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華日企有序復工,日本汽車業竭力“恢復元氣”

隨著新冠疫情不斷蔓延,全球產業鏈的風險隨之上升。

截至3月2日上午,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962人,其中包括在日本國內的確診患者和中國遊客等243人,“鑽石公主”號郵輪乘客和乘務人員705人,以及乘坐日本政府包機回到日本國內的14人。死亡病例累計12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是日企近年來從中國沿海發展向內陸開拓市場的又一個縮影。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數據顯示,日資企業在武漢及周邊地區數量達160家,在武漢投資的領域非常廣泛,以汽車及零部件為代表的製造業,則是日資在武漢最大的投資領域。

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日雙邊貿易額較2018年增長0.8%。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中日在貿易領域上中下游互相依託。因此,在全球化市場下,無論是在華髮展的日本製造業企業,還是日本本土的製造業企業,都難逃影響。

世界最大的玻璃生產商AGC株式會社執行董事、AGC集團中國總代表上田敏裕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積極捐贈緩解燃眉之急之餘,AGC竭力克服困難,確保中國的各個工廠有序平穩運作,“AGC更看重整個產業鏈的恢復。疫情過後,我們相信中國的消費定會V形恢復,屆時,製造業真正的春天將會到來。”

2月27日,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中國是很多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重要環節,疫情對外貿領域供應鏈的影響主要發生在生產配套層面,產品集成遇到暫時困難,這種影響是局部的,有限的,也是完全可控的。

在华日企有序复工,日本汽车业竭力“恢复元气”

在華日企有序復工

AGC作為汽車、顯示器面板、智能手機等領域的材料提供商,位於產業鏈的上游,疫情期間,在各種資源捉襟見肘之中,AGC開始了復工之旅。而上田敏裕更是在日本政府呼籲駐外日本員工回國之際,依然決定按照原計劃結束春節假期,回到中國,趕赴一線制定復工戰略。用上田敏裕的話來說,AGC正竭盡全力為恢復製造業的元氣而努力。

上田敏裕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AGC在華所有的工廠都已經復工。“我們克服了人員不足、防疫物資不足等各種困難開始生產。AGC首先將保證員工的健康視為開工後的第一要務。”上田敏裕說道,“從新冠肺炎疫情初期,AGC總部即把應對緊急災害而儲備的口罩發送給在華各工廠,為復工做好準備。”據他介紹,有些工廠需要24小時不停工,春節期間也沒有停止生產。為此,工廠為員工提供周全的防疫物資、1天數次檢測體溫、採取輪休制、取消指紋打卡等各種措施應對疫情。

日立(中國)集團回覆第一財經記者顯示,截至2月19日,日立在中國的105家集團公司已復工,其中包括在家辦公,以及並未完全恢復生產狀態的工廠。復工比例及何時能完全復工還在確認中。日立表示,在復工中嚴格遵循所在地政府的相關規定,積極做好相關防疫及衛生管理工作。

豐田汽車此前表示,計劃恢復在華四家主要工廠中的三家產能。其中,該公司在吉林長春和廣東廣州的工廠已於2月17日恢復生產,位於天津的一家工廠於18日恢復生產。不過,豐田位於四川成都的工廠何時復工尚未確定。另外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位於花都和大連的工廠也從2月17日開始恢復生產。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早在大年三十就緊急啟動全體員工每日健康狀況確認計劃,並向監管部門和總部彙報。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伊藤幸孝介紹道,1月28日,公司啟動“業務持續計劃”(BCP);2月3日就已正式復工,通過“遠程辦公+系統自動化”方式,推行居家辦公模式,繼續為中國客戶提供保障和服務的同時,盡一切努力把員工感染病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其實,三井住友海上(中國)和其在日本的總部一樣,為應對突發危機,每年都會演練業務持續計劃。去年11月演習的項目是:假如上海總部和中國各地分公司都因突發事件無法正常運營,該如何應對。

供應鏈影響可控

儘管在華日企正處於逐步復產的階段,但在全球化的當下,對於製造業企業而言,供應鏈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

2003年日產最早與東風汽車成立合資公司,成為當時中國汽車產業最大的合資項目。此後,本田也仿效日產,紮根武漢。日產、本田的到來,也吸引來了不少日本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理研、昭和、日本矢崎公司等一批知名日資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加速入駐。日媒的數據顯示,中國生產的零部件佔比已超過日系車企的30%。

日產汽車位於日本九州和福岡的兩條生產線分別在2月14日和17日宣佈因為全球面臨的健康危機停產。日產也成為日本首家公佈其國內工廠臨時停工的汽車公司。據估算,日產此次跟新冠疫情相關的停運可能會影響到約3000輛新車的生產,目前尚不清楚日產是否會在恢復生產後設法彌補這一產量缺口。

除了日產,豐田汽車2月26日表示,未來幾周內,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劇惡化,其日本工廠的運營可能會受到供應鏈中斷的影響。豐田在日本國內經營著16座整車和零部件製造工廠。該公司將決定如何從3月9日當週開始繼續國內工廠的運營。豐田發言人表示,“目前我們能夠正常接收到來自中國的零部件,但我們將在3月2日後評估相關情況。”

目前,對於新冠肺炎對汽車產業鏈的衝擊,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月底宣佈將與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日本汽車零部件工業委員會共同建立針對新冠肺炎的聯合委員會,以應對疫情對日本汽車產業製造及供應鏈條的潛在影響。經濟產業省表示,聯合委員會將監督疫情事態發展,協調溝通,並與政府充分合作,如果疫情對日本汽車產業的影響進一步惡化,將共同制定措施,確保汽車製造商的零部件能順利供應。

同樣在武漢設有分公司的日立(中國)集團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還在確認中,“疫情進一步擴大困難會對供應鏈產生影響,我們密切關注中。我們也看到了中國政府積極採取了很多措施,希望此次防疫工作能早日取得成功。”

第一財經記者從AGC瞭解到,在復工進程中,AGC也遇到了諸多挑戰。比如,由於在華分支機構較多,在各個省際交通聯外運輸中都遇到困難。加上出省返回後,各個省市都採取的措施,致使許多運輸公司不願對外運送。由此導致原料和零部件、材料等無法及時供應。而原來從國外進口的原料和零部件、材料或是商品等也因為物流延緩,造成影響。再比如,為了防止感染擴大,有些工廠和銷售公司推遲復工,導致債權回收等業務停滯,資金回籠受到影響。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貿促會給外資企業提供了與政府溝通的機會,上述困難和我們的提議已經通過貿促會提交給政府相關部門。有些困難已經慢慢得到解決。”上田敏裕說道,“同時,AGC與日中經濟協會聯手,一起收集來自其他日本企業的困難和提議,為了經濟的儘快復甦而努力。”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儘管由於疫情導致物流和通關速度下降,產業鏈的恢復受到影響,“但AGC的生產計劃無大調整。”

李興乾也進一步表示,中國具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完整產業鏈的優勢無可替代。中國外貿發展韌性足、餘地大,創新能力強,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也不會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