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武则天的坟墓是谁选的?有何用意?

悲催小灰灰


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永淳二年,李治回到了奉天宫。武则天也从泰山封禅回来,之后劝李治封中岳。但是高宗的身体不允许他有这么大的动作,所以李治并没有封中岳。李治回到洛阳之后病情严重了,宰相以下的大臣都不能晋见皇帝。十二月二十七日,李治死在了贞观殿。不过临死前高宗说了遗言:“上天要是能赐我一两个月的寿命,能让我回到长安,那就死而无憾了。”

但是没有机会了,李治死在了洛阳。李治一死,关于李治陵寝设在哪里就有了争议。有人说应该遵从唐高宗的遗愿,将李治埋葬于长安。但是陈子昂等人极力反对,立主将李治埋葬在洛阳。不过武则天并没有把高宗埋葬在洛阳,反而是遵从唐高宗遗愿,将其梓宫运回长安。史料并没有记载乾陵是李治生前就选择的,所以后世学者纷纷猜测应该是武则天拍板乾陵位置的。

有野史传言,武则天决定把高宗葬在关中,于是就让李淳风和袁天罡去选风水宝地。袁天罡在选地埋下了一枚铜钱,而李淳风在选地插了一根发针。两个人不是同时选地,而且互相也没有联络,但巧合的是李淳风的发针刚好插在袁天罡铜钱中间的钱眼里。于是武则天让人在这里修乾陵,并且把高宗安置在这里。

《旧唐书》唐高宗:“天地神衹若延吾一二月寿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
《旧唐书》卷一九零《陈子昂传》:会高宗崩,灵驾将还长安,子昂诣阙上书,盛陈洛阳形胜,可以安置山陵,关中旱俭,灵驾西行不便。
《旧唐书》卷七七《将作监·将作大匠》:则天临朝,拜吏部尚书,摄司空,营高宗山陵。

武则天安葬于乾陵

乾陵的位置是选好了,但是里面只有高宗一人,武则天还没有埋葬在里面。真正拍板武则天陵墓的人不是武则天,而是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逝。关于武则天陵墓葬在哪里也爆发了争议,严善思极力反对武则天埋葬在乾陵,而唐中宗却想要满足武则天埋葬乾陵的遗愿。

严善思说:“自古埋葬规矩都是尊者先埋,尊者埋了就不能埋卑者,武则天卑于唐高宗,如果现在打开陵墓,那就是以卑者动尊者,会惊动龙脉。”当时严善思说了很多,但是大概意思就是唐高宗已经埋葬于乾陵了,而且乾陵已经封闭了,现在如何让武则天埋葬于乾陵,那就会破坏龙脉。不过唐中宗并没有听他的,唐中宗表示说的对,说的跟放屁一样。大家都知道唐中宗是一个仁厚之人,而且还特别遵从孝道,你现在让他放弃他遵守的孝道违背其母亲的遗愿,这可能吗?

唐中宗力排众议,打开了乾陵墓门,硬是将武则天安葬于乾陵。武则天的遗愿很简单,就是想着和高宗合葬于乾陵。但是武则天做不了主,真正做主的还是唐中宗,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武则天的陵墓是唐中宗选择的。为什么选择乾陵?这就是因为唐中宗想要满足自己母亲的遗愿,不想自己成为一个不孝之人。

《新唐书·严善思传》:“尊者先葬,卑者不宜动尊者而后葬入,这是历来的规矩。则天太后卑于天皇大帝,今若开陵合葬,即是以卑动尊,恐惊龙脉。”

《旧唐书》卷七七《将作监·将作大匠》

《旧唐书》卷一九零《陈子昂传》

《新唐书·严善思传》


江郎说史


我是方圆,文史专栏作者,欢迎关注我;



说起武则天的陵墓,如果是当做一件艺术品来看的话,不得不说是巧夺天工之作。当然了,并不是说它建造得有多完美,多华丽,而是它建造得十分坚固,并且还带有一丝神秘。

那么,这座陵墓到底有何神秘呢?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



乾陵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总占地约40万平方千米。当然了,除了武则天和李治的主陵以外,周边还有十七个小型的陪葬墓穴,里面有皇家人员,也有功臣。

我们说了,乾陵建造得十分坚固,所以迄今为止她都没有遭到盗墓贼的洗劫。但是注意了,这并不是说没有盗墓贼来光顾过,在历史上就有这三大“盗墓者”对它下过手。



第一个,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黄巢在唐末的时候发动了农民起义,但是起兵这种事你得具有一定的资本,简言之就是要有人有钱。当时黄巢为了获得军饷便有了盗墓的念头,以便实现自己的军事扩张,从而和朝廷做最后的对抗。

最后在一番思索之下,他准备去盗取“乾陵”。那么,他为何要偏偏选乾陵下手呢?很简单,因为里面宝物很多。

乾陵在建成之后,曾先后两次放入巨额财宝。李治死后,武则天便将国库里三分之一的财富给他陪葬,而武则天死后,他的儿子也同样用国库三分之一的财富为她陪葬。但是黄巢很不幸运,他派遣40万军队去梁山上挖了个底朝天,就是没有挖到什么财宝。



第二个:号称历史上第一盗墓者——温韬

温韬是五代时期的耀州节度使。他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是“史上第一盗墓者”。温韬曾派遣几万人马去盗取乾陵,只可惜还是没有成功。

第三个:民国军阀——孙连仲

这一次盗取乾陵的时间发生于明国初年军阀混战的时候。孙连仲曾派遣出一整个工兵团去挖掘,这一次可不是黄巢温韬时候的铁锹锄头了,而是炸药。

不过,遗憾的是,孙连仲也没有成功,不仅如此,他甚至连地宫的入口都没有找到。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一座庞大且坚固的陵墓到底是什么人设计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争议较大,有人说是时任吏部尚书的韦待价设计的,但是这也不准确,因为他只是负责了建造,并不能说明是他设计的。还有人说是袁天罡设计的,但是他在公元634年就去世了,而乾陵却是在弘道元年,也就是683年起建的。所以也不太可能。

最有可能的是,乾陵是皇家的一些风水官员和陵墓设计官员的杰作。他们不仅给乾陵选择了陵址,同时也参与地宫的建设?若一定要找出用设计师,那应该就是武则天本人!


方圆文史


在古人的心中,能够请一名好点的风水大师找一块宝地安葬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古人认为长辈墓地风水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运气,甚至影响到下一代人。因此,好些人往往生前就开始寻觅墓地,不只是达官显贵,连古代的帝王也大多如此。

历史上的女皇帝武则天就是生前开始寻找自己的墓地的,当然大背景是唐高宗李治病逝了。武则天的墓地其实是他与丈夫李治的合葬墓,叫做乾陵。乾陵是唐代所有墓葬中保存最完好的,不知道这和这座墓葬的风水是否有些关系呢。

武则天的墓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的梁山上,传说这座墓地的选取与两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有关,就是李淳风与袁天罡,这两个人都是唐朝时著名的道士,还共同创作了千古奇书《推背图》。话说武则天派这二人前去寻找风水宝地,却是发生了一件趣事。

原来袁天罡观天象分阴阳,在梁山上发现了一块宝地,就埋下了随身的铜钱作为记号。而李淳风则是观山脉起伏,发现梁山像一位仰卧的女性,他认为这块宝地极利于女主,就在山上找到一处,用头上的发针做了记号。二人像武则天复命的时候,才知道选在了同一地方,等到武则天派人去查看的时候,发现李淳风的发针正插在了袁天罡埋的铜钱铜孔之中,有如此二人共同选择的结果,可见武则天墓的风水绝不是一般的好了。

当时武则天在选择陵墓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当是皇帝去选择的,而是为了她武家人的希望才去选择的。这块地只根据风水上面来讲,它是能够兴旺人丁的。而且铃木上方被山围绕着,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妇女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样。

不过,针对珍惜到现在也不知道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毕竟没有证据去证明这个地方的风水究竟如何。但是从远看的话以及这个地方的地势来看的话,确实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对武则天陵墓有话说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留言和转发,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加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Zh上善若水W


史书记载了乾陵的选址故事,当年唐高宗在洛阳病逝后,陈子昂等人力主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为了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很快,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接旨后遍寻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中意之处。后来来到关中,半夜子时出来观看天象,只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恰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是块宝地,于是急忙奔上山峦,找准方位,但一时找不到东西作记号,就摸出枚铜钱放地上再盖上浮土,这才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另一个风水师李淳风接旨后,沿渭水东行寻找宝地。在一天正午艳阳高照之时,他见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这少妇五官齐全,一对乳房坚挺对称,连乳头、肚脐都也具备。更让他神奇的是:这少妇双腿稍稍分开,中间还有一淙清泉在终日流淌不息!李淳风大为吃惊,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在二鱼相交处扎入土中后,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武则天听他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找到这块地方扒开浮土,惊得半天没站起来,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既然是一块风水宝地,那还等什么,武则天下令立即开工,很快就将乾陵修好,安葬好唐高宗,后来武则天追随丈夫葬于乾陵。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道中道道而道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14岁进宫,历两朝天子。从才人、昭仪、贵妃、皇后再到皇太后,厉经曲折,最后登上皇帝的宝座。

武则天67岁即位,82岁驾鹤西去,做了15年正儿八经的皇帝。死后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故称乾陵。

说起乾陵,还有一段传奇。相传,唐高宗去世,武则天昭令大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命他们分別为皇上选一块风水宝地。两人一个往北,一个往西,游遍所有名山大川后,回来交旨。两个人都说乾县的梁山有块风水宝地,袁说自己在那儿埋下一枚铜钱,李说他在那儿插了一枚钢钉。武则天听后,命人到梁山,创开土。神奇的一幕出現了,人们惊喜的看到,李淳风的铁钉刚好插在袁天里所埋铜钱的方孔中。于是,武则天就把陵址选在了梁山,起名乾陵。乾陵修好后,先把高宗迁葬于内,等到武则天死后,以高宗皇后的身份也葬入其中,所以,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山峰,三峰耸立。从远处看,仿佛一美人仰卧于地,北峰为美人头,南面两峰为美人乳。当地群众称之‘美人峰’,也有人说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

武则天墓前有一块巍峨的无字碑。武则天之所以要为自己立一决无字碑,其意是:我是女皇帝,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说。

武则天把梁山做为高宗和自己的墓地,其实是有私心的。她听袁天罡说:粱山‘美人峰’型似美女,利阴不利阳。可以保武家后代子孙兴旺。



段辉时


查查历史吧,这个我也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