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1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6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3個生字。

2.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並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蘊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能用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絕句》

一、談話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有很多有名的古詩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比如《春曉》《詠柳》《鳥鳴澗》等,在你們的印象中,春天的景象是怎麼樣的呢?(生自由發言)

2.我國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是有“詩仙”美稱的李白;另一位是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絕句》。(板書課題)

3.瞭解什麼是絕句。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1.自讀古詩,圈畫生字詞,將不認識的字詞圈畫出來並結合工具書學習生字。

2.大聲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同桌互相正音。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3.課件出示“遲日”“泥融”“鴛鴦”等詞語,並正音。

4.教師範讀。指導學生練讀,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5.結合課文插圖教讀生字並組詞。

6.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三、瞭解詩意,想象春景

1.自讀古詩,看看詩中寫了哪些景物並展開想象。

(日、江山、春風、花草、泥、燕子、沙、鴛鴦。)

2.詩中不僅有美好的春色,還有氣味呢。遲日江山( ),春風花草( )。

3.美麗的春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們。泥融飛( ),沙暖睡( )。

4.詩句中小燕子在做什麼?為什麼飛來飛去?詩句中一對鴛鴦為什麼睡得這麼香甜?這一飛一睡,一動一靜,讓這個春天充滿生機而又自然和諧。

5.結合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四、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默寫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惠崇春江晚景》

一、出示課題,解題

1.簡介惠崇。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畫家,善於畫鵝、鴨等小動物。

2.簡介詩人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課件出示惠崇畫的《春江晚景圖》)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惠崇《春江晚景》

3.“惠崇春江晚景”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

惠崇畫了一幅畫叫《春江晚景》,蘇軾在畫上題了一首詩,叫《惠崇春江晚景》。

二、初讀古詩,識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古詩,勾畫不理解的字、詞,把古詩讀通順。

2.圈出生字,自讀,與同桌讀。

3.抽生認讀生字,正音。給生字組詞。

4.課件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結構,並想一想自己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重點指導:“惠”“崇”“短”。

三、再讀古詩,瞭解詩意

1.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春江晚景這幅畫描寫的是哪個季節?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到春天的足跡嗎?

(桃花,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裡鑽出來。)

3.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理解“蔞蒿“蘆芽”“河豚”“陰”的意思。

4.詩中哪幾句是寫景?(前三句),哪句是寫詩人的想象?(第四句)

5.指導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6.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四、指導學生背誦這首詩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三衢道中》

一、複習引入

1.背誦前兩首詩。

2.默寫《絕句》。

二、學習《三衢道中》

1.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課題,讀準“衢”的讀音。解釋課題(三衢山的道路上)

2.作者曾幾,“曾”是多音字,這裡讀“zēng”。

3.教師範讀古詩,學生認真傾聽,注意停頓和字的讀音。

4.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生字。

5.採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給生字口頭組詞。

6.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重點指導:“溪” “減”。

7.齊讀古詩,思考:詩人是什麼季節遊三衢山的?從哪裡可以看出?(抽生回答)

8.“小溪泛盡卻山行”,說說這句話寫了什麼?

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僅表明作者的行程,還透露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9.沿途詩人都看到了些什麼?哪句詩是寫作者的沿途所見?(綠蔭、黃鸝)

10.此時詩人的心情是由失望到驚喜的,指導學生讀出詩人心情的變化。

1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1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三、總結拓展

1.抽背,齊背這三首詩。

2.課件出示春景圖片,讓學生欣賞。

3.仔細觀察你周圍的環境,看看春天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

4.課外閱讀有關春天的古詩或文章。

2燕子

教學目標

1. 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詞語。

2.認識多音字“散”和“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1—3自然段。

4.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5.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細緻的觀察和精準的表達,積累好詞佳句。

2.學會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準備:課件,有關春天的成語和燕子的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春天,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你們眼中的燕子是什麼樣兒的?小燕子有哪些特點呢?(課件出示燕子圖片)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燕子

(燕子是一種候鳥,體小,翅膀尖而長,尾巴分開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簷下用泥築巢居住,對農作物有幫助,是益鳥。她總和春天一同來臨。)

2.燕子是一種美麗可愛的小鳥,它常在田野裡、在小河邊、在村子裡飛翔,打扮著春天,給春天帶來勃勃生機。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燕子》這篇文章。

3.板書課題。“燕”是個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頭,“口” 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書寫時各部分要緊湊。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語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中有哪些景物,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圖中的景物描述出來。

2.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出生字詞語和四字詞語,多讀幾遍。

3.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抽生認讀,正音。

(1)“似的”的“似”讀shì,翹舌音, “橫掠”的“掠”讀lüè。

(2)認識多音字 “散”和“杆”。

“幾支木杆”讀“ɡān”,旗杆、電杆,它還有一個音念“ɡǎn”,槍桿、筆桿。

“閒散”的“散”讀“sǎn”,散文、鬆散;另一個讀音是“sàn”,解散,散步。

4.給生字口頭組詞。

5.認真觀察生字結構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識記生字。

6.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湊—奏 拂—佛 掠—驚 偶—遇 爾—你 倦—圈 痕—很

7.採用多種方式反覆朗讀課文,讀出你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感悟燕子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

8.指導學生書寫生字。重點指導:“湊”“拂”“聚。

三、課堂小練習(讀一讀,記一記,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剪刀似的尾巴 伶俐可愛的小燕子

光彩奪目的圖畫 曠亮無比的天空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學習觀察方法

1.範讀課文,讓學生邊聽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美景。

2.抽生分段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1)寫燕子的外形。 (2)寫燕子從南方趕來。 (3)寫燕子的飛行狀態。

(4)寫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電線上,譜成春天的讚歌。

3.圖文對照,說說作者的寫作順序以及觀察的重點。

(作者是按由近到遠的順序觀察。先寫近處看到的燕子,再寫由近處看到的燕子的各種飛行的姿態,最後寫從遠處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觀察重點是燕子。)

4.結合學生讀課文之前的看圖情況,鼓勵學生將學習到的由近及遠的觀察方法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

二、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外形美。

(1)抽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出示填空題。

一身( )的羽毛,一對(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 )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2)這段話寫出了燕子的外形,都寫了它的哪些部位?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寫了羽毛、翅膀和尾巴。按整體到部分的順序來寫。)

(3)“烏黑髮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湊成了”這些詞說明了什麼?

(突出了燕子活潑機靈的特點。)

(4)你從文中體會到了什麼?(小燕子很可愛。)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春之美。

(1)畫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點的一個詞。(光彩奪目)

(2)作者通過對哪些景物的描寫來突出這一特點?

(細雨、微風、柳絲、草、葉、花、燕子。)

(3)想象“趕集似的聚攏來”的景象。

(“聚攏”是聚集的意思,這裡用擬人的寫法,寫出了生動活潑的春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三、四自然段,感受飛行美。

(1)燕子的飛行有什麼特點?(飛得快,飛得輕,心情歡快。)

(2)抽生朗讀,細細體會。

4.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停歇美。

(1)自讀第五自然段,畫出你認為好的句子或詞語。(抽生彙報)

(2)為什麼要說“幾痕細線”而不說“幾根細線”?

(“幾痕”寫出了遠遠望去電線若有若無的樣子。)

三、指導學生背誦課文1—3自然段

四、總結拓展

1.課文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的春天景色,讚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歡欣之情。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更有生趣;燕子因為有了春天的襯托,又顯得更矯健。

2.小練筆:仿照《燕子》中的寫作特點,運用擬人或者比喻的手法,動靜結合,寫一寫你平時觀察到的燕子或其它小動物。

3荷花

教學目標

1.認識蓬、脹、翩等5個生字,學寫瓣、露、蓬等9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4自然段,積累優美語句。

3.學習作者觀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樣把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讀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3.感受荷花美麗的姿態,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培養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教學難點

1.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

2.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感受荷花的靜態美。

教學準備:課件,有關荷花的圖片和資料,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荷花圖片,感受荷花的美麗。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荷 花

師:生活中你見到的荷花是什麼樣的?欣賞圖片,談感受。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荷花的詩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師: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讚美荷花的詩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純潔的象徵。今天,讓我們跟著葉聖陶爺爺一起去公園看荷花!

4.板書課題。指導“荷”字書寫。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默讀課文,圈出生字詞語,和同桌一起互相讀一讀,正音。

3.課件出示詞語(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

蓮蓬 衣裳 蜻蜓 花骨朵兒 破裂 姿勢 挨挨擠擠

飽脹 彷彿 舞蹈 花瓣兒 停止 隨風飄動 翩翩起舞

(1)指導讀音:

“花骨朵兒”中的“骨”是多音字,這裡讀gū ,另一個讀音是gǔ,骨頭。

“挨挨擠擠”中的“挨”是多音字,這裡讀āi,另一個讀音是ái,捱打。

“彷彿”的“佛”是多音字,這裡讀fú,另一個讀音是fó,佛像,大佛。

“蓮蓬”“衣裳”中的“蓬”“裳”在詞語中讀輕聲。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蹈、佛”“蓬”“ 瓣”。

“蹈”的第十五筆是橫折,“佛”的第四筆是橫,“蓬”是上下結構。

(3)形近字比較:瓣—辨—辯—辮 (“ 瓣”字中間是個西瓜的“瓜”字。

(4)理解詞語:翩翩起舞 挨挨擠擠 飽脹 破裂

4.小練習:照樣子,寫詞語。

例:挨挨擠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翩翩起舞 _____ __ ____ ___ ____ ___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瀏覽課文,想一想每段寫了什麼內容?

(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想象情景—回到現實)

3.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在旁邊寫下讀書體會,再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抽生認讀。

2.聽寫詞語。

3.齊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瀏覽課文1-3自然段,分別畫出描寫荷葉和荷花的句子。

1.“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想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以及我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荷花

用“一……就……”說一句話。

2.出示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1)荷葉有哪些特點?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抽生回答)

(a.多、茂盛:“挨挨擠擠”;b.綠:“碧綠”;c.大、圓:“又大又圓”)

(2)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把荷葉比作大圓盤)

3.理解“冒”的意思。想一想“冒”字可以換成別的什麼字?你覺得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

(長、鑽、伸、露、探、衝)

(使勁地、急切地、筆直地、高高地、爭先恐後地、生機勃勃地、精神抖擻地……)

一個“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寫活了,而且使白荷花變得更美了。

4.描寫了幾種姿態的荷花?(三種:半開、全開、未開)你最喜歡哪一種?

5.想象:還有哪些姿勢的荷花?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呢?(排比)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描述一下。

6. 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畫”?“畫家”指的是誰?

(二)學習第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段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裡的一朵荷花,此時心裡會想些什麼呢?

3.如果你也變成了荷花,還有哪些小動物來告訴你什麼?

4.“我”怎麼會忘記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

(四)熟讀並背誦第2—4自然段。

三、總結拓展

1.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荷花的?

(作者從荷花的香味、姿態、顏色等方面生動地寫出了荷花的美

2.積累本課你覺得優美生動的語句。

3.課外收集描寫荷花的詩句及文章。

4.小練筆:第2自然段寫出了荷花不同的樣子,仿照著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

4*昆蟲備忘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幾種昆蟲的特點,培養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份昆蟲備忘錄。

4.具有對昆蟲進行探究的慾望,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瞭解幾種昆蟲的特點。

教學難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一份昆蟲備忘錄。

教學準備:昆蟲資料 ,課件等。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在生活中你們見過那些昆蟲?是什麼樣兒的?有什麼特點呢?

2.生自由發言,各小組交流,選代表全班交流。

3.播放視頻,觀看後交流自己最喜歡哪一種昆蟲,並說明原因。

4.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昆蟲,它們有什麼樣的習性呢?讓我們走進文本中去了解一下這些昆蟲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感知大意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畫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備忘錄 凡是 距離 款款 黑綢 膜翅 瞎點 益蟲 大約 螞蚱 黑斑

3.識記生字。

(1)熟字加偏旁:

“日+比=昆”“巨+⻊=距” “周+糹=綢” “莫+月=膜”“害+目=瞎”。

(2)熟字比較:綠一錄 風一凡 藥一約 斑一班

4.認讀生字詞。

5.理解詞語意思。

(1)複眼:複眼是一種由不定數量的小眼組成的視覺器官,主要在昆蟲及甲殼類等節肢動物的身上出現,同樣結構的器官亦有在雙殼綱身上出現。

(2)琢磨:思索、考慮。

(3)款款:本文指慢慢地。

(4)嚴絲合縫:縫隙嚴密閉合。

(5)備忘錄:任何一種能夠幫助記憶,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或語音資料。

6.把生字新詞放回課文再讀並檢查朗讀情況。

7.找出文中重點語句瞭解昆蟲的特點。

(1)“凡是有複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蟲有複眼?複眼有什麼作用?(蜻蜓、蒼蠅;視覺靈敏)

(2)“瓢蟲,硃紅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顏色鮮豔的小圓點,特別漂亮。”

a.這裡抓住瓢蟲的什麼來寫的?(顏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圓點)

b.通過瓢蟲的描寫片段,你還知道哪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獨角仙,在甲蟲裡可能算是最大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它的甲殼多為深色,挺硬的,頭部尖端有一隻犀牛一樣的角。”

a.從上文中,你知道了什麼?(獨角仙 個頭大 甲殼硬)

b.除此之外還寫了獨角仙的什麼特點?(力氣大)找出表現獨角仙力氣大的句子。

(4)“掛大扁兒”是哪裡人對什麼的稱呼?(河北人,尖頭綠螞蚱)

(5)認識多音字“螞”。(分別注音組詞)

(6)你喜歡螞蚱嗎?介紹螞蚱時,一共介紹了幾種螞蚱?各有什麼特點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兩種螞蚱:尖頭綠螞蚱和土螞蚱。都是從外形和動作來敘述的。)

(7)你認為哪些地方寫得很有趣?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寫出土螞蚱的口水非常噁心。)

8.向大家介紹自己捉或玩螞蚱的趣事。

9.你最喜歡哪種昆蟲?畫出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同桌交流為什麼喜歡這個昆蟲?

(從樣子、特點、習性等方面介紹)

10.抽生分段朗讀課文,回顧課文內容,思考回答:

(1)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

(2)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昆蟲?(課件出示)每種昆蟲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蜻蜓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花大姐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獨角仙

統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1—4課)實用教案

螞蚱

三、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內容。

昆蟲名稱 別 名 顯著特徵

瓢蟲 花大姐 硬翅上有黑色小圓點,並且有定數

獨角仙

螞蚱

蜻蜓

……

四、總結拓展

1.課文整體梳理。

本文我們認識了長著一對複眼的( ),視覺非常靈敏;頭上長著一隻犀牛一樣的角的( ),力氣很大;硃紅色的硬翅上有小圓點的( ),是益蟲;還有你一捉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的( )。

2.讀了課文,你還想了解些什麼?

3.選擇其中一種昆蟲,發揮想象,以小昆蟲的身份,向大家進行自我介紹。

4.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一份“昆蟲備忘錄”。

(1)表格式

(2)圖片文字說明式

(3)文字記錄式

例:瓢蟲又名花大姐,膜翅是黑色的,硬翅是硃紅色的,並且上面有小圓點,有吃蚜蟲的益蟲,也有吃馬鈴薯葉的害蟲。

5.收集昆蟲謎語:

小飛賊水裡生,幹壞事狠又兇,偷偷摸摸吸人血,還要嗡嗡叫幾聲。—— 蚊子

頭戴紅纓帽,身穿綠羅袍, 背上生雙翅,愛髒腿長毛。——蒼蠅

有個小姑娘,身穿黃衣裳,你要欺侮它,它就扎一槍。——馬蜂

身體半球形,背上七顆星,棉花喜愛它,捕蟲最著名。——七星瓢蟲

身穿綠衣裳,家住百花莊,通宵織細布,人人喊它娘。——紡織娘

6.推薦課外讀物:

(1)楊紅珍的《走近大自然》之《探秘昆蟲世界》。

(2)法布爾的《螳螂》,布豐的《松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