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是如何看待俄罗斯?

北玄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原苏联加盟国纷纷脱离俄罗斯而去,像乌克兰这样的国家和俄罗斯大翻脸,搞得天翻地覆,而有的却一直对俄罗斯忠心耿耿,而哈萨克斯坦算是俄罗斯的最大亲信之一。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虽脱离俄罗斯,实现了独立政权,但他们依旧主动依附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领土面积多达27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800多万,真可谓是地广人稀。而在这片土地上,俄罗斯族就占了21%。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但东正教信徒也超过了两成。哈萨克语虽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但俄语同和哈萨克语为官方语言。可知,在哈萨克斯坦内部,俄罗斯人有非常高的地位。

哈萨克斯坦如此亲近俄罗斯,和其地缘格局的限制有很大关系。哈国邻国中,数俄罗斯的实力最强,虽然和中国毗邻,不过也是和中国最边缘的新疆接壤,难以有效接受到华夏文明的辐射。哈萨克斯坦北面、西面与俄罗斯接壤,比起中国,它与俄罗斯的地缘关系更为紧密。这也是其依赖哈国的一个原因。

不过,俄罗斯虽有地缘优势,但这近三十年来,国力衰落严重,地缘影响力也在逐步萎缩。反观,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而美国也曾有想进入中亚的打算。此消彼长,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也越来越有限。哈国完全可以施展纵横之术,将中美势力引入国内,与俄罗斯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从中受益。

不过,哈萨克斯坦依旧将衷心进行到底,坚定的与俄罗斯站在一起。虽然,中哈关系逐步深入,但这也没能改变哈国的态度。

那么,除开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紧密的地缘关系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使它对俄罗斯如此衷心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哈国其内部的地缘结构矛盾。

哈萨克斯中部是哈萨克丘陵,西、南部是图兰低地,北部湿冷平原属,东南部是山地,西南部是里海沿岸低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荒漠地带多,可供开发优质版块不多。

哈萨克斯坦的核心板块是东南部山地,降雨相较较大,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这里是东亚大陆与西方的连接通道,自古便是哈国最富裕的地区。

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气候虽干燥,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北部湿冷平原也在工业文明的加持下,有了较大的开发的价值。以俄罗斯和苏联的亚洲部分的核心板块——乌拉尔工业区为例,便是在哈萨克斯坦以北,这也就印证了哈国北部湿冷平原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与此同时,北部湿冷平原是与俄罗斯领土最为靠近的地缘板块,因地理关系密切,这里是哈国俄罗斯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至今为止,这里仍是除旧都阿拉木图外,哈国俄罗斯人的主要聚居区。

东南山地、里海沿岸、北部平原,是哈萨克斯坦最为优质的地缘板块,支撑这哈国的国力。

不过,翻开地图你就会发现,这三大板块太过分散,彼此地缘实力相差不多,又彼此遥遥相隔。若哈国只是一个领土小国还好办,可是他偏偏是一个拥有272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大国,这样的地理格局就导致了哈国存在严重的分裂基因。

苏联时,可以凭借自己超强的实力将哈国牢牢控制在手,不惧任何分裂分子。可是,苏联解体后,哈国独立了,自己也没那个实力去聚合三大地缘板块。而哈国必须借助外力来维系自身的统一和完整,放眼望去,虽然俄罗斯也处于颓势,但你维系哈国的整体性还是绰绰有余。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作为代价,哈国成为了俄罗斯的附庸。

不过,在经济援助上,哈国和俄罗斯却处在了尴尬位置。因两国同为资源输出国,经济结构并不是互补关系,反而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竞争关系。从这点来讲,哈国跟着俄罗斯经济发展是受限的。

可是,在国家存亡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哈国不得不先选择国家存亡,依靠俄罗斯来维持本身撕裂地缘结构的统一和完整。只有国家内部稳定,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再将视野扩大到中亚地缘格局来分析。

哈国因本身地缘格局的限制,又在各大文明交汇处,难以孕育出独立的强大的文明体系。也就是说,外部势力谁强,中亚就会成为谁的势力范围。农耕时代时伊斯兰势力,工业时代后,是沙俄和苏联势力。从整体上看,中亚文明呈现出北俄南伊的文明体系格局。

而如今,伊斯兰和俄罗斯都走在下坡路上,为了谋求伊斯兰和俄罗斯,哈国向东与中国深入合作,向西打通黑海通道,力争加强与欧洲国家的交流。也就是说,在当下,哈萨克斯坦东西南北四方受到不同文明的包围夹击。不得不说,这是一盘艰难的棋局。

若果哈萨克内部地缘结构不如此撕裂,地缘实力增强,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姿态,与东西南北四方各大文明体系交流,采取合纵之术,谋取经济利益,同时维系自身的完整和统一。

不过,现实却是残酷的。俄罗斯和西亚伊斯兰世界都是资源型经济体,哈国的油气只能卖给中、欧。现实将哈国推向了更为分裂的局面,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而国家所有的发展前提是基于国家统一完整,内部稳定的格局,也就是说,哈国首先还得依靠俄罗斯来维系自身的政治统一。虽然与俄罗斯的经济构成了竞争关系,但少赚点总比没了国没了家没法赚钱的好。

不过,中国的一带一路却为哈国点亮了一盏明灯,对促进哈国的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那么,面对哈国与中国的亲近,俄罗斯又是什么态度?中国对哈国又会有多大的影响?

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233。解读大国博弈内幕,剖析政治深度逻辑,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收看全部云石君地缘政治系列文章


云石君


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最忠实的拥护者,据说苏联解体,在签署解体文件的时候,哈萨克斯坦的总统都没有签字。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财产,饿死了也成为哈萨克斯坦首要的交往对象。现在,哈萨克斯坦,实行的是平衡外交,国家也没有选边站。毕竟是内陆国家,夹杂在大国之间。所以,平衡外交,对哈萨克斯坦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近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做了28年的总统,宣布辞职以后,新继任的总统托卡耶夫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访问俄罗斯。足见,哈萨克斯坦很重视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不过在历史上的俄罗斯属于征服者,曾占据着哈萨克斯坦领土,沙俄十月革命以后,哈萨克斯坦才脱离沙俄的统治。苏联建立以后,哈萨克斯坦以俄罗斯共和国的身份,加盟苏联。刚加盟前,哈萨克斯坦的工业落后,由于德国的入侵,俄罗斯将重工业向内陆迁移,哈萨克斯坦的进内出现了大量的工厂,军工业和重工业蓬勃发展,苏联解体以后,让哈萨克斯坦摆脱了对畜牧业的依赖。

不过在二战时期,哈萨克斯坦也遭遇了不少的遭难,比如斯大林的大清洗,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且哈萨克斯坦还带来了一场严重的饥荒,人口损失非常严重。德国入侵苏联以后,哈萨克斯坦投入了170万的军队,支援前线,据说有60万人死在了战场上。苏联解体以后,哈萨克斯坦国内,拥有很多极端的哈萨克斯坦人,曾试图将境内的俄罗斯人赶出去。不过,哈萨克斯坦独立以后,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做了一个很聪明的决定。压制国内极端势力,与俄罗斯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因此,哈萨克斯坦避免出现像乌克兰那种局面。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由于在历史上属于游牧民族,且同属于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的生活习惯比较接近俄罗斯人,且他们的官方语言也是哈萨克语和俄罗斯语,对他们来说有一种亲切感。现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为1800万,俄罗斯族有400多万,占了哈萨克斯坦四分之一的人口比例。可见,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体来说,哈萨克斯坦的外交偏向俄罗斯。毕竟和大国作对,受伤的还是自己。就好像乌克兰,和俄罗斯本来可以做兄弟,领土也不用分裂,结果造成国家四分五裂。哈萨克斯坦,就很聪明,从来不公开选边站,保持中立,只负责赚钱,这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


谋士说


哈萨克斯坦是越来越瞧不上俄罗斯了。哈萨克斯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骄傲的国家,民族自尊心非常强,一些朋友私下里把哈萨克斯坦叫做“中亚的韩国。再加上近年来经济富裕,政治安定,领导人雄心勃勃,开始各种攀附历史,希望当中亚和突厥世界的老大。跟俄罗斯的关系虽然表面上仍然密切,但是实际上越走越远。

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近期哈萨克学者和民众纷纷呼吁俄罗斯撤出在哈境内的驻军。目前,俄罗斯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租用了3个军事基地,包括重要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基地。去年,哈萨克斯坦刚刚关闭了一个俄军租借的防空导弹试验基地。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经济上越来越倚重东方某大国,同时还向美国开放了两个里海港口运输军事物资,俄罗斯在哈萨克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去年哈萨克斯坦宣布了文字拉丁化法案,将逐步弃用俄语西里尔字母,全面改用拉丁字母。今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还把南部地区的首府改设到了突厥语世界的历史圣城突厥斯坦。


莱茵的黄金


哈萨克斯坦总体上对俄罗斯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在军事安全领域;但是在经济领域,认为需要借助其他大国实现哈萨克斯坦的发展;文化上,俄语盛行,哈萨克语地位在弱化,除了语言,其他风俗与俄罗斯相差非常之大。

首先,哈萨克斯坦在军事上十分倚重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当年十分不情愿退出苏联,在俄罗斯执意退出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了独立了。独立之后,与俄罗斯关系依旧密切,至今如此。哈萨克斯坦有俄罗斯军事基地,俄罗斯在哈的驻军并未遭到反对。哈萨克斯坦认为在国家遇到他国军事威胁时,俄罗斯会派兵保护它。但是,再提一句,虽然不情愿独立,但是独立了就是独立了,哈萨克斯坦绝对也不会再希望与俄罗斯合并。

其次,与安全上不同,哈萨克斯坦也认识到俄罗斯虽然军事发达,可以保护哈萨克斯坦,但是经济上俄罗斯并不占有优势,与俄罗斯增进合作并不能促使哈萨克斯坦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与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更加疲弱,更帮不了哈萨克斯坦多少忙。而且哈萨克斯坦认为自己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种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在虽有发展,但是依照哈萨克斯坦的优势,本应该有更快速的发展。所以,需要与其他经济更强大的国家展开更大规模的合作,以促进哈萨克斯坦的发展。

第三,在后苏联时代,俄语在哈萨克斯坦依旧占主导地位,俄语哈语同为官方语言,官方文件需要俄哈两种语言,学校教学也是两种语言并行,由学生选择俄语班(学校)或哈语班(学校),但是现在年轻人选择学习俄语的越来越多,哈萨克语日渐示弱,有的是能听懂却说不了,有的干脆完全用俄语与其他哈萨克人交流,这也是不少哈萨克人不愿看到的,也是十分担忧的。除了语言之外,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风俗差别非常大。在和哈萨克斯坦朋友交流中,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大家都听过印度人左手用来擦屁股,其实不仅印度人,比如哈萨克人也是如此,不过他们是先用手纸擦了,再用左右沾水…,嗯,自己想象一下吧~。哈萨克人传统上也是用手直接抓取牛羊肉和面饼的,听了我之前左手的表述,你就会知道,他们也是只用右手吃饭的。当然这是传统上,现在也有刀叉齐上阵的情况,甚至筷子?呵呵,肯定有,不过,少。而俄罗斯绝对没有右手吃饭左手擦屁股的风俗~。

看到这,估计您是认真看了,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看到这,只有文字无图片,看到这真是不容易~

总结一下吧,哈萨克斯坦军事上绝对依靠俄罗斯,经济上希望其他大国来帮助哈萨克斯坦发展,风俗上除了俄语势大,其他相差十分大。


北玄武


现在独联体国家因为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也就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当大的自决权,你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国家自主的体现,但在独联体国家你如何做到和俄罗斯友好相处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这点你可以从乌克兰和塔吉克斯坦两个国家有着很明显的对比,所以题主问到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要说怎么看,肯定是防范大于亲密,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哈萨克斯坦和其它独联体国家一样对俄罗斯充满着提防,这也是为什么前苏联一解体,现任哈萨克斯坦的总统就把自己的首都搬到了其国内的中北部地区,因为你会发现任何一个只要和俄罗斯接壤的独联体国家,其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几个省份人口比例都是俄罗斯人占多数。

乌克兰是如此,哈萨克斯坦也是如此,虽然乌克兰在政治方向上让俄罗斯极为不快,但是正因为北与东扩的原因,看着乌克兰铁了心要投美,就顺势拿了克里米亚,顺带靠近自己边境线的乌克兰几个省份天天闹独立,你说哈萨克斯坦怎么看俄罗斯,显而易见。


长安小师爷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同为由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演变而来的独联体国家:一个是中亚的区域型大国,一个是具备大洲级体量的世界级大国。两国既是邻居,还是伙伴,更是同盟:哈萨克斯坦在2015年就加入了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同盟(EEU)。事实上苏联解体时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几个中亚加盟共和国是不愿脱离联盟的,反而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几个斯拉夫加盟共和国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愿望。为什么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加盟共和国不愿脱离联盟呢?中亚这几个加盟共和国的产业基础在当时其实是比较薄弱的,苏联时代一直对中亚加盟共和国给予高额边疆补贴,因此当地人基于现实生活的角度并没太强烈的独立愿望。同时苏联时代俄罗斯族人口在中亚占有很高比例,而这点在哈萨克斯坦反映的尤其明显——当时哈萨克斯塔境内的俄罗斯族人口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尽管哈萨克斯坦当年并没太强烈的独立愿望,但独立了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在运作,绝没所谓希望与俄罗斯合并的说法。不过独立后的哈萨克和俄罗斯的关系依然密切倒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知道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博弈过程中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这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倒向西方阵营,这其中乌克兰和俄罗斯是同出斯拉夫族系的同宗兄弟,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好歹和俄罗斯一样信奉基督教;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在民族属性、宗教属性上都比乌克兰等国要和俄罗斯疏远得多,结果反而就是在民族宗教属性上相对疏远的哈萨克维持着同俄罗斯相对密切的外交关系。

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民族宗教属性意识形态之类的东西会对国家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真正决定国家关系的还是各自的国家利益。哈萨克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基于两国现实利益的睦邻友好关系:俄罗斯方面一向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视为自己的战略空间,也是自己与西方势力之间的战略缓冲区,维持与哈萨克的密切关系显然是对俄罗斯有利的。问题是两国关系的维持显然不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那么哈萨克在与俄罗斯的密切关系中能获得什么好处呢?苏联时代的产业体系是分布在各加盟共和国的:有的负责提供原料,有的负责生产零件,有的负责组装。苏联解体的一大后遗症就是各加盟共和国的产业体系被撕裂了。作为苏联航母的总装工厂的黑海造船厂就位于乌克兰境内,在苏联时代乌克兰境内的黑海造船厂可以和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境内的配套企业合作,然而苏联的解体使本来完整的工业体系被撕裂。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不得不自废武功: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如今俄罗斯只保留了一艘航母。既然连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都面临这样的困境,那么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所面临的困境就更大了。事实上苏联解体后所有加盟共和国面前就摆着两条出路:要么与俄罗斯合作维持前苏联的经济体系;要么加入新的经济体系。立陶宛、乌克兰等国有一个先天优势就是在地理位置上靠近西欧国家,所以搭欧盟东扩的便车加入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然而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几个中亚独联体国家由于远离北美、欧洲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所以选择同俄罗斯合作以维持苏联遗留的产业体系就是比较务实的选择。

目前哈萨克与俄罗斯这种较为密切的外交关系定位是基于两国现实利益的考量:哈萨克斯坦需要俄罗斯的商品,哈萨克斯坦也能借助俄罗斯更宽广市场来发挥影响力,所以哈萨克斯坦致力于与俄罗斯和白罗斯形成一种关税同盟。不过哈萨克与俄罗斯这种密切关系的形成也不完全是经济上的原因,这也是基于国家安全的选择:在地缘格局上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有较大的接壤面积,同时境内存在相当数量俄语人口。尽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力相对有所衰落,但依旧是一个世界级大国,哈萨克斯坦在国家安全层面上需要倚重俄罗斯。阿富汗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渗透到中亚,尽管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最北部的国家与阿富汗的距离相对遥远,但同样也遭遇了与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类似的颜色革命:2005年哈萨克斯坦大选时哈萨克斯坦反对派在欧美势力支持下试图搞黄色革命,一时间身穿黄衣的反对派充斥大街小巷。在这样的局面下哈萨克当局既没强力镇压,也没放任自流,而是主动出击——把自己的竞选标志也全部换成黄色,黄旗、黄围巾、黄衣服都用上了。如果反对派也穿黄色出去,民众还以为他们在支持大选。哈萨克政府还通过维持秩序,控制所有室内场馆,通过在电视上不断宣传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颜色革命”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政客们的明争暗斗等,使老百姓看到这些宣传资料后不赞成”颜色革命”,发展到后来连反对派自己也不赞成“颜色革命”了。这次颜色革命使哈萨克明白自己必须在俄罗斯与西方势力之间发展平衡外交,如果盲目介入俄罗斯与西方的地缘之争就会使自己像乌克兰一样陷入悲剧性的命运。哈萨克斯坦实际上是想扮演一个国际调解者,希望周旋于俄罗斯对外的紧张关系。另外在面对中亚局势和恐怖主义方面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也有着相当大的倚重。

有着272.5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九领土大国,但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只有1839.57万,是一个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同时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国土的开发价值并不高:中部是丘陵,西、南部多为干旱的荒漠,真正有价值的板块主要就是东南部山地、西南部的里海沿岸低地和北部湿冷平原。这三大板块相互间相隔遥远过于分散,彼此之间呈现出撕裂之势,因此哈萨克斯坦在地缘结构上有着天然的分裂危险。在地缘结构上存在分裂隐患的哈萨克斯坦境内还生活着为数不少的俄语人口。前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都不同程度存在如何处理与本国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而乌克兰就因为没解决好这一问题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那么哈萨克就可能爆发像乌克兰一样的国内民族冲突。苏联时代凭借超强的实力完全可以将哈萨克斯坦牢牢掌控。但独立后哈萨克斯坦仅凭自己的实力要维持三大板块的统一就必须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级的大国自然是哈萨克在对外关系中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对象,维持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无论从经济上或是从安全上来看都是对哈萨克极为必要的。不过哈萨克毕竟是一个独立国家——哈萨克发展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是基于本国利益的考量,而不是要充当俄罗斯的附庸。苏联时代由于俄罗斯作为最大加盟共和国的强势地位使其他加盟共和国不同程度被打上了俄罗斯烙印,作为独立国家的哈萨克尽管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但为彰显自己的独立性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去俄罗斯化”政策。

苏联时代根据民族成分对中亚地区进行了重新分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因此成立。苏联在划界时把俄罗斯联邦在中亚地区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卡拉干达州和巴甫洛达尔州划给了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在经过此番区划调整后哈萨克斯坦的面积达到了272.5万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其他中亚国家领土面积的总和。苏联这么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改变哈萨克的人口结构——逐渐增加哈萨克的俄族人口以减小哈萨克的离心倾向。经过苏联多年的经营之后哈萨克的人口比例变成了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几乎各占40%,其他少数民族占了剩下的20%,此时的哈萨克斯坦已不是由哈萨克族占据绝对多数了。1992年哈萨克斯坦出台了《移民法》。哈萨克斯坦借鉴以色列吸引全世界犹太人入籍的办法将哈萨克斯坦宣传为全世界哈萨克族人的故乡,号召以前流亡国外的哈萨克族人回归祖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哈萨克斯在提高哈萨克族在国家中的占比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到21世纪初已有20多万哈萨克族人回归哈萨克斯坦。到2013年哈国哈萨克族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已达到64.6%,而俄罗斯族人口下降到22.3%,哈萨克族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名副其实的主体民族。在强化哈萨克族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哈萨克斯坦政府同样重视对少数民族利益的保护,因此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并不像乌克兰的俄罗斯族那样与政府离心离德。

哈萨克将哈萨克语作为本国官方语言是哈萨克语——哈萨克政府的一切正式公文使用哈萨克语。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俄语同哈语并用,纳扎尔巴耶夫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为国人做出表率——他每次演讲都是先说哈语然后用俄语再说一遍。在哈萨克街头哈、俄双语的标识牌和广告随处可见,哈萨克的各大电视频道也广泛使用双语。通过确立哈萨克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实现哈萨克语的主体地位,通过俄语与哈语并用安抚国内俄罗斯族的民族情绪。自哈萨克独立以来哈萨克始终致力于同时强化哈萨克族的主体地位和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经过沙俄和苏联的漫长统治后的哈萨克在独立之初全国超过60%的人口只会说俄语,主要大城市居民中精通哈萨克语者不到1%,仅有30%的哈萨克人通晓母语。传统的哈萨克语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苏联时代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2017年哈萨克斯坦开始将哈萨克语字母拉丁化。

哈萨克的北部三州作为俄罗斯族的聚居地对哈萨克斯坦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偏弱。而独立之初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与这三个州几乎相隔整个哈国的南北距离,这就使哈萨克斯坦中央政府在北部三州的治理问题上感觉鞭长莫及。1997年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力排众议将首都从南方气候温暖的阿拉木图迁到当时被称为“白色坟墓”的阿克莫拉(后改名为阿斯塔纳)。迁都后当地的人口由原来的30万迅速增加到60万,大大增强了哈萨克斯坦对北部地区的控制力度。同时对全国的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9州增加到14州。经过这番行政区划调整后哈萨克族基本上在哈萨克斯坦的所有行政区都占据了相对多数的人口。哈萨克斯坦尽管从未煽动哈萨克民族主义,也从未排斥国内俄罗斯族,但对自愿回归俄罗斯的俄族居民则大行方便并为他们提供诸如路费等各种帮助,于是哈萨克斯坦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了去俄化。

哈萨克斯坦的去俄化除了解决国内主体民族与俄罗斯族的关系问题外还有一点就是处理与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关系:在这点上哈萨克采用了灵活的多元外交手段。哈萨克没像乌克兰一样在俄罗斯和西方势力之间选边站队,而是采用多支点的多元外交抵销俄罗斯的影响。哈萨克人将自己的外交政策总结为:在保持与中、俄两个大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上稳步发展与日、韩等东亚国家以及欧美国家的外交关系,争取在国际上广交朋友,避免介入大国地缘之争。在这一过程中哈萨克极其重视自己的国家主权独立性——比如在欧亚经济联盟问题上哈萨克旗帜鲜明地反对将该组织政治化的建议,强烈要求将一体化保持在经济领域。除因历史问题遗留在哈萨克境内的少部分俄军外,哈萨克境内没其他外国军事基地。哈萨克也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倡议发起亚信会议、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哈萨克斯坦所在的中亚地区东部毗邻中国新疆地区、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苏联解体后(尤其是在阿富汗战争后)西方势力也渗透到中亚,同时印度以及伊斯兰世界也都试图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中亚。正因为中亚地区分布着错综复杂的地缘势力,哈萨克斯坦反而得以利用各路势力彼此牵制,从而实现在保持与中、俄两个大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基础上积极扩大自己的外交圈子。事实上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就确定了在国际上广交朋友的多元化外交政策而不是像乌克兰那样轻率介入到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地缘之争。尤其是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之后哈萨克加强了与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外交关系,从而使哈萨克的外交得以构建在多支点基础上。

哈萨克斯坦的去俄化并不意味着哈萨克斯坦会在外交上疏远俄罗斯而倒向西方的怀抱,事实上一向重视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的哈萨克根本不可能像乌克兰那样联合西方对抗俄罗斯,因为这势必将使哈萨克卷入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地缘之争。哈萨克斯坦在内政上一方面强化哈萨克族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同样致力于维系民族团结;在外交上重视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与此同时不断强化与中国、日本、韩国以及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哈萨克斯坦这一系列举动其实都是立足于维护本国的独立自主。自从哈萨克独立以来就始终强调自己的独立性,致力于培养国民的民族自信:哈萨克的历史教科书可不会只将自己的历史追溯到199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独立,而是一定会追溯到历史上哈萨克先民的辉煌。普京曾在访问哈萨克时盛赞纳扎尔巴耶夫“做了一件独一无二的事——在从不曾有过国家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国家”,一向重视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的纳扎尔巴耶夫的回答是“哈萨克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该送您一本历史教科书。”在沙俄时代和苏联时代因为历史原因导致哈萨克的民族历史记忆长期受到压制,独立后的哈萨克积极致力于通过对民族历史记忆的唤醒塑造民族自信。如今哈萨克斯坦各个大学都辟有专门的展厅向新生和外宾介绍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哈萨克只是表面上亲俄而已,沙俄和苏联害死了多少哈萨克族人,人家都记得清清楚楚


泛北亚主义者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好与坏这种简单二分法来形容;对于两个大国而言更是如此。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同属独联体国家联盟,哈萨克斯坦也于2015年加入了俄罗斯领导的欧亚经济同盟(EEU)。

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两国既是邻居,还是伙伴,更是同盟。

其一,这种定位既有实际利益上面的考量,即哈萨克斯坦需要俄罗斯的商品,他也希望能够借助俄罗斯的更宽广市场来发挥影响力。哈萨克斯坦致力于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形成一种关税同盟。

其二,这种定位还有面对国际压力特别是美国威胁等因素导致的抱团,即安全方面的考量。在这个方面,哈萨克斯坦实际上想做一个国际调解者,希望周旋于俄罗斯对外的紧张关系。另外,在面对中亚局势和恐怖主义方面,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有着相当大的倚重。

其三,其中还含有苏联体系之下早就的内在相互吸引力,并且这种架构为这些国家的一体化提供了驱动力。

提供两个数据。

根据国外的调查,2013年,有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非俄罗斯的独联体国家都希望能够与俄罗斯达成融合,其中既有利益的驱动,也有历史造就的吸引力。其中,

也有调查显示,2017年,包括哈萨克斯坦在内的欧亚经济同盟成员国都将俄罗斯视为主要盟友,哈萨克本国也对俄罗斯的发展与这种盟友关系持有九成的信心。

当然,并不能说两国之间没有问题。

伴随哈萨克斯坦强势外交政策特性的出现,也伴随着俄罗斯在处理乌克兰及克里米亚问题方面的指责,哈萨克斯坦民众特别担心俄罗斯会针对其境内的俄罗斯族民众做文章,并且认为可能是下一个被侵犯目标。面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外交政策,哈萨克斯坦实际上做了若干莫斯科方面不爽的举动。此外,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将近一半的中亚民众并不信任俄罗斯的媒体宣传,其中哈萨克斯坦民众的不信任率达到了51%。

综上所述,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好坏来形容,并且这种关系会因为本身国家的变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根据俄罗斯自身的调查,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民众最为信任的仅次于白俄罗斯的最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