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读道德经可以改变人生?才看第一章就有感觉!

最近和人闲聊,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成功人士谈起《道德经》,无不眉飞色舞,推崇备至,更有甚者,捶胸顿足,好像如果早个几十年看到,人生就会如何如何不同。


对于《道德经》本身而言,清朝之前就有一百多个版本,至于作者,更是众说纷纭。其实这些都已经不那么重要,起码对我来说,吃到一个鸡蛋很香,难道还要去追问这个鸡蛋是哪个母鸡下的?什么时候下的?

凭心而论,真不觉得一个人很早就接触《道德经》,就会有很不一样的人生。书中很多观点,作者也写的很模糊,给人留下很多遐想和发展的空间。于是乎,一百个人,一百种人生经历,能读出一百个味道来。

读道德经可以改变人生?才看第一章就有感觉!

孔子问道

《道德经》--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关于前两句,争议最多,焦点无非是怎么断句,一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二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两种解说都不算完美,个人认为套用现在的话就是:规律总在变化,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

说了半天,可能很多读者要问了,你说的改变人生的感悟呢?

读道德经可以改变人生?才看第一章就有感觉!

老子本尊像

我们先从文章本身跳开,说几个例子。

早段时间某电视台放一个故事,有个人,看到一个火灾报道,因为是个老旧的大楼,消防云梯进不去,结果发生了惨剧。这个时候,能救人一命的设施是没有的,而这个人偏偏是个菩萨心肠,就想着,能不能发明一个简易又可靠的装置,这么捣鼓了几年,居然成了。一个铁笼子,几条绳索,坐上十来个人,自己手摇着就能逃离火海。

又说我国有个奇人,九几年就琢磨,为什么买东西非得去商店?那么多好东西,一个商店也放不下啊,再说了,放得下我也逛不完啊,能不能想想办法搬到网络上去卖?这个时候的他,被人当疯子讥笑了很久。

这种例子,我敢打一块钱的赌,在座的都能讲出一箩筐来。

读道德经可以改变人生?才看第一章就有感觉!

老子西出函谷关

我们再回到文章本身,“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什么意思呢?我这样理解:有些现在不存在的事物,我们可以仔细的琢磨,这个事为什么会没有?比如,永远不要加油的汽车,永远不要充电的手机,为什么没有?技术没有那个水平啊,一般的能提供动力的能源不行,但是,能不能改成安全的核能呢?这个问题肯定不用多想,无数聪明的脑袋早就在考虑了,说不定明天的头条就出来了。

“常有,欲以观其徼”,徼(jiao)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轨迹的意思。拿手机来说个例子,手机在最开始叫“大哥大”,砖头大小,只能打电话。后来改成小的,开始有了短信功能,有了彩屏,铃声也是和弦的了,再后来,拍照、看电影、听音乐、支付、阅读、社交全都塞进去了,一路高歌猛进,顺带着干掉了BB机、电子词典、傻瓜相机等等无数当时的弄潮儿,这就是“徼”!我继续赌上一块钱,手机还会干掉手表、手提电脑、钱包、投影仪等等等等,想想都可怕。

如果你还在处于可能被手机这个玩意随时干掉的行业,就要停下来好好想想了。如果不是,那就想想,怎么把咱们的东西塞到手机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