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 隱形貧困人口 ”已經夠扎心了,但是善於發現的網友們又發明了更扎心的詞——隱形孤獨人口。

“隱形孤獨人口 ”指的是那些表面上很 social,朋友很多花團錦簇,但實際上卻非常孤單的人。

是不是感覺膝蓋又中了一箭?

每天活躍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發個朋友圈引來點贊無數,頗有一呼百應的社交達人範兒,但夜深人靜難過的時候,翻遍通訊錄卻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

在盛產單身狗的繁華大都市,這樣的“隱形孤獨人口” 數不勝數。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微信上有幾千好友,時時刻刻都在聊天,刷朋友圈,給別人點贊,回覆別人的評論……

看起來朋友很多,但是一時興起想喝酒的時候,找不到一個可以對酌的知己。

朋友圈的點贊之交,並不是真正的朋友。

——@曬太陽打噴嚏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同事聚餐朋友聚會的時候,他們看我時刻拿著手機,彷彿很忙的樣子,但其實我只是用玩手機掩飾沒話說的尷尬。

我不是真正的合群,我的手機是我的保護色。

——@泓沁清灃

每天都把自己的時間排的滿滿當當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在健身房一直呆到健身房關門,週末約這個朋友打球約那個朋友逛街……

朋友圈裡看起來每天都過得嘻嘻哈哈五光十色,但其實之所以把時間安排的這麼滿,是因為害怕獨自一個人,無法面對一個人呆在空蕩蕩的出租屋的那種孤獨感。

——@LR_自旋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自從結了婚,經常覺得自己沒朋友。

單身的朋友們覺得,她都結婚有老公了,平時應該想過二人世界不想跟我們玩吧,所以有活動不會主動約我;

而其他已婚的朋友,要麼有孩子了要帶孩子,要麼有自己的生活,能約出來的也不多。

我想很多夫妻婚後兩三年就要生個孩子,可能也是因為兩個人的生活太孤單冷清了吧?

30歲後,我也成了“隱形孤獨人口”。

——@ulyssess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因為失戀,完全沒辦法一個人待著,所以總是把自己扔進人群裡,一群人在身邊嘰嘰喳喳的時候就不孤單了。

但是時間久了,發現強顏歡笑真心累,表面笑嘻嘻,內心寂寞無比。

為了逃避失戀現實的社交,就像借酒消愁,無非是暫時麻木,然後愁更愁。

後來自己一個人學會了看書,素描,雖然孤單,但並不寂寞,因為內心是充實的。

——@十六妹兒-M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扎心了!比隱形貧困人口更悲催的,是隱形孤獨人口

對於背井離鄉,獨自奮鬥在異鄉的年輕人來說,孤獨是一種常態。

總有一條道路,只能一個人走,總有一些事情,需要一個人扛。

沈三廢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中說:一個人的時候,無所謂孤獨,細思下來,那是上帝賜予的一個人的安靜時光。享受這份清靜,體味這一個人的好天氣,原來這寂寞也是能打動人的。

孤獨並不可恥,強顏歡笑的合群,不如安靜的自由。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獨,合群是內心的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