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射洪縣青崗鎮幸福村 “空殼村”村自己當業主幹產業

射洪縣青崗鎮3個貧困村發展託管經濟、邊角經濟、坡地經濟、關聯經濟、服務經濟,撂荒地重煥生機,集體經濟幾萬元,全員實現分紅——

請不來業主自己當,引不進產業自己幹!

6月4日,晴,射洪縣青崗鎮幸福村,陽光下的水稻長勢喜人,水塘裡魚兒翻騰,三三兩兩的村民們正在田地裡忙活著,時而傳來歡快的打趣聲。很難想象,這片土地在去年之前還被雜草覆蓋、爛泥淤積。

射洪县青岗镇幸福村 “空壳村”村自己当业主干产业

幸福村是青崗鎮的3個貧困村之一,也是“空殼村”的代表。聚焦2018年脫貧摘帽,鎮村去年以來就地挖潛,對荒施策,讓村委變業主,不斷向田地、坡地、田邊地角要空間,用種植水稻、養殖水產、託養蜜蜂、種植果樹、勞務和租賃服務等產業模式,為地處旱片死角的村子披上了一件件產業外衣。

射洪县青岗镇幸福村 “空壳村”村自己当业主干产业

村“兩委”變業主

空殼村集體收入0元變3萬元

“幸福村距青崗鎮13公里,全村1500多人只有300多人在家,是典型的空殼村。”2016年,望著撂荒10多年的土地長滿了1米多高的雜草,當了20多年村支部書記的沈繼金急在心裡,61%的撂荒土地怎麼恢復生機?更為迫切的問題是,整村貧困戶83戶225人,村集體收入為零,2018年如何“摘帽”?

兩大難題促使村幹部們四處找項目。但對接的四、五個水產和種植業主,都只在村裡走了一圈就沒了下文。“村子處於兩山夾溝中,田塊面積小,機器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引不來金鳳凰啊。”30萬元產業扶持金坐冷板凳,村幹部們坐不住了:請不來業主自己當,引不進產業自己幹!

去年1月,幸福村“兩委”成立勞務扶貧合作社,開會動員,核實土地,以“三權分置”和依法實施、農戶自願、逐步有償的原則,與撂荒農戶簽訂經營權託管協議——重新開墾荒廢的潮地平壩地,種植水稻、水產養殖,並託管墾荒、種養、管護、收穫等過程,所得收益全歸村集體。

撂荒地能得收益,村民們都支持村“兩委”發展託管經濟。第一年,託管種植水稻40畝、養殖水產60畝,且有近10名貧困人口進入合作社務工,人均收入1000元—2000元。

去年豐收,託管的水稻銷售11萬元,除去成本後村集體收入3萬多元。嚐到甜頭的村“兩委”,今年將水稻、水產面積分別擴大至120畝,同時還為簽約農戶支付300元/畝的資金。沈繼金對脫貧信心滿滿,“去年託管的水產沒有賣,今年算賬還有這筆收益,村集體經濟能突破8萬元。”

“村委變業主,打響撂荒戰”帶來的變化,在同為“空殼村”的白雲村與新店子村也有體現。兩個貧困村成片整治荒田種優質水稻150畝,生產“白雲香米”,村集體收入均突破3萬元。

就地挖“潛”生錢

五種經濟模式結出扶貧成果

“村幹部在幫忙找出路,我們又沒有出本錢,就更應該把事情做好嘛。”臨近中午,幸福村1組貧困戶陳章桂還在地裡查看紫葉李的長勢,生怕出了什麼紕漏。今年,他家利用房前屋後和田邊地角,種了8分土地約200棵果苗。

陳章桂所說的事情,即鎮村發展的“邊角經濟”——去年年底引進業主發展種植產業,免費為村民提供果苗和技術,預計明年部分掛果,並以農戶佔三成、業主佔五成、村“兩委”佔兩成形式分紅。全鎮已發動3個貧困村及里仁片區相鄰村共800戶栽種3萬株,其中幸福村栽種1萬株。

射洪县青岗镇幸福村 “空壳村”村自己当业主干产业

村民的內生動力被激發,村“兩委”的幹勁更足了。在青崗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幸福村把目光瞄向了更多空間——與白雲村和新店子村聯手發展“坡地經濟”,連片開墾撂荒坡地1200畝,栽種菩提5萬株打造“千畝菩提園”;3個貧困村統籌成立“玉成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長短相融、種養結合的“關聯經濟”,統規統建6個養點18個棚,吸納177戶貧困戶519人每人認養託養一箱;依託“勞務扶貧合作社”和農用機械等發展“服務經濟”,為規模產業提供場地租用、機械租賃、勞務組織、日常管護等服務。

對荒施策、就地挖潛,3個貧困村試點發展“撂荒經濟”,並根據不同產業模式制定不同的利益聯結機制,把撂荒率下降至10%以內,持續助農增收。以蜂蜜養殖為例,預計今年3個貧困村集體創收5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1300元、全體非貧困戶共分紅7.8萬元。

“今年,在全鎮17個非貧困村中,已有12個村借鑑了3個貧困村的發展模式。”青崗鎮人大主席肖光榮介紹,“下一步,還將完善基礎設施,創建“四好”村,抓好集體經濟,讓空殼村都變為幸福村。”(全媒體記者 熊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