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退休的借调的都回来了 为了抗疫萧山这群编外疾控人重披“战衣”

退休的借调的都回来了 为了抗疫萧山这群编外疾控人重披“战衣”

1月30日早上8点刚过,67岁的李毅本就出现在了萧山疾控中心。得知萧山疾控中心人手紧缺,已经退休7年的他,好几次请求加入一线抗疫,这一天终于重新“上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萧山区带来不小的防控压力。“萧山区有200多万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性特别大。”萧山区疾控中心主任贾和祥介绍,特别是萧山范围内还有一座国际机场,原本60多人的防控力量,已经很难满足防控需求。

退休的借调的都回来了 为了抗疫萧山这群编外疾控人重披“战衣”

李毅本与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讨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李毅本是一名老萧山疾控人,在传染病防制科待了十多年。“我曾经参加过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这次疫情一来,我就知道疾控中心人手肯定紧张,而且好多人已经几天几夜熬下来了。”李毅本说,“作为党员,作为老疾控人,在危急时刻,应该站出来。”

目前,萧山疾控中心60多人的防控力量,被分成了现场处置、疫情信息、实验检测等6个小组。前来增援的李毅本,被安排在疫情信息小组。1月30日一“上岗”,他就仔细整理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老李所在的疫情信息组,跟一线岗位一样重要。”萧山疾控中心信息组负责人说,疫情信息小组是疫情防控的大后方,需要详细报告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发病史和接触史,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环节。“老李拥有丰富的经验,在小组中为疫情防控提供专家技术支持。”

退休的借调的都回来了 为了抗疫萧山这群编外疾控人重披“战衣”

不仅仅是李毅本,在萧山疾控中心,主动请缨重披“战衣”的还有不少。萧山人葛郑增,曾在北京某疾控中心工作,有着专业防控知识的她,主动加入萧山防控疫情一线;几年前从萧山疾控中心离职的王忠,主动回到“娘家”,与老同事搭档到一线调查……

“科长,如果单位有需要的话,我可以随时回来。”去年,蔡维未从萧山疾控中心借调到其他单位,随着疫情升级,她几次给科主任打电话,正月初一干脆直接来到疾控中心。

1月28日晚上10点多,蔡维未接到通知,进入隔离病房对一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几号开始发烧?”“有没有去过武汉?”“在家接触了什么人?”……一个一个问题问下来,一个病例可能就要花两三个小时。调查结束后,她又要马不停蹄地整理报告。

凌晨1点,蔡维未才回到宿舍,这已经是她第3个没有回家的晚上。而这一晚,她的睡觉时间也只剩下4个小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萧山疾控人,与一线防控力量一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有的从大年三十开始吃住在单位,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有的在机场临时监测点一直驻守,因为航班时间地关系,一上岗就要工作到凌晨三点;有的留守办公室接听电话,答疑、解惑、分办、反馈,每天接处近200个电话咨询,消除市民的恐慌和顾虑……不喊苦不喊累,不害怕不退缩,只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共同战疫,不获全胜不收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