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原创:老宅和老井

老宅的后面,是一口老井。

中间隔了一条东西向的街巷,老宅和老井,终日厮守、相望着。

与周围新建的高大楼房相比,老宅显得那么低矮、破旧、苍老。
原创:老宅和老井

但是,它还没有老井老呢。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就好奇地问他爷爷——咱房后这个井多少年了?爷爷捋着胡须回答:不知道啊,我记事的时候,老人们都说这口井早就有了。而老宅,也就是百来年吧。

井壁在岁月的啃噬下,已经没有了棱角;溜光圆滑。井沿、井台,都长满着苔藓,幽幽的、绿绿的。它静静地默默地守望在那里,阅尽了世事变迁、人间沧桑。井水清润甘甜,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舍近求远,来这里取水吃。我有时就想,这口井,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人前来打水呢。如果它有个自动计数器的话,相信那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于此我就莫名地对它有了敬重之心。
原创:老宅和老井

老宅里,经过了四代人居住。从我太老爷开始,就在此居住了。虽然屋檐、屋脊、瓦楞都有些破败了,但依然那么让人留恋。我小时候,就喜欢趴在后窗根底的小土炕上,隔着窗户,看来来往往来打水的男男女女。听着他们挑水时说着一些家常话,互相的问候,甚至男女间的打情骂俏。总之嘻嘻哈哈的,很是热闹。每天的早晨或傍晚,来挑水的人最多。喧嚣声也最大,也最热闹。记得过去还配给过小杂鱼。老娘们都会端着两三个盆,到井台边洗鱼。她们一边洗鱼,一边叽叽喳喳的,说着一些有趣的事。如今说笑声恍若在耳;但那热闹的场面、热闹的人,却已经逝去多年了。

大年三十封门前,井台就热闹非常,因为封门前需要把水缸里打满水,所以人们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挑水。甚至有时候需要排队。
原创:老宅和老井

父亲说,他小时候,坐在井沿上,用瓢就能舀到井里甘甜的水喝。我小的时候,就须趴在井沿上,才能够得到水。而后来,人们就要用扁担打水了。如今,老井里的水依然清澈,水位却下降了很多;要用将近一丈长的扁担才能打上水来。不过,已经没有人来挑水了,因为家家都安上了自来水。

老井荒废了。周边长满了茅草,蓬蓬的。老井似乎没有了以往的风光。但是,它却还是那么默默地守候在那里;等待着人们浇园时,或者喷农药时,偶尔再到这里取水。

世事变换,昔日曾经那么风光的老井,也淡淡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如同我们家的老宅。但是无论它们如何破旧,我还是希望它们的永远存在——见证历史,诉说沧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