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阻击疫情(下)丨四川生态环境系统全力出动共克时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高度重视,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行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重点围绕涉疫医疗废物处置、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处置和涉疫医院及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周边环境应急监测等方面采取务实措施,协同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贡市

自贡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专项监管工作小组,各区县局也分别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有力推动工作的开展。

同时,制定了《自贡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自贡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自贡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工作的函》,压实了责任,进一步明确了疫情医疗废物、其他医疗垃圾、隔离点废物、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等在暂存、收集、运输和处置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另外,自贡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全面动员,对各医院、隔离点、城乡垃圾处理中心、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收集点的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处置和废水处理情况开展了现场检查800余人次。同时,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协调会,协调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广元市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将前期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由党组书记、局长任指挥长,党组成员,相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和各县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为成员的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医废监管督导、环境监测、舆情防控和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分别由分管党组成员任工作组组长。

广元市、县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和相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取消休假,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处置准备工作。制定全市工作方案,明确各县区和相关科室、直属事业单位工作职责。各工作组按照职责每日开展工作,指挥部每日进行工作情况汇报,安排第二日工作。同时,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职工、家属接触武汉、湖北人员情况进行摸排。

强化医废处置监管督导。对全市定点救治医疗单位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和医废处置情况全面排查。广元市医疗机构医废实行集中处置,有1家医废处置单位(10吨/日),近3日感染性和损伤性医疗废物收集、处置量均在4吨以下,医废处置能力能够满足要求。同时,加强与城管执法部门对接,计划在所有小区设置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专用收集桶,并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集中处置。

加强环境监测。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应急监测方案,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空气质量监测,每日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定点医疗机构废水排放在线监测开展审核,数据异常时,由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复核监测。

此外,对群众关心的医废、环境质量等信息,密切关注,及时公开相关情况,消除社会恐慌。同时加强对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教育,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稳定。

内江市

内江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履行职责,与市卫生健康委、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建立了信息共享与会商工作机制,建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分管领导县区“包片”责任制,下设的各工作小组对医疗机构等的检查、监测工作已全面铺开。

印发了《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处置特殊要求》,成立了医疗废物处置驻点督导小组,每日落实专人在医废处置机构驻点,目前已督促处置机构建立了疫情防控专门台账,明确专人(穿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专车(带冷冻设备)负责特殊医疗废物的运输,并在第一时间将特殊医疗废物全部处置完毕。同时,严格实行医疗废物数量“一日一报”等制度。

针对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处置,在城区方面,由内江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商业集中区设置特殊有害垃圾专用容器,统一收集消毒后,送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在乡镇方面,由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利用医疗机构网络优势,结合地方实际增设相关专用垃圾收集容器,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一并交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处置。

此外,按照《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环境监测方案》要求,内江各县(市)监测站负责本辖区医疗机构及环境质量的监测;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城区4区的医疗机构及全市环境质量的监测。目前,内江市4个监测站已按方案有序开展相应监测工作。

乐山市

自肺炎疫情一级响应启动以来,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多次组织召开局党组会、全系统专题电视电话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切实落实医废处理机构“三专要求”,2次深入疫情收治医院检查督导,切实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监督管理。

乐山市现有1家医疗废物处置单位,为乐山市净源垃圾处理有限公司。中心城区设置特殊有害垃圾专用垃圾桶1500余个,各区县均已完成专用垃圾桶设置。积极引导提醒市民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放置到专用桶,由专门人员进行单独收集运输,统一交医疗废物处理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置。目前垃圾桶设置基本能满足市民需求。

制定《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环境监测方案(试行)》,明确监测内容、保障措施,细化工作职责。1月27日起,派出应急环境监测组到疫情收治医院对医疗废水处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目前乐山市采取高温蒸汽方式处置疫情医疗废物,产生的废水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对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下游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加密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广安市

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和专人到涉疫单位蹲点值班,医废产生和处置单位落实专人24小时值班,做到“每日报告”,确保责任到位。常态督查检查,对疫情有关医疗机构、重点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开展检查90余次。截止目前,共处理疫情医疗废物510.46千克。

针对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处置,在“两微一端”上推出宣传小知识,引导社会大众科学处置;同时,对接住建、城管等部门,城区新增300个社会源废旧口罩收集点,强化对社会源一次性口罩及其他防护废弃物的专门收集、转运和处置。

制定并启动应急监测预案,从24日起,加强涉疫情医院和医废处置企业周边的环境应急监测,并于每天上午12点、晚上20点报送监测情况。同时,加强向省厅应急专家组、省环境监测总站的汇报对接,全力做好应急监测各项准备。

巴中市

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在省厅视频会议后,第一时间召开了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班子成员、分管副调研员任副组长,各科室、直属单位和各区县局长为成员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与疫情相关的环境应急应对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于巴中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并成立了应急处置组、疫情医疗废物处置督导组、应急监测组、宣教舆情组、后勤保障组等5个工作组,分别由班子成员担任各组组长,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责任,各区县局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和《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环境应急预案》,就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在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做好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各项准备工作,巴中市现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一家,采用高温蒸煮工艺,核准处理量为3吨/天,已现场督导该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尽快将巴中市各定点医院前期产生的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处置,同时加强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一旦有疫情医疗废物产生,加大转运频次,优先处置涉疫情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加强应急监测,巴中市生态环境局迅速研究制定市级监测方案,重点加强对医院的医疗废水、污水处理厂排放和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相关监测,同时对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站进行了检查维护,实时关注环境质量监测状况。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应急车辆、设备及防护物质的各项准备,及时向巴中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申请环保应急车辆,并采购了一批应急防护物资。

在强化沟通协作方面,一是主动对接城管、住建、卫健部门做好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的处置监管,在城区各小区、街道、企事业单位设置了有害垃圾桶,宣传引导群众定点投放,对废弃口罩统一收集消毒,全部进入生活垃圾发电厂焚烧处置。二是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与城管、住建、卫健等部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

在强化现场检查指导方面,及时成立了督导组,由分管领导带队,于1月26、27日分别深入各医疗机构、医废处置单位,现场督促检查,指导科学收集、贮存和有效处置,确保环境安全。同时,每天由相关领导亲自带班值守,做到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甘孜州

1月24日,甘孜州全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级应急响应,全州各级各部门正按照州委、州政府部署的“八个方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全州应急响应启动后,甘孜州生态环境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紧急行动,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应对防控工作中。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时间组建由局长任组长的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制定印发《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应对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指导协调与疫情相关环境应急工作,形成全系统联防联控、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目前领导小组已先后召开3次工作部署会。

二是加强医疗机构环境监管。加强与卫健委等部门的联动,高密度、多频次对辖区内23个发热门诊、23个定点医院、2个后备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及处置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派出专业人员进驻医废处置单位蹲守,督促依法依规处置废水、医疗废物,严防二次污染。

三是加强对零散有害垃圾的处置监管。会同住建部门加大对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宣传,充分调动社区、农村力量,严禁与其他垃圾混同处理。目前各级城管部门正积极购买、投放专用回收垃圾桶,康定市城区达到80个。

四是加强对医院及处置企业周边环境监测。加强对18个县(市)大气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保障正常运行,一旦发现数据异常能及时开展监督监测或核实。同时,督促救治医院及医废处置单位加强对医疗废水的规范处置,适时开展动态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