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鹏 鸣

锡伯族是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的鲜卑和近代的满族有一定的关系。锡伯族属东海女真锡伯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清政府为在新疆伊犁一带驻防,增强大西北的防务,抽调锡伯族官兵及其家眷3000多人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队伍啊!3000多人,一个民族,男女老少,扶老携幼,锅碗瓢盆,能带的都带上。大家都知道,这是从富饶的盛京,行程一万多里地,到一个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情况的地方去安家生存。西行队伍中,有的骑马,有的骑骆驼。妇女老幼虽然坐着木轮牛车,但是免不了颠簸之苦;而兵丁们只能靠两条腿长途跋涉,更是苦不堪言。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西北大戈壁行进。途中,他们历经风霜雨雪,走过浩瀚的大漠,穿越严酷的戈壁,风餐露宿,迎着朝霞,伴着落日,启明星指引道路,北斗星辨别方向。每到一地,顾不得人困马乏,就忙着饮牲口,野外宿营,搭灶做饭,挤奶子,喂孩子。有些人在途中就失去了生命。可喜的是,一路上,这支队伍还生下了300个孩子!经过1年零5个月的艰苦跋涉,行程一万余里,他们终于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这次行动名为“西迁”,实在是一次伟大的“西征”!

2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伊犁的锡伯族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西迁节”是新疆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传统节日。

西迁的锡伯人先到达伊犁的芦草沟,不久被当时的伊犁将军安置在伊犁河南岸,也就是现在的察布查尔县。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始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嘉庆七年(1802),锡伯族西迁到伊犁以后的第37年,农历十月,在锡伯总管图伯特的带领下,关系到锡伯人生存的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用了6年时间,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达200余里的大渠。察布查尔大渠一经建成,锡伯人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以后又逐年增多。这时,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几个牛录,也先后迁至察布查尔大渠南北两岸,修筑城堡定居下来。从此,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欣欣向荣的景象。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200多年来,伊犁的锡伯族人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屯垦戍边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一边生产,一边驻守卡伦,保卫边疆。一遇到战事,锡伯族人总是派出自己最优秀的战士出征。

例如,19世纪20年代,流亡在浩罕的张格尔,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支持下,广结党羽,大举进犯新疆南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刹那间,本来安定的南疆又战火四起,硝烟弥漫。喀什噶尔、英吉沙、叶尔羌、和田四城相继失陷。道光六年(1826),额尔古伦作为锡伯营总管,率锡伯官兵共800人驰援固守的清军,与张格尔的数万大军展开了激战。锡伯官兵平时十分重视军事训练,骑射行军,技艺娴熟,加上他们骁勇善战,与清军并肩战斗,将张格尔叛军打退100余里,大获全胜。额尔古伦又乘胜追击,在喀尔铁盖山活捉了张格尔,使叛兵群龙无首,叛乱得以平息。第二年,清军收复了喀什噶尔城。额尔古伦又率军激战,攻下英吉沙等其余3城,南疆又恢复了安定。道光帝得知此信大喜,下令将有功将士40人一律赐给封号并绘像紫光阁,以示表彰忠勇。道光帝还召见了额尔古伦,授予他头品顶戴,赐“果勒明阿巴图鲁”爵号。

再例如,1867年,锡伯将士与分裂祖国的苏丹汗国大战,7000人战死。当时伊犁锡伯族的总人口由20000余人骤减为13000余人,这是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啊!200多年来,锡伯官兵在保卫祖国边疆,维护边疆稳定、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锡伯族从我国的东北迁到大西北,完全处于一个陌生而又全新的生存环境之中,保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刚开始,西迁锡伯族的教育多为私塾教育,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人很少,而且教学内容也仅限满文和骑射。后来,色布喜贤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色布喜贤从小学习刻苦,博览群书,文武双全,曾在锡伯营中任文书和翻译,后来升任索伦总管。

光绪八年(1882),清军收复伊犁,将军金顺给位于伊犁的各部落、各营官兵补发了一笔资助款。身为索伦总管的色布喜贤面对这笔数额不小的经费,决定办造福于民、造福于子孙的大事业。他亲自张罗,在锡伯营8个牛录相继创办了公办学校,并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丰富教学内容。这是西迁锡伯族学校义务教育的开始。色布喜贤十分注重汉语教育,为培养锡汉兼通的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各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各民族互学语言已刻不容缓。色布喜贤深谋远虑,提出发展双语教育的构想,从选编教材到聘用教师都贯彻这一原则。学校一方面聘请汉族教习,另一方面选派德才兼备的学生到惠远城学习汉语言,教授内容有《诗经》《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色布喜贤要求各民族师生以礼相待,以诚相处,做到互帮互学互尊互爱,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他还特别提倡热爱祖国、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热爱劳动肯于吃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风尚。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色布喜贤还十分重视女童教育,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专门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招收锡伯族女童上学念书,从此,结束了锡伯女童不上学堂的历史。光绪年间,在色布喜贤的建议下,国家出资选派锡伯族学生留学俄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兼通俄文的翻译人才。在色布喜贤先进思想的影响下,锡伯族中形成了学习多种语言的教育传统;锡伯各牛录相继成立“兴学会”,积极倡导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创办油印的锡伯族文化刊物,介绍先进思想,传播进步文化艺术。锡伯人一般都会说几种语言,除了锡伯语,还会说维语、哈萨克语、汉语。他们不少人还能认古满文,在故宫翻译、整理满文老档案的,有几个就是从察布查尔调去的。

锡伯族除了隆重庆祝“西迁节”以外,还有“抹黑节”。“抹黑节”是锡伯族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寻找抹黑的对象,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先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点,以示尊敬。

察布查尔一带锡伯族经营农业,以种水稻为主,牧业也比较发达,还有许多青年从事商业和手工业。锡伯族以米、面等为主食。面食有发面饼、死面饼、锅盔、馒头、面条、拉面等,馅食有包子、饺子、菜合子、肉馅饼等,米食有大米干饭、抓饭、米稀饭。发拉哈喀分(发面饼)是每天都离不开的日常主食。锡伯人也食用奶茶、酥油、牛羊肉等,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家家户户都养猪、鸡、鸭、牛、马、羊,肉食自给自足。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在吃猪肉方面,有一个特殊的方法。宰猪时,将清炖的猪肉、杂碎都切成碎块或碎片,与灌肠煮熟的猪血拌在一起,同时调以佐料、蒜泥、葱花、盐等,其味道鲜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腻。这种吃法称作“猪血拌肉”。

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叫哈吐浑索吉,也称花花菜。它是用韭菜、红青辣椒与芹菜、黄萝卜、包心菜做成。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有那么一小碟各种蔬菜色调俱全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人煮面酱做“米顺”盛入瓦缸中,用于做菜调味,或用黄瓜、青椒等蘸着吃。熬各种果酱、制作罐头食品是锡伯族妇女的拿手技艺。每年夏天,妇女制作各种果酱、西红柿酱及其他食品罐头,常做的有杏子酱、草莓酱、桃子酱、苹果酱、糖水葡萄、糖水海棠果等。蔬菜类罐头有西红柿酱、虎皮辣子、烧茄子等。家庭制作的罐头可谓是绿色食品,不放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别具特色。

锡伯族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在清代,锡伯族的男子服式均与满族服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和操作,都穿左右开衩的长袍和短袄,戴圆帽,服装喜用青、蓝、棕等颜色。妇女穿旗袍,扎裤脚,着白袜花鞋。姑娘们都是单长辫子,结婚后结发。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年老的妇女在春夏秋三季里多包白头巾,冬季戴棉帽,帽檐儿缝上海豹皮,叫作“坤秋帽”。到了清末,由于锡伯族与汉族经济、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饰与汉族逐渐相同,唯有西迁到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仍喜欢穿旗袍。

锡伯族以前只限于同族内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联姻有:指腹为婚,至成婚年龄成婚的,叫蛋婚;联婚后,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难,可将幼女移交男家抚养,长大后成婚,叫“小姐婚”;招养老女婿,没有子嗣的人家为养老送终,可招作为继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负担,民间多称帮工婿;男女自幼联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长大,则婚事所需之物绝大部分由男方准备。结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女方家送衣料和其他礼物,女子必须回避,女方家受礼后送给女婿一双布鞋或其他物品。

锡伯族婚姻,一般分4个阶段完成,即说亲、定亲、认亲、迎亲,婚礼一般在秋后举行。迎亲时,男女双方都要大摆宴席,先在女家两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请亲戚中较有声望、与亲家相好,而且善于辞令,同时属相与女方属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男方媒人代表去把彩礼(喜酒、猪羊等)同迎亲的喜篷车送到女家,新郎特意为岳父岳母奉送两瓶酒。男方的近亲及老人们前来送行,预祝一切顺利,称之为“送喜车”。女家这一天准备第二天的安巴萨林(大宴),杀猪宰羊,并下请帖,近亲都来帮忙。这是女家开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礼物和安放喜篷车。婚礼的第二天,女家设大宴,举行嫁女“萨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礼的第三天,新郎家设大宴招待其亲朋好友,举行结婚仪式。新郎必须在这一天的破晓前将新娘迎至家里,举行程序繁多的结婚仪式。解放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不存在了,如今锡伯族的婚娶,一般实行新事新办。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槛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忌食狗肉等。

锡伯族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还有信仰萨满教的。锡伯族民间有绘制萨满图、灶神像、家谱图等传统。在原始信仰方面,既有狩猎、渔猎生产方式的特点,又有畜牧业和农业生产的痕迹,如自然崇拜、精灵崇拜、神祗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等。其中就有喜利妈妈崇拜和对牲畜神的崇拜。

喜利妈妈是象征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兴旺的神灵。它是用长约10米的丝绳,上面系许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铜钱、五颜六色的布条、小靴等组成。平时装入纸袋里,挂在室内西北墙角。每年大年三十,由袋里取出来,从西北墙角斜拉到东南墙角,家长带家小为其烧香磕头。到二月初二再装回纸袋里,挂回原处。制作喜利妈妈时还有严格的规矩,所有的布条、丝绳、比石、弓箭、小吊床等须到本村人口多、辈数全的7户家中去索取,并邀请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家庭中年纪最大的人来制作。制作时以本家族的辈数传袭为本,增加一辈人就往喜利妈妈上添一背式骨,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预示他将成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条或小吊床,预示她将来洗涮缝补,勤劳致富,生儿育女,子孙满堂。

刺绣、贴花、剪纸是锡伯族妇女的优良传统,尤其绣花更是锡伯族妇女擅长的女红。荷包是锡伯族吸烟的男子必备的物品之一,按传统,一对恋人中的女方要缝制精致的荷包送给情人,荷包通常要绣上花卉、蝴蝶、飞禽等美丽的图案。此外,锡伯族妇女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门帘、枕头套、枕头顶、衣服边角、鞋面等处绣上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做工精细,展现她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

锡伯族能歌善舞,“东布尔”是锡伯族特有的弹拨乐器,演奏时,将琴抱在怀侧,用右手指弹拨,音色近似冬不拉,用于独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锡伯人爱用的乐器,又称口琴、口簧、响蔑,演奏时,左手将口弦置于唇间,右手弹拨簧舌尖端,以气震颤发声。曲调一般是即兴创作,音域较窄,音色优美,是锡伯族儿童和妇女喜爱的乐器。

民间歌曲是锡伯族民间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分为田野歌、生活习俗歌、儿歌和叙事歌。现存锡伯族民间歌曲为数不多,但其调式却十分复杂,其中不乏罕见的特殊调式。锡伯人西迁的历史使他们对于自己故乡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挚,世代渔猎擅长骑马射箭的锡伯人,常常以打猎、撒围等作为民歌题材。

锡伯民俗歌曲主要是反映锡伯族丧葬、婚姻、劳动、游乐、礼节、信仰等方面的风俗。如丧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说亲歌》《哭嫁歌》《劝嫁歌》;劳动方面有《四季歌》;游乐方面有《叼羊歌》;礼节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利妈妈歌》等。儿歌曲调简明,多是教育儿童努力学习、学唱字母、射箭口诀等内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的体现。正是这种传统才促使这个西迁时只有3000余人的民族,虽然与其他民族杂居了漫长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传统艺术。叙事歌多是记述锡伯族西迁的歌曲,这与锡伯族人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及由此构成的特定生活内容有极大关系,一般旋律极精练,比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噶尔之歌》《拉西贤图》《叶钦娜》《海兰格格》《三国歌》。

《喀什噶尔之歌》是记述了伊犁四营部分官兵于19世纪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张格尔之乱的历史过程。《拉西贤图》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口语化的特点增强了民间音乐的色彩。《叶钦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锡伯族渔猎生活的叙事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并以“顶针格”的修辞手法使上下节联成一体。《海兰格格》是一部对情人的追恋歌,也称为悼恋歌。“格格”是旧时锡伯族对少女的美称,也可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昵称。《三国歌》是根据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三国演义》编唱的,已流传有百余年历史,是汉锡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田野歌也被称为“街头歌”,锡伯语称“塔拉依舞春”。这是锡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间歌曲,广大锡伯族群众认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间歌曲。它咏唱的对象包罗万象,从天地到日月,从人类到禽兽。这类歌曲无固定的歌词,多在节假日亲朋聚会或田间劳动时由男女即兴编词对唱。

锡伯族的传统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赛马、角力、滑冰等活动,此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棋类、嘎尔出克(髀石)游戏等。

打瓦尔是锡伯族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它起源于锡伯族的狩猎时代,不仅可以锻炼臂力、眼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集体观念。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块叫作“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组,打瓦之前先赌出立瓦组和打瓦组,输者立瓦,赢者打瓦。双方在规定好的距离线上,打瓦者用瓦将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过,打不着或是打不倒都算“烧死”。

摔跤是锡伯族群众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每逢婚嫁、节日等吉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得胜利者给予奖励。摔跤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国际式摔跤与中国式摔跤外,还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龄、体重要差不多,摔跤时也没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一方的双手、膝盖或背脊一着地,就算输了。另一种是自由式摔跤,参加比赛的选手不分体重、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对手摔倒就算胜利。还有一种摔跤形式,将摔跤手的双腿用一条麻袋装起来,麻袋口扎在腰间系紧,双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对方。还有一种马上角力,也叫马上摔跤,比赛时,骑手一手执辔,一手抓、拉、推、搡、扭对方,或者把辔压在座鞍上,马鞭叼在嘴中,当两马相交之际,双方交手较量都力图把对方拉下马来,拉下马就算赢了。争斗中两骑往往左右盘旋,骑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斗智斗勇,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锡伯族到如今还是善射的民族,他们的选手还时常在各地举行的射箭比赛中夺标。

总之,新疆锡伯人是值得骄傲的。他们在伊犁驻防200多年,没有后退过一步,没有一个人跑过边界,也没有一个人逃回东北,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他们为保卫祖国的边疆曾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所以说,锡伯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

节选自鹏鸣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14.0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