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记者柯美学

1月24日,正是年三十。上午10点半,我得到消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生护士陪新型肺炎患者吃饺子、贴春联福字等,以此鼓励患者信心。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记者柯美学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11时半左右,我来到金银潭医院行政楼。医院工作人员给交代了防护措施后,一起前往患者隔离区的南三区。

一进医生办公司,记者立即感到了紧张气氛。6位医生在办公室里忙碌着,他们没有时间来理会我们这些“局外人”。他们都戴着防护口罩,正将病人的体征记录输入电脑里。

护士杨安莉拿着春联、灯笼,来到新型肺炎隔离病房的大门前,将对联贴在大门上,又把火红的灯笼挂在门檐上,“今天是年三十,在这里值守医生和护士,会感到春节温馨的氛围,心中会感到温暖。”

杨安莉是省级劳动模范。2003年,杨安莉曾代表金银潭医院,远赴北京抗击非典。由于杨安莉的抗击非典疫情的经历,此时此刻,我心里增添了更加敬佩感。

这时,南三区隔离病区主任医师罗剑锋走过来。他面部被口罩遮挡,眼神坚毅,不断为护士们鼓舞打气。他说,发扬南三区艰苦奋斗精神,争取早日战胜病魔。

医生办公司的地面上,粘贴着“安全区”几个大字。随后,我要进到隔离病房走廊去。走廊区域地面标注“潜在污染区”,并划上了红线。

医生护士们说,我要去走廊和病房,必须穿上防护帽、防护服、手套和鞋套等。

护士胡娟走过来。这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为奔赴新型肺炎疫情战线,她将两个孩子送回了老家。她自己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不想让家人担心。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图为记者柯美学正在穿戴防护服

护士为我穿上防护服。帽子戴上后,我在医用口罩的外面,又特地增加了一个N95口罩。

杨安莉让我穿上一层蓝色防尘服,戴上医用手套后,全身要再在外层穿上白色防护服。这套防护服帽子、上衣和裤子是连体的,从拉链里钻进去,穿起来很费力,拉上链子,还有粘胶密封。最后,护士们帮我穿上水胶靴和眼罩。这样,我整个人被“隔离”防护起来。

防护服不透气,我浑身立即感到热起来。真是难以想象,进入病房的医生护士穿着这样的衣服,一进去就是4个小时。很多医生护士汗流浃背,由于穿脱衣服很麻烦,他们经常憋着不上厕所,

我穿完了防护服。医生说,我这样的防护标准,可以与患者握手和交流了。

随后,我获准进入南三区病房走廊。

金银潭医院南三区住着30多名确诊的新型肺炎患者。今天是年三十,医院为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苹果。护士乐艳玲要进到病房里去,为他们分发苹果。

我站在走廊上,手机被塑料袋封着了。我隔着玻璃窗拍照,努力让照片拍得清晰一些。

乐艳玲现在隔离病房门口的过道里,认真地准备防护措施。她口罩和帽子早已戴好,戴好手套,她取来了防护眼罩、一次性防护服穿上,将水胶靴穿好,再套上外层手套。

做好了防护,乐艳玲朝记者做了个胜利的手势,提上苹果走进病房了。她在病房里,逐一为患者分发苹果。每到发完一个苹果,用手轻轻拍了拍患者肩膀。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乐艳玲逐一为患者分发苹果

在病房里,乐艳玲带去金银潭医院为患者准备的春节慰问信,并在红纸上写着“愿所有人平安!愿我们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乐艳玲为患者准备的春节慰问信

有患者也在红纸上留言,他们一定好好养病,祝愿大家健康快乐,幸福平安,新年吉祥。

下午1时许,我来到金银潭新型肺炎隔离病区南四区,护士李转正在为患者们准备饺子。医生护士们将和患者们一起吃年饭。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护士正在分发饺子

四名护士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将热腾腾的饺子舀在饭盒里,打包好,装进大纸箱里。随后,她们穿上防护服,将饺子送进病房,给每名患者发一份。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患者正在吃饺子

不少患者受到医生护士鼓舞,伸手向我打招呼。

金银潭医院是我市应对新型肺炎疫情最早的“四集中”医院。该院春节期间照常上班,在决战疫情的第一线。每天,金银潭医院内有460多名医护人员值守岗位。近两天,该院还陆续迎来武汉地区医院前来志愿的白衣天使。

记者手记 除夕探访金银潭医院新型肺炎隔离病区

灾难和疫情来临,即使是除夕,心里牵挂着家人,但这些白衣使者没有丝毫松懈,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离开金银潭医院,我心里默默无闻祈祷,盼望这场疫情早日结束,还人间安宁。(文/图:柯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