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該姓有3000年曆史,繁衍和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7000多萬後代

該姓有3000年曆史,繁衍和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7000多萬子孫後代

我們都知道,姓氏是我們與祖先鏈接最緊的紐帶,基因共同點會因為不斷地變異和遺傳而減少,但姓氏卻是不變的。

有一個姓氏只有3000年曆史,在我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不算太古來,它現在卻擁有7000多萬子孫後代。僅僅由它派生出的姓就多達60個。這個姓氏就是陳姓!

該姓有3000年曆史,繁衍和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7000多萬後代

陳氏源於宛丘(今河南淮陽),望於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於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在中國,陳姓是大姓,七千萬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潁川衍派約5000萬;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

陳姓是中華大姓中繁衍和分化能力最強的姓氏。從陳姓中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其中胡、田、王、孫、姚、袁、夏、陸等也都是前100名的中華大姓,如果把這些姓氏人口加在一起,數量十分驚人。與位列中華第一大姓、源於陳地鹿邑的李姓相比,我們會發現,李姓的特點是外姓併入者多,而陳姓是分化出來的姓氏多。如此說來,我們說陳姓是中華第一大姓也無不可。

源流一

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於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 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後遷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25世,延續568多年。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陳公子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陳氏(田氏)代齊。

該姓有3000年曆史,繁衍和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7000多萬後代

源流二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名為氏,就是陳氏。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

除了胡公滿的子孫陳完這一支主系外,還有三支:一是陳哀公之子陳留,避居陳留郡;二是陳湣公之長子陳衍,避居陽武戶牘鄉或潁川;三是遷居固 始,源於陳湣公次子陳溫之後陳璉,其後因無子,便以潁川陳寔為嗣子,遂融入潁川陳氏。

源流三

少數民族陳姓,韓國朝鮮族陳氏:全部來自中國,本貫有130多個,但現存不到10個,主要是:江陵陳氏、廣東陳氏、南海陳氏、德昌陳氏、羅州陳氏、驪陽陳氏、驪州陳氏、臨波陳氏、梁山陳氏、三陟陳氏、神光陳氏、福州陳氏、楊州陳氏, 這些陳氏的祖上都是從中國遷過去的。除梁山、廣東本貫外全部是驪陽本貫的分支。驪陽陳氏是中國宋朝陳誘東渡後的子孫,梁山陳氏是明太祖時陳普才的後代,明朝末年又增添了東援將領陳磷的後孫,即廣東陳氏。韓國的陳氏和中國朝 鮮族陳氏實際全部是中國漢族人被同化而形成的。

源流四

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隋朝時期有一個叫陳永貴的將軍,原來是隴右地區(泛指隴山以西地區,在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帶)的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楊堅的寵信,官至柱國,領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郡陳公,陳永貴便以封號中的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

明朝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為籠絡已經降明的蒙古貴族,往往賜給漢姓漢名,如恰恰賜名陳守忠,哈哈賜名陳元等。明成祖時,滅安南國黎朝,國王黎季釐寒流筆大多移居中國,其子改姓名陳澄,官至工部尚書。

陳姓族譜,也就是陳姓大家族裡的子孫人等的資料彙總,也是陳姓大家族著名人士的仕履生涯的簡括提要,同時也是陳姓大家族著名人生的翔實可靠而又豐富多彩的第一手史料。如同國人各大家族一樣,陳姓大家族固然也是講求等級觀念的,所以,家譜中往往會對對於那些曾任高官顯宦、封妻廕子、榮宗耀祖者,往往會濃墨重彩。以往,陳姓視耕讀為正業,對其他職業採取鄙視態度,如對經商者,即使擁資鉅萬者,族譜上也只錄其姓名而已。

該姓有3000年曆史,繁衍和分化出的姓氏有60多個,7000多萬後代

陳(Chén)姓出自舜帝后裔陳胡公,《通志·氏族略》:"舜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後來舜帝部分子孫繼承媯姓,為虞舜之後裔。周武王滅商朝紂王以後,建立周朝,找到舜的三十三世後人媯滿,並封媯滿為諸侯,還把大女兒大姬嫁給他,封國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境內),諡號為胡公,又稱胡公滿。舜帝的後裔胡公滿的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史稱姚、虞、陳、胡、田為"媯汭五姓"。"媯汭",古水名,又作"溈汭"。

陳胡公,亦稱胡公滿、虞胡公,媯姓,有虞氏,名滿,字少湯,舜帝之後,陶正遏父之子,周朝諸侯國陳國第一任君主。

周武王滅商建周後,將長女大姬嫁給舜帝之後的媯滿為妻,封於陳地,建立陳國,奉祀舜帝。 媯滿在位期間,修築陳城,以抵禦外敵入侵;以周朝的禮義德行教化百姓,使陳國成為禮儀之邦。媯滿選賢任能,揚善罰惡,勵精圖治,使陳國位居十二大諸侯國之列。

媯滿死後,諡號胡公,為陳胡公。其子犀侯繼位,為陳申公。陳胡公的後裔王莽稱帝后,追尊陳胡公為陳胡王,廟號統祖。

陳胡公,媯姓,有虞氏,名滿,字少湯,生於商紂王七年十月十五日,是舜帝的三十三世後裔。舜帝還是平民時,堯帝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為妻,居住在媯汭。舜帝的後代便把地名當作姓氏,姓媯。舜帝死後,將天下傳給禹。禹建立夏朝後,將舜帝的兒子商均封在虞國 ,商均於是成為諸侯。

夏朝時期,虞國有時失去封國,有時繼續受封,虞國國君有虞思、虞遂等,都是虞滿的先祖。

商朝末年,虞滿的父親虞閼父(遏父)投奔周部落,擔任陶正一職。虞閼父因製陶技藝精湛,得到周文王、周武王兩代君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