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三峡大坝

游人的眼里,巨坝横江是一道风景。

水电人心中,物质大坝是一座丰碑。

一一题记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一)

山青,水秀,天蓝;水阔,波平,浪静。

三峡大坝蓄水至175米高程,河湖巨变,高山峡谷急流奔涌的河流状态,演化成波平浪静的“高峡平湖”。三峡工程雄浑的建设交响曲完美落幕之后,一个崭新的长江时代已经来临。

仿佛命中注定,我与江河有缘。干了10余年火电后投身水电,我将大半辈子都撂在了长江干流上的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耳濡目染,感悟水电人生就是这样一句话:与水为伴,逐水兴利,人水和谐。

与水为伴,乃水电人之天命。海河、滦河、淮河、松花江、黄河、长江……光阴荏苒,新时代几十年治水实践令我感叹:非逢盛世,中国人治水焉有大作为。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上世纪70年代兴建的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

逐水兴利,乃水电人之志向。新中国的水电事业蓬勃发展,世人有口皆碑。新安江、丹江口、葛洲坝、二滩、三峡、向家坝、溪洛渡……—条条江河开发,一座座电站兴建,莫不凝聚着中国水电人的智慧汗水和壮志豪情。

人水和谐,乃水电人之向往。开发清洁能源,水电人践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之理念,成效斐然。有此理念,无论在葛洲坝、三峡或金沙江流域工作生活的我们,都会感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因为,江河是有生命的,流淌与脉动,是龙之舞,水之韵,涛之歌;

因为,钢筋与混凝土组合,也是有生命的,大坝矗立是一种姿态,电机旋转也是一种姿态,她能虔诚守望,也会热诚歌吟。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葛洲坝电站第一台机组安装

兴建葛洲坝,遭遇“三边政策”困扰,从初始的10万民工“战天斗地”,到被迫停工乃至中途“重新设计”、复工、大江截流、机组安装、船闸通航……水电人风雨18载,艰难与困苦谁与评说,智慧和汗水谁与测算?!

建设大三峡,凭“业主负责任”掌控,从庄严开工、大江截流、明渠截流、左右岸机组安装、五级船闸通航……桩桩件件,17年鏖战三斗坪,水电人宵衣旰食,在中堡岛修筑的是世界一流的物质大坝,于心中竖起的则是一座振兴中华的民族丰碑。

激情与豪迈,三峡是典藏岁月抚慰辛劳的鸿篇巨制、英雄史诗。

温馨与细腻,三峡是读山品水时的个体生命体验、群体个性张扬。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葛洲坝二江27孔泄洪闸

(二)

追今抚昔,无论是人文古迹还是地理风貌, 三峡留给我们无尽的念想——

神奇三峡,两岸连山,重峦叠嶂:西陵峡迂回曲折、险象环生;巫峡姿态秀丽、妩媚动人;瞿塘峡悬岩壁立、雄伟险峻。

三峡两岸,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更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游人至此,仿佛置身诗林画廊,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人们读三峡,以往不外两种方式:要么自宜昌乘船入峡,溯江而上,缓缓抵达奉节;要么,从奉节登舟闯入夔门,飞流直下后抛锚宜昌。前者是悠哉游哉,慢读细品;后者是“一目十行”,大嚼大咽。两种读法两种韵味,非亲临其境者莫能评说。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葛洲坝大江电厂机组大厅

“纵有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三峡之美,在于雄、险、奇、幽四个字。这里,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三峡之丑,却也尽在雄、险、奇、幽 之中:洪荒频繁、水患无穷。因此,读三峡:达官贵人只用筷子;才子佳人用笔和歌声;峡江两岸的人民则是用的纤绳……

往日里乘船入峡,逆水自宜昌西进,启锚时间绝大多数都是午夜。自重庆顺流东下,轮船亦多在万州港抛锚,少则停伯两小时,多则等上四、五小时,非至后半夜或凌晨概不启锚下行。

——这是为什么?

答曰:“千古三峡不夜航”。四百里三峡峡深谷幽,重峦叠嶂,江流湍急,轮船白天出入其间,七弯八拐,左冲右突,驾长们眉关紧锁,夜间哪敢擅闯禁区?白帝城下,白盐山与赤甲山双峰欲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夔门创造奇迹,把一个雄字镶嵌在峰峦之间,令游人望峡兴叹,更把一个险字,溶入峡江泡漩,印在船长的脑海。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拉扯岁月:昔日三峡纤夫

峡江的历史,是两岸绝壁纤夫爬行的猫道上纤痕勒出的辛酸,是山民与船夫血泪凝固的页码。“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夔门口白帝城下的锁江铁柱,被战乱的峰火烧断,镇江巨礁“滟澦堆”亦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被炸除,但夔门雄性未改,瞿塘峡泡漩依旧,峡江险仍然被过往船只的驾长视为畏途,始终未敢夜闯禁区。位于西陵峡内的著名险滩崆岭滩和新滩,同样令船家闻风丧胆。“对我来”巨礁和剪刀水曾使十八世纪的冒险洋轮葬身于此,新滩天险历史上曾多次导致峡江断航数十年。

多年后,葛洲坝水库涨潮,三峡区间数十座暗礁险滩深埋水底,顿使峡江船长喜上眉梢,三千吨轮船和万吨级船队,梦似地争相在峡江遨游了。

当然,夜航瞿塘仍是梦。

真正邂逅这样的梦,是登上2003年后的三峡航船。斯时三峡已是“平湖”。“湖”面上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两岸青山倒映在湖水里,汽垫船箭似地往来穿梭,令人心旷神怡。左顾右盼,新滩高耸的危崖矮了,崆岭湍急的水流缓了,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仿佛被磨纯了,收敛了剑气和嚣张。

哦,天险夔门的门,由窄变宽,白盐山与赤甲山依旧双峰壁立,但雄性脱尽,显得温文尔雅了。昔日里苦于攀登的白帝庙,数百级台阶尽埋水中,白帝城竟成了名副其实的“岛”……

就航运而言,我们从汽笛的欢声笑语里便可感受到时代的进步。而对于船员,对于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的峡江山民,则难免惆怅和叹息:就象竞技场上少了对手,无须付出辛劳便是赢家,赢得无滋无味,赢家会高兴么?

自然的三峡,被誉为“鬼斧神工”。那么作为非自然的一面——我们人类呢?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在三峡险恶的环境里是如何生存和繁衍的呢?

倚江而立的一座座古老城镇,把答案写在两岸的边坡或者“坪”上。无论三斗坪、茅坪,还是秭归、巴东、忠县、万县、云阳……老态龙钟的小城,在历史的风雨中步履艰难地苟延残喘,以“吊脚楼”和拥挤不堪的小胡同,向游人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新滩古镇

从各个城市的旧貌来看,三峡里古老的繁华并非不曾有过。但毕竟方圆面积过于窄小了,即使不以现代的眼光来衡量,它们一个个都没有发展的前途。“大溪文化”曾经是我国考古学家的骄傲所在。然而光阴荏苒,“大溪”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位于长江支流的大宁河大昌古镇,曾经也是古时三峡极度繁华之所在,如今呢,残存的雕龙画栋一条街也是破烂不堪,向我们讲述骄傲和自豪的,只有沿街被人们踏得光溜溜的条石;大宁河宁厂古镇“七里半条街”,虽也记载着“川盐”的历史,然而大宁河沿岸数千个栈道石孔,塞满了山民和盐工们辛酸而悲伤的故事……最为奇特且最令人触目惊心的物证,要数峡江两岸悬崖绝壁上被纤绳烙下的深深的印记了。古时峡江,在纯粹人力手段出入三峡天险的过往船只,其命运可想而知。要知道,著名的“川江号子”是被山民和船夫用泪水和汗水搅拌,嵌在山崖的岩缝里,用纤绳勒出来的啊!

古老三峡,造就了峡江古镇和古镇文明。古老而丑陋的峡江小城,却造就了顶天立地的峡江人。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宏伟的三峡大坝

(三)

把大坝视作风景,走马观花式游览,她只是一种存在;将大坝看成艺术品、抑或是一种美的表达,她亦不过是一尊立体形象。倘若将大坝置于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社会舞台,把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水利电力工业农业等方方面面的“灯光”在三峡“聚焦”,那么,三峡大坝便是一出演不完的戏、写不完的书、唱不完的歌!

“为我中华,志建三峡。”已然运行11年的三峡水利枢纽,防洪、发电、航行三大效益凸显一一

洪汛时节:长江中游的荆江大堤,再不见“万人挑土”,再不用“严防死守”;武汉“龙王庙”两江汇流险段,已然变成市民纳凉休闲的美丽江滩公园。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三峡左岸电站

三峡船闸:近年平均货运量突破7000万吨,使沪渝运输之“黄金水道”名副其实。

三峡电站 :水能化电能,毎年向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地城乡,输送1000亿千瓦时不竭清洁能源。

哦,“高峡出平湖”,升高的岂止是水位!

百万大移民——三峡库区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家园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

掬一把故乡土,盛一瓶故乡水,背一株故乡树……无论是就地后靠,还是异地搬迁,广大农村移民“舍小家,为国家”的故土情怀奉献壮举,感人至深。

老城居民在失却中盘点生活,乐滋滋地感叹着新城的美丽和新居的温馨。

旧城的消逝,迎来了无数个靓丽新城的诞生。对库区人民而言,这确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筑学专家称,就城建而言,这新老过渡,一跃跨过了半个世纪!

满脸喜色,是难以用金钱买到的。

整洁、宽敞、舒适的移民新村,在库区绝非凤毛麟角。置身全新的环境,农民兄弟在心中盘点未来,对新生活充满自信。

三峡工程建设,让移民告别故土,也让移民告别了封闭、贫困和落后,这是三峡工程给予广大移民最好的馈赠。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

(四)

“大坝与我是情人,我为大坝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社会上流传的这首顺口溜,堪称中国水电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水电人与江河为伴,工作是一种寂寞,也是一份美丽。

水电人和大坝相处,传代是一种状态,亦是一种福份。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2003:三峡船闸试航

宏伟的三峡大坝在眼帘耸立,圆梦者如我辈之水电作家,积淀于心中的除却亲历建设全过程的那种自豪,更多的则是对于江河对于大坝对于水电人情怀的那份“感动”。

命运让我吃上了“水电饭”,成了水电人。水电之于我,使命便是:诚实写作,温情表达。

何谓诚实写作?

生活中的真善美,社会上的假丑恶,每一个成年人都能分辨,无须多言。问题是,学识和素养的差异,导致我们看物观景的“测量深度”和“测量高度”大相迳庭。正所谓:一百个三峡往来看客,便有一百种三峡。

诚实写作,要求你观察要准,看事物要透,在去伪存真上多思索,在立意上求雅,境界上求美。有了一颗诚心,攒了一份感动,你拿起笔来写冰冷的铁塔、潮湿的涵洞、凝固的钢筋混凝土,都会写出绵绵情意。这是什么?是诗歌、散文、报告加文学了。于是,在这份“感动”下我有了《梦里长江》、《万里长江第一坝》、《石壁立西江》、《我的名字叫溪洛渡》……

温情表达,是潺潺流水,是温泉井喷,它所蕴含的是你情感的脉动,溢出纸面时呈现色彩,并且富于变化。由是,它应当具备一种功效:养眼。

温情表达,是个性张扬,文采斐然。你的秉性,你的喜怒哀乐,你的肉体精神都被这魔方似的汉字包裹,被读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啦。要当心,汉字几千个,组合排列成行成句,你不用心,不虔诚,无善意与温情,它一翻脸,就成了一堆垃圾。

但愿,我书写镶嵌在河流上的这份“感动”,不被你认作是一种“污染”。


情怀:当水电人是一种福份,写水电开发是一份荣幸

1997:孬张在三峡大江截流现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