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撅 苜 蓿

"头茬子苜蓿"作为陈忠实笔下的"四香"之首,却并不夸张。在我儿时记忆的家乡,苜蓿一年三季都是佐食的佳品。"人畜共享",有人这样描写苜蓿,不是因为过去的人食不果腹,也不是因为牲口嘴叼嘴馋。那是因为苜蓿确实是一种营养好,口感佳的食材。人也喜欢,畜也喜欢。

撅  苜  蓿

记忆中村子的北坡有一片苜蓿地,是旱地,全靠下雨滋养。"春雷响,万物长",惊蛰一过,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杨柳青,小麦拔节桃花红。此时的苜蓿地已经开始冒出嫩芽,人们对苜蓿的那种期待与日俱增。一场春雨过后,很快就能尝到新鲜的苜蓿了。

撅  苜  蓿

小时候,每到苜蓿茂盛的季节,生产队每天会派两三个妇女,撅上两背篓苜蓿。(只一个"撅"方能体现苜蓿的那种韧劲儿,"采"太轻,"拔"太重)。快到中午做饭时,放在村口石碑子上,敲两声钟,不能出工的黄发垂髫便提了蓝儿排队分领。不用称,不要钱,家家管够。下面锅、打搅团、蒸疙瘩、拌凉菜……吃法多样,营养一样。

撅  苜  蓿

苜蓿一茬一茬的割,一茬一茬的长,割地越勤,长地越快,每次长出来都是鲜嫩的。直到秋季,漫坡遍地紫色的苜蓿花开,便开始为生产队的牲口储存过冬的饲料了。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撅  苜  蓿

包产到户了,土地、牲口都分给私人了。角角落落的土地都种上了庄稼,很少再见到大片的苜蓿了。而今,除了养殖场为牛羊专供,很少有专种苜蓿为菜,苜蓿也就渐渐成了稀物。

撅  苜  蓿

苜蓿俗称"三叶草"也称为"幸运草",他的花语 :希望与幸福。且不说它的三片叶子能代表什么,我只想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它,吃到它。

撅  苜  蓿

听说这几年退耕还林,为渭河岸边很多地方长了苜蓿。我便忍不住前去打探,依旧骑上我的座驾,快乐地穿行在河堤路美丽的花海,眼花缭乱。

撅  苜  蓿

走进宝鸡百里画廊,河堤路上零零散散的长着野生苜蓿。杂草丛中发芽的苜蓿鲜嫩诱人,拔一把,感觉整个手上都是小时候撅苜蓿的味道,是那种特有的清香。

撅  苜  蓿

一开始我一个人慢悠悠的寻着,拔着。慢慢人就多了起来,看着人们踩过的苜蓿茬,忽然有种怜惜。

撅  苜  蓿

蒸一锅苜蓿馍馍,哇哦!是这个味儿,儿时的味道,老家的味道!(文:王景 图: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