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练琴的好习惯你get√了吗?

练琴过程中,有哪些必备的好习惯呢?Bella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我自己的学生都是要求做到的:

练琴的好习惯你get√了吗?

1、 唱谱

学习音乐的孩子,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从第一天起,都必须要有唱谱的习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我们弹奏钢琴是看谱弹奏,乐谱是符号,图形,是视觉不是声音,如何把看到的乐谱变成声音甚至是音乐,唯一的途径就是唱谱。

唱谱不仅要唱音,还要唱出乐谱中的各种记号,比如演奏记号(跳音,顿音),力度记号(强,突强),表情术语(连贯地,甜美地)。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是乐句的起始与划分。眼看谱、嘴唱谱、脚打拍、手演奏、耳听奏、这是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协调动作训练。至于如何训练,Bella会在之后的有单独的一篇文章来讨论。

练琴的好习惯你get√了吗?

2、 控制速度

在这里Bella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速度和节奏是两个概念。我们常说曲子弹快或弹慢了是指的速度。很多学生容易在练习的时候速度不稳定,忽快忽慢。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原因通常是学生自身的节奏基础不牢固,弹奏时节奏不稳导致的失速。解决方法是在练习曲子的最初可使用节拍器引导固定正确的节奏,但是不能过度依赖节拍器。最终是需要自己心里有正确的节奏和稳定的速度。

练琴的好习惯你get√了吗?

3、总-分-总的练习模式

总:拿到曲谱后,先完整看一遍,重视谱子上的每一个符号,特别是表情术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然后完整弹一遍曲子,有错误不怕,先完整弹下来有个完整概念;

分:分段练习,纠正错误部分(如错音,节奏),针对难点(如音群复杂且跑动速度很快)的部分逐句练习;

总:分段练熟后再完整弹奏进行整合,目的是为了防止在分段练习后前后部分速度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并且能再次从中发现问题。

之后再针对问题部分进行练习,重复总-分-总这样的模式,直至熟练掌握整首曲目。

4、视奏看谱顺序

绝大部分孩子都习惯先看高音谱号的旋律,从右手开始单手练习。其次再进行低音谱号识谱加单手练习。左手的节奏通常会依靠右手旋律的节奏来判断。久而久之,孩子的低音谱号识别能力会越来越差。对于乐曲的概念就会停留在旋律永远只出现高音声部或右手,低音谱号及左手被弱化,从而使声部得不到平衡。Bella不止听过一个老师在说中国的听众主流审美是偏向单声部主旋律的,对于复调音乐(多声部)接受度不高。低音声部不仅仅只是纯伴奏织体,它也标志着旋律对应的和声,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横向(旋律)和纵向(和声)同时兼顾和进行。

因此我会要求学生从看谱开始就养成先左手后右手的习惯,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习惯建立基本的和声概念。

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进度选择难度适当的曲目布置作业,但是Bella也遇到过参加比赛必须要选择大且难的曲子才有竞争力的这种情况,曲子的难易程度确实会在评分的标准上会有一些影响,但不是绝对因素。假如技术达不到曲子的高度,即使勉强弹下来也是会有很多瑕疵,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短板,得不偿失。同时,不正确的演奏方式也会带来不良的练琴习惯。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在练琴过程中产生很多挫败感,影响练琴的积极性。

6、温故而知新

要经常反复弹奏已经学会的曲子,每一次的回顾不仅是演奏技法上的进一步成熟·,更多的是乐曲艺术处理得到新的感悟,温故而知新,适用于所有科目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