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刘加民:网格化管理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大突破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最早出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中进一步要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网格化的基层管理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的热点话题,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网格化管理则迅速成为基层防控工作的首选“妙招”,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完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效能和威力。这是一场防空疫情的人民战争,也是一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基层、社区、网格,还有这些在网格里公蚁一样工作的普通人,第一次高光现身,让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他们的巨大魅力。

人民战争,毫无疑问是以人民为主体、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疫情在哪里,前线就在哪里。在基层组织工作的人距离疫情最近,他们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最为直接。在无死角、全覆盖排查、管控疫情的工作中,基层政府创造了“网格化管理”新方法,这些在网格里工作的人,被亲切的成为“网格人”。这些正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描述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这些防控疫情的基层工作人员,像空气和水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没有事情,老百姓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一旦有事发生,老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们,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刘加民:网格化管理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大突破


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组成了庞大的基层机构体系,他们是当领导下的基层组织。这里看上去是人,是一个个工蚁一样勤勉的人,却无时无刻不是在蛛网一样密集的基层组织中间工作。制度纪律、方式方法,构成了他们工作的生命力。上边千根线,基层一根针。所有的工作,都要层层布置,级级传达,最后都要在基层落地生花。所以说,基层工作是基石,是社会的稳定器,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保障。比如文联,疫情发生以来,神州大地大江南北,所有的基层文联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想方设法联系、动员基层文学艺术家为抗击疫情创作,这股来自民间的文艺创作的热潮,成为“抗疫”战争中独特的文化风景。打油诗、农民画、剪纸、泥塑、地方戏曲这些最接地气的文艺形式空前活跃,一些略显粗糙、直白的朗诵诗、标语让人们想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延安时期的“擂鼓诗人”田间,想起艾青、贺敬之和何其芳。这些基层文联是在人员、资金、场地“三无”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山东省日照岚山区郭家庄村是一个不足三百人的小村庄,正常情况下只有3个村委会干部维持日常工作,发生输入性疫情后第一时间实施了“封村”措施。凡维持秩序、杀毒消毒、发放药品、安抚民心、配合督察等千头万绪的工作都由这3个最最基层的干部和十来个党员、民兵来完成。从1月26日封村至今,他们没有吃上一顿热乎饭,睡上一个安稳觉。“过劳死”对他们来说,真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刘加民:网格化管理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大突破

基层、基层工作和基层工作者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在国家治理体系当中,县市区以下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毫无疑问是国家大厦的基石。2014年11月开始举办的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迄今已经举办了19期。2月10日,习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进行调研并指导工作,再一次强调了基层机构在防止疫情方面的重大使命。要求全国各地都要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的力量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工作一头连着党中央,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防控疫情的一线力量。在防控疫情的人民战争中,在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那些不辞辛苦、不怕牺牲的默默无闻的基层干部和普通公民,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