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单盘月销百套不足奇 石家庄楼市真火了!

最近不断有朋友问:石家庄楼市现在挺火?是真卖得好还是在炒作呢?


我回答:市场不错,好项目是真卖得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很多项目的销售情况大大超过预期,有的项目表示超过预期4倍。

单盘月销百套不足奇 石家庄楼市真火了!

销售对比

2015年,从销售套数来看,单月销量100套以上的楼盘,基本可以排到前三名。

2016年3月,项目销量100套,可能进不了前十名。

不完全统计:

恒大御景半岛:销售套数在300套以上,销售金额破4亿,创下平销期单月纪录;

星河盛世城:MINI派开盘销售278套;

碧桂园:销售套数约230套,销售金额1.5亿;

绿朗时光:销售套数近200套,销售金额1.6亿;

销售达到100套的项目还包括:盛世御城、保利花园、赫石府、华普城、汇君城……

认筹阶段的热点项目:

铂宫时代,新楼座认筹,25天排卡260余张;存量房源去化近100套;

博雅盛世,新楼座认筹,半月排卡360余张;

转化率对比

转化率高低,产品本身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客户心态。

2015年,大部分案场的成交转化率不到8%,不少甚至低于5%。客户多次到访并不急于成交。

2016年3月,很多案场的成交转化率超过10%,高的甚至接近20%。客户首访或二访就成交比例大幅增加。

这也反映出,这波小阳春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政策叠加,导致客户心态发生变化,前期观望客户出现集中成交。

推盘对比

去年市场形势下,不少开发商担心蓄客数量,减少或不做集中认筹,而是以平销为主,尽可能地拿出优质房源来销售,以减少客户流失。大多数楼盘价格微涨,全年涨幅基本在5%以内,有的项目通过特价房、一口价等手段实现暗降销售。

今年年后市场回暖,更多的楼盘采取集中认筹。有的开发商采取“先挤压再推新”,把前期库存基本消化完再集中推新货;有的开发商采取“边挤压边推新”的策略,通过价格杠杆来挤压库存房源,同时加推新货,不断小幅提价。但认筹期都不超过1个月。

热销基因

1、品牌房企开发:客户还是认品牌,如恒大、保利、碧桂园等;

2、工程进度良好:热销项目基本都是封顶准现房,前期已交房;

3、产品具有优势:热销项目多为刚需楼盘,两室户型配比较高,有的达7成;或者在地段、品质、配套上具有明显卖点。

幸福的项目都是一样的,用一个词归纳就是:靠谱。

而不幸的项目各有各的不幸。这样的好时节,还有一些项目销量是可怜的个位数。这些项目一般都贴着这些标签:

1、长期不动工:客户的信心被消磨殆尽;

2、口碑较差:负面问题多,没有处理好客户关系;

3、一证皆无:没有证不是问题,长期拿不到证就是问题;

4、性价比很低:说白了就是客户觉得不值这个价;

上下半场

石家庄楼市上半年的基调已定:量价齐升。

清明小长假至今,各个售楼处依然人流如潮,购买力在进一步释放。

而下半年,市场形势虽然难测,不过我并不乐观。

个人观点是,随着购买力的阶段性释放,庄里楼市下半年将进入低谷。全年成交量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房价仍然会小幅上涨。

政府不遗余力地出台楼市政策刺激是一方面,但现实的客户购买力则是另一方面。

先说说刚需客户。无论是外来人口还是本地居民,这是市场的绝对主力。看到庄里企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多少企业正在艰难挣扎,但我想这还没到最坏的时候。

再说说城中村村民。市里出台石家庄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办法,但同时又叫停了主城区的城中村改造。就目前的石家庄城中村改造进度而言,大规模改造基本进入尾声,大量回迁楼已拔地而起,可以说这个政策来得晚了。

另外说说资产配置需求。目前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市民已不在少数。虽然房产投资仍然是资产配置的重点,但大趋势正在变化,他们不是在本地增持多少处房产,而是转向异地置业和海外置业,在资源更优的城市配置房产。

活在当下

马云在对2016年经济形势研判中提到,今年的经济形势很不好,而且会持久的不好。但经济形势好与不好其实和你没什么关系,好形势下烂企业有,坏形势下好企业也多得是。

可惜的是,石家庄称得上好开发企业的并不多。不少开发商的思维还停留在十年前,仍然只追求利润最大化,没有客户导向思维。在想做老业主的时候,尴尬地发现追随者寥寥。形势好的时候,还能苟且活着,形势坏的时候呢?不夸张的说,石家庄上千家房企,3年后大半将被淘汰。

对于购房者而言,面对的最大风险仍是踏空的风险,这十几年来你任何时间点买房,现在来看都是对的。买房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需求,它关乎你的生活质量或婚姻幸福。虽然房价总有一天会下跌,但你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和幸福为代价,值吗?千万别根据宏观分析来指导买房,我们耗不起。适当运用杠杆,去买适合自己的房子:大的不行,就买小的;小的不行,就买远的。踏空,其实意味着你财富的缩水。

活在当下,看到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