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被拘留15天后,失信被执行人郑某还款了

明明有履行能力,但在经法院一而再,再而三曝光之后,失信被执行人郑某仍“耍赖”说自己没有能力还款。清新法院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天的决定。

被拘留15天后,失信被执行人郑某还款了

近期,一批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被依法处于司法拘留。

今年5月9日,清新法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对外曝光了一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该批名单获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其中被执行人郑某就在此列。在得知自己的失信行为被曝光后,郑某急忙来到法院要求删除名单,但又“耍赖”坚称自己没有能力还款。

其实,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曝光前,法院已向郑某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多次与其取得联系,阐明生效判决书的效力、应履行的还款义务以及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期间,郑某虽然屡次许诺会按法院判决还款,但依然“大只讲”,最后甚至不再接听执法干警的电话。名单曝光后,郑某得知自己的失信行为被公诸于众,碍于社会舆论和个人声誉等问题,才主动联系执行干警并在5月11日来到清新法院欲删除名单。

协商过程中,执行干警再次耐心向郑某阐述了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但郑某仍借各种理由推说自己没有还款能力,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鉴于郑某的种种失信行为,清新法院果断采取强制措施,依法对被执行人郑某作出司法拘留15天的决定。当执行干警对郑某庄严宣读拘留决定时,郑某立刻紧张了起来,连忙说“给我时间,我能筹到钱的”,并立即打电话给其妻子,反复向妻子强调马上筹钱,归还欠款。在拘留期间,被执行人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018年5月14日,被执行人郑某的妻子带着现金来到清新法院,当场交付标的款73801元。

相关链接:

失信被执行人,是指那些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存在妨碍、抗拒执行、规避执行;违反如实申报财产义务;违反限制消费令等情形的被执行人。对这类人,人民法院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限制消费令,是针对拒不执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的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的严厉措施。具体限制包括:不得乘坐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消费;不得购买不动产或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得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不得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不得旅游、度假;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得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不得乘坐G字头动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一等以上座位。

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对妨害诉讼或执行的行为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