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沃尔沃轿车公司被吉利汽车收购,那为什么不把沃尔沃汽车的技术应用到吉利汽车上呢?

芳华留心


首先要明确一点: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这是两个分属吉利集团的子品牌。(这里的沃尔沃仅指:沃尔沃轿车业务)

其次,吉利并不是没有使用沃尔沃的技术。比如沃尔沃和吉利汽车共享部分供应商,共同研制动力总成和全新CMA平台等,只是在核心领域为了保持两个品牌的独立性未进行技术共享,但是在某些领域是有合作的。

其实早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时,吉利就与沃尔沃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开启了双方深入合作的大门。根据当初的协议,不管是沃尔沃向吉利转让技术,还是双方开展技术合作,都不会违反知识产权协议,既不会违反之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时签署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也不会损害沃尔沃的利益。

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合作,吉利集团动用多方力量、资金向沃尔沃投资、大笔输血,并且落实了中国国产项目;再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吉利收紧品牌战略,“回归一个吉利”,并适时推出了领克品牌,并且加大了沃尔沃的车型投资、改款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推广,目前的吉利已经形成了低中高三个维度的汽车产品线,在国内市场也是风生水起。而沃尔沃也得以起死复生,在全球其他市场的销量开始猛增。在此形势下,沃尔沃开始反哺吉利,通过技术向吉利“输血”。

那么?沃尔沃向吉利输了哪些血呢?

1、生产管理技术

汽车的设计、硬件技术固然重要,但是生产管理体制及相关技术仍旧是决定车辆商品性的重要因素。吉利在收购沃尔沃轿车业务后,积极的整合资源,将沃尔沃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品质管理技术及标准延伸至吉利汽车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吉利汽车这几年的巨大进步。

2、汽车设计理念

如果对吉利汽车之前的产品有印象的话,很多人估计会有这样的结论:外观Low,内饰廉价,车型没有质感。但是回归一个吉利品牌后,尤其是从帝豪EC7开始,所有的吉利车型都冠上了自主最美车型之一的名号,诸如:博越、博瑞、帝豪GS等。毫无疑问,这些都受到了沃尔沃的影响。

3、供应体系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还有一个大的动作,就是要求沃尔沃共享部分供应商体系,这直接加强了吉利原有供应体系的设计能力和匹配调教能力,对于车辆品质和机能具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4、共同研发

CMA平台架构是由沃尔沃汽车主导,与吉利汽车联合开发,是针对沃尔沃40系列产品线的整车平台架构。而目前火热的领克品牌,就是采用了该平台的技术。沃尔沃XC40与领克01的关系可以参考奥迪A3与大众高尔夫;此外,2017年7月20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将与吉利控股集团建立一个合资技术公司,该合资公司将共享汽车技术,并将携手开发电动汽车技术。

问题:吉利为什么不用沃尔沃的发动机?

吉利汽车目前确实没有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但是高一个档次的领克品牌却使用了沃尔沃较低端的发动机:沃尔沃XC40高配加了T5发动机和8AT,定位更高;领克只有T3、T4发动机。为什么吉利汽车不使用呢?

首先,是担心降低沃尔沃的档次级别。沃尔沃在吉利集团的定位是豪华品牌,吉利则是定位低端产品,为了走量。如果吉利直接使用沃尔沃汽车的发动机的话,无疑会对沃尔沃的品牌有所伤害。

其次,吉利造车会增加成本。直接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势必会提升现有吉利汽车的造车成本(1.3T的发动机和2.0T的成本差异不小),车辆售价也就水涨船高,这和吉利目前的市场定位相悖。此外,如果全面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则必须要对现有的吉利生产制造设备和车型设计体系进行修改,这项事宜不仅耗时较长、而且投资巨大,没有任何成本优势。在没有实现技术对接之前不能贸然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或平台。

最后,吉利汽车的进步有目共睹,说是没有沃尔沃的因素是不可能的。不论如何,在借助沃尔沃提升吉利汽车自身品牌的同时,也需要持续投入研发和设计,才是吉利生存的持久之道。


江城车马客


这个问题是好多车迷的共同的问题。不是说吉利不想用沃尔沃技术。而是因为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在跟福特的合同上面有相关的约束条件。但是中国人是聪明的。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把沃尔沃的技术应用到吉利上。但是我们可以跟沃尔沃合作研发。这就诞生了领克。我们也相信,在沃尔沃的帮助下,吉利会越走越远。


1783890


说到应用技术方面的话,吉利汽车倒是应用了一点,但是总不可能照搬吧? 而且还要考虑成本问题,这个是主要。不然吉利就不是吉利了。参考凌克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