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棚戶區改造,被拆遷人如何獲取合理補償?

一直以來,棚戶區改造是困擾很多被拆遷人的問題,有些被拆遷人非常疑惑,

明明自家的房屋是磚混結構的樓房,且還在正常的居住當中,怎麼就被列入棚戶區改造項目了呢?到底什麼才算是棚戶區?

還有的被拆遷人打來電話諮詢律師:“請問律師,棚戶區改造和其他拆遷的區別是什麼?棚戶區拆遷補償標準怎麼計算,棚戶區改造的補償會不會低於正常房屋?”

今天盛廷律師就為大家詳細分析,到底什麼才是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的補償應該如何計算。

棚戶區改造,被拆遷人如何獲取合理補償?

首先,什麼叫做棚戶區呢?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意見》的相關規定,棚戶區是指城市建成區範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築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髒、亂、差的區域。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個工程項目,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

簡單來說,棚戶區就是指住房簡陋,環境較差,安全隱患多,改造難度大的區域。一般來講,棚戶區改造的目的是為了改善當地群眾的住房條件,讓大家住上配套設施好、質量高、安全可靠的房子。

那麼,為什麼有些周邊環境並不差,甚至居住條件還不錯的房屋也會被納入棚改範圍,進行拆遷呢?

其實,我國棚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提高部分居住環境較差居民的生活質量。

但是在全國棚改的浪潮之中,有的個別地方會將一些並不符合棚戶區定義的小區、居民區,甚至別墅區列入棚戶區改造的範圍,拆遷方打著棚戶區改造的名義進行拆遷。

棚戶區改造,被拆遷人如何獲取合理補償?

那麼,棚戶區改造應如何補償呢?

一般來講,對於國有土地上的棚戶區改造,房屋補償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補償可以參考就近區位類似結構的商品房的價格。

而補償方式通常分為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

貨幣補償包括被徵收房屋價值補償、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停產停業損失補償費、外遷補助費、其他補助費等。

而產權置換一般是拆一還一,在同等區位中,能做到1:1進行房屋置換就算是合理補償。這兩種拆遷補償方式,被拆遷人可以自由選擇。

集體土地上房屋的棚戶區拆遷補償,通常也是分為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方式。

如果棚改區域是農村集體土地,但該片區處於城市規劃區範圍之內,則也可以參考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補償標準進行補償。產權調換也可以參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產權置換的標準。

總體來說,棚戶區改造必須按法律規定的流程進行,按法定的標準進行補償。在拆遷過程中,一旦出現補償不合理的情況,被徵收人一定不要急著簽字,以免利益受損,應當儘快聯繫專業拆遷律師,聽取專業建議,爭取公平合理的拆遷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