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

芯愉


臣子父亲向皇帝儿子行跪拜之礼的,福垊知道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光绪的父亲老醇亲王向光绪跪拜;一个是宣统的父亲小醇亲王向宣统跪拜,就是载沣升为摄政王后还是要向宣统跪拜的。后周最大的捡漏帝柴荣当了皇帝,在解决如何面对生父这个问题上,他封自己的父亲为国舅;怕父跪拜儿子的尴尬,干脆老死不相往来!那刘邦称帝后,是如何解决这一尴尬的呢?

称帝的刘邦向父亲跪拜——要做最孝顺的儿皇!

刘太公四个儿子:长子死的早,次子最勤劳,三子败家子,四子天之骄。刘太公最喜欢老二刘喜,他勤劳能干,一看都是旺父子;刘太公最讨厌老三刘季,他好逸恶劳,招惹是非,一看就是败家子。谁知道他最讨厌的老三,经过八年的拼搏,竟然成为了天子。

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异姓王楚王、韩王、淮南王、梁王、衡阳王(后改为长沙王)、赵王、燕王联名拥戴下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姜楼村南520米的官堌堆(遗址)称帝,建立西汉。随即王后升为皇后,王太子升为皇太子,去世的生母尊为昭灵夫人。夫人这个级别相当于诸侯王的妻子(那时没有王妃一说),也就说刘邦相当于把他父亲尊为诸侯王。

称帝后的刘邦很忙,东奔西走,而刘邦的家人都安置在栎阳宫。他封过最讨厌的雍齿后,就回到了首都长安,这里距离栎阳非常近。于是刘邦向他父亲表现的机会来了。不要以为刘邦混成皇帝,刘太公就给他跪拜,在刘太公眼里,刘邦还是不成器。而刘邦因为父亲看不起自己,而自己混得好得不要不要的,带着一种炫耀和厚道(假装是低调),对父亲五天一朝拜——其实就是跪拜。刘邦跪得心安理得,刘太公接受的心安理得。因为刘邦一直要把自己打造成孝顺皇帝。自汉惠帝以后,皇帝谥号前多加以孝字。

太公家的管家看不下去了——他要拍皇帝马的!

太公家的管家(那时叫家令)看着太公享受儿子跪拜时的得意情形,就想到了一个让太公不得意,让刘邦很得意的主意。人生要说很多话,最关键的就那几句话,说好了一句顶一万句。就看你有没有机会,有没有胆识去说了。管家小心翼翼地对太公说:“老爷子,在下有句利于大汉皇朝的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太公看他把话都提到国家的高度上了,当即应允。管家说:“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君主。皇帝是您的儿子,但毕竟是天下之主;您是皇帝的父亲,但毕竟是天子之臣。天下怎么能有皇帝跪拜人臣的道理呢?这样下去,别人就会效仿,严重的话则会影响我大汉千秋基业啊!”太公从来没有想到儿子一个跪拜竟然这么严重,当即傻眼了,问道:“为之奈何!”


那管家立即如此这般地告诉了太公。

五日后,刘邦在众人的拥簇下又来跪拜太公,到家门口却发现老爷子抱着笤帚,弯腰屈膝站在门口,大呼:“欢迎陛下幸寒舍!”在古代迎接贵宾时,主人就会先把卫生打扫后,然后在门口热情迎接。杜甫曾有诗云“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刘邦惊呆了,他突然感觉太公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赶紧搀扶,并说:“老人家万万不可。”刘邦急得就叫成了老人家了。太公轻轻推开,恭敬地说:“皇帝乃天下之主,怎么能因为这老朽乱了天下的法度呢!”刘邦回去一想,就把老爷子的管家叫来了,然后赏赐了管家五百斤黄金。幸福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父爱子一尺,子敬父一丈。

前201年五月廿三(丙午)感动万分的刘邦下了一份诏书。诏书说:世上只有爸爸好,父亲有天下传给儿子,那儿子有天下就要让位于父。这点儿西哈努克亲王做到了,他当国王后不久就让王位拱手让给了父亲,他父亲也算是皇太父吧。不过,刘邦只是说了。诏书继续说:想当年天下大乱,黎民倒悬,群雄逐鹿。朕持三尺剑,带着弟兄们,灭暴秦,诛项羽,平叛乱,终于天下太平。这都是爸爸教育得好。王侯将相尊朕为皇帝,但太公还是黔首。今天朕尊太公为太上皇。刘邦的继母李氏,随即成为太上皇后。

此后刘邦继续五日一朝太公,依然是对太公跪拜。太公别提多开心了,太公成为了最大赢家。

那么皇上刘邦在太上皇刘太公前怎么自称呢?


刘邦自称臣,称太公为大人。前198年十月,皇帝为刘太公举办84岁大寿。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都过来庆贺,刘邦为老爷子敬酒,笑着说道:“一开始大人总认为儿臣败家子不成器,不能为咱家挣产业,不如二哥。今天儿臣的产业跟二哥比起来,您看看谁的多啊?”太上皇无言以对,群臣大笑,群呼万岁。一年后,太上皇驾崩,一共当了五年的太上皇。


福垊


题主误会刘邦了,刘邦如此聪明,怎么会让这样尴尬的事情发生呢。刘邦称帝后,对于妻子和儿子以及众大臣都有册封,只是册封的时间有差异。对于自己的长辈和亲族也考虑到了,但是唯独其父刘煓比较难以处理,那么后来刘邦是怎么巧妙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来为大家分析一下。

刘煓有四个儿子,刘邦则排行老三,其两个哥哥是刘伯和刘仲,三人拍辈是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至于刘邦为什么不叫刘叔,现在很难搞清楚了。刘邦还有一个异母弟,名叫刘交,相比来说文化水平高点。

四子当中,刘伯早死,剩余的三个儿子中刘煓最喜欢刘仲,因为刘仲老实,操持农家活样样拿手。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喜欢闲逛、好酒色,经常惹下许多麻烦。于是刘煓经常骂刘邦,说刘邦是个败家子,不如刘仲会持家。那么刘邦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呢?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建立西汉。当时刘邦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皇太子,又追封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为昭录夫人,唯独他的父亲刘煓没有封号。这件事情也被后世之人大为非议,认为刘邦不尊敬自己的父亲。那么刘邦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按照常理,皇位由父传子。但是刘邦的皇位是自己打下来的,现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如果立自己的父亲为皇帝,那么朝廷就会出现两个皇帝,这样就乱套了。所以刘邦也是为了避免尴尬,选择了将这件事情暂时搁置。虽然暂时搁置,但是该有的礼节还是有的。

汉朝初建,各种典礼制度尚未制定,所以大家遵照的都是一些旧礼。刘邦按照旧礼,每五天去向父亲刘煓问一次好,请一次安。刘邦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但是刘煓的管家坐不住了。

那个管家对刘煓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现如今刘邦虽然为您的儿子,但是人家还是皇帝。你虽然是父亲,但是确是臣下。你让皇帝给臣下行礼,这样的话礼节就乱套了。刘煓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在刘邦再次前来请安时,刘煓抱着扫帚,立在门口迎接。刘邦大吃一惊,连问是怎么回事?

刘煓回答说:你是皇帝,不要因为我而乱了朝廷礼仪。刘邦这才明白,原来背后有高人支招。不过这样也好,省的自己尴尬。不过如此这般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刘邦想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呢?册封他爹。

刘邦酝酿了半天,然后下了一道诏书,上面写着:人间亲情,莫过于父子之情。所有才有皇位由父传子,子得皇位后尊父的传统。以前天下大乱,我披坚执锐,纵横驰骋数年平定天下,这都是父亲当初教我做的。如今我贵为皇帝,而父亲却没有封号,这样不好,以后尊称我父太公为太上皇。

从此以后,汉朝的朝廷有了两个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太上皇刘煓。刘邦为了避免两人经常碰面的尴尬,为父亲新修了一个城,新丰。然后将原来沛县的左邻右舍都迁进城去,陪太上皇解闷。又将御花园开辟出来一大块儿,作为父亲的菜园,父亲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因此,刘邦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在太公没有被册封之前,刘邦行的是父子之礼,对太公极其尊敬。在封刘煓为太上皇后,两人地位平等,仍执父子礼。这样,非常完美的解决了臣下要给皇帝叩头的礼仪。后世也以此为范本,凡是有在世的太上皇,在任皇帝都要执子礼前去问安。


每日趣评


刘邦的爹人称刘太公。作为中国第三个皇帝的亲爹,刘太公是挺尴尬的。

第一个尴尬,儿子是皇帝,刘太公却不是。

太公的妻子人称刘媪,前面和太公已经生了两个儿子。有一天,刘媪在河边淘米,一阵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有人就看见一条龙盘在刘媪身上。刘媪回家后,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刘邦。

这些屁话都是刘邦当上皇帝以后阿谀拍马的人胡说的,刘邦为了显摆也承认了。可这样一来,太公就尴尬了,明明是自己生的儿子,可儿子却说自己的爹另有其人,那到底太公算哪根葱?更有甚者,左邻右居街坊中的不肖之徒暗地里都说太公头顶绿油油的,太公还没地儿说理去。


第二个尴尬,太公对刘邦可是一直看不上的。

太公一家就是朴实勤劳的农民,就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本本分分过日子。四个儿子,老大刘伯、老二刘仲除了种地,三脚踢不出一个屁。太公带着老大、老二勤劳耕种,算是迈入了富农的行列,就省吃俭用的供老三刘季、老四刘交读书,满指望两个小的能出人头地,广大老刘家的门楣。

刘交也是老实孩子,读书读的真好,有学问。老三刘季,也就是刘邦可就不行了,简直就是个祸害。读书没见有多好,倒是交了一帮狐朋狗友,山南海北的到处乱逛,还曾经跑到离家几百里外的汴梁城,想要当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是什么人,那是天上的人,那里是泥腿子能攀上的?果然,只看到刘邦瞎折腾,没看到他有什么出息。钱糟蹋了不少,还净惹祸,官府动不动就来家抓人,老婆孩子爹娘老子都吃挂落吃牢饭。

太公气的对刘邦说:“你看看你二哥,老老实实种地,苦哈哈的挣下一份家业。你呢?二流子,穷的媳妇儿都说不上。”

刘太公是真的对这个游手好闲的刘季恨坏了。


第三个尴尬,刘邦的事业刘太公没少“出力”。

刘太公身体真好,儿子刘邦中年才开始创业,当爹的居然一直熬到儿子当上皇帝。刘邦创业也是一波三折,太公跟着也没少活受罪。

秦末还没有大乱的时候,刘邦就已经在芒砀山落草了。他倒是自由快活了,可苦了家里人。官府抓不住刘邦,就把他老婆孩子等抓起来,刘太公没少破费。

后来楚汉相争,项羽抓不住刘邦,就把刘太公、刘邦的老婆吕雉等都抓起来,威胁要活煮了刘太公,如果刘邦不投降的话。刘邦这个兔崽子居然对项羽说:“咱俩当初拜把子,既然是兄弟,我的爹就是你的爹,你要烹你爹,别忘了给我碗肉汤喝。”太公当时差点没吓死。我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民,你们这些天下英雄在我身上较什么劲那?


最后一个尴尬,就是当上“太上皇”了。

刘邦当上了皇帝,刘太公也从项羽那里出来了,结束了担惊受怕的日子,按理说可以过过清静日子了。

刘太公要求也不高,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就行了。小三儿当了皇帝,也有个样子了,每隔几天就来给爹磕个头,看望看望。太公过的也算舒心。

于是太公的管家就来说话了:“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却是人主,您老虽然是爹,却是个布衣老百姓。哪有人主给老百姓磕头的道理啊?”

太公听了就上了小心思,问管家该怎么办。管家说这么办这么办。

过了几天,刘邦又来看望爹了。刘邦的车还没停稳呢,就看到刘太公一身短打,抱着个扫把在门口迎接他。刘邦赶忙下车,过来要搀扶太公。太公抱着扫把,刘邦进一步,他退两步。刘邦心说,我爹今天是要跟我跳广场舞呢?问怎么回事?

太公说了:“人主怎么能给我这个平民客气呢?”

刘邦明白了,爹是给我要待遇呢!这好办。首任皇帝嬴政追封他爹叫太上皇,我爹活着就见到我这么有出息,我也封我爹当太上皇。

于是,刘太公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

太上皇是太上皇,可不是太上皇帝。刘太公也只是解决了个待遇问题,实际权力可一点没有。

有一次刘邦大摆宴席,和群臣吃酒,太上皇也出席了。刘邦喝高了,对爹说:“以前你说我不如二哥会挣钱养家,你看看,我现在这份家业跟二哥比怎么样?”

老头儿老脸一红,刘邦大笑,群臣也大笑。群臣很多都是刘邦的乡亲发小,是太公的晚辈,太公看着他们光屁股长起来的。当着这么多人,刘邦让太公有点下不来台,尴尬了。


故纸汇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从一介草民成为九五之尊,一手缔造了大汉王朝,他和朱元璋很像,都是草根贫民出身成为开国皇帝的,不过不同的是,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幸运的是他自己的亲爹还活着,刘邦的爹在历史上没名字,一般叫刘太公,其实就是刘大叔的意思,这位刘大叔从贫民一跃成为了皇帝的爹,确实算的上是历史上少有的幸运儿了。

一般人都望子成龙,刘太公真正实现了天下父母的心愿,万人之上的皇帝还得喊他一声爹,刘邦称帝后,刘太公自然也住进了皇宫,可是问题出现了,刘邦是皇帝,和父亲行跪拜之礼的时候,难免尴尬,怎么办呢,刘邦想出了办法,我来给大家说一下:

当时刘邦当皇帝后,父亲住在皇宫,依旧每天给父亲请安问好,行父子之礼,可是时间长了,难免让人感到很尴尬,当时刘太公的管家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告诉刘太公“因为刘邦毕竟是皇帝,刘太公当时是个平民,没有任何封号,怎么能让九五之尊经常跪拜臣子呢,这样不利于皇帝的威严”。刘太公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第二天在刘邦来见自己的时候,为了避免儿子给自己行礼,他早早的就拿了一把扫帚,面对门口倒着走,然后告诉刘邦以后不能给自己行礼,不然会乱了规矩。

刘邦看到父亲这样做,为了长久之计,不得不想出了一个新主意,干脆封自己父亲为太上皇,那皇帝跪拜太上皇就变的名正言顺,而且也避免了父子之间见面的尴尬,刘太公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也是唯一活着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不仅封父亲为太上皇,在其他方面,刘邦对父亲还是特别好的,因为刘太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出身,干了一辈子活闲不住,虽然天天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可还想着回老家,得知真相的刘邦才知道父亲是想老家的土地,还有老家的邻居和朋友,于是刘邦为了让父亲高兴,特意把刘太公在农村老家的邻居朋友都请了过来住在宫里,这样刘太公的住处也有庄稼土地,和邻居大伙开心了就喝酒打牌种地,很幸福的生活下去。

刘太公后来一直生活在宫里,一直到公元前197年,太上皇刘太公崩于栎阳宫,一生还算圆满,刘邦完美的解决了帝王父子间跪拜礼的尴尬,被后世一直传为佳话!


小聪历史客栈



项羽和刘邦打仗的时候,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作为要挟。刘邦深知项羽的个性,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随后喊话告诉项羽,你我是拜把子的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若把他杀了喝汤,别忘了分我一碗。

项羽虽然生气,但是还是听从了别人的劝说放了刘邦的父亲和他的妻子。深受惊恐的祝老太公,想不到儿子会弃自己于不顾,遭受绑架坐牢威胁种种惊恐,还好各种磨难在刘邦称帝后,总算苦尽甜来。


其实刘邦是个孝子,当初没有这一道言论,恐怕会受制约与项羽,大事难成。如今当了皇帝当然要遵从孝道,经常看望问安父亲。

有一次,老太公的一个侍从,现在来说就是一个服务员,比较懂礼节的服务员。告诉老太公,虽然他是刘邦的父亲,但是毕竟儿子是开国皇帝,哪有皇帝向别人行礼的道理?


老太公想想虽然是自己儿子,但是已经不是一般人了,自己不过人臣,但是真的要向儿子行礼,也觉得不妥。于是刘邦来的时候就静静的在门口恭候。

刘邦来的时候不明白老父亲在此恭候自己为啥?听了一番解释后才明白父亲此时地位尴尬,随后封父亲为太上皇,这样一来,向父亲行礼就没有人说闲话。

老太公成了健在的太上皇,有生之年安享富贵。


恋恋荷颜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一带)人。在家中排行老三,原名叫刘季,也就是刘老三。古代排行老大称为“伯”,老二称为“中仲”老三称为“季”。后来起兵造反当了汉王之后觉得不好听,把名字改为刘邦。

该他当皇帝,跑也跑不掉,人家出身也不错。想当年,刘邦的母亲嫁给刘老太公后,整日洗衣做饭、操持家务。有一天,刘母去河里洗衣服,洗着洗着,腰酸背疼,就在岸边休息了一会儿,谁知竟然睡着了,醒来之后,发现有一条龙趴在身上。不久便怀孕剩下了刘邦。

刘邦不愿意种地,刘老爷子就花钱给刘邦能了个亭长当当,相当于现在的镇长。刘邦游手好闲,但是口才好,为人仗义,与在县里当功曹的萧何是好友。单县的吕老太公与沛县的县令是好朋友,为了躲避仇家来到了沛县。正巧过六十大寿,沛县豪杰都来贺寿,当然刘邦也来了。来了就要送贺礼,只有刘邦,两手空空就去了。进门就喊“一万金!”刘老太公后大惊,迎到门口,看到刘邦相貌不凡,便请他入上座。酒席完毕,还打算把女儿吕雉嫁给他。你看人家,免费吃了顿饭还把老婆娶回来了,这就是命啊!

那刘邦是如何走上造反之路的呢?完全是因为工作做得不到位,交不了差,怕被砍头。有一次,刘邦上司要刘邦押送一批农民工到骊山去做苦工,这伙人知道去了骊山不是累死就是被打死,所以个个都憋着劲从半道上溜走。刘邦带着人走了不几天,发现人是越带越少了,肯定没法交差。就对手下的民工们说:“你们去骊山做工,十有八九是有去无回,与其看你们这么惨,不如把你们放了,自己找活路去吧。”

刘邦话音刚落,就有十几个农民愿意跟着他一起找活路。刘邦就带着这十几个人躲到了芒砀山,过了几天,竟然从山里聚集了一百多个人,这就是刘邦打天下的最初班底。


在后来的岁月中,刘邦在萧何、张良、韩信、卢绾、樊哙的鼎力帮助下,又联合了英布、彭越等异姓王,最终打败了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

刘邦称帝后,萧何根据秦朝制度,制订了严格的君臣礼仪,所有人见到刘邦后都要下跪,这让刘邦很有满足感,也很受用。但是问题来了,刘老太公后见到刘邦后怎么办,应该谁跪谁?刘邦想了一个好办法,封刘老太公为太上皇,这样即避免了尴尬,又彰显了孝道,一举两得。


品读春秋001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刘邦是汉朝开国皇帝,但是作为一个儿子,是绝对不可能让父亲跪拜自己的。

与此同时,刘邦还要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非常的为难。

但是,所谓的太上皇还是要从一个小人说起。

刘邦的身世,我们都非常地了解,就是一个沛县的小混混,当然了,刘邦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小混混,不然也不会在看到秦始皇后说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

哪怕是当了皇帝,刘邦小混混的本质依然没有改变,并且以此为荣。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经常去找“刘老爹”唠嗑。

一个披着皇帝外衣的小混混加上一个不通礼仪的“刘老爹”,还是像普通的平民百姓之家一样,非常随意的“唠嗑”。

几天下来,“刘老爹”的管家实在是对这对皇家父子的行为看不下去了,于是私下里告诉“刘老爹”:“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

最关键的是,不能让皇帝拜见“刘老爹”。

于是这对没规矩的父子再次相见时,完成了“角色”互换,“刘老爹”恭恭敬敬的向“刘混混”行礼,把“刘混混”吓了一跳。

等到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刘混混”也很为难。

虽然“刘混混”不想在“刘老爹”面前“嘚瑟”,但是皇帝的威严必须维护,终于想出了一个将“刘老爹”尊为太上皇的主意。

从此以后,“刘老爹”成为太上皇,当然没有人能够“说三道四”了。

“刘老爹”也成为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名垂史册。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皇位的继承向来是遵循父死子继的传统,但是也有父亲还在时,儿子就已经当上皇帝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儿子一般都会尊父亲为“太上皇”,对其依旧行父子之礼。

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太上皇,比如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这些皇帝都曾当过太上皇。这其中出清高宗弘历以外,其他大多数皇帝都不是自愿去当太上皇的,实在是被逼无奈。

例如唐高祖李渊就是在宣武门政变后,被迫让位给了次子李世民。而宋徽宗则是无力应对金兵南下,于是甩锅给了太子赵桓。至于明英宗朱祁镇,由于他曾在土木堡被瓦剌军俘虏,导致明朝大臣只得令立新君,从而要尊他为太上皇。反正历史上的大多数太上皇都是在无奈之中选择禅位的,极少有自愿让贤的。

对于是历史第一位太上皇,很多人都认为是汉高祖的父亲刘煓。但其实,历史上首位太上皇并不是刘煓,而是秦始皇的老爹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秦始皇嬴政的亲爹,但是嬴政的皇位并不是老爹禅位而来的,嬴政的上位走的是正常程序,他是在老爹驾崩后才登基的,之后他给父亲上谥号“庄襄王”。

后来嬴政在统一天下,不再满足于“王”的称号,于是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号。

嬴政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他可不愿在自己百年后让大臣们去评议自己,所以他废除了谥号和庙号,自称“始皇帝”,至于后世子孙则称二世、三世,以至千世、万世。

不过由于废除了谥号和庙号,秦始皇对于自己亲爹的尊号就比较头疼了。因为废除庙号,他不能称呼自己的老爹为“某某祖”,于是秦始皇便给自己的亲爹上尊号为“太上皇”,而秦庄襄王便成为历史上首位太上皇,只不过当时这个太上皇的含义跟今天有所不同。(霸气的嬴政)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登基称帝,随后他封吕雉为皇后,封刘盈为皇太子。但是对于自己的老爹刘煓,刘邦还没有想出一个理想的称谓。

自古君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就是国家最高的元首,谁见到的皇帝都要行礼。而当时的刘煓并没有什么名分,按理说见到刘邦时是必须行礼的,但刘煓毕竟是刘邦的亲爹啊,爸爸给儿子磕头实在不符合中国人的伦理观。

而且“孝顺”可是汉朝的绝对政治正确,所有汉朝皇帝的谥号前面都要加一个“孝”字,例如汉武帝的全称就是“汉孝武皇帝”,另外还有“汉孝景皇帝”、“汉孝文皇帝”、“汉孝宣皇帝”,如此奉行孝道的王朝,怎么能让亲爹跪倒在自己面前呢?所以刘邦在称帝之后仍旧对老爹行父子之礼,每五日前去探望老爹一次。

对于刘邦的问安,刘煓起初也是照常接受,但此时他的管家提醒道:天无二日,您虽然贵为皇帝生父,但在大义上却是皇帝的臣子,您不能让皇帝拜倒在您的面前,这样有损皇帝的威严。

刘煓觉得管家的说法非常有道理,于是当刘邦再来看拜见他时,刘煓便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见之大惊,赶紧询问老爹为何如此?在得知详情之后,刘邦决定给老爹一个名分。

(霸气的刘邦)

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刘邦认为秦始皇给自己老爹上的尊号不错,于是就尊奉刘煓为太上皇,继续以儿子的身份侍奉刘煓。至此,汉初“双龙在天”的情况才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霸气的陈道明)


千佛山车神


刘邦称帝之后,关于他和父亲之间的问题,还真有点奇妙。

通过刘邦称帝前后的一系列做法,我们可以看出他和父亲的关系不好。你看刘邦在称帝之后,就把自己已经死去多年的母亲给封为了昭灵皇后,但是,刘邦活着的父亲,什么封号都没有。

在次期间刘邦还把自己的儿子刘盈封为了太子,妻子吕后封为了皇后,可是,就是这个老父亲什么名号都没有。

这说明刘邦对自己的老父亲,还是有意见的。

这也不能怪刘邦的父亲,毕竟早年的时候,刘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可能他的父亲刘太公,没有少训斥他。到了他成事当皇帝之后,就对父亲有了记恨。

刘邦称帝之前和项羽争霸天下的时候,他对自己的父亲也不怎么样。

有一件事情可以证明,刘邦在广武和项羽对峙。

那时候刘邦的父亲太公在项羽的手里当人质,为了威胁刘邦投降。项羽命令手下架起了一口锅,声言要把太公给烹了。

刘邦看到之后,告诉项羽,我们两个拜过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杀了你的父亲别忘记给我分一杯羹。

后来还是项伯劝说项羽,项羽才没杀太公。

你看在刘邦眼里,太公这个老头根本什么都不是。

刘邦称帝之后,为了给天下做个孝道的表率,他就经常隔三差五地去老父亲太公那里。刘邦见到老父亲是要行跪拜之礼的。

可是,大家都知道刘邦那时候已经是皇帝了。所有的人见了刘邦都要跪,毕竟他是皇帝,只有向他行跪拜之礼,才能显示皇帝的伟大。

可是,有一天刘邦见到父亲之后,他的父亲太公却给他下跪了。

你要问刘邦这时候的是什么心情?

我觉得应该是高兴,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刘邦事后打听这件事,到底谁告诉太公,让他给自己下跪的。

经过打听刘邦得知,是太公的一个管家告诉他,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天底下只有一个最为尊贵的人,那个人就是当今的皇帝刘邦。

虽然您是皇帝的爹,但是,为了显示皇帝尊贵的身份,他也是不能跪你的。反过来你还要跪他。

一开始太公还不愿意接受,但是,想了想这是在为自己的儿子树立威望,所以,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当刘邦打听到这样的意见是出自一个管家之口的时候,他发现这个管家非同一般,所以不但提拔了他,还给了他很多赏赐。

这说明刘邦还是享受自己的老爹给自己下跪的,并没有不好意思之说。


史学达人


刘邦不同于其他的皇帝,是开国皇帝,而也不同于其他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有父亲的开国皇帝,按父子之礼,刘邦作为儿子应该给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行跪拜之礼,而按君臣之礼,刘太公为一介平民又要向贵为天子的刘邦行跪拜礼,爹给儿子下跪,实在是有些尴尬,但是架不住刘邦有妙招了,为了解决这个尴尬,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那就是太上皇。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由于刘邦的父亲地位很低,历史上很少有记载,只知道其是刘邦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刘太公,在刘邦年轻的时候总因为刘邦不务正业而教训刘邦。而刘太公被广为流传的一件事就是项羽为威胁刘邦,想要当着刘邦的面将其煮了,而刘邦却说“分我一杯羹”的典故。


“东广武城有高坛,即项羽坐太公俎上者,今名项羽堆,亦呼为太公亭。”颜师古云:“俎者,所以荐肉,示欲烹之,故置俎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对峙的时候,项羽因为粮道被彭越所截,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想到了一直被自己关押起来的刘邦的父亲,想要用其来威胁刘邦,将刘太公绑在祭祀畜牧的架子上,对刘邦说:“刘邦,你要不不答应我的条件,我就将你爹煮了,吃了”,而刘邦却说:“好啊,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煮我爹就是煮你爹,要是煮了,记着分我一杯羹”。项羽大怒,最终也没有将其煮了,这件事是对刘太公记载最详细的一件事。


刘邦是如何避免父亲向自己行跪拜礼的尴尬的

刘邦做上了皇帝后,光宗耀祖,而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各种亲戚自然要各种封赏。而其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那就是刘邦的时候父亲刘太公。按理说,自己贵为天子,所有人都要向自己行跪拜礼,但是刘太公是自己的爹,爹给儿子下跪,怎么想都有些尴尬。

而刘太公做的也是很好,为了表示对自己的尊重,见到自己就要先行君臣之礼,对自己进行跪拜。日子久了,刘邦还是感到十分尴尬,为了解决这个尴尬,张良给了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封其爹为太上皇,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刘邦一想这个主意好,于是便封其父亲为太上皇,因此刘太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用给自己行跪拜礼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要知道刘邦以前是没有太上皇的,在当时属于是新名词,并不像现在这样以为很正常,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行为。



刘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草根出身,并且一手缔造了这么强大的一个大汉王朝,确实很是厉害,也很值得人们的尊敬。刘邦是一个高瞻远瞩有大智慧的人,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家都有其独特的手段,要不然也不能从一介平民做到尊贵无比的皇帝位。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