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今年这轮“猪周期”,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吗?

SmileyMaggie


关于这轮“猪周期”大跌之后能否大涨这是谁都不敢肯定的问题。

一、目前生猪市场进行了下跌调整了几个月,并跌至5元/斤的低谷,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底部。因为按照目前的价钱养殖户已经亏损不少了,应该不会再往下跌了,或许上涨的拐点就在眼前。但是,生猪价钱能否上涨的关键是取决于市场的供应关系是否平衡。在供需关系还没调整到位的情况下,上涨仍难实现。


二、市场周期性的上涨或下跌是市场的必然规律。任何一个商品都不可能永远维持在上涨或下跌的周期中,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出现上涨或下跌。目前的猪价已经跌至底部,上涨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按照目前生猪市场存栏量仍然比较充裕,产能过剩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因此短期内没有上涨的动能,广大养殖户希望猪价上涨的美好愿景一时半会实现不了,大家还需耐心的等待。

三、这轮猪周期的暴跌的确令广大养殖户,尤其是中小规模和散户很受伤。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在困难的环境下如果大家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寻求新的办法积极应对困难,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能等来下一轮的上涨周期的。


华南农小白


今年这轮“猪周期”,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吗?头条号“微养殖”来为您回答:

本轮猪周期过后,猪价在大跌之后必有大涨吗?我看未必,但是猪价在本轮猪周期过后肯定会有所上涨,但是不会出现2016年的养猪黄金年的火爆行情,具体的原因如下:

1、规模化猪场的疯狂扩张产能,正是由于看到2016-2017年的养猪回报率高,不少上市农牧企业纷纷利用其自身优势进军养猪业,同时伴随着国家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规模化的猪场成为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虽然经过猪周期的低谷期淘汰了不少的散养户,但是规模化猪场增加的产能更多,所以说未来市场上暂不会缺猪,猪价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2、猪价大跌之后的大涨,归根到底还是供求关系失衡引起的,由于规模化场的扩张,中小散养户由于环保禁养被永久的退出,在猪价上涨时也不会出现大量散养户涌入的现象,猪价也就会处于相对平稳的价格区间之内,这也是国家政策所期望的,毕竟“肉贵伤民,猪低伤农”,只有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才会保证居民的日常消费稳定。

3、进口猪肉还会持续增加,由于进口猪肉的成本远低于国内,在经过关税等还是低于国内的养殖成本,这也必然会导致部分食品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进口国外猪肉,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4月,我国进口猪肉量为11.00万吨,同比增长3.42%;环比减少19.00%,较前一个月减少2.58万吨,为近三年的第二高位,这也说明了进口猪肉的比重越来越高。

4、终端消费需求不佳,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由猪肉消费量转向猪肉的质量,这也是为何现阶段高端土猪肉越来越受追捧的原因,对于白条猪的消费需求也就越来越少。

另外,今年的猪价大幅度下跌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规模化猪场产能释放的结果,然而这仅仅这些农牧企业的产能初步释放,预计集中释放会在2019-2020年,所以后期的猪市行情仍不容乐观,由此可知,这两三年内的猪价暂不会出现大涨大跌的情况产生,后期随着规模化程度的增加,生猪养殖也会成为微利行业,猪价的波动也会降低,所以说本轮猪周期过后,猪价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下跌了。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教,答主码字不易,欢迎点赞、关注和评论昂!


微养殖


大跌之后的大涨是肯定的,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猪周期持续多久?二是大跌已经出现,何时能大涨?

一、猪周期持续多久

虽然根据官方数据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在下跌,但是这个数据的准确性有多高,养殖户可以打听一下周围的朋友有多少缩减产能了,转了2年多的钱,才亏了3个月就有人受不了了?我不信,不养的也只是纯育肥而已,养母猪的没那么容易放弃,所以短时间内生猪出栏量不可能快速下降。

很多人都认为2019年下半年会是此次猪周期的反转期,若是一直按照上半年4块多的猪价,2019年下半年是很有可能的,可是现在猪价稍微提高了点多数地区在5块以上有些地区甚至在6块以上,这给一些养猪场以喘息的机会,很可能导致此次猪周期被拉长,2019年下半年猪价会不会涨就看2018年下半年猪价会是什么价格了。

二、大跌之后何时大涨

大跌之后的大涨需要一个两个缓冲期,第一个缓冲期就是猪价持续在低位一段时间,第二个缓冲期就是淘汰母猪引起母猪出栏减少需要半年时间。比如2016年的大涨,大跌出现在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上半年,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有起色,到2016年大涨。若是参考这个规律2018年上半年大跌,下跌到2018年底,2019年下半年开始起色,可能在2020年上涨。

但是现在是6月猪价维持在5.5-6块之间,很多养殖户不亏钱他们就不会缩减产能,不缩减产能出栏肥猪就不会变化,如此猪价大涨就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2020年下半年甚至2021年下半年都是有可能的。



果然悠


之前回答过一次关于猪价的问题,今天再回答一下吧。猪价跌成这样也该差不多了,至于会不会大涨,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但是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由于猪价的不管下跌,很多养猪企业都出现了亏损,而且每头猪亏损价格在150元以上,这样的亏损幅度其实还是挺大的。但是这种情况应该不会长久,势必会改变这种现象,因为一旦长期亏损,会严重打击养殖户的信心,到时候供需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影响猪肉价格。

当然,最近两年经常出现类似的事情。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鸡蛋价格非常便宜,鸡蛋价格低于2元一斤,养殖户出现亏损,导致养殖户出现弃养情况,到了端午节之后,鸡蛋价格一路上涨,从2元附近涨到4.5元,用时非常短。

当然,还有就是玉米的价格,虽然玉米没有鸡蛋涨幅那么大,但是整体也是出现了上涨,一度超过一元一斤。

所以,价格波动是正常的,任何行业都可能会处在亏损的状态,但是最终一定会被属于自身的价值进行修正。所以,猪肉价格会涨。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关注头条号!


译临炒什么股


猪周期简而言之即猪价因供需不平衡而产生的周期性的变化。直观地说也就是 “供给不足→猪价上涨→养殖规模扩大→供给过剩→猪价下跌→养殖规模缩减→供给不足”,造成猪价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猪价大跌、久跌之下,在养殖亏损压力之下,刺激市场去产能,随着后期供应的下降,猪价必然将出现回升,但大涨则未必,猪价大涨大跌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大企业加速扩产能,中小养殖场、散户不断退出,养殖规模化比例快速提升,理论上来看,今后生猪市场供应波动幅度将减小,猪周期走势也将趋于平缓,猪价大涨大跌的情况将明显减少。

而且,虽然近期猪价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但不能盲目乐观的认为低迷期就要过去了,猪价马上要就要迎接上涨期了。市场去产能才刚刚开始,而且,由于近几年养殖大企业在大量的上新项目,后期产能将持续释放,市场供应压力仍可能继续加大,猪价仍可能继续在低位运行较长时间,只有当新一轮洗牌结束,相当部分的养殖场户淘汰出局,市场产能去化明显,猪价才可能迎来真正的上涨。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一般猪周期都是五年左右,可以说非常的准。供需关系是一方面,和国家调控是分不开的。都知道低谷之后会爆涨,可什么时候涨,这个时间是关键。今年刚入低谷,很多散养户就开始减栏。可大猪场还在不断建厂加大规模。所以这个低谷究竟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准。奉劝散养户朋友,这两年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别在搭进去。


路人以目示之


我养猪30年了,谈谈体会心得,我认为猪的价格还没触底,自繁自养的小养殖场的利润每头猪还在百元以上,小编说的赔150元,那是大企业。这轮猪周期,价格最低点,应该在7-8月间,小散养户出售价格在4元一斤上下。如果散养户出售价格不低于4元。猪的低价运行会很长。原因,人心里明白逢跌必涨,散养户养的好,成本价每斤4.2-4.3一斤。大养殖场每斤成本要高一元每斤。但大养殖场有国家补贴。实际都维持在成本价以上或有微利。


手机用户50075788114


那些说4元保本的,你们腰疼吗?会算账吗?回学校找老师好好学学去吧! 在山东就算自繁自养从母猪产仔一直到育肥出栏这个周期是几个月你算过吗?各种疫苗,生病治疗费用,再加上现在一路涨价的饲料,人工费,水电费,等等的费用加起来你们4块钱不说微利,你们给我保本我看看来!不懂别跟风吹牛逼!


偽妳綬殇


涨不涨不好说,涨的话呢是迟早要涨的,但什么时候涨,就不可预知了。首先,市场必须大量紧缺,国家大力进口猪肉,这样散养猪自然水涨船高,不过随着进口量加大,市场趋于饱和,在加上屠宰场联合压价,价格回落。重点来说,还是要看市场。


陈塘关最酷的崽


不会的,错种复杂的生产模式对养殖业会造成更大冲击,大小规模养殖存在加工迷团产品升值关卡,目前产品创新存在人们健康方向性决择,所有养植种植业由于多种原因(含转基因产品)很难求证对人们身心健康存在不确定性的加工食品,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链发展的主要原因,必须尽快科技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