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安家》中,蔡根花宝贝最后还是和苏大强在一起了,生了个儿子叫苏天培,可惜苏大强老来得子,生出来的儿子居然是一个学渣。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看看这个学渣儿子是怎么把苏大强的蔡根花宝贝气到吐血的。

“这道题昨晚明明已经做过了,怎么考试还做错了呢?
你上课到底在干什么?你们老师说你这次考试又是倒数第一!
苏天培,怎么我一说你,你就是这个样子?
只要一跟你谈学习,你就跟我是仇人对吧?
让你玩手机你怎么就不挂脸呢?
我是你亲娘,我能害你吗?
到底是你学习还是我学习?你说你玩手机能玩出名堂来吗?
我跟你说我天天给你熬得,我白头发都快愁出来了。
你倒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傻吃憨睡的。

你要把我弄出神经病来了啊,要把我气短命了,你知道吗?”


苏天培听到母亲的絮絮叨叨,把书包直接扔地上,甩手而去,蔡根花宝贝在后面追赶儿子。那场面真是一个惊天动地。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看过蔡根花宝贝和她儿子的争吵后,大家有没有一种熟悉感啊?这些话,这个场景,这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自己?

其实蔡根花宝贝犯了大多数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陪读误区,就是打、骂、吼。

一.什么是打、骂、吼?

蔡根花宝贝在辅导苏天培数学相反数时,面对儿子的一无所知,发出了哀嚎“
“什么关系,你说到底是什么关系,你给我说清楚?”

可即便是自己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哀嚎,儿子依然是一脸木讷,蔡根花宝贝只能用生命来呐喊,告诉儿子答案:”互为相反数“。
气得面红耳赤的蔡根花宝贝,扭着儿子的耳朵再次呐喊:“苏天培,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了?有没有带耳朵,有没有带耳朵啦?你脑子是浆糊啊?你真是气死我了,你是不是上天派来收拾我的?气得我啊!”

蔡根花宝贝怒吼儿子的情情,就是现实中情景版的打、骂、吼,是不是跟你家的怂孩子很像呢?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二.打、骂、吼对孩子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家长在陪读的过程中,出现了打、骂、吼的行为,孩子会害怕。孩子一害怕,就会激发他身体的一个本能反应,战斗逃跑反应,动物都会有的反应。

我们大脑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大脑皮层中的额叶为代表的理智脑,另一部分是以我们杏仁核为代表的情绪脑。理智脑负责思考意志,而情绪脑爆发的时候,如果一个人逃跑反应激发了情绪脑的按钮,情绪脑“砰”地一下打开,这个时候身体要调动全身的血液到四肢,四肢得到更多的血液,就能让他在逃跑的时候跑得更快。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但麻烦的是,如果血液到了四肢,大脑里面的血液就会供应不足,这个时候孩子再想问题,就会发麻,一道简单的诗,背二十遍都背不下来,一道简单的题平常会做,现在也不会做了。所以当他的情绪脑打开的时候,他的理智脑思考就会变得很慢,这个孩子就会变得有点笨。你就会发现,他就不会学,而且他会觉得自己不爱学。

所以这个战斗逃跑反应会激发孩子的情绪脑,让孩子感觉到不爱学,不会学。但是这个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孩子在这种害怕、恐惧的情况下,他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他深深地记住了,我不爱学我不会学的这个情绪反应。他把这个情绪反应记进来后,下次学习的时候,还没有开始碰到难题,他就开始要逃避了。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打他、骂他、吼他,我们家长初心是为了孩子好好学习,结果却是让孩子逃避学习。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想学习,而且每个孩子都想学好。但是孩子的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所以他神经的抑制功能不强。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做兴奋的事情很容易,做让他抑制的事情很难。如果你让孩子玩游戏很简单,因为玩游戏会让他产生兴奋的感受;但是如果你让孩子做试卷就很难,因为在做试卷时,没有兴奋的过程,所以坚持下来很难。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三.作为家长怎么避免打、骂、吼?

1.列每天的学习计划

列计划的好处就是,一拿起书本,孩子和家长就知道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不至于盲目得不知所措。最后时间浪费了,还什么都没有学到。

2.固定时间学习

把每天学习的时间固定下来,不仅可以让孩子养成每天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孩子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3.不要盯得太紧

孩子学习都是被你盯、被你催,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就形不成。等到孩子长大了,你就会发现你越推越难,越到高年纪你就会推不动,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变成孩子自己的事。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4.学会正确夸孩子

千万不要直接夸“你真棒”,而要聚焦孩子的具体行为,通过这个行为看到它的内在好处。
比如你想夸孩子真用心,就不要直接对孩子说“你真用心”,而是说“你把不认识的字都在上面注音了,儿子,你真用心啊”


当你聚焦具体行为去夸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信了,这个品质便有了具体行为的支撑。而且孩子还能将这个行为中的好行为迁移到下一情景中,那这样夸得才有用。

5.家长最好在旁边学习

孩子在做作业,有的家长可能在看手机或是聊天,这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实最好的育儿场景就是,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旁边看书或是学习一些专业技能


孩子不爱学、不会学,90%的原因是家长进入了陪读误区


愿我们的蔡根花宝贝也能够不打、不骂、不怒吼孩子,做到正确陪读。蔡根花宝贝心情好,苏天培学习棒,也许苏大强的阿尔海默兹还能延缓发病呢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