂趣和精神盛宴時,你和Ta的人生都將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

鷗爸學堂


有一部電影叫《銀河補習班》家長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怎麼讓孩子想讀書?

首先問一個問題,孩子他讀書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答案肯定是為了自己。


但孩子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麼?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一個通病,喜歡和孩子講大道理,比如你現在不好好讀書以後會很辛苦等等。

只是孩子真的聽進去了麼?答案是否,他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辛苦,他們只知道現在很辛苦。

孩子是活在當下的,他們沒有和大人一樣的社會經歷,不懂得以後的世界,所以跟他們講大道理是無用的,他們還會覺得煩。

很多家長總會把學習這件事情,變成了逼孩子學習,讓本來是他自己的事情,變成了我們大人逼他做一件他不想做的事情一樣。

沒有人會喜歡被逼著,大人都是這樣的,更何況孩子?


那麼要如何做呢?

首先找到孩子的夢想,也就是找到孩子的學習目標,讓孩子為自己而學。

很多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夢想,也會告訴自己的父母,他們的夢想,比如相當科學家,宇航員等等。

但父母最多的反映是,不相信孩子,覺得這是孩子的幻想,不切實際。


但哪個科學家宇航員不是從小培養起來的?你怎麼就知道孩子以後不能成為這樣的人?

那麼家長要做的不是否定孩子的這樣的幻想,而是鼓勵他往這個方向前進。

甚至陪他做這樣的幻想,幻想的以後他真的成為這樣的人,他要做些什麼?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是很開心的,就像我們大人跟別人說著以後的憧憬一樣。

很多孩子會有偉大的夢想,但他們不知道怎麼去做,於是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如何實現他的夢想,那麼第一步自然是先把學習學好了。


舉個例子,這樣家長就更能理解了。

如果把孩子的學習,比作大人的工作。

小孩是被大人逼著學習,而大人是被生活逼著工作。


我們喜歡工作麼?我是不喜歡的,但沒辦法不工作,因為我們被生活所逼。

孩子喜歡學習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是不喜歡的,但他們依舊要上學,因為他們被父母所逼。


我們要怎麼樣才會喜歡工作。讓你心甘情願的工作?那就是得到相對應的報酬,然後買我們想要的東西,買房買車,讓家人過上好的生活。

因為有一個目標要去完成,有一個憧憬要實現,而你的這份工作又能幫您去實現這些東西,你會不會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那麼同理,孩子也需要這樣的目標,也需要這樣的憧憬,讓他們全心全意的去學習。

我們的動力是錢,而孩子的動力是夢想,也就是家長覺得的幻想。


家長可以看《銀河補習班》這部電影,這雖然是電影,但教育的理念是正確的。

現實中最能體現這部電影的,那就是著名鋼琴大師郎朗,有興趣的家長可以百度查找郎朗的成長經歷,就是因為郎朗父親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不斷的支持他,賣房北上幫助他找老師,所以才有了現在的郎郎。

如果沒有這樣的一位父親,那麼也不會有現在的郎郎,因此家長的教育對孩子的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想要孩子自我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找到孩子的夢想,陪他一起幻想著他的憧憬,猶如以後真的會實現一樣,再告訴以及幫助孩子去實現他的夢想,那樣就可以讓孩子做到自我學習了。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推影視


對於一個厭煩讀書的孩子,要讓他喜歡上讀書,這確實是要有點方法才行。

這個就如同平常的人際間的送禮一樣,不能為送禮而送禮,送禮要送到讓別人開心,那麼一是觸動了對方的心理需求,其實是送禮過程中對這個禮物賦予了一定的意義。

對於學習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孩子,你說如果他不學習到社會上能幹什麼呢?學習既然是必須要做的,那麼我們給予學習賦予不同上的人生意義,並且是孩子也認可的,那麼孩子就會轉變厭學的情緒。



要陪同孩子轉變厭學的情緒,這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命課題,孩子在學習的路上,需要父母接納孩子、勇於面對,不拋棄,不放棄,持續堅持!

對於孩子的學習方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幫助孩子。

一、孩子對學習的感受。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就如同我們自己一樣,當我們喜歡一樣事情,就想說如果我們不喜歡這個事情就不想做。



而孩子對於學習,因為他在一個集體的團隊裡學習,從表面上來看來比較厭學,其實這中間肯定是有他喜歡的,除非他確實放棄上學了。

一旦孩子只要選擇願意去上學,那麼這裡邊一定有他喜歡的東西。那麼我們就可以從這裡面去找他喜歡的,多給予鼓勵,讓他找到他心底裡面喜歡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比如說是某某老師以及老師對他的認可,還是喜歡他喜歡這裡面的任何一個點。針對這個點,你要給多給他鼓勵,讓他建立他的自信。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個圓。這個圓裡面有優勢和劣勢,如果優勢放大了,那麼劣勢的面積就相對縮小了。那對於孩子的學習,如果孩子對學習的認可度增加了,那麼他厭學的情緒就會下降。

二、培養一個好的習慣。

對孩子厭學的現狀,可以從孩子喜歡的場景當中去培養一個他的好習慣,然後用這個好的習慣去架構與他學習相關的內容。



三、父母的言傳身教。

要為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首先父母得有一個好習慣來做示範,也可以使父母與孩子共同構建一個共同學習好習慣。

切記:孩子的學習是為他自己學的。而不是為父母學的。未來的路是要他自己走的,父母作為監護人只是說給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要學會貼標籤、撕標籤,再貼標籤。

俗話說你希望得到什麼?那麼就要去鼓勵什麼?

比如說你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然後你天天唸叼他不好好學習。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想的和說的做的不一致。

對孩子的成長,你希望孩子成長是什麼樣子,那你就跟他貼一個什麼樣子的標籤。當他達成了過後,然後再把這個標籤撕掉,重新貼一個更高一步的標籤,就這樣持續堅持與鼓勵孩子的厭學情緒,慢慢就有所調整。

四、周邊環境的支持。

孩子是生活在集體環境當中,除了家庭還有學校,還有社區。俗話說你想要一個孩子認真學習,那麼你就要帶他去到愛學習的環境當中去體驗。因為這孩子的世界,其實模仿性還是蠻強的。

解決孩子厭學情緒的問題,拿一個不恰當的比例來構建一個場景:每年春節大家都要回家,但堵在路上的也常有發生,請問誰願意堵在路上呢?難道堵在路上的都是因為他們腦袋沒開竅找到好辦法躲避擁堵嗎?如何緩解被堵在路上的厭誤情緒。其實這裡面也有個人的認知,以及每個人調節情緒的能力。有的人不想擁堵,就會想辦法提前查路況,提前找高速公路的出口下去休息,或者繼續選擇國道行駛。而有的人就願意堵在這條路上隨著車流量自然消失,因為不想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繞道。但最終的目標都是要安全回家。

總之,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有厭學情緒是非常正常,不是孩子不開竅,或許是孩子遇到了學習的卡點,或暫時還沒有找到更好的學習方式,要多鼓勵孩子去找到自己的優勢,構建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喜歡的方式去學習。

我是提升人力資源價值的踐行者嶽真清,歡迎您的閱讀與關注!


嶽真清


作為家長,試著心平氣和與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視角,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跟隨孩子的思維方式,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難題會迎刃而解。

 一、允許孩子描述、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便是顯而易見、天馬行空的無稽之談,請讓他把話說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大部分的爸媽會習慣性的下判斷:“老師都說了···你還不承認!”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很可能冤枉孩子;即使真的是他的錯,讓孩子有機會說話,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理解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孩子可以冷靜思考的時候再表達我們的意見也不遲。        二、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設想各種解決辦法及其帶來的結果,家長不做批評或判斷。   在這個階段,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的遊戲,想各種點子:合理的、不合理的、可行的、不切實際的、幼稚的,你會很訝異的發現,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都清楚的知道是自己錯了,只是在狡辯而已。 

三、讓孩子做出最合理、最明智的選擇,並且尊重孩子的決定。  即使孩子的抉擇不是家長期望的結果, 家長也一定要言而有信,只有不偏離正常的軌道,就支持她/他。不能先徵詢他的決定,而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會信任你,也不會將自己的思想暴漏出來。

四、跟老師充分溝通,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迎接他的迴歸,並且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1、確定孩子厭學是否存在“偏科”的現象。     2、降低老師對孩子的期望值。每一個厭學的孩子都會說有個討厭的老師,給他們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五、做個讓孩子自豪的家長,做出表率、做個榜樣。   

1、在日常言行中對於學習的理念一定是積極的。   

2、家長也要堅持讀書、工作生活態度樂觀積極請不要責怪他,給他撐起一片天空:他的轉變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學校、家長和他自己;給他一點時間,經過無數挫折後,他會回報你不一樣的驚喜。




這個照片裡的人是智障


一個孩子愛不愛讀書,是與他(她)所處的環境有直接關係的。我們常說某人出生在“書香世家”“官宦門第”“軍人之家”,實際上就是講的成長環境。什麼環境下會出生什麼樣的人。古人不是還有一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麼?現代也有一句電影臺詞:“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賊的兒子永遠是賊。”我們都知道,這些話不完全正確,但有一點是對的:環境造就了一個人的志趣和思維方式,也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如果你們的孩子厭煩讀書,那就要找找自己家裡有沒有“書根”了,自己家裡天天在擺麻將桌,k歌,或者又打又鬧,哭天喊地,那就別指望孩子靜心讀書。

如果真想讓孩子讀書,那就種下“書根”吧!從此刻起,營造一個讀書氛圍,作為孩子的父母,自己也讀書,哪怕是裝作讀書也好,當孩子在讀書寫字時,請關閉電視📺,停止麻將,停止k歌,停止划拳,堅持21天,你會發現,孩子已經有了變化。

我們還要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每天大聲的讀30分鐘,哪怕不願意,哪怕讀的不好,並適時給予表揚,堅持不懈。

用現代科技手段讀書,會提高孩子讀書的興趣。比如網上閱讀電子書,看電影,電視劇,手機版也行,並適時情節講解,提問,母子,父女競賽等。

最後,引導孩子多交愛讀書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讓孩子們在你家裡展開閱讀比賽,作文比賽,書法比賽……時間久了,你家不就有“書根”了嗎?就看你願不願意營造這樣的氛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