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

微影悼红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这句本是从出自电视剧《少帅》中张作霖说的话,用以教导张学良,但是真正把这句话贯彻执行好的却是远在上海的杜月笙。杜月笙中国出名的帮派人员,几乎略懂民国历史的都能教出他的名字,和同时期上海其他帮派大佬不同,杜月笙在人情世故上可以说做到极致。其中关于寻找自己丢失的妹妹上就坚持了数十年。

杜月笙和其他伟大的人物一样,拥有一个极为悲惨的同年

杜月笙的家乡在高桥镇,距离上海有三十六公里远,他的家就在高桥镇的杜家花园,这个名字听起来颇有中国园林的风格,但是却徒有其名,其实就是两间小平房罢了,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和他的伯父分别拥有这个杜家花园的居住权。

杜月笙的出生也颇具有传奇色彩,说的不好听一点,封建迷信思想的话,杜月笙出生的这个日子十分不吉利, 1888年的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传说中的鬼节,杜文清给孩子起名叫月生,也有让这个孩子将来好好生存下去的意思。其实杜文清在杨树浦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米店,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认为开米店的人肯定是很有钱,这是个很暴利的行业,印象最深的好像就是在闪闪的红星里面的米店老板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在杜文清这里却并非如此,因为晚清时期,内忧外患不断,这种小商铺的老板也是被倾轧,所以生活十分拮据,尤其是生了孩子之后压力更大。尤其是赶上天灾人祸,老百姓生活更加困难,后来杜月笙的母亲也就从高桥镇去了杨树浦,女人也为了减轻丈夫的压力去当女工,后来女人再度怀孕并生下女儿,而杜月笙的母亲朱氏也因为出血过多,难产而死,杜月笙就是在三岁这年母亲去世。家里又多了一口人,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一家子面临的不是新生命的喜悦而是为生存而发愁,也正因为如此,等女儿稍微大一些的时候,杜文清就打听到浙江的一大户黄家没有孩子,就将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孩儿送给了这户商人。

杜文清给杜月笙找了个后妈张氏,这个女人对杜月笙还是不错的,像亲生母亲一样,杜月笙终于可以知道点母爱的滋味,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甚至家里十分贫困,因为有父母在身边,陪着我们,也是十分幸福快乐的,可是命运总是爱跟人开玩笑,杜月笙五岁的时候,父亲也撒手人寰,只剩下杜月笙和继母张氏,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可想而知,张氏只能节衣缩食来养活这个孩子,甚至还让小杜月笙去私塾,但是杜月笙的学生生涯就延续了五个月,张氏再也拿不出学费来供他念书了。在杜月笙八岁的时候,继母也就这么失踪了,再也没有了消息,一般认为,张氏肯定是养活不了这个孩子,于是丢下这个“拖油瓶”走了。

年少的杜月笙就这样长期混迹于社会底层,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人间冷暖。在独自一人时他会幻想,有个家,而目前他所知道的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就是被父亲送走的妹妹,他暗暗发誓,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找到妹妹。

杜月笙十四岁时,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由陈世昌等人的关系,杜月笙进入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杜月笙得到黄金荣的信任,负责经营法租界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后杜月笙纠合同伙,勾结军阀,贩卖鸦片。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家皇朝》中描述了杜月笙鸦片销售这条通畅的“全球网络”。同年,杜月笙出任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随后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上海三巨头正式上台。

发达后的杜月笙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妹妹,曾托关系在浙江寻找

因为杜月笙在妹妹被送走时还是孩童,不记得送到哪里,只是听继母说是送到了浙江一位黄姓人家,但是浙江何其大,想要寻找十分艰难。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接管上海,杜月笙回到上海,此时杜月笙和国民政府关系极佳,杜月笙也委托政府官员在浙江寻找。可惜都没有结果。

晚年的杜月笙是在香港度过最后岁月的,他也曾最后常识寻找自己的妹妹,但是都没有结果。


阐释君


对于杜月笙来说,虽然他白手起家后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心中却有一个遗憾,他从三岁时就和自己的亲妹妹分开了,所以在有了一定成就之后就很想要将这个妹妹找回来。事情还要从杜月笙的出生时说起,杜月笙出生的时间其实比较特殊,是中元节那天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所以在这一天出生可想而知,杜月笙的父母都多少会担心,他们担心这个孩子会长不大,所以才会给他取了杜月生这个名字。

杜月笙的家境十分贫寒,但是当时一家三口也算温馨度日,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当时和别人一起合伙做生意,其实也不是什么赚钱的生意,起码在当时那个年月里,非常的艰辛。因为杜文清当时合伙的生意就是经营米店,所以虽然这个行当本来利润比较大,可是因为在动荡的年月里,受时局的影响经营十分惨淡,而对于杜月笙一家来说,也让本来就很贫寒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后来因为杜文清所赚的钱根本就无力承担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杜月笙的母亲也开始做工,两人所赚的微薄的钱仅够艰难度日,后来杜月笙的母亲又怀孕了,因为营养不良加上长期劳作的关系,杜月笙的母亲在生下一个女孩儿后就离世了。当时杜月笙的父亲杜文清压力很大,本来抚养杜月笙已经够呛,又多了一个女孩,所以杜文清就将杜月笙的妹妹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这样虽然减轻了负担,可是却成为了杜月笙终身遗憾。他一直都想着长大之后要将自己的妹妹找回来。

杜文清后来娶了张氏,这个继母对杜月笙还算好,可是在杜月笙五岁时杜文清就离世了,而张氏本来也想要抚养杜月笙长大,可是后来因为生活实在难过,张氏突然就跑掉了,再也找不到人。后来杜月笙只能依靠自己,并通过努力让他逐渐成为了上海滩的风云人物。杜月笙发迹后也开始寻找自己的妹妹,他希望和亲生妹妹重聚,那个时候的他已经有钱有势,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妹妹的一点下落。

杜月笙只是依稀记得妹妹是被一家宁波人抚养的,这户人家姓黄,而且是从商的,但是仅凭这些线索根本就没有办法找到,直到杜月笙离世,他的这个心愿都没能达成,虽然杜月笙在上海滩乃至全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是对此事却无能为力。


历史课课代表


杜月笙的妹妹从小被人领养,杜月笙发达之后为什么没有去找自己的亲妹妹,其实杜月笙发达之后一直在找自己的妹妹,只是当初分别时年龄太小,对领养妹妹的人家也基本没什么印象,父亲也没有告诉年幼的杜月笙领养妹妹的家庭情况,所以导致杜月笙在去香港前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

说起来杜月笙身世也是很悲惨的,刚出生时家是距离上海有三十六公里远的高桥镇,当时家里的情况还好,父亲开了一家粮食小商铺,勉强够一家人生活的,但是后来爆发战争,生意越发不好做,加上妹妹在杜月笙三岁的时候出生,导致家里的开销增大,妹妹出生前,杜月笙的母亲还去做工,父亲开商铺,日子勉强过得去,但是母亲在生妹妹的时候难产而死,家里的一个经济来源断了,但是还多了一口人吃饭,所以家里的日子基本没办法过了。

后来杜月笙的父亲没办法就将刚出生不就的女儿送人了,据说是送给了一户大户人家,因为这户人家没有孩子,所以就想领养一个孩子。后来杜月笙经历了父亲的死亡,养母的死亡,没办法,没人养活的杜月笙只能自己出来谋生计,杜月笙先后到过青岛,上海,后来在上海慢慢发家,成为了赌场的大佬,黑社会的老大。其实杜月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心酸不易的,但是好在后来成功了。

成功后的杜月笙到处寻找自己的亲妹妹,但是茫茫人海,没有一点音讯,所以在杜月笙移居香港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其实那个年代,生活不容易,加上各种条件不发达,所以寻人是真的不好寻的。


丫丫说史


杜月笙常对人叹息说,心中埋藏着一件足以令他遗憾一生的事情:自己有一个亲妹妹,小时候被人领养走了,这么多年了,自己一点线索都没有找到。

杜月笙三岁的时候,母亲朱氏又生了一个女孩儿,朱氏本来身子骨就弱,产后又大出血,所以,她还未来得及见证两个儿女的成长,便不幸撒手人寰了。

至于杜月笙为何找不到自己的亲妹妹,原因很简单。

一、杜月笙和妹妹分别的时候,他不过三四岁,记忆里对于妹妹的印象只停留在:我有个妹妹。

杜月笙三岁丧母,因为家中实在贫困,父亲为了给母亲安置棺椁,已经倾尽家中积蓄,再无余钱养着两个孩子。

不得已,父亲在亲友的劝说下,只得将自己的女儿送与他人抚养。

年少的杜月笙,不记得妹妹的长相,以及收养妹妹的人。

这种情况下,尚且不到一周岁的妹妹更是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哥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

这种情况下,两兄妹即便见面了,也互相不认识,更遑论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在茫茫人海里寻觅妹妹的踪迹了。

二、上海滩当时局势比较混乱,人员流动频率很高,杜月笙无法确定抚养人身份是谁,以及是否还在上海。

以杜月笙的情况来看,他想找到自己的妹妹,无异于大海捞针。

当时的上海滩局势很乱,光是比较活跃的势力,便包括外国殖民统治者、清政府、黑帮分子这几股势力。其次,当时江浙一带发生了瘟疫,百姓们死伤惨重,不少人都逃难去了。

杜月笙无法确定当时抚养妹妹的人是否也在逃难的人群中,更无法确定,那家人如今的情况。

等到杜月笙有能力去寻找妹妹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在那种没有街头监控的情况下,杜月笙唯一能动用的手段,便是拜托手下去寻访是否有人曾抚养过自己的妹妹。

这种效率低下的方式,杜月笙用行动证明,自己失败了。

这件事情,直到杜月笙去世那一刻,他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亲妹妹,不得不说,这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杜月笙其实从来没有放弃过寻找自己的妹妹。

杜月笙,上海著名的“黑帮教父”,黑白两道都是有关系的,可以说,在民国时期的上海他就是一把手,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困扰了这个权势滔天的人一辈子,那就是他的妹妹。

杜月笙白手起家,虽然民国时飞黄腾达,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却是一个十分苦命的人。

杜月笙的父亲名叫杜文卿,是一个小商人,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米店。看起来光鲜的背后,是贫穷度日。在战乱年代,米店的生意十分的不好,所以杜月笙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当时,杜月笙的母亲刚刚怀孕,由于家里的日子实在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只得挺着大肚子去工厂里当工人。但是,在生产的时候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不久便去世了,只留下杜文卿一个人抚养儿子和刚出生的女儿。

但是,杜家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没办法,杜月笙的父亲只能将刚出生的孩子送人,那时候的杜月笙只有3岁。

后来,杜月笙成功了,成为了上海的“土皇帝”,但是他的妹妹依旧是没有找到。

在杜月笙的印象里,只记得抱走妹妹的是一个外贸商人,姓黄,但是其他的便一无所知,这也让寻找变得十分艰难。有了权势以后的杜月笙不光自己寻找,也托人寻找,其中不乏国民党的高官,但是依旧是找不到。

抗战时期,杜月笙举家搬到香港,他依旧是没有放弃寻找,但是还是一无所获。后来,杜月笙短暂的搬回内地,也是没有线索,直到1949年,杜月笙跑到香港,再也没有回来。

杜月笙一辈子都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妹妹,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即使杜月笙权势再大,也没有找到。


历史还有哪些事


别看杜月笙在上海叱咤风云几十年,既是“上海皇帝”,也是“黑帮教父”,又是“商界精英”,更是“政界弄潮儿”,但是他小时候也是个十分可怜的人。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他的老家是江苏川沙高桥南的杜家宅。川沙现在属于上海浦东新区,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但是在杜月笙那个时候,沙川只是一个穷乡僻壤。

杜月笙的父亲叫做杜文卿,其母为朱氏。1888年杜月笙出生之后,为了养家糊口,杜文卿便来到上海杨树浦开了一家米店。

别看是杜文卿做了小老板,但是他赚不了多少钱,一是因为上海是大城市,生意竞争十分激烈;二是因为上海地痞流氓众多,杜文卿的小店需要交一笔不菲的“保护费”才能得以生存下来。所以杜文卿一家人的生活只能说是勉强维持。

在杜月笙一岁多的时候,上海到江苏一带发生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瘟疫。而且那个时候正值八月,上海的雨下了很久,很多粮商的大米都腐烂了,杜文卿无处进货,收入也就断了。

住在杜家宅的朱氏那个时候刚好怀有身孕,不便在乡下继续住,便带着杜月笙来到了上海。朱氏也是个勤劳持家的女性,她虽然大着肚子,但眼看着家里没有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快成问题了,便向杜文卿提出去洋人开的工厂里做针线活赚点钱。

让怀孕的老婆去打工养家,杜文卿怕别人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所以他开始没有同意。但是在朱氏的坚持下,她还是去了洋人的工厂。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朱氏临盆生产,也许是日子过得太心酸导致她身体虚弱,也有可能是因为做工辛劳的影响,朱氏在生下一个女婴之后便死去了。就这样,杜月笙在两岁的时候便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杜文卿悲伤之余,也在考虑抚养孩子的问题,自己没有经济收入,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祟,杜文卿便把小女儿送给了一个姓黄的商人。杜文卿只知道黄姓商人是一个有钱人,但却不知道他在哪里做生意,从哪里来的上海,又要去哪里。

不久之后,杜文卿娶了一个继室,但是在杜月笙四岁的时候,杜文卿就去世了。杜月笙只得由他的继母和他的舅父商庆国来共同抚养。

再后来,杜月笙在十几岁的时候来到上海滩,从一个小瘪三逐渐成为上海滩的风云人物,不仅权势熏天,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杜月笙发迹之后,便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四处寻找妹妹。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找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杜月笙只得派人去各地打探消息,在报纸上登寻人启事,托关系找后门,还向社会发出重金悬赏的来寻人。即使是这样,杜月笙不但没有找到自己的妹妹,还惹来一些啼笑皆非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女子来到杜月笙的住处,她告诉杜月笙自己是她的亲妹妹。杜月笙开始很激动,因为他见这个女子年纪也与自己的妹妹差不多,长相和自己还有几分相似。

但是经过几番交谈之后发现,这个女子很像是冒充的,因为她看到杜月笙之后,既不激动也不与他叙旧,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穷,过得不好。

杜月笙觉得奇怪,心想可能是个骗钱的。一顿质问和哄吓之后,那个女子才承认自己是冒充的。杜月笙也没生气,给了她几个钱便让她走了。

杜月笙几在上海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妹妹,但是一直都没有任何新的线索。杜月笙所知道全部线索是:当初抱走妹妹的是一个宁波籍的外贸商人,姓黄,其他的一无所知。杜月笙甚至不能确定那个黄姓商人是否还在中国,说不定别人去国外定居,把他的妹妹也带过去了呢。

1937年8月,日本占领上海,杜月笙在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之后,因为担心日本人报复自己,便举家来到了香港。由于走得仓促,杜月笙的很多产业和财产都留在了上海,而他带到香港的钱财并不算很多。但即便是这样,杜月笙仍然在坚持寻找自己的妹妹。

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杜月笙又回到上海,并且重整了旗鼓。由于杜月笙与国民党高层一些官员的关系很好,便委托他们在国统区帮自己寻找妹妹,他因此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是最后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1949年4月杜月笙再次去香港之前,他还在寻找自己的妹妹。在去到香港之后,由于国内局势变化的原因,他已经无法在继续寻找了,于是便在香港安享晚年。

杜月笙在1951年去世之前还在嘱咐自己的后人要寻找到他的妹妹。同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享年63岁。

杜月笙一生都没有见过自己的妹妹,但他却穷其半生去寻找,可见杜月笙是个十分看重亲情的人,这也成为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之一。


围炉煮酒话春秋


1888年中元节,位于上海高桥镇的杜家花园降下一名男婴,家人为这位男婴取名为月生,意寓月半而生。

杜家的顶梁柱是一个名叫杜文卿的老实人,早年在饭店里做过零时工,在茶馆里跑过腿,甚至于还在码头上扛过麻袋,攒下了一笔钱之后就开了一家米行,杜文卿的女人朱氏靠着帮人洗衣服补贴家用,日子过得虽然艰苦,但总算还能过得去。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米行的生意因为天灾人祸难以为继,无奈之下,已有身孕的朱氏只能去工厂打工,那个年代在工厂打工相当辛苦,加上朱氏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生下女儿之后就一命呜呼了。

可怜的杜文卿带着一儿一女,生活更加艰苦,无奈之下,只能听从邻居的建议把小女儿送给了一个宁波的黄姓商人。杜文卿后来又娶了一个名叫张氏的女人,带着杜月生一起生活,但是祸不单行 ,在杜月生四岁那年,杜家的顶梁柱杜文卿也撒手人寰,杜月生只能靠着继母以及亲戚的接济为生。

杜月生14岁那年加入青帮,从一个小小的下手慢慢成长为青帮老大,成为上海滩举足轻重的人物,杜月生本人也在章太炎的建议下,改名杜镛,字月笙。

对于杜月笙这位上海滩大佬来说,社会地位,财富,美女他都有,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他那个刚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出去的妹妹,杜月笙父母早逝,如果这个妹妹还活着,那么她就是杜月笙留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杜月笙发达之后,费尽一生都在尽力寻找他的这个妹妹,但是直到杜月笙全家搬到香港之前,都没有他这个妹妹的消息。

杜月笙出生的那个年代正处于中国最混乱的一个年代,那个年代战争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一个商人带着他的养女四处漂泊,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好说。

即便杜月笙的妹妹还活着,要找到她仍然非常困难。现代社会如果要寻找失散的亲人,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失散亲人的特征信息,找到符合特性信息的亲人之后,通过基因匹配技术来辨别两者是否有血缘关系,尽管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是在现代社会要找寻失散的亲人仍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在杜月笙的那个年代,被送走的妹妹很有可能没有进行过户口登记,仅凭黄姓商人这一条线索,寻人方式难度可想而知。尽管杜月笙张贴寻人启事之后,确实有不少人带着线索前来,甚至还有人带着杜月笙的”妹妹“前来,但是这些人都只是为骗杜月笙的赏金来的,所谓的线索都是些假消息,所谓的杜月笙的“妹妹”也都是冒名顶替者。

因此,杜月笙发达之后,并不是没有去寻找他的妹妹,而是在民国那个混乱的年代,杜月笙的妹妹是死是活都不可知,即便活着,在茫茫人海之中要寻找一个毫无特性信息的人也是难如登天之事。


小龙谈历史


杜月笙是民国的时候上海滩一个传奇人物,当时他是上海滩的黑帮老大之一,和黄金荣,张啸林等三个人并列为上海滩老大,并且是排头号的人物,当时有传说他跺一跺脚,上海滩就得震一震。

但是杜月笙在小时候的时候,过得却是相当的凄惨。在起初的时候,他家住在距上海市区几十公里的一个小镇上,他的父亲开着一个小商铺,他的母亲平时帮助别人做一些小工,从而使他的家庭能够过上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但在他三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生他的妹妹的时候难产而死,导致他家庭失去了一个生活来源,过得日益艰苦起来。

由于多了一个小孩,而母亲又去世了,导致家庭的生活开支越来越困难,所以在女儿出生不久,杜月笙的父亲就将这个女儿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这个大户人家据说没有儿女,所以想领养这个儿女。后来杜月笙的父亲和母亲都相继去世,杜月笙也只是跟着自己的舅舅一起生活,后来又被自己的舅舅赶出家门,独自一个人闯荡江湖。

后来杜月笙终于闯出了自己一番事业来,照说杜月笙除了自己之外,也就妹妹那一个亲人,他这个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妹妹接回来才对。但是一直到解放前,杜月笙去香港,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妹妹,事实上杜月笙一直在寻找。只不过因为当时他父亲送妹妹走的时候,他年纪还非常小,只有三岁,根本就记不住那些事情。长大了之后又碰上兵荒马乱的年代,在茫茫人海中找一个人是无比困难的。所以一直到最后,杜月笙也没有能够找到自己的妹妹,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杜月笙不是没有找过他失散的妹妹。而且可以说是找了一辈子,只不过是没有找到而已。杜月笙早年的命运也是十分的凄惨。家里十分贫穷。以至于他的母亲在埋葬的时候都没有棺木,只是卷了个破席子埋葬的。到了杜月笙发迹的时候,想要重新修缮祖坟。但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他这一生发迹主要是因为父母的坟地。如果重新修缮了,就等于坏了风水。

然而讽刺的是,这位江湖大佬自己穷尽一生再找一个人,却一直未能找到,这个人就是他的妹妹。 杜月笙来到世间,等待他的不是温饱和谐的家庭生活,而是大起大落、风云变幻的人生历程。破败的老房屋檐下是他苦难的童年,像野孩子一样,三餐没有保障。不久,杜月笙的母亲诞下一个女婴后便撒手人寰。年幼的杜月笙和妹妹只能和父亲杜文卿相依为命。抱着两岁的儿子和嗷嗷待哺的女儿,杜文卿犯起了愁,绝望写在了这个男人的脸上。彼时杜家穷困潦倒,上海天灾人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其实杜家是有米店的。可是店里的生意却特别差,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候,作为一个卖米的,他们似乎也快到了那种没有米吃的地步。不堪重负的杜文卿知道,这样下去,他们3个一个都活不了,无奈之下便把女儿送给了别家,自己带着儿子生活。 杜月笙的妹妹据说当年被送到一位姓黄的宁波商人。后来,发财后的杜月笙不惜一切代价。到处寻找妹妹,期间和很人冲着他给出的丰厚赏金提供了许多假线索,很多人带着和他妹妹年龄相仿的姑娘来认亲,结果白白空欢喜。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

晚年的杜月笙知道并重,依然在挂念着这个妹妹,即使他在怎么叱咤风云妹妹却最终成了一个遗憾。 其实,凭借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找一个人应该不会太难。但这个可怜的姑娘,生逢在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也许被人卖了,甚至转手很多次,以至于她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又或者是,早已死去。所以,即使杜月笙再怎么寻找,却始终不见踪迹。


啃泥弟1


杜月笙的母亲在生妹妹时,难产死了。妹妹出生后,家里的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让妹妹不至于饿死,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把她送给了一个富商。

杜月笙在他父亲死后,就到上海滩去闯世界,加入青帮。凭着自己的聪明,情商高,敢打敢拼,深得黄金荣的器重,并且让他自立门户。他善于与人打交道,低至地痞流氓,高达达官贵人,广交各色各样的人。短短几年,就和黄金荣,张啸林创办三鑫公司,人称三大亨。

其实杜月笙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自己的妹妹,特别在物质上得到满足后,他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希望有个亲人可以和他一起分享。但是,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呢?

一、关于他妹妹的资料很少

由于这事情发生在他小时候,他能记住的信息很有限。这么多年过去,他妹妹现在长成什么样?无从知晓。

二、资讯传播很落后

以前的通讯条件很差,大部分都是靠写信,或者熟人传话。如果不是很有缘分,很多人都是今日一别,就是一辈子。更别说,你要去找一个只有一点童年印象的人。

三、战乱年代变故更大

和平年代尚且难找,更别说,那是战火纷飞,人们颠簸流离,居无定所的年代。就算他记起那个富商的容貌,或者地址。但是,现在是否还在,真的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杜月笙要在茫茫人海找她妹妹,无疑大海捞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是老鱼,请关注我,每天和你看世界,品历史,长见识,树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