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文丨飯飯媽

給孩子取名一直以來都是父母最頭疼的一件事,因為父母各有各的想法,很多時候取出來的名字並不能讓兩個人都很滿意。

當然,大部分父母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也會顧忌一些問題,因此也會讓他們更加的煩惱。

比如孩子重名的問題,畢竟每個父母都不想自己給孩子取得名字,在大街上一喊就有“百分之百”的回頭率吧。

可就因為這樣,一些聰明的父母就會選擇更“新潮流”的方式給孩子取名,不僅好聽,而且還能避免一些難題出現,同時還能在孩子的名字中“秀恩愛”,讓孩子快樂的長大。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父姓+母姓”給孩子名字興起的一種起名“新潮流”方式

小何和妻子十分的恩愛,婚後兩年,好不容易才生下了一個兒子,在妻子懷孕期間他們就一直為孩子取名的事情煩惱。

因為他們想給孩子取一個具有紀念意義,又十分浪漫的名字,可是怎麼都想不出令兩人都覺得滿意的名字。

後來小何在朋友的推薦下發現了,用“父姓+母姓”這種新潮流的取名方式,於是就給自己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何照”,小何的妻子聽到孩子的名之後,一個勁的叫好。

因為“何”是爸爸的姓,“照”是媽媽的姓的諧音,夫妻兩人都覺得這個名字特別不錯,而且很有紀念意義,當初他們兩人就是因為一張照片結緣的。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不僅如此,當年陳曉和陳妍希生下的孩子也得到了網友的關注,因為他們給孩子取的名字也是非常的好聽,叫“陳睦辰”。

經過大家的解讀發現“陳”是他們姓氏,名字是諧音,“陳睦辰”就是“陳慕陳”的意思,從孩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對父母十分的有心思,同時也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有什麼好處呢?

1)好聽重名率低

從上面的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孩子重名的概率。

畢竟《百家姓》中收錄的姓氏是有限的,夫妻兩人的姓氏組合在一起概率就會大大降低了,所以,如果父母希望給孩子取的名字不重名的話,可以試試這種方式。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2)有意義,還能拉近夫妻間的情感

而且用這樣的取名方式,取得名字也十分有意義,還能拉近夫妻間的情感,同時又秀了一把恩愛。

相信今後孩子長大了,知道了自己名字的由來也會覺得特別的暖心,原來自己的父母這麼恩愛。

3)彰顯獨特

很多父母給孩子取名,都只會選擇父親的姓氏,而不會考慮母親的姓氏,所以給孩子取的名字,通常都是父親的姓氏,加一個其他的詞彙組成,而這樣的取名方式也是比較大眾的。

但是如果父母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那麼孩子的名字就彰顯了獨特性,同時也比較有意義。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會遇到哪些“弊端”?

  • 容易發生歧義,還可能會鬧出笑話

雖然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有的姓氏連在一起容易發生歧義。

比如“孫”姓和“候”姓,組合起來就是“孫候”,還有“戴”姓和“餘”姓,組合起來就是“戴餘”,和“帶魚”的諧音相同,這樣孩子會覺得很尷尬的,可能還會被人嘲笑呢。

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父姓+母姓”都適合給娃取名,弄不好還會把娃給坑了。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 不容易重名的同時,也增加了取名的困難程度

前面說到用“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給孩子取名,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出現重名的概率,但是同時也增加了給孩取名的苦難程度。

因為父母的姓氏加在一起,已經佔據了孩子的名字的一半,那麼父母能發揮的空間也會被限制,那麼取名的苦難程度就會增加了。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除了“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還可以怎麼給孩子取名?

①巧用成語

成語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在用,而且有很多的成語用來取名也特別的好聽,具有深刻的意義。

所以,父母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不妨也試試把成語濃縮在孩子的名字中,或許能找到一個令你滿意的名字。

②利用古詩詞

現在的很多父母文化底蘊都很足,有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取一個不重名,而又好聽的名字,就會把古詩詞或者是詩經運用到其中,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給娃取名興起一種“新潮”方式,好聽重名率低,連明星父母都在用

③與生辰八字相結合

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生後,會給孩子算生辰八字再取名,這樣可以讓孩子將來的運勢更加順利一些,比如孩子缺水,父母就會給孩子取一個名字帶有“水”的,而這樣的取名技巧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你們是怎麼給孩子取名的呢?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