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那些走進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女戰士”怎麼樣了?

新華社瀋陽2月1日電 題:那些走進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女戰士”怎麼樣了?

新華社記者李錚、於也童

平日裡,她們也是愛追劇、愛美妝的小姐姐,疫情來臨,她們化身“女戰士”,堅守戰“疫”第一線。儘管厚厚的防護服讓她們衣襟溼透,儘管家裡的愛人、孩子、親人在等著她們團聚。

記者走進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樓,去看看一直堅守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女戰士”怎麼樣了?

——曹麗君,護士。“患者對我說,你不要正對著我,別噴到你的面罩上。”

接到院裡緊急籌備成立發熱門診的電話時,曹麗君正準備揹包回家給臥床不起的父親過生日。“我經歷過甲流和禽流感,我知道任務的緊迫性。當下,沒什麼比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更重要。”

1月22日深夜,曹麗君和同事們通宵奮戰,23日清晨,發熱門診順利開診,當天即迎來第一例留觀患者。隨著患者的增多,隔離病房也從一層擴至兩層。“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和家人通話時,他們都很擔心我,但別人看起來高風險、高強度的臨床一線工作,也充滿著一個個暖心瞬間。”曹麗君說。

“在為患者進行咽拭子採樣時,患者說,護士不要正對著我,別噴到你的面罩上。在為患者抽血時,患者說,請一定要防護好自己,你們是我們的救星和希望。這些都是我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王彥麗,傳染科醫生。“接到任務,我就給一歲半的孩子斷奶了。”

王彥麗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裡最小的孩子不到1歲半,還沒斷奶。“接到任務時,我的小兒子正在發高燒,我果斷把孩子的奶斷了,把兩個孩子交給父母,第一時間來到隔離病房報到。”王彥麗說。

厚而悶熱的防護服讓王彥麗汗流浹背,雙層口罩也讓她呼吸困難。“每次脫掉防護服,裡面的衣服都像水洗了一樣,戴口罩臉上也磨壞了,但看到病人信賴的眼神,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除夕夜的時候,王彥麗陪著患者聊天,嘮家常。“他們問我回不回家吃年夜飯,我說不回了,就在這過年了,陪著你們一起。我第一次透過護目鏡看外面的煙花,這個除夕夜我終生難忘。”

——董詩堯,護士。“第一次穿著紙尿褲上班,腿上磨出了疹子。”

1月24日,按照護理部的統一調配,董詩堯成為第一批入駐隔離病房的護士。接到支援通知後,她將兒子送到了外地的婆婆家。5歲的兒子不明白過年了為什麼要和媽媽分開,死死拉住董詩堯的手不放,“我狠狠心掰開兒子的小手,上車後忍不住回頭時,看見婆婆抱著兒子追著車跑......”

從抗疫第一天起,董詩堯就一直堅守在一線,因為防護服是一次性的,脫掉就廢掉,醫護人員們只要上崗,就要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為了避免尷尬發生,董詩堯穿著紙尿褲上班,腿上都磨出了疹子。

1月28日,大年初四,是董詩堯兒子的5歲生日,視頻那頭的兒子要媽媽抱,抱不到媽媽的寶寶在電話那頭哇哇大哭,董詩堯強忍淚水,在掛斷電話的那一刻,淚水便一個勁兒地往下掉。

巾幗不讓鬚眉。面對未知的病毒和緊張的工作,這些“女戰士”用堅忍的意志,溫暖的情懷去堅守。她們的奉獻將變成黎明前的光,穿越黑暗,取得這場戰鬥的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