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寒假已過半,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繼續做這3件事,嚴重影響下學期

寒假已過半,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繼續做這3件事,嚴重影響下學期


歡樂的日子總是過得飛快,轉眼寒假已過半,你家孩子的狀態如何?

是玩到後半夜、睡到中午飯?是在遊戲裡廝殺、在視頻裡神遊?

對辛苦了一學期的孩子來說,寒假是用來休息調整、為下學期養精蓄銳的。

可凡事都要有度,家長千萬不能任由孩子瘋玩,更不能縱容孩子不學習。

只有放鬆而不放縱,在寒假緊抓學習和習慣養成,孩子才能贏在新學期的起跑線上。

為此,家長要督促孩子儘早改掉這3種壞毛病:

1

作息飲食混亂

要說孩子常犯的“寒假綜合症”,好吃懶做絕對排第一。

上學期間,由於要遵守學校作息,孩子不得不形成了早睡早起、三餐規律的好習慣。

放假後,少了來自學校的管束,再加上家長的寵溺,孩子很容易變得鬆懈懶散。

一些父母心疼孩子早起學習、緊張備考,便在寒假初期任由孩子睡到自然醒,卻沒想到放鬆容易恢復難。

由於孩子的自覺性較差,一旦作息混亂將很難調整,如果等開學再強行糾正,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還將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不僅是作息方面,飲食不規律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之一。

寒假恰逢春節,每家每戶都會準備點心瓜果、美味佳餚,孩子又怎會放過“吃”這個重頭戲?

暴飲暴食、喜好重口食物、只吃零食不吃飯、挑食......這些毛病都將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生長髮育。

對此,家長要和孩子約法三章:

◆ 和孩子一起制定適宜的作息計劃表,提前規定獎懲,由於孩子親自參與制定,他們會更有意願去遵守;

◆ 和孩子商議一個較合理的飲食方案,包括把正餐吃好才能吃零食、每天可以吃什麼零食、吃多少等等。

規律作息和飲食,孩子才能健康地開展學習。

寒假已過半,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繼續做這3件事,嚴重影響下學期

2

學習能拖就拖

寫作業磨蹭拖延,是很多孩子普遍存在的毛病。

上學時,孩子每晚都要磨蹭到八九點才開始寫,放假就更別提主動自覺了。

在孩子看來,寒假時間那麼長,今天不寫還有明天,這周不寫還有下週,先玩了再說。

就這樣一拖再拖,孩子在開學前幾天只能沒日沒夜地趕作業,敷衍馬虎不說,有的甚至直接抄答案。

毫不誇張地說,家庭作業是大多數孩子在寒假期間為數不多的學習途徑。


都說,知識的學習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舊知識會成為新知識的根基。

如果孩子學過的知識不是忘光就是記混,他們在新學期又該如何跟上老師的節奏?

如果孩子跟不上進度,最終只會陷入“上課聽不懂→課後題不會做→老師評價不高→失去學習積極性”的惡性循環。

所以,家長絕不能心軟放任:

◆ 根據剩下作業的數量、預計完成時長等,和孩子一起調整寒假日程安排表,保證孩子每天都有一定量的學習;

◆ 如發現孩子寫作業馬虎應付,家長要讓他們及時改正,必要時可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如減少玩樂時間等。

唯有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和習慣,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適應新學期。

寒假已過半,家長千萬別讓孩子繼續做這3件事,嚴重影響下學期

3

沉迷電子產品

孩子在寒假沉迷電子產品,是不少家長無奈的煩心事。

起初,家長們並沒有太在意,覺得“孩子想玩就玩會兒吧,難得放假”,可他們卻忽略了:

寒假期間,父母不是上班就是忙著拜年探親,孩子們有更多機會和時間接觸電子產品;

往日一起玩的小夥伴都外出了,孩子在家只剩下刷手機、玩電腦、看電視了;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誘惑非常大,為了玩手機而不顧學習的案例數也數不清。

不經意地,孩子就會對手機上癮,進而沒日沒夜地玩,睡醒玩,玩到睡,吃飯玩,走路玩......

其結果就是,孩子對寒假作業不上心,對學習更是提不起興趣。

如果等到這時才來糾正,孩子很可能產生牴觸、厭學情緒,甚至做出衝動的行為,親子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傷害。

所以,家長要儘早謹防:

◆ 給孩子更多、更高質量的陪伴,在孩子面前儘量少做“低頭族”,為他們做好帶頭示範作用;

◆ 不宜對孩子“一刀切”,建議制定一個由父母主導、孩子可接受的規矩,嚴格控制孩子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時長,並做到獎懲有度。

只有擺脫電子產品的誘惑,孩子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

寒假已過半,孩子不僅要吃好玩好放鬆好,更要逐漸調整作息節奏,逐步恢復到上學狀態。

作息飲食混亂、學習能拖就拖、沉迷電子產品,家長千萬別再讓孩子繼續做這3件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