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帝王各种死法都有记载,少数没记载的情况?

柠檬颜笙


撰写历史的人都是些宁死不屈的文臣!实事求是是他们的天职!是有完整的记载的!至于你所说的有少部分没有记载本人不敢苟同!


关山毓秀


你这个问题太大了,能写部论文了。我简单说几句。

首先皇帝这个东西起居八座,出入都有记录,所以死的时候的情形,自然就比较详细的能被人记载下来。比如什么被雷劈死的,掉进粪坑淹死的,举鼎砸死的,被活活饿死的,吃错药马上风的,磕仙丹毒死的,被宫女差点勒死的。。。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的死法。

但是偶尔也有几个皇帝,死法不明,或者有各种说法。这往往就有各种情形,而且一般牵涉到阴谋特别是继承权问题,比如什么“烛影斧声”什么的,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没有个通用原因。

至于后面的原因,你这算买一送一吗?这个问题各个朝代都不一样。

一、首先是商以前。

就庙号来说,始于商朝。这之前的所有帝王都没有庙号。

二、然后,商朝时期。

最原始的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中兴者曰“中”(中宗且乙)。

三、再往后,商朝之后的周朝。

周朝是废除了庙号的。所以对于周朝来说,只是继续发展了商朝的谥号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谥号而无庙号。

四、然后是秦朝。

千古一帝秦始皇,首先继承了周朝传统,没有庙号。然后,他觉得谥号是臣议君,子议父,所以,他压根也没了谥号。

五、汉朝。

汉制庙号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是有特大贡献,作为很大的皇帝才配有庙号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汉武帝,他死了之后竟然没有上庙号,直到汉宣帝继位以后,为了自己的正统性,要大力宣扬汉武帝功绩,才上了庙号:汉世宗。

六、唐至宋朝。

这个时期的皇帝都有庙号了,这事儿得怪南北朝,一堆烂皇帝都给自己上庙号,所以唐宋皇帝都给自己加庙号。然后同时也都有谥号和年号。但是年号经常更换,一个皇帝有好几个比如唐玄宗的贞观和开元。而唐高宗武则天又把谥号玩坏了,都变得特别长......动辄几十个字,史官们看着这么长的谥号,叹息一声,所以后人们选择了用庙号称谓唐宋皇帝......

七、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皇帝都是一个年号,谥号也被大家玩坏了,动辄几十个字太长没法叫,庙号虽然都有,但不如年号实在、简单,更容易纪年。所以这一时期,都开始改叫年号,比如正德,崇祯,乾隆,光绪,都是年号。

然后,最后一个皇帝宣统,也是和秦始皇一样,既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的。主要是没人给他上。

好了,手机打字太累,就这样罢。



天刑17


中国人著史,从西周共和元年开始至今,浩如烟海。历代史家秉笔直书,在晋董狐笔。在汉太史公,正史,野史,时人笔记,交相辉映,才有斑斑中国大历史。

唐代以前的皇帝一般都称谥号一般只有一两个字,庙号只有有大功德,大业绩的皇帝才有,西汉十二帝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唐朝李世民为了掩饰玄武门之变,给李渊上的谥号很长,七个字,之后的皇帝越来越长,所以一般不称谥号,而称庙号。明清两朝因为皇帝只有一个或两个年号,又称年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