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不论你是否去过威尼斯,你会都知道这个"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的水城,今天我来说说你可能不知道的:威尼斯城的历史。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公元10世纪以前的威尼斯

视线回到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公元476年9月,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被废,西罗马帝国灭亡。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就开始于这期间的公元453年,早期的人口是就是逃难的罗马人。到公元568年,伦巴第人开始入侵,更大量的避难者被驱赶到威尼斯的岛屿,一下就形成了若干个人口聚集的中心。这些定居者在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管辖之下,并在8世纪认可了第一个威尼斯公爵(总督)。

公元828年,这个新城市的威望因为圣马克的遗物被从东方带回而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保存珍贵遗迹,就在总督府旁建起一座新教堂,不幸的是这座教堂被978年的一场大火损毁。11世纪,在原址上修建了更辉煌的教堂,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圣马可大教堂:非凡的镶嵌艺术、青铜大门和正面顶部从君士坦丁堡带回的四尊青铜马,让它成为威尼斯不可替代的标志建筑。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实际上, 9世纪开始,拜占庭的权力日益衰落。威尼斯城在公爵的统治下,已经有效地独立于拜占庭权力之外,赢得了进一步扩张的自由空间。

辉煌的威尼斯时期(公元10-15世纪)

从10世纪到13世纪,威尼斯作为最初的海滨城市之一,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开拓了通往东方亚得里亚海的航向,在贸易的深度与广度上与热那亚展开了竞争,并赢得了胜利。航线一直延伸到近东和北非。并形成了不同于佛罗伦萨和内陆其他很多普通共和国的一套经济优先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不同于佛罗伦萨的财务来源于银行业和羊毛制造业,威尼斯则是得益于贸易,这种贸易需要海船建造和船队管理的巨大投入。威尼斯建立的是一个"海上共和国"。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商人不断建造更大的船只,以便装载运往更远处、品种更丰富的商品。他们还尝试使用一种新的合同方式,支持增大贷款额度以资助商人的冒险,同时规避教会对贷款的限制。富有的商业精英们指挥着政府机器,从而使得一切都围绕着商业利益转。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商人》

在这个时期,威尼斯的主要制造项目是造船业。从13世纪9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资助和组织,在商船航行时由战舰护送。护航体制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因此也就大大提高了商业精英们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政府当然也需要从巨大的造船工程中得到好处,因此,威尼斯组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合成体,叫做'兵工厂',兵工厂的造船业甚至超过了佛罗伦萨的羊毛加工业。

许多市民从卑微的渔夫变成了富有的商人,有钱的政府与市民进一步建造威尼斯城。但在受到大海威胁的沼泽和沙滩上建立城市绝非易事。16世纪的作家写到:"所有建筑物的地基都是由橡木桩构成的,由于泥泞的河床和平滑的沼泽,它们必须永久地在水下做支撑。这些橡木桩被打入地下,并被横向的支架固定。橡木桩之间的空隙填满了各种水泥和碎石,这样就奠定了非常稳固的基础,能够支撑起任何高大的建筑,并且纹丝不动。"就是在这样的地基上,威尼斯商人建立起他们的豪宅和商店。建筑的第一层的开口朝向水面,这样船只就可以方便地在那里装卸货物。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5世纪晚期的作家曾这样描述威尼斯:"他们带来足够多的鱼,并在一天内销售一空,因为每个人都在消费,每个人都像贵族一样地生活着。这个城市里不种植任何东西,但你可以找到大量你需要的物品。这是因为流通量极其巨大,任何东西都会从每个城市、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汇集到这里,特别是食品。

"

不断强大起来的威尼斯,有了更大的野心。公元1405年威尼斯吞并了周边的帕多瓦和维罗纳,1428年又占领了布雷西亚和贝加莫这两个离权力中心米兰并不太远的前哨城市。到此,陆地威尼斯帝国在城市取得的成功已经可以与其海上帝国的地位并驾齐驱了。

意大利北部的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三个王国之间不断征战,直到公元1454年签署了《洛迪合约》,这项防御性协定建立了一种精致的均势状态,确保了意大利40年的和平。

16世纪后的威尼斯

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通,欧洲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西洋沿岸,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接着的法国、荷兰和英格兰在经济上的发展和政治上的不断成熟,意大利被入侵与征服的海啸夺走了来之不易的平衡。意大利在16世纪和17世纪丧失掉其卓越的地位,威尼斯也逐渐衰落。

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拿破仑修改了宪法改造了原有的建筑物,并重组了整个社会。

另外,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威尼斯的面具文化,威尼斯是极少数将面具溶入日常生活的城市。公元13世纪,威尼斯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可见其使用的普遍。16世纪,身著斗篷的‘面具客’仍旧穿梭于威尼斯的街道巷衢,他们有的是密会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杀,无论如何,16世纪的威尼斯,「面具」仍然横行于其中。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着面具去工作和生活。具体说来是从每年的10月5日起到第二年的6月10止——长达8个月。至于10余天的嘉年华狂欢节和为期40天的斋戒日更是面具不离身。

直到拿破仑挥兵南下,征服了威尼斯,最终瓦解了残喘多世纪的「面具客」,从此面具客在威尼斯销声匿迹。近代1979年的现代嘉年华面具才再度复活。如今面具成了威尼斯狂欢节的象征。为期12天的嘉年华,重点不是狂欢喝彩,载歌载舞,而是一副副那精巧且细致的面具。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随着拿破仑的战败,1848年威尼斯落入了奥地利的掌控之中,直到1866年威尼斯重新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旅游城市威尼斯及其水患

1987年,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位列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57名。

实际上,威尼斯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每逢冬季就会迎来水量的高峰,亚得里亚海的海平面上升,对整个城市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最近的2019年11月,威尼斯遭逢大水灾,超过三分之二市区被淹没在水中,最高水位达187厘米,酒店预定量下降40%,市政当局估计洪灾损失超过10亿欧元。当时圣马可广场等知名地标都被水淹没,许多商家也被迫关门。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市市长指出,这将给威尼斯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多处历史和文化遗址遭水灾破坏。著名旅游景点圣马可广场全部浸在近一米深的水中。圣马可大教堂内部水位高涨,地下墓室完全被水淹没,损坏情况令人心痛和担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提醒,威尼斯正面临失去世界遗产地位的危险。

未来的威尼斯令人担忧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护神,现在却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敌人。1966年,威尼斯发生大洪灾,城内水位高达1米,这一事件迫使意大利政府将防洪列为国家头等大事。

2003年9月14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曾在英国剑桥召开过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那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组织的,与会科学家就曾指出: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挽救措施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其实为了保护威尼斯城,2003年1月,意大利政府就已经启动了"摩西"计划,该计划旨在修建活动水闸阻挡海潮以保护威尼斯。其基本原理就是在3条连接威尼斯泻湖与亚得里亚海的通道上,建造79座装活动水闸,从而在海潮水位上涨时阻止海水涌入威尼斯。当时决策者信誓旦旦,说"只需花几年时间和一点小钱",就能彻底解除"水城"的千年洪水困城之厄。但由于腐败丑闻、成本超支以及环保主义者的反对,摩西工程多次被推迟。它原定于2011年投入使用。但最近政府的承诺是2021年完工,这次是否能够如期完工不得而知。而对于不知何时等投入运作的摩西工程,已有专家提出:这些阀门的作用有限。只有水位超过1.1米时,闸门才会关闭——而这种情况下涨潮和暴雨已经淹没了14%的城市面积。

威尼斯的未来是否真的会淹没在海平面以下?这个真不好说。但对于远离那里的我们,如果有机会去意大利,还是建议去看看这个外形像海豚,由118个小岛、177条运河构成的蛛网一样的神奇水城。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威尼斯城,曾经的荒岛,曾经的‘海上帝国’,如今被水灾所困


50多岁的夫妇,每年春秋两次深度自由行,已经游历大半个中国、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南欧意大利-南法-西班牙-葡萄牙,欢迎关注,跟我们一起感受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